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oyGFO
2022-01-02T14:13:09+00:00
[quote]随着高刷的普及,一块OLED屏幕出厂需要针对不同刷新率校准的数据越来越多(120、90、60加上AOD的低刷),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引入支持Self Driving的LTPO屏幕,使用固定的PWM频率使工厂校准由多次减少为单次,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但引入了两个问题:高亮度下无法大范围改变AOR和HBM电压,导致发光效率降低;低刷新率下PWM频率不变,导致功耗增加。
为此,LTPO引入了微棱镜技术,E5发光材料和LFD低频率驱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不需要多次工厂校准就可以实现多种刷新率的切换,降低了成本,但可视角度、色准和频闪都受到了影响。[/quote]所以,2022年(至少上半年)的LTPO屏幕全部会阉割DC调光,低亮度低频PWM
这个可视角度的影响有多大?跟柔性屏到硬屏的劣化程度比
[quote][pid=578684004,30122468,1]Reply[/pid] Post by [uid=63021018]Monty0[/uid] (2022-01-03 22:20):
这个可视角度的影响有多大?跟柔性屏到硬屏的劣化程度比[/quote]色准和可视角度只是评测对比上有差异,个人使用感知很小,没人会斜着看手机吧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低亮度下类DC调光了
嗯,补个他之前发的,安卓这初期ltpo估计优化和ios没得比,省电和卡顿不看好,当然有人喜欢护眼,有人喜欢e5钱包投票[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03/c4Q2p-ko6bZeT1kShs-158.jpg.medium.jpg[/img]
荣耀还是赶紧补个好芯片吧
[quote][pid=578684499,30122468,1]Reply[/pid] Post by [uid=276317]其谁[/uid] (2022-01-03 22:22):
色准和可视角度只是评测对比上有差异,个人使用感知很小,没人会斜着看手机吧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低亮度下类DC调光了[/quote][s:ac:哭笑]我一年前买mate40,别人可不是这么说的
[quote][pid=578686078,30122468,1]Reply[/pid] Post by [uid=62929773]忠猫阿贵[/uid] (2022-01-03 22:30):
[s:ac:哭笑]我一年前买mate40,别人可不是这么说的[/quote]要不是后面nova9发布了京东方10.7亿原色臻彩屏,还没人知道京东方的原来也有好屏
要不是最近新的类钻排新屏,也没人知道京东方可以和三星屏幕掰手腕了
mate40的屏幕,确实有点...
[quote][pid=578687130,30122468,1]Reply[/pid] Post by [uid=276317]其谁[/uid] (2022-01-03 22:35):
要不是后面nova9发布了京东方10.7亿原色臻彩屏,还没人知道京东方的原来也有好屏
要不是最近新的类钻排新屏,也没人知道京东方可以和三星屏幕掰手腕了
mate40的屏幕,确实有点...[/quote]我说的是偏转角度偏色问题,当时这点也没少被骂,所以别说不重要,我刚去摸了米12系列,灯光太强估计,没感觉偏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03/c4Q2p-gohdK1zT1kSeu-sg.jpg.medium.jpg[/img]
米12p用了三星屏没人喷
米12用了国产屏一堆人喷
舆情如此没办法
去年好像就说过了,ltpo就是三星拿出来玩大家的。这玩意儿省电没省多少电,显示效果打折扣,dc也没了。
从去年开始的ltpo屏,各家话术再再怎么吹的玄,硬素质也不如上一代。希望国产屏别跟着歪路跑,走自己的路。
京东方不是也有ltpo了吗[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