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yredkitten
2022-06-20T14:21:20+00:00
城市的繁华不属于你,乡村的宁静亦不属于你。
你出生在一个西部的山沟沟里,这里虽然不大,但是学校、医院、消防队、警察局、电影院等等一应俱全,你的爷爷奶奶大概率来自东北,也有可能来自上海。他们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兄弟,来到这个举目无亲、还处在农业社会的山沟里,从头开始建设工业文明。靠着厂里的工资和一把猎枪养活了几个儿女。你的父母出生在这里的厂医院,从小在这上学,到毕业直接接班,他们可以在这里过完一生。你也出生在同样的医院,上了同样的学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会重复你父母的人生。
你没有兄弟姐妹,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格外严格。但你有家属院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你们的祖辈,父辈都是阶级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像机器猫和蜡笔小新里面的几个小家伙一样,无忧无虑的度过童年。那时虽然没有互联网,你们又地处偏僻,但是你们这的信息并不闭塞,潮流方面和大城市没有任何区别,你的父母在80年代末就开始穿乔丹旅游鞋,买日本摩托,听港台歌曲,你爷爷奶奶还坐飞机回了一次老家,你去送他们的时候,第一次看见大飞机,那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回家。爷爷回来告诉你了那些你从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还带回来了几张照片。后来你才知道了那是因为中东那边有些土豪买了些你们生产的东西,是你们厂的黄金年代。慢慢你上了子弟小学,同学里除了发小,还有一些附近农村的“借读生”,他们说着你们听不太懂的方言。后来你才知道他们才是本地人。但是小时候和他们架也没少打。在你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你发现父亲再也不会周末骑摩托带你和母亲去最近的县城购物了,寒暑假也不会带你去几百公里外的省会吃肯德基了。因为他们的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成了白条,周围的人纷纷开始说一个词"下岗"。虽然没有工资,但好在爷爷奶奶还有退休工资,家里也有积蓄,离农村近生活成本很低。但是没过两年,你们厂突然又起死回生,因为在南联盟发生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想起了你们,又给了资金和订单,家里买了电脑,接了网线,逢年过节爷爷奶奶也可以和老家的亲人视频聊天了。后来甚至考虑到三线偏远,还给了车补,你和你的同学们,家家都买了小汽车,让周围的村民和市民都羡慕不已。你学习本来就不好,只想着赶紧初中毕业上个技校也进厂。你的发小们上了大学,有的去了大城市,有的去了国外,想见一面越来越难了。
可是技校上完又在家等了两年的你并没有等来进厂,上面说了,不招厂子弟了。于是你离开了这里,去了省会打工,一个人去了外面你才知道,原来生活还有电费水费物业费停车费这些东西。但是你还是觉得外面比家里好玩多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父母给补贴,每个月月光也活的很潇洒。但是玩着玩着你就30多岁了,父母想让你回来结婚成家,已经给你打通关系让你进厂了,你看着大城市的房价,家里的房子卖了都不够在这买一个厕所。你看着微信里加的那些从来没说过话的老家的堂兄弟,老家已经拆迁了,他们都成了拆迁户,可是和你有什么关系呢。爷爷奶奶到死也没回去的老家,你能回去吗?
