阅微草堂笔记氵 读书笔记加吐槽

Banano-avatar

Banano

2021-07-13T14:16:00+00:00

最近刚入职,网络不畅,又有点时间,就把看了一部分的阅微草堂笔记拿了出来
我看到之前有帖子提到过这本书,就把我现在读的部分拿出来,正好是第十卷的结尾,记录一下我看到这个故事时的想法。

这是古诗文网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直接去看,不必听我赘述  [url]https://so.gushiwen.cn/guwen/bookv_46653FD803893E4FB47BA3EE89781FFF.aspx[/url]

看了十卷,大部分故事都没留下印象,倒是对清中期的人文社会有了一丝丝的了解,算是有了一丝进步。
大多数故事虽然用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内涵却都是高台教化,劝人向“善”,这个善主要是指封建礼教,看多了会比较恶心
每卷字数较多,一段话为一个小故事,以下为卷十:如是我闻四的倒数12个故事
按故事分开
1、河城在县东十五里,隋乐寿县故城也。
西村民掘地得一镜,广丈余,已触碎其半,见者人持一片去,置室中,每夕吐光,凡数家皆然,是亦王度神镜,应月盈亏之类。
但残破之余,尚能如此更异耳。或疑镜何以如此之大,余谓此必河间王宫殿中物。
陆机与弟云书曰:仁寿殿中,有大方镜广丈余,过之辄写人影,是晋代犹沿此制也。

一个没什么意思的道听途说的小故事;隋朝人王度写过小说《古镜记》,里面记录了一些神奇的镜子;陆机和陆云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

2、乾隆己卯庚辰间,献县掘得唐张君平墓志,大中七年明经刘伸撰。
字画尚可观,文殊鄙俚,余拓示李廉衣前辈,曰:公谓古人事事胜今人,此非唐文耶?天下率以名相耀耳。
如核其实,善笔札者必称晋,其时亦必有极拙之字;善吟咏者必称唐,其时亦必有极恶之诗。
非晋之厮役皆羲献,唐之屠沽皆李杜也。
西子东家,实为一姓;盗跖柳下,乃是同胞。
岂能美则俱美,贤则俱贤耶?赏鉴家得一宋砚,虽滑不受墨,亦宝若球图;得一汉印,虽谬不成文,亦珍逾珠璧。
问何所取,曰:取其古耳。
东坡诗曰:嗜好与俗殊酸咸。斯之谓欤?  

这个故事还有点意思,厚古薄今确实要不得,能流传至今的都是精品,不代表当时所有东西都是精品。
还有最后的诗句出自韩愈的《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而非苏轼。
就是有个疑问,西施和东施为啥是一个姓呢?

3、交河老儒刘君琢,名璞,素谨厚,以长者称,在余家设帐二十余年。
从兄懋园 坦居,从弟东白 羲轩,皆其弟子也。
尝自河间岁试归,中途遇雨,借宿民家,主人曰:家惟有屋两楹,尚可栖止,然素有魅,不知狐与鬼也,君能不畏,则请解装。
不得已宿焉。
灭烛以后,承尘上轰轰震响,如怒马奔腾,君琢起著衣冠,长揖仰祝曰:
偃蹇寒儒(自嘲,自称穷困书生),偶然宿此,欲祸我耶?我非君仇。欲戏我耶?与君素不狎昵。欲逐我耶?今夜必不能行。明朝亦必不能住,何必多此扰攘耶?
俄闻承尘上似老媪语曰:客言殊有理,尔辈勿太造次。闻足音橐橐然,向西北隅去,顷刻寂然矣。
君琢尝以告门人曰:遇意外之横逆,平心静气,或有解时。当时如怒詈(大声骂)之,未必不抛砖掷瓦。
又刘景南尝僦一寓,迁入之夕,大为狐扰,景南诃之曰:我自出钱租宅,汝何得鸠占鹊巢。
狐厉声答曰:使君先居此,我续来争,则曲在我,我居此宅五六十年,谁不知者,君何处不可租宅,而必来共住,是恃气相凌也,我安肯让君。
景南次日遂移去。何励庵先生曰:君琢所遇之狐能为理屈,景南所遇之狐能以理屈人。
先兄晴湖曰:屈狐易,能屈于狐难。

