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2021-04-23T03:06:40+00:00
正文前:前贴作废,所有问题在本帖新开回复。
不再推荐技嘉的任何主板产品。
不说了,苏妈赢麻了。[/color]
Zen 3的发布直接一把扯下了INTEL握了将近10年了第一“游戏CPU”的遮羞布。8核CCX和CCD整合,共享32MB缓存, 单核综合性能比Zen2提升20%左右。TECLAB的测试也提出了10900K要在超频双5.0G + 4600c16的才能和ZEN3扳手腕。加上国内是全世界唯一货源相对稳定的地方,ZEN3并不是像国外一样触不可及。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 北美R9依然无法想买就买,国内R9稍微加点钱还是都能想上就上的,为此,我在国外只能羡慕国内玩家有全世界第一稳定的DIY货源。至于显卡?空气,统统空气!
11代? 浪费沙子.jpg [s:ac:哭笑] 但是平心而论,超频可玩性还是有的,但是也只有超频可玩性了,作为新平台的成本还是不如AM4。
同时,6800, 6800XT ,和6900XT的官宣正式让3A平台在15年以后重新成为一个不被调侃的可能! 在NAVI 2X发布会以后,更多人关注到了Smart Access Memory 和Rage mode(主要是前者)给整个平台带来的提升。目前SAM只有在500系主板上可以支持,但是INTEL的Z490平台都支持了,A520一点消息都没有。反正目前SAM也不稳定,显卡驱动也要适配,这个也就算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2021年,SAM依旧是个锦上添花的问题,而且就我的经验来看,打开以后造成的PCIE 4.0的信号适配问题还不少,还需要板厂,和RGB三厂一起合作,虽然到背后都是板厂背锅就是了。
关于这些CPU的价格,个人觉得国内的用户至少能买得到稳定的5600X和5800X,况且国外(比如加拿大)的5800官方售价比国内的京东价格整整贵了1000人民币,到底哪里性价比高,一目了然。 价格方面,56X和58X已经到了买U送主板的地步了。甚至有个线下朋友给我说他自己都在京东进货。我只能说省代打不过国代,哈哈哈哈……
在目前所有的AGESA 1180都对各家板厂的FCLK支持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FCLK的优化只能等到1月底左右的AGESA 1190再看哪家板厂的FCLK支持和优化最强了。现在个别板子上有解FCLK 2000Mhz+,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家板厂的所有500系主板在目前的AGESA 1180的负优化下都支持FCLK 2000Mhz+。 然而在AGESA 1202出来以后,FCLK频率已经完全是各凭本事了。同时还修复了USB断联和L3缓存的问题。为此我只能说,ZEN2出来的时候问题更多呢,但是基本上半年以后问题才都解决掉了, 还没有疫情影响呢。总之,让子弹飞一会儿都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11代和Z590嘛,你要是有钱买WASTE OF SAND还是给个人屯U黄牛送钱,那你也不用来看这个帖子了。
P2: 主板厂商细说推荐
P3 一些特殊对比还有那些价格便宜的奇怪的显卡“拆车”主板,请抛开价格仔细分析你的使用体验和是否有这个升级需求。
关于买了好主板,然而开不了1933 1966之类的,有大概率是FCLK黑洞的问题,刷到主板支持的最新BIOS版本后,要么往下压频率和小参,要么往上拉FCLK避开黑洞。这一点不管什么牌子的主板都大概率无法避免的。
最后,和我一起说:
AMD, YES![color=crimson]
有问题和建议和额外栏目的建议都可以在下面提哦, 感谢支持!
不再推荐技嘉的任何主板产品。
不说了,苏妈赢麻了。[/color]
Zen 3的发布直接一把扯下了INTEL握了将近10年了第一“游戏CPU”的遮羞布。8核CCX和CCD整合,共享32MB缓存, 单核综合性能比Zen2提升20%左右。TECLAB的测试也提出了10900K要在超频双5.0G + 4600c16的才能和ZEN3扳手腕。加上国内是全世界唯一货源相对稳定的地方,ZEN3并不是像国外一样触不可及。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 北美R9依然无法想买就买,国内R9稍微加点钱还是都能想上就上的,为此,我在国外只能羡慕国内玩家有全世界第一稳定的DIY货源。至于显卡?空气,统统空气!
11代? 浪费沙子.jpg [s:ac:哭笑] 但是平心而论,超频可玩性还是有的,但是也只有超频可玩性了,作为新平台的成本还是不如AM4。
基本性能概览 ...
至于11代和Z590嘛,你要是有钱买WASTE OF SAND还是给个人屯U黄牛送钱,那你也不用来看这个帖子了。
先放结论 ...
2021年,结论也变了。
目前的购买选择就三种,高端X570——各家的拳头型号。高端B550——各家的偏贵但是仍旧有性价比型号,低端B550 —— 就是四大MATX。别搁着问B450还能不能买了。不能。2018年的老芯片组了放现在的需求,就是个垃圾芯片组,买它作甚?除非你是成色很好,价格很低的二手,否则低端X570, A520, B450, X470, B350, X370一律请不要考虑, 也不要买个什么过气旗舰觉得以后板厂还能继续战未来。ENJOY还在2019年吹C6E呢,最近这365天,你见过他吹过C7HC6HC6E吗?
如果你有400系的主板,且这些主板目前满足你的需求,那么就没必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购买新的500系主板。BIOS更新都有了, 慢就慢点,板厂工程师和研发团队都是人。如果要加快,要加快的时间他们会直接换算成工资,请你出。你如果出得起,BIOS的更新自然就快了。
目前的购买选择就三种,高端X570——各家的拳头型号。高端B550——各家的偏贵但是仍旧有性价比型号,低端B550 —— 就是四大MATX。别搁着问B450还能不能买了。不能。2018年的老芯片组了放现在的需求,就是个垃圾芯片组,买它作甚?除非你是成色很好,价格很低的二手,否则低端X570, A520, B450, X470, B350, X370一律请不要考虑, 也不要买个什么过气旗舰觉得以后板厂还能继续战未来。ENJOY还在2019年吹C6E呢,最近这365天,你见过他吹过C7HC6HC6E吗?