于是你回到了你们厂里,可你总觉得这里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你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从没觉得这里楼这么破,路这么烂,周边的人也变成了说本地方言为主流,没有人再说你们那东北味的普通话了,学校已经被改制成了住宿制的中心小学,没有了初中和高中你熟悉的老师们纷纷跳槽去了城里。医院里也没有以前熟悉的那些医生了,听说医疗事故挺多,送走了不少厂里的老人。厂里公安处也变成了保安室,现在你们户籍由附近镇上的派出所管理。院子里面坐着晒太阳打麻将的从小看着你长大的,爷爷奶奶也不剩几个了,晚上楼里亮灯的房间也越来越少了。澡堂电影院工人俱乐部都关门了,冬天的暖气也没有原来的温度了。你不知道是你在大城市呆久了眼光高了觉得这里破烂了,还是这里真的退化了。
你出生在一个西部的山沟沟里,这里虽然不大,但是学校、医院、消防队、警察局、电影院等等一应俱全,你的爷爷奶奶大概率来自东北,也有可能来自上海。他们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兄弟,来到这个举目无亲、还处在农业社会的山沟里,从头开始建设工业文明。靠着厂里的工资和一把猎枪养活了几个儿女。你的父母出生在这里的厂医院,从小在这上学,到毕业直接接班,他们可以在这里过完一生。你也出生在同样的医院,上了同样的学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会重复你父母的人生。
你没有兄弟姐妹,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格外严格。但你有家属院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你们的祖辈,父辈都是阶级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像机器猫和蜡笔小新里面的几个小家伙一样,无忧无虑的度过童年。那时虽然没有互联网,你们又地处偏僻,但是你们这的信息并不闭塞,潮流方面和大城市没有任何区别,你的父母在80年代末就开始穿乔丹旅游鞋,买日本摩托,听港台歌曲,你爷爷奶奶还坐飞机回了一次老家,你去送他们的时候,第一次看见大飞机,那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回家。爷爷回来告诉你了那些你从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还带回来了几张照片。后来你才知道了那是因为中东那边有些土豪买了些你们生产的东西,是你们厂的黄金年代。慢慢你上了子弟小学,同学里除了发小,还有一些附近农村的“借读生”,他们说着你们听不太懂的方言。后来你才知道他们才是本地人。但是小时候和他们架也没少打。在你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你发现父亲再也不会周末骑摩托带你和母亲去最近的县城购物了,寒暑假也不会带你去几百公里外的省会吃肯德基了。因为他们的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成了白条,周围的人纷纷开始说一个词"下岗"。虽然没有工资,但好在爷爷奶奶还有退休工资,家里也有积蓄,离农村近生活成本很低。但是没过两年,你们厂突然又起死回生,因为在南联盟发生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想起了你们,又给了资金和订单,家里买了电脑,接了网线,逢年过节爷爷奶奶也可以和老家的亲人视频聊天了。后来甚至考虑到三线偏远,还给了车补,你和你的同学们,家家都买了小汽车,让周围的村民和市民都羡慕不已。你学习本来就不好,只想着赶紧初中毕业上个技校也进厂。你的发小们上了大学,有的去了大城市,有的去了国外,想见一面越来越难了。
可是技校上完又在家等了两年的你并没有等来进厂,上面说了,不招厂子弟了。于是你离开了这里,去了省会打工,一个人去了外面你才知道,原来生活还有电费水费物业费停车费这些东西。但是你还是觉得外面比家里好玩多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父母给补贴,每个月月光也活的很潇洒。但是玩着玩着你就30多岁了,父母想让你回来结婚成家,已经给你打通关系让你进厂了,你看着大城市的房价,家里的房子卖了都不够在这买一个厕所。你看着微信里加的那些从来没说过话的老家的堂兄弟,老家已经拆迁了,他们都成了拆迁户,可是和你有什么关系呢。爷爷奶奶到死也没回去的老家,你能回去吗?
于是你回到了你们厂里,可你总觉得这里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你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从没觉得这里楼这么破,路这么烂,周边的人也变成了说本地方言为主流,没有人再说你们那东北味的普通话了,学校已经被改制成了住宿制的中心小学,没有了初中和高中你熟悉的老师们纷纷跳槽去了城里。医院里也没有以前熟悉的那些医生了,听说医疗事故挺多,送走了不少厂里的老人。厂里公安处也变成了保安室,现在你们户籍由附近镇上的派出所管理。院子里面坐着晒太阳打麻将的从小看着你长大的,爷爷奶奶也不剩几个了,晚上楼里亮灯的房间也越来越少了。澡堂电影院工人俱乐部都关门了,冬天的暖气也没有原来的温度了。你不知道是你在大城市呆久了眼光高了觉得这里破烂了,还是这里真的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