(笑死了,纪昀每次提到自己周围的人,都要夸一句老实,要真的老实,能编这么多有的没的小故事?)
又是一个常见的狐鬼故事,老感觉狐狸在清朝就和鬼故事挂钩了,前文谈到狐狸的故事起码有一百次了,每次都在夸狐狸通人性,挺奇怪的

4、道家有太陰炼形法,葬数百年,期满则复生。
此但有是说,未睹斯事。古以水银敛者,尸不朽,则凿然有之。
董曲江 曰:凡罪应戮尸者,虽葬多年,尸不朽,吕留良焚骨时,开其棺,貌如生,刃之尚有微血。
盖鬼神留尸伏诛也。
某人是曲江 之亲族,当时举其字,今忘之矣,时官浙江 ,奉檄莅其事,亲目击之。
然此类皆不为祟,其为祟者曰僵尸。
僵尸有二,其一新尸未敛者,忽跃起搏人;其一久葬不腐者,变形如魑魅,夜或出游,逢人即攫。
或曰旱魃即此,莫能详也。
夫人死则形神离矣,谓神不附形,安能有知觉运动;谓神乃附形,是复生矣,何又不为人而为妖。
且新死尸厥者,并其父母子女,或抱持不释,十指抉入肌骨,使无知何以能踊跃,使有知何以一息才绝?即不识其所亲,是则殆有邪物凭之,戾气惑之,而非游魂之为变欤。
袁子才前辈新齐谐载南昌士人行尸夜见其友事,始而祈请,继而感激,继而凄恋,继而变形搏噬。
谓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其始来也,一灵不泯,魄附魂以行;其既去也,心事既毕,魂一散百魄滞。
魂在则为人也,魂去则非其人也。世之移尸走影皆魄为之,惟有道之人,为能制魄,语亦凿凿有精理。然管窥之见,终疑其别有故也。

这个故事不错,纪昀少有的讲了一下尸体的事情,但是纪昀依然不是亲历者,可以作为小说素材了。还给僵尸分了类,并且玄学方式解释了一把僵尸的由来。
没有找到董曲江是谁;吕留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康熙年拒绝出仕当了和尚,后来被雍正开棺戮尸,是清代文字狱中最惨烈的。
感兴趣的人可以查一下他,是个反清复明的超级大佬,尸体不腐还是能理解的。

5、任子田言,其乡有人夜行,月下见墓道松柏间有两人并坐,一男子年约十六七,韶秀可爱,一妇人白发垂项,佝偻携杖,似七八十以上人。
倚肩笑语,意若甚相悦,窃讶何物婬妪,乃与少年狎阗。
行稍近,冉冉而灭。次日询是谁家冢,始知某早年夭折,其妇孀守五十余年,殁而合窆于是也。
诗曰:生则异室,死则同穴。情之至也。礼曰:殷人之葬也离之;周人之葬也合之。
善夫,圣人通幽明之礼,故能以人情知鬼神之情也。不近人情,又乌知礼意哉。

挺恶心的一个故事,十六七的小孩懂个屁,还守寡五十多年,典型的封建糟粕,就这还礼呢,恶心!!!

6、族侄肇先言,有书生读书僧寺,遇放焰口,见其威仪整肃,指挥号令,若可驱役鬼神。
喟然曰:冥司之敬彼教,乃逾于儒。
灯影朦胧间,一叟在旁语曰:经纶宇宙,惟赖圣贤,彼仙佛特以神道补所不及耳。故冥司之重圣贤,在仙佛上。然所重者真圣贤,若伪圣贤则陰干天怒,罪亦在伪仙伪佛上。
古风淳朴,此类差稀,四五百年以来,累囚日众,已别增一狱矣。盖释道之徒,不过巧陈罪福,诱人施舍,自妖党 聚徒,谋为不轨外,其伪称我仙我佛者,千万中无一。
儒则自命圣贤者,比比皆是,民听可惑,神理难诬,是以生拥皋比,殁沉阿鼻。
以其贻害人心,为圣贤所恶故也。书生骇愕,问此地府事,公何由知?一弹指间,已无所睹矣。