如果你有400系的主板,且这些主板目前满足你的需求,那么就没必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购买新的500系主板。BIOS更新都有了, 慢就慢点,板厂工程师和研发团队都是人。如果要加快,要加快的时间他们会直接换算成工资,请你出。你如果出得起,BIOS的更新自然就快了。
新增:AMD 500系主板PCIE拓展、拆分总结归纳 ...
之前整理的一些內容
300美刀/2000元人民币左右(含以下)的B550/X570主板支持這些通道拆分操作
B550 显卡4.0x16+SSD4.0x4+3.0x4(显卡或M2共用)
B550 显卡4.0x8+显卡4.0x8+SSD4.0x4+3.0x4(显卡或M2共用)
B550 显卡4.0x8+SSD4.0x4 三條+3.0x4(显卡或M2共用)
X570 显卡4.0x16+SSD4.0x4+4.0x4(显卡或M2共用)
X570 显卡4.0x8+显卡4.0x8+SSD4.0x4+4.0x4(显卡或M2共用)
感谢[@Nozomi_Tojo SEA]的协助
300美刀/2000元人民币左右(含以下)的B550/X570主板支持這些通道拆分操作
B550 显卡4.0x16+SSD4.0x4+3.0x4(显卡或M2共用)
B550 显卡4.0x8+显卡4.0x8+SSD4.0x4+3.0x4(显卡或M2共用)
B550 显卡4.0x8+SSD4.0x4 三條+3.0x4(显卡或M2共用)
X570 显卡4.0x16+SSD4.0x4+4.0x4(显卡或M2共用)
X570 显卡4.0x8+显卡4.0x8+SSD4.0x4+4.0x4(显卡或M2共用)
感谢[@Nozomi_Tojo SEA]的协助
新增:AMD未来线路图讨论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5/9aQ8h1j-8fimZgT3cS1o5-v7.png[/img]
基于2021年5月最新网络泄露的路线图和推特、论坛讨论总结而成,参考了wikichip, AMD.com, videocardz等网络汇总而成,没有水表。具体情况以AMD官方路线图为准。本图仅供爱好者讨论交流,不具有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
[quote]本来叫Genesis Peak/创世峰的ZEN 3 Threadripper前有多方验证被AMD内部改成了Chagall夏卡尔。故在此标出改动。
此表的内部版本一开始没有低压、嵌入式APU的汇总,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做全。此中,4.5W的Pollock是第一次出现在泄露的路线图上。14NM如何做到低功耗的4.5W还尚未可知。
另外伦勃朗这个原以为是ZEN4现在被变动为ZEN3+的似乎会同时出现在末代AM4和初代AM5的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因此有理由相信RBR-G/H/U系列有DDR4/DDR5的内存控制器设计。具体如何应用还要看AMD自己操作了。个人猜测是伦勃朗本来是在5NM上和拉斐尔同时发布,但是因为TSMC的产能问题,优先放到N7+/N6上配合AM4先行。
沃霍尔CPU目前呼声大于维米尔-Refresh这个代号的存在,应该是AMD考虑到与其再来个MTS-R还不如直接上带核显的WHL-S。IGPU虽然还是很丢人的VEGA,但是如果WHL确认了将要在TSMC N6上重新制作,那么对INTEL的最后一块自留地:商用IGPU市场将发出冲击,虽然因为产能问题能冲击多少就不知道了。
同时,RBR系列和WHL系列的存在侧面上验证了AM4还有一整个2022年有新产品可以延续。 所以说最近如果有新板子买就是了,AM5不可能那么快上市的。即使有了,DDR5那么拉跨的时序,RDIMM/UDMM, ONDIE ECC/ONBOARD ECC这个排列组合的主板内存,如果你想陪板厂一起被DDR5追杀的话,那你尽管上AM5。 个人觉得AM4很成熟也很完善,没有必要追第一代D5平台的必要。
[/quote]
基于2021年5月最新网络泄露的路线图和推特、论坛讨论总结而成,参考了wikichip, AMD.com, videocardz等网络汇总而成,没有水表。具体情况以AMD官方路线图为准。本图仅供爱好者讨论交流,不具有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
[quote]本来叫Genesis Peak/创世峰的ZEN 3 Threadripper前有多方验证被AMD内部改成了Chagall夏卡尔。故在此标出改动。
此表的内部版本一开始没有低压、嵌入式APU的汇总,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做全。此中,4.5W的Pollock是第一次出现在泄露的路线图上。14NM如何做到低功耗的4.5W还尚未可知。
另外伦勃朗这个原以为是ZEN4现在被变动为ZEN3+的似乎会同时出现在末代AM4和初代AM5的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因此有理由相信RBR-G/H/U系列有DDR4/DDR5的内存控制器设计。具体如何应用还要看AMD自己操作了。个人猜测是伦勃朗本来是在5NM上和拉斐尔同时发布,但是因为TSMC的产能问题,优先放到N7+/N6上配合AM4先行。
沃霍尔CPU目前呼声大于维米尔-Refresh这个代号的存在,应该是AMD考虑到与其再来个MTS-R还不如直接上带核显的WHL-S。IGPU虽然还是很丢人的VEGA,但是如果WHL确认了将要在TSMC N6上重新制作,那么对INTEL的最后一块自留地:商用IGPU市场将发出冲击,虽然因为产能问题能冲击多少就不知道了。
同时,RBR系列和WHL系列的存在侧面上验证了AM4还有一整个2022年有新产品可以延续。 所以说最近如果有新板子买就是了,AM5不可能那么快上市的。即使有了,DDR5那么拉跨的时序,RDIMM/UDMM, ONDIE ECC/ONBOARD ECC这个排列组合的主板内存,如果你想陪板厂一起被DDR5追杀的话,那你尽管上AM5。 个人觉得AM4很成熟也很完善,没有必要追第一代D5平台的必要。
[/quote]
单独说ITX: ...
这一部分没啥多改动的。
[quote]C8I: AM4的ITX选择真的很少,而且C8I算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主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钱有信仰就上,配个ROG全家桶和指定机箱Z11, 这个信仰拉满。 从板子上来说,作为一个作弊的ITX,C8I有所有AM4 ITX中最多的高速USB口,最多的板载超频小按钮。由于是X570芯片组C8I并无2.5G。DTX多出来的空间给后IO提供了满血大小的Bios flashback + Clear CMOS按钮,没有ZEN3都能直接先刷BIOS后装机一次点亮。缺点就是贵,且供电在B550时代一群看MOS典型电流的舆论中并不是特别的出彩,但是架不住本身小风扇吹VRM,就算跑液氮C8I也破了不少超频记录。多出来的2槽PCIE位置给了个鸡肋声卡。虽然时代变了,但是C8I还是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玩家买不买账就是玩家自己所决定了。 然而这张板子给我的体验就感觉这板子和我有仇 [/quote][quote]ROG X570-I: 正经的ITX主板 。 正经人谁玩DTX啊 少了很多让超频变得更舒服的小东西,但是价格更便宜各方面更全面。 无BIOS FLASHBACK是硬伤中的硬伤。 购买前请通过办法确定BIOS版本能点亮ZEN3。 无前面板Type-C, 后置USB是所有AM4 itx中的第二多。 因为是X570时代的产品,所以并无2. 5G网口。和ROG B550-I 互有胜负的主板, 但是在后IO上,X570I完胜B550I。[/quote][quote]华擎X570-I: 核心卖点是雷电3和LGA1151/1200的散热器孔位,我只能说不愧是来自妖厂的妖板。 没有第二条M.2接口。 不需要雷电3没必要出这个钱,且后IO全靠雷电3扩展来撑场子。有后CLEAR CMOS按钮无BIOS FLASHBACK。 购买前请通过办法确定BIOS版本能点亮ZEN3。没有特殊X570需求但是需要买华擎的ITX可以考虑B550-I Phantom Gaming ITX。 [/quote][quote]华硕B550-I: 发售的时候以6666MHZ的内存超频记录刷了一大波舆论声望,但是本身主板的槽点还是有的。综合性能来说,华硕的B550I和他的两个X570大哥比略显逊色。4x2+2 并联的祖传威盛 50A DrMos 比X570I和C8I的4x2+2 70A的相比略显不足,后IO羸弱的USB接口数量和令人迷惑的TYPE-C音频接口让整个B550I的后IO令人失望。虽然说有一部分是B550芯片组的限制,但是但是前面板4个USB TYPE-A + 1个Type-C 在实际使用中依然捉襟见肘。 有2.5G LAN(英特尔I-225V注意)和前置TYPE-C。京东最低价格是1599。有信仰或者受不了华硕X570芯片组的风扇高转速可以考虑(其实所有的B550I都可以这么考虑,但是华硕的是第一个就这么说了)。[/quote][quote]华擎B550M-ITX/AC: 令人迷惑的B550 ITX。价格是所有B550 ITX中最便宜的,但是只有一个M.2接口,把B550ITX比前作B450 ITX的最大的优势直接抹除。如果有廉价AM4 itx需求大可不必购买这个单M.2无雷电3的B550 ITX,购买微星的B450I GAMING PLUS AC/MAX WIFI即可。非常不推荐。[/quote][quote]华擎B550 Phantom Gaming ITX/ax: 6相直出90A供电和技嘉B550I同款,但是散热片规模不如技嘉。有前置Type-C和2.5G网口(英特尔I-225V注意)。后IO的5+1 usb配置至少比华硕多一个TYPE-A (但是依然不够)。音频接口也是一样的3个。Phantom Gaming ITX/AX和M-ITX皆无BIOS FLASHBACK。购买前请通过办法确定BIOS版本能点亮ZEN3。但是京东的最低价格是最友善的1399。愿意使用华擎的BIOS和内存优化可以考虑。默认用,这块ITX的理论够买成本是最低的。 [/quote][quote]微星B550-I:前作B450I GAMING PLUS AC /MAX WIFI是B450 ITX时代的一代神板,这一代的微星B550I 在微星缺席了X570 ITX以后再次再次增强了供电: 从之前的6x70A直出变成了4x2+2 倍项的60A Drmos,同时也补齐了前作诟病最多的声卡和无线网卡的短板,从AC3168+AC892+RT8118H变成了AX200+AC1200+RT8125B, 和其他的微星B550一样标配了Realtek的2.5G而不是intel出问题的I-225V。后IO音频输出是满血的6个接口,是所有的B550 ITX中唯一做到的一块板子。5+1的USB接口 有2个TYPE-A是2.0 (其他主板大部分皆是3.0 )。这块主板的内存B通道设计在ZEN 2上卡死在4800Mhz需要注意 (尽管我也没见普通玩家用这个板子超到4800这个顶棚) ,但是这个板上4000 APU随随便便突破这个顶棚,要来的5000系APU也根本无需担心这个硬件限制。 MAX版本虽然是我最推荐的B550 ITX ,但是这板子根本不上市我推荐个屁。 有BIOS FLASHBACK;非MAX版本可以通过长按POWER键5秒以上CLR CMOS,ZEN3的bios都支持这个特色了。京东自营最便宜的价格是1299,性价比很高。
虽然是个人第一推荐但是我还是要说其实玩ITX真的没必要买微星。好不容易出了个500系的ITX, 第一版还把CLR CMOS按钮给盖住了, MAX就改了个后CLR CMOS按钮现在也不知所踪 MAX版本基本上胎死腹中了,不用想了。我一直就感觉微星从来没把ITX玩家当回事,毕竟是市场报表领导研发和工程,一切根据财务报表来决定开不开案。MEG B550-I/X570-I UNIFY这种板子微星做不出来吗?肯定做得出来,但是赚不到钱,就不可能开案。
微星B450-I Gaming Plus MAX WIFI: B450时代的神板因为供电到位和价格合适仍旧在用户中有很大的人气(感谢 [@zj0575]的认真建议)。 如果没有双M.2和已经有3000系及之前的CPU可以点亮主板更新BIOS,这个主板还是比所有的A520 ITX和华擎的弱智B550M-ITX/AC值得购买的。内存走线本身没有瓶颈,唯一弱势就是BIOS更新会慢一些。如果能因为价格忍受,那么这块主板也是ITX主板的性价比选择。
但是你要是还是想玩2 dimm OC 那你还不如去买UNIFY-X
[/quote]
[quote]C8I: AM4的ITX选择真的很少,而且C8I算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主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钱有信仰就上,配个ROG全家桶和指定机箱Z11, 这个信仰拉满。 从板子上来说,作为一个作弊的ITX,C8I有所有AM4 ITX中最多的高速USB口,最多的板载超频小按钮。由于是X570芯片组C8I并无2.5G。DTX多出来的空间给后IO提供了满血大小的Bios flashback + Clear CMOS按钮,没有ZEN3都能直接先刷BIOS后装机一次点亮。缺点就是贵,且供电在B550时代一群看MOS典型电流的舆论中并不是特别的出彩,但是架不住本身小风扇吹VRM,就算跑液氮C8I也破了不少超频记录。多出来的2槽PCIE位置给了个鸡肋声卡。虽然时代变了,但是C8I还是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玩家买不买账就是玩家自己所决定了。
虽然是个人第一推荐但是我还是要说其实玩ITX真的没必要买微星。好不容易出了个500系的ITX, 第一版还把CLR CMOS按钮给盖住了,
微星B450-I Gaming Plus MAX WIFI: B450时代的神板因为供电到位和价格合适仍旧在用户中有很大的人气(感谢 [@zj0575]的认真建议)。 如果没有双M.2和已经有3000系及之前的CPU可以点亮主板更新BIOS,这个主板还是比所有的A520 ITX和华擎的弱智B550M-ITX/AC值得购买的。内存走线本身没有瓶颈,唯一弱势就是BIOS更新会慢一些。如果能因为价格忍受,那么这块主板也是ITX主板的性价比选择。
[/quote]
高端X570: 有 货 吗 ? ...