还是道听途说的小故事,放焰口,就是给鬼分吃的,其实来源于焰口经
但是这个故事又在讲三教的区别了,这个不错,小说写不出来的可以直接拿去当世界观了

7、甲乙有夙怨,乙日夜谋倾甲。
甲知之,乃陰使其党 某,以他途入乙家,凡为乙谋,皆算无遗策。
凡乙有所为,皆以甲财密助其费,费省而功倍。
越一两岁,大见信,素所倚任者皆退听。
乃乘间说乙曰:甲昔陰调我妇,讳弗敢言,然衔之实刺骨,以力弗敌,弗敢婴。闻君亦有仇于甲,故效犬马于门下,所以尽心于君故,以报知遇,亦为是谋也。今有隙可抵,合图之。
乙大喜过望,出多金使谋甲。某乃以乙金,为甲行赂,无所不曲到。井既成,伪造甲恶迹,乃证佐姓名以报乙,使具牒。
比庭鞫,则事皆子虚乌有,证佐亦莫不倒戈,遂一败涂地,坐诬论戍。
愤恚甚,以阗某久,平生陰事,皆在其手,不敢再举,竟气结死。死时誓诉于地下,然越数十年,卒无报。
论者谓难端发自乙,甲势不两立,乃铤而走险,不过自救之兵,其罪不在甲。
某本为甲反间,各忠其所事,于乙不为负心,亦不能甚加以罪,故鬼神弗理也。
此事在康熙末年,越绝书载子贡谓越王曰:夫有谋人之心,而使人知之者,危也。岂不信哉。

这个故事可太有意思了,俩人有仇,竟然到了使用反间计的地步,而且还成功了,可太牛了!!
还说间谍忠心耿耿,做事认真,神鬼也不能惩罚。

8、里人范鸿禧,与一狐友阗,狐善饮,范亦善饮,约为兄弟,恒相对醉眠。
忽久不至,一日遇于秫田中,问何忽见弃,狐掉头曰:亲兄弟尚相残,何有于义兄弟耶?不顾而去。
盖范方与弟讼也。杨铁崖白头吟曰:买妾千黄金,许身不许心,使君自有妇,夜夜白头吟。与此狐所见正同。

老套的劝诫人的故事,不要兄弟相残,要兄友弟恭,反正挺无聊的。

9、献县捕役樊长,与其侣捕一剧盗,盗跳免,絷其妇于官店--捕役拷盗之所,谓之官店,实是私居也。
其侣拥之调谑,妇畏捶楚,噤不敢动,惟俯首饮泣,已缓结矣。
长突见之,怒曰:谁无妇女,谁能保妇女不遭患难。落人手,汝敢如是,吾此刻即鸣官。
其侣惧而止。时雍正四年七月十七日戌刻也。长女嫁为农家妇,是夜为盗所劫,已褫衣反缚,垂欲受污,亦为一盗呵而止,实在子刻。
中间仅仅隔一亥刻耳。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也。

又是典型的因果报应论,还是劝人向善的命题作文。

10、裘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 同,文达之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第。
越年既久,又窈窕闳深,故不免时有变怪,然不为人害也。
厅事西小屋两楹,曰好春轩,为文达燕见宾客地,北壁一门,又横通小屋两楹,僮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舁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
琴师钱生独不畏,亦竟无他异。钱面有癜风,状极老丑,蒋春农戏曰:是尊容更胜于鬼,鬼怖而逃耳。
一日,键户外出,归而几上得一雨缨帽,制作绝佳,新如未试,互相传视,莫不骇笑。
由此知是狐非鬼,然无敢取者。钱生曰:老病龙钟,多逢厌贱,自司空以外,文达公时为工部尚书,怜念者曾不数人,我冠诚敝,此狐哀我贫也。
欣然取著,狐亦不复摄去,其果赠钱生耶?赠钱生者又何意耶?斯真不可解矣。