高端X570主板支持从AMD 锐龙CPU直出的16条PCIE通道通过switch芯片拆分成x8 + x8, 或者夸张如Godlike等x8+x4+x4的形态,这种对于SLI和多PCIE扩展卡用户非常重要。如果你有使用U2大船配合PCIE转接卡,或者多GPU进行科学计算,高端X570的直连拓展性在保证一个PCIE4.0x4(及以下)的NVME SSD直连CPU的支持下,仍然支持这些扩展卡直连CPU通信的能力。有需求的基本上都会明白自己在高端的X570主板里需要什么支持,就不多赘述了。另外,高端X570目前全面缺货,且买且珍惜。
高端X570基本上都是各家主板粉丝正论的
购买所有的X570主板前请看主板是否支持BIOS FLASHBACK. 支持的列表以下附
高端X570基本上都是各家主板粉丝正论的
购买所有的X570主板前请看主板是否支持BIOS FLASHBACK. 支持的列表以下附
低端X570: 爬爬爬,买他干嘛 ...
都2021年了,害↓买丐X570呢? B550的出现,低端X570也只有当个扩展性极强的存储用主板使用了。超频有B550, 供电有B550, 价格有B550,就是个时代眼泪。
例如,选择微星B550和X570的同名主板中,X570 A-Pro供电不如B550 A-PRO, X570 GAMING EDGE WIFI不如B550 GAMING EDGE WIFI,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 不如B550 GAMING CARBON WIFI,X570 TOMAHAWK WIFI 和B550 TOMAHAWK WIFI都很好,下有具体介绍。
其他同价位的X570 同名板在B550上都有一定程度补强。技嘉更是推出了B550 VISION 系列。好看.jpg
例如,选择微星B550和X570的同名主板中,X570 A-Pro供电不如B550 A-PRO, X570 GAMING EDGE WIFI不如B550 GAMING EDGE WIFI,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 不如B550 GAMING CARBON WIFI,X570 TOMAHAWK WIFI 和B550 TOMAHAWK WIFI都很好,下有具体介绍。
其他同价位的X570 同名板在B550上都有一定程度补强。技嘉更是推出了B550 VISION 系列。好看.jpg
高端B550 AM4以下犯上是老传统了 ...
其实高端B550不如叫X550或者H550或者什么字母配550都行,只要不是B。 因为大家对B450的廉价大碗印象深刻,已经觉得AMD的B板必是廉价大碗板子。。 这一代的B550芯片组配合3000系和5000系锐龙CPU已经做到了intel Z490+11代CPU或者Z590的规模水平,加上4.0支持的布线和信号要求更高,板厂的成本也在上升。在全世界供应链缺货的情况下,B550价格在国内还能持续性的出现折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旗舰中,华擎Taichi 8+8 pin + 16相供电,华硕Strix-E 12+2 并联,微星Unify 和 Unify -X 更是恐怖的14+2+1 90A直出。B550还带来更多装机的小提升,比如大幅增加风扇接口数量,增加对高频内存支持,前面板Type-C。RTX 3000系显卡虽然在4.0x16下提升不大,但是至少给了AM4 CPU战未来一个正经的理由。 PCH出的一个3.0x4给第二个M.2 SSD, 补齐了B450/X470的最后一块拼图,同时不喜X570的小PCH风扇是很多人选择B550的原因。 网络配置上wifi6或者2. 5G或者两者都有的组合在中高端B550都非常常见。高端B550也支持CPU直出插槽分拆,这个也是很多低端X570没有的东西,但是目前的B550产品中,支持拆分的B550只有技嘉Master, 华硕Strix-E/EX, 和华擎Taichi。 价格是高端B550的唯一缺点,但是在双十一双十二下,价格已经趋近于理性的1000-2000区间。低端X570除了扩展性其他都被高端B550吊起来打,价格更是没有什么优势,同预算下B550比绝大多数低端X570用起来舒服多了。
支持显卡PCIE通道的拆分B550主板
B550显卡通道拆分
B550 Taichi/B550 VISION D/B550 E/B550 XE
B550显卡通道拆分至SSD
B550 AORUS MASTER/B550 Unify/B550 UNIFY-X
感谢[@Nozomi_Tojo SEA]的协助
旗舰中,华擎Taichi 8+8 pin + 16相供电,华硕Strix-E 12+2 并联,微星Unify 和 Unify -X 更是恐怖的14+2+1 90A直出。B550还带来更多装机的小提升,比如大幅增加风扇接口数量,增加对高频内存支持,前面板Type-C。RTX 3000系显卡虽然在4.0x16下提升不大,但是至少给了AM4 CPU战未来一个正经的理由。 PCH出的一个3.0x4给第二个M.2 SSD, 补齐了B450/X470的最后一块拼图,同时不喜X570的小PCH风扇是很多人选择B550的原因。 网络配置上wifi6或者2. 5G或者两者都有的组合在中高端B550都非常常见。高端B550也支持CPU直出插槽分拆,这个也是很多低端X570没有的东西,但是目前的B550产品中,支持拆分的B550只有技嘉Master, 华硕Strix-E/EX, 和华擎Taichi。 价格是高端B550的唯一缺点,但是在双十一双十二下,价格已经趋近于理性的1000-2000区间。低端X570除了扩展性其他都被高端B550吊起来打,价格更是没有什么优势,同预算下B550比绝大多数低端X570用起来舒服多了。
支持显卡PCIE通道的拆分B550主板
B550显卡通道拆分
B550 Taichi/B550 VISION D/B550 E/B550 XE
B550显卡通道拆分至SSD
B550 AORUS MASTER/B550 Unify/B550 UNIFY-X
感谢[@Nozomi_Tojo SEA]的协助
低端B550 到底什么是“低端”? ...
从2014年等到现在为Zen3做准备的等 到 了 党可以考虑低端B550,双M.2 (一个PCIE3.0x4走芯片组,一个PCIE4.0x4直连CPU)+4.0x16的GPU,应付走4.0x16的安培显卡也没什么问题, 就是很多低端B550都是MATX, 装了3槽左右的显卡基本上失去了扩展的空间。大部分B550供电相对于B450比有提升,足够应付臭打游戏首选的4,6, 8核心的锐龙CPU。同时廉价的B550如B550M Pro-VDH WIFI等还提供了一个廉价WIFI/1G主板的选择。同时解决了“迫击炮/TUF PRO/小雕第二个插槽插什么M.2 SSD好” 这个世界难题,毕竟满速3.0x4的第二个M.2,随便插都不限速。
在低端B550 MATX主流走量板的供电上,TUF重炮手和MORTAR迫击炮带PBO的5950X都无问题,定频定压请掏钱买规格更好的B550 ATX,毕竟那些主板价格都下探到1500元以下了。 技嘉Aorus Pro无问题,华擎钢铁传奇无问题,在8核心以上的ZEN3运用下请规避Pro 4和Aorus Elite这两个错误答案。比这些规格低的B550,和没有核心供电散热片的B550,最高建议8核默频。
在低端B550 MATX主流走量板的供电上,TUF重炮手和MORTAR迫击炮带PBO的5950X都无问题,定频定压请掏钱买规格更好的B550 ATX,毕竟那些主板价格都下探到1500元以下了。 技嘉Aorus Pro无问题,华擎钢铁传奇无问题,在8核心以上的ZEN3运用下请规避Pro 4和Aorus Elite这两个错误答案。比这些规格低的B550,和没有核心供电散热片的B550,最高建议8核默频。
B450/X470 等 到 了 ...
B450/X470支持ZEN3的beta bios很多都上了, 目前虽然有bug和兼容性问题但是毕竟bios只是第一版。另外非MAX主板也有支持ZEN3的消息了,如果不需要换主板大可不换。在2021年,基本上AGESA 1200的正式版BIOS都上了,微星的MAX板都更新1202了,所以多等等,AM4接口还是可以好好战未来的。
B450中的热门,如迫击炮MAX, TUF PRO, ELITE, STEEL LEGEND 带5600X肯定是没问题的,8核ZEN3得看功耗和电流表现才决定能不能完美上。另外TUF B450M PRO S这个异类上5950X开PBO都还算稳,毕竟和TUF B550M PLUS一样的供电,但是白瞎了5950X这么好的扩展性了。
B450中的热门,如迫击炮MAX, TUF PRO, ELITE, STEEL LEGEND 带5600X肯定是没问题的,8核ZEN3得看功耗和电流表现才决定能不能完美上。另外TUF B450M PRO S这个异类上5950X开PBO都还算稳,毕竟和TUF B550M PLUS一样的供电,但是白瞎了5950X这么好的扩展性了。
P2: 主板厂商细说推荐
华硕:华硕品质 奸如磐石(大嘘) 关键词[综合性能 ...
]
ATX:
低端入门首选TUF B550-Plus (wifi)
华硕的入门ATX中性价比最高的只有TUF B550 PLUS/(wifi)。 5x2 并联的祖传威盛50A Drmos,B550 ATX中给到位的后IO。2+5+1 的USB 接口,WIFI 6+2.5g (Intel I-225V 网卡注意) , 6个音频输出接口诚意满满。美中不足的是分体式IO挡板。没有前置TYPE-C接口。
中端首选 B550 Strix-F (wifi)
TUF B550-PLUS的ROG升级款,供电相同后IO相同的的情况下变成了ROG的外观,带上了一体式后IO挡板,信仰十足。没有前置TYPE-C接口。
白色标杆 B550 Strix-A
B550 Strix-F的白色换皮,AM4为数不多的白色色调的主板。没有WIFI6没有前置TYPE-C。 然而都是很长一段时间中AM4白色主板的第一选择。
中高端性价比优先:TUF X570-PRO (WIFI 6)
2019年的性价比神板TUF X570-PLUS wifi这次升级成PRO WIFI6和X570 TOMAHAWK WIFI正面死磕。 所有参数,供电IO ,bios性能等, 直接对标X570 TOMAHAWK WIFI,但是2.5G依旧是INTEL I-225V。和X570 TOMAHAWK WIFI就看谁便宜。
高端眼睛 B550 Strix-E/EX
B550的ROG旗舰。这块板子国内声望也不错(指b站视频露脸的次数),硬要说的遗憾就是比TUF/-F/-A少了一些USB接口,但是补全了前面板TYPE-C 。 EX版本从70A的DRMOS升级到了90A的DRMOS并且附赠了一个抢显卡风道的PCIE 4.0X16的扩展(吸灰)卡。
终极旗舰 C8DH
Dynamic OC switcher可以让5000系锐龙CPU从定频定压的全核适合环境下无缝切换成PBO CURVE OPTIMIZER的单核睿频环境。PCH没有风扇改煎蛋(这个事情真的见仁见智,我自己的X570的小风扇根本就没转过)。令人不解的就是旗舰中的旗舰了,M.2依旧只有普普通通的2个而已,有额外数量需要,只能扩展。有ROG信仰或者Dynamic OC switcher刚需就买吧,渠道和价格在这个目前的缺货环境下依然难找。2021年好了一点,但是价格依然不是很友好。
至于其他华硕的ATX主板没什么好说的,某些Prime 板子在2021年,真的直接自裁罢(无慈悲)。同时低端的X570-P和X570-Pro 在中高端B550 面前已经毫无意义。Strix X570的-E和-F性价比远不如其他竞品或者华硕自家的B550 Strix。要带5950x/5900x多核心的建议B550-F起步。高端华硕的X570性价比(除了C8DH)都不如旗舰B550 STRIX-E , 除非你是多4.0固态党或者挖CHIA眼馋那个4.0扩展卡。
有C8E这个名字在CPU-Z里面支持了,有信仰的可以等等,憋↓买那个瞎做的C8DH了。最后期待C8E好好上多个M.2吧,不要白瞎X570这么好的拓展性了。