嗯...,这不应该就是别人的恶作剧吗?开个门应该不难吧  倒是可以了解一下这个石虎胡同的历史,这个老哥的机智也值得学习

11、尝与杜少司寇凝台,同宿南石槽,闻两家轿夫相语曰:昨日怪事。我表兄朱某在海淀为人守墓,因入城未返,其妻独宿,
闻园中树下有斗声,破窗纸窃窥,见二人攘臂奋击,一老翁举杖隔之不能止,俄相搏仆地,并现形为狐,跳踉摆拨,触老翁亦仆,老翁蹶起,一手按一狐,
呼曰:逆子不孝,朱五嫂可助我。朱伏不敢出,老翁顿足曰:当诉诸土神。
恨恨而散。次夜闻满园铃铛声,似有所搜捕,觉几上瓦瓶似微动,怪而视之,瓶中小语曰:乞勿言,当报恩。
朱怒曰:父母恩且不肯报,何有于我。举瓶掷门外碑趺上,訇然而碎,即闻噭噭有声,意其就执矣。
一轿夫曰:斗触父母倒,是何大事,乃至为土神捕捉,殊可怖也。凝台顾余笑曰:非轿夫不能作此言。

还是道听途说的故事,没啥意思,结尾还是要劝人向善,孝顺父母

12、里有张媪,自云尝为走无常,今告免矣。
昔到陰府,曾问冥吏,事佛有益否,吏曰:佛只是劝人为善,为善自受福,非佛降福也。
若供养求佛降福,则廉吏尚不受赂,曾佛受赂乎?又问忏悔有益否,
吏曰:忏悔须勇猛精进,力补前愆。今人忏悔,只是首求免罪,又安有益耶?此语非巫者所肯言,似有所受之耳。

这个思辩不错,学到了。好官都不会受贿,佛怎么会受贿呢。忏悔需要的是努力弥补过错,而不是祈求免罪。
Omen Tracer-avatar

Omen Tracer

西施东施都是施姓,西与东是方位
Banano-avatar

Banano

自顶一下 zsbd
Banano-avatar

Banano

[quote][pid=532429602,27608596,1]Reply[/pid] Post by [uid=42270116]盗泉子填坑积善功[/uid] (2021-07-14 22:25):

西施东施都是施姓,西与东是方位[/quote]学到了
Jack Warner-avatar

Jack Warner

吕留良民间传说中还有个女儿吕四娘,为报父仇刺杀雍正;他还有个忠实拥趸叫曾静,对吕留良的话深信不疑,吕留良被雍正杀了后他还去撺掇岳钟琪造反,被抓上北京后雍正还亲自和他辩驳对线来着。
不过雍正对完线后没有杀曾静,反而是乾隆上台后翻旧账把他給灭门了。
然后到了港台邵氏电影的年代,曾静从文人成了武林高手,最后和吕四娘联手杀掉雍正的往往都是他。
TheGameChamp-avatar

TheGameChamp

楼主难道不觉得,柳下惠和盗拓是亲哥俩,比东西施同姓更奇妙?
Omen Tracer-avatar

Omen Tracer

[quote][pid=532432848,27608596,1]Reply[/pid] Post by [uid=42396224]名字重要吗不重要的啊[/uid] (2021-07-14 22:41):

吕留良民间传说中还有个女儿吕四娘,为报父仇刺杀雍正;他还有个忠实拥趸叫曾静,对吕留良的话深信不疑,吕留良被雍正杀了后他还去撺掇岳钟琪造反,被抓上北京后雍正还亲自和他辩驳对线来着。
不过雍正对完线后没有杀曾静,反而是乾隆上台后翻旧账把他給灭门了。
然后到了港台邵氏电影的年代,曾静从文人成了武林高手,最后和吕四娘联手杀掉雍正的往往都是他。[/quote]康熙后期文字狱渐宽,雍正时期因为曾静这破事又开始罗织起来,然后疯狂如弘历更是把文字狱扩散到社会底层的程度。

所以乾隆朝文人一方面觉得窒息,一方面不敢骂皇帝,所以纷纷都骂吕留良。

除了纪昀还有袁枚。

江南文字狱集中爆发那几年,袁枚仓皇地离开随园,去扬州避难,结果扬州文字狱爆发更狠,于是又跑去杭州,杭州也爆发文字狱,袁枚只好以七十高龄去爬山,两年时间全在黄山雁荡齐云山等地度过。

直到乾隆六次南下江南,和珅跑到随园观赏,并且要了随园设计图,袁枚觉得抱上大粗腿了,才放心地继续当宅男。

这之后,老袁专门在子不语里写了好几个骂吕留良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