MATX: TUF B550M-PLUS/(wifi)
重炮手,打 迫击 炮滴神。祖传50a DrMos, 综合性能最强的MATX(不止一家自媒体这么说)。但是比较弱智的PCIE布局在RTX 3000系3槽卡满地走的时候还是极易遮挡下面的PCIE扩展槽。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比迫击炮的M.2和PCIE互斥死保2个SATA槽选择更加多样化。其他的华硕MATX带一带5600X还凑合,再往上,这些MATX主板的裸露的VRM部分还是洗洗睡吧,突出一个敷衍了事。更何况这些裸露VRM的板子还在国外的各个价位里卖的最贵的,奸如磐石硕显露无疑。 看回国内MATX板子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 除了华硕重炮手华硕的其他的MATX毫无竞争力。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Asus ROG Strix X570-E
Asus ROG X570-F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
Asus Tuf X570 Pro (wifi-6)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
Asus ROG Strix B550-A
Asus ROG Strix B550-E
Asus ROG Strix B550-F/ Wifi
Asus TUF B550-Plus / Wifi
Asus TUF B550M-Plus / Wifi
Asus ROG Strix B550-I gaming
ATX:
低端入门首选TUF B550-Plus (wifi)
华硕的入门ATX中性价比最高的只有TUF B550 PLUS/(wifi)。 5x2 并联的祖传威盛50A Drmos,B550 ATX中给到位的后IO。2+5+1 的USB 接口,WIFI 6+2.5g (Intel I-225V 网卡注意) , 6个音频输出接口诚意满满。美中不足的是分体式IO挡板。没有前置TYPE-C接口。
中端首选 B550 Strix-F (wifi)
TUF B550-PLUS的ROG升级款,供电相同后IO相同的的情况下变成了ROG的外观,带上了一体式后IO挡板,信仰十足。没有前置TYPE-C接口。
白色标杆 B550 Strix-A
B550 Strix-F的白色换皮,AM4为数不多的白色色调的主板。没有WIFI6没有前置TYPE-C。 然而都是很长一段时间中AM4白色主板的第一选择。
中高端性价比优先:TUF X570-PRO (WIFI 6)
2019年的性价比神板TUF X570-PLUS wifi这次升级成PRO WIFI6和X570 TOMAHAWK WIFI正面死磕。 所有参数,供电IO ,bios性能等, 直接对标X570 TOMAHAWK WIFI,但是2.5G依旧是INTEL I-225V。和X570 TOMAHAWK WIFI就看谁便宜。
高端眼睛 B550 Strix-E/EX
B550的ROG旗舰。这块板子国内声望也不错(指b站视频露脸的次数),硬要说的遗憾就是比TUF/-F/-A少了一些USB接口,但是补全了前面板TYPE-C 。 EX版本从70A的DRMOS升级到了90A的DRMOS并且附赠了一个抢显卡风道的PCIE 4.0X16的扩展(吸灰)卡。
终极旗舰 C8DH
Dynamic OC switcher可以让5000系锐龙CPU从定频定压的全核适合环境下无缝切换成PBO CURVE OPTIMIZER的单核睿频环境。PCH没有风扇改煎蛋(这个事情真的见仁见智,我自己的X570的小风扇根本就没转过)。令人不解的就是旗舰中的旗舰了,M.2依旧只有普普通通的2个而已,有额外数量需要,只能扩展。有ROG信仰或者Dynamic OC switcher刚需就买吧,渠道和价格在这个目前的缺货环境下依然难找。2021年好了一点,但是价格依然不是很友好。
至于其他华硕的ATX主板没什么好说的,某些Prime 板子在2021年,真的直接自裁罢(无慈悲)。同时低端的X570-P和X570-Pro 在中高端B550 面前已经毫无意义。Strix X570的-E和-F性价比远不如其他竞品或者华硕自家的B550 Strix。要带5950x/5900x多核心的建议B550-F起步。高端华硕的X570性价比(除了C8DH)都不如旗舰B550 STRIX-E , 除非你是多4.0固态党或者挖CHIA眼馋那个4.0扩展卡。
有C8E这个名字在CPU-Z里面支持了,有信仰的可以等等,憋↓买那个瞎做的C8DH了。最后期待C8E好好上多个M.2吧,不要白瞎X570这么好的拓展性了。
MATX: TUF B550M-PLUS/(wifi)
重炮手,打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Asus ROG Strix X570-E
Asus ROG X570-F
Asus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
Asus Tuf X570 Pro (wifi-6)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
Asus ROG Strix B550-A
Asus ROG Strix B550-E
Asus ROG Strix B550-F/ Wifi
Asus TUF B550-Plus / Wifi
Asus TUF B550M-Plus / Wifi
Asus ROG Strix B550-I gaming
微星:True Marketing(大嘘) 关键词[超频优化 ...
]
ATX
低端入门 B550 A-Pro/Gaming Plus
A-Pro/Gaming Plus等于互相换皮升级。供电模组就是巨大散热片多压制一套翻倍的B450M 迫击炮的4+2供电——变成了8+4的上下桥mosfet,带5900X开PBO CURVE optimizer足够,带5950x默频注意好VRM散热也足够。觉得不放心可以往上买Tomahawk/Gaming Edge。 4层PCB对于内存优化可能没有比在往上那么的好,但是普通玩家使用足够了。
主流中端 B550 Tomahawk/Gaming Edge WIFI
Tomahawk 和 Gaming Edge(同10+2 60A DrMos倍项)换掉WIFI 6多加网口,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5950X随便带。Gaming Edge WIFI多一点RGB灯和不同的外观点缀。Msi代号都是7C91的6层PCB,真就是同卵双板.jpg。
主流高端B550 Gaming Carbon Wifi/X570 Tomahawk Wifi
上半身一模一样的两块板子,下半身的PCIE速率因为芯片组不同扩展性也不同了。B550 CARBON WIFI的PCIE 3.0X16(电气x4)是和M.2_2接口互斥。X570 TOMAHAWK wifi的pcie x16 (电气x4)和M.2_2不互斥。同样都是6层PCB但是内存超频优化比B550 tomahawk/Gaming Edge wifi稍强,比X570 Unify/B550 Unify稍弱.
B550 Unify/X570 Unify
不想多说,继续上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7d6mZiT3cS1ic-t9.png[/img]
生产力选择ACE/UNIFY/CREATION和GODLIKE的对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julhZmT3cS1jj-x5.png[/img]
超频旗舰 B550 Unify-X / X570 Godlike
想了想还是继续上图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ho3bZmT3cS1iz-wy.png[/img]
曾经有个X570 GODLIKE II,现在已经是废案了。代替的是X570 UNIFY-X和X570 ACE MAX。 具体规格不详。反正小道消息差不多是5月初图透 6月上市,7月有货,8月特价,9月才能铺开吧……微星这个供应链是真的令人头疼。
MATX:
唯一神板 B550M Mortar/Mortar WIFI
迫击炮,永远滴神,“遇事不决迫击炮”在2021年依然不假。4x2+2 倍项 60A DrMos 配上巨大的金属散热块,核心供电绝对足够。缺点就是4层普通PCB和羸弱的后IO(换来的就是前置TYPE-C)。 和重炮手所谓“综合性能”强,迫击炮超频理论上限(相对于重炮手)是更高的,这一点我说了你可以不信,自己大可先买重炮手再买迫击炮比较区别就是了。
讲个趣事。有人问我迫击炮的供电是不是不能带R9。我查了查表,我问他,C7H 和迫击炮就差一个倍项的60A DRMOS,那么有人说C7H带不动R9吗?(C7H 5X2+2 60a IR3555 VRM供电)
其次就是迫击炮一定要前置USB-C,后IO多给几个5G TYPE-A不香吗?另外谁TM买个MATX要双M.2 6 SATA插满啊,M.2和2个SATA互斥,剩下的X4让他放开给用户插东西不香吗?现在弄成这样,搞得大家都只能说重炮手 “综合性能强”了。
B550M BAZOOKA
继承了上代迫击炮的供电的B550M BAZOOKA 后IO比现任迫击炮还要弱一个档次, 4+2上下桥mosfet在大型金属块加持下带个5800X在PBO curve optimizer下需要注意散热,带5600X还是毫无问题的,Pro-VDH WIFI(AC3168+RT8118H)和 维克托WIFI同理。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
微星X570全系普及Bios Flashback,除了“忘了”的X570 Creation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
除了B550M A-Pro/B550M-Pro/B550M Vector-Wifi之外全系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450
MSI B450-A Pro / MAX
MSI B450 Gaming Plus / MAX
MSI B450 Gaming Pro Carbon AC / MAX
MSI B450 Tomahawk / MAX
MSI B450M Bazooka Plus
MSI B450M Gaming Plus
MSI B450M Mortar / MAX/ Titanium
ATX
低端入门 B550 A-Pro/Gaming Plus
A-Pro/Gaming Plus等于互相换皮升级。供电模组就是巨大散热片多压制一套翻倍的B450M 迫击炮的4+2供电——变成了8+4的上下桥mosfet,带5900X开PBO CURVE optimizer足够,带5950x默频注意好VRM散热也足够。觉得不放心可以往上买Tomahawk/Gaming Edge。 4层PCB对于内存优化可能没有比在往上那么的好,但是普通玩家使用足够了。
主流中端 B550 Tomahawk/Gaming Edge WIFI
Tomahawk 和 Gaming Edge(同10+2 60A DrMos倍项)换掉WIFI 6多加网口,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5950X随便带。Gaming Edge WIFI多一点RGB灯和不同的外观点缀。Msi代号都是7C91的6层PCB,真就是同卵双板.jpg。
主流高端B550 Gaming Carbon Wifi/X570 Tomahawk Wifi
上半身一模一样的两块板子,下半身的PCIE速率因为芯片组不同扩展性也不同了。B550 CARBON WIFI的PCIE 3.0X16(电气x4)是和M.2_2接口互斥。X570 TOMAHAWK wifi的pcie x16 (电气x4)和M.2_2不互斥。同样都是6层PCB但是内存超频优化比B550 tomahawk/Gaming Edge wifi稍强,比X570 Unify/B550 Unify稍弱.
B550 Unify/X570 Unify
不想多说,继续上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7d6mZiT3cS1ic-t9.png[/img]
生产力选择ACE/UNIFY/CREATION和GODLIKE的对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julhZmT3cS1jj-x5.png[/img]
超频旗舰 B550 Unify-X / X570 Godlike
想了想还是继续上图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24/9aQ8h14-ho3bZmT3cS1iz-wy.png[/img]
曾经有个X570 GODLIKE II,现在已经是废案了。代替的是X570 UNIFY-X和X570 ACE MAX。 具体规格不详。反正小道消息差不多是5月初图透 6月上市,7月有货,8月特价,9月才能铺开吧……微星这个供应链是真的令人头疼。
MATX:
唯一神板 B550M Mortar/Mortar WIFI
迫击炮,永远滴神,“遇事不决迫击炮”在2021年依然不假。4x2+2 倍项 60A DrMos 配上巨大的金属散热块,核心供电绝对足够。缺点就是4层普通PCB和羸弱的后IO(换来的就是前置TYPE-C)。 和重炮手所谓“综合性能”强,迫击炮超频理论上限(相对于重炮手)是更高的,这一点我说了你可以不信,自己大可先买重炮手再买迫击炮比较区别就是了。
讲个趣事。有人问我迫击炮的供电是不是不能带R9。我查了查表,我问他,C7H 和迫击炮就差一个倍项的60A DRMOS,那么有人说C7H带不动R9吗?(C7H 5X2+2 60a IR3555 VRM供电)
其次就是迫击炮一定要前置USB-C,后IO多给几个5G TYPE-A不香吗?另外谁TM买个MATX要双M.2 6 SATA插满啊,M.2和2个SATA互斥,剩下的X4让他放开给用户插东西不香吗?现在弄成这样,搞得大家都只能说重炮手 “综合性能强”了。
B550M BAZOOKA
继承了上代迫击炮的供电的B550M BAZOOKA 后IO比现任迫击炮还要弱一个档次, 4+2上下桥mosfet在大型金属块加持下带个5800X在PBO curve optimizer下需要注意散热,带5600X还是毫无问题的,Pro-VDH WIFI(AC3168+RT8118H)和 维克托WIFI同理。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
微星X570全系普及Bios Flashback,除了“忘了”的X570 Creation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
除了B550M A-Pro/B550M-Pro/B550M Vector-Wifi之外全系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450
MSI B450-A Pro / MAX
MSI B450 Gaming Plus / MAX
MSI B450 Gaming Pro Carbon AC / MAX
MSI B450 Tomahawk / MAX
MSI B450M Bazooka Plus
MSI B450M Gaming Plus
MSI B450M Mortar / MAX/ Titanium
华擎 ...
主流ATX: B550 Steel Legend / Extreme 4/ PG Velocita
这三张主板供电都是一模一样的6X2+2 倍项威盛50A DrMos, 区别在于稍微不同的售价,外观,和后IO。钢铁传奇有7+1个USB接口,比Extreme4/PG Velocita多了一个DP接口。3张主板都没有WIFI,但是在后IO预留了WIFI孔位和M.2 E-key的插槽。B550钢铁传奇在今年7月31 号有899的bug价格, 但是普遍价格是1199. Ex4和PG Velocita的最低价格都是1299。这个多出来的100元我反正不知道贵到哪里去了。给华擎100元让他给你少个DP接口吗?
在B550 钢铁传奇的价格环境下,任何其他华擎的中低端的X570 ATX的主板都不值得推荐,毕竟用的是同款核心供电价格还更便宜。华擎低端的X570也是丐的可以,更何况需要X570的拓展性时候会有更好,更加综合的选择。
高端 X570 Creator
高端的华擎AM4主板推荐选择Creator而不是Taichi/Aqua/Phantom Gaming X。 有雷电3是个亮点,装甲也不是非常的过于花哨, 溢价也不高,算是华擎诚意满满的一块高端X570。 BIOS方面可能会和微星Creation比稍逊一筹,但是和B550 Vision D到底谁更好用还尚未可知。我押5毛给Creator。
1200的拆显卡套装的X570 太极如果不在乎华擎的BIOS和主板本身奇怪的兼容性问题之外,如果想要个廉价的X570,不错。侧面上反应也就是X570太极真的没人买。
MATX: B550M Steel Legend
其实也就着一个版本能看。B550M PG4, M PRO 4 , M/AC , M-HDV这三个丐中丐不说,至于那个X570M Pro 4, 在现在有暴力供电的迫击炮和综合的重炮手和自家的钢铁传奇以后,X570M PRO 4还是洗洗睡吧。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主板
Asrock X570 Aqua
Asrock X570 Creator
Asrock X570 Phantom Gaming X
Asrock X570 Taichi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主板
Asrock B550 Taichi
这三张主板供电都是一模一样的6X2+2 倍项威盛50A DrMos, 区别在于稍微不同的售价,外观,和后IO。钢铁传奇有7+1个USB接口,比Extreme4/PG Velocita多了一个DP接口。3张主板都没有WIFI,但是在后IO预留了WIFI孔位和M.2 E-key的插槽。B550钢铁传奇在今年7月31 号有899的bug价格, 但是普遍价格是1199. Ex4和PG Velocita的最低价格都是1299。这个多出来的100元我反正不知道贵到哪里去了。给华擎100元让他给你少个DP接口吗?
在B550 钢铁传奇的价格环境下,任何其他华擎的中低端的X570 ATX的主板都不值得推荐,毕竟用的是同款核心供电价格还更便宜。华擎低端的X570也是丐的可以,更何况需要X570的拓展性时候会有更好,更加综合的选择。
高端 X570 Creator
高端的华擎AM4主板推荐选择Creator而不是Taichi/Aqua/Phantom Gaming X。 有雷电3是个亮点,装甲也不是非常的过于花哨, 溢价也不高,算是华擎诚意满满的一块高端X570。 BIOS方面可能会和微星Creation比稍逊一筹,但是和B550 Vision D到底谁更好用还尚未可知。我押5毛给Creator。
1200的拆显卡套装的X570 太极如果不在乎华擎的BIOS和主板本身奇怪的兼容性问题之外,如果想要个廉价的X570,不错。侧面上反应也就是X570太极真的没人买。
MATX: B550M Steel Legend
其实也就着一个版本能看。B550M PG4, M PRO 4 , M/AC , M-HDV这三个丐中丐不说,至于那个X570M Pro 4, 在现在有暴力供电的迫击炮和综合的重炮手和自家的钢铁传奇以后,X570M PRO 4还是洗洗睡吧。
携带Bios Flashback的X570主板
Asrock X570 Aqua
Asrock X570 Creator
Asrock X570 Phantom Gaming X
Asrock X570 Taichi
携带Bios Flashback的B550主板
Asrock B550 Taichi
P3 一些特殊对比
对于AM4生产力主板的横向对比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9aQj2x-djw0K2kT3cSsp-ls.png[/img]
对于AM4主流白色主板的横向对比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9aQj2x-8l1xK2oT3cSsp-p5.png[/img]
关于买了好主板,然而开不了1933 1966之类的,有大概率是FCLK黑洞的问题,刷到主板支持的最新BIOS版本后,要么往下压频率和小参,要么往上拉FCLK避开黑洞。这一点不管什么牌子的主板都大概率无法避免的。
最后,和我一起说:
AMD, YES![color=crimson]
有问题和建议和额外栏目的建议都可以在下面提哦,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