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netized
2020-11-14T07:49:16+00:00
针对最近Apple Silicon M1引起的讨论,花了一点时间做了一张图,统计了一下奔4时代以来x86平台的性能数据,原本是从k6时代开始的,但是性能数据找不到,放弃了那一部分。性能数据是chess象棋跑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3/9aQ5-hg3K23T3cS1by-c2.jpeg[/img]
可以看到x86平台自从酷睿的ivy lake开始,提升幅度就呈现相当的疲软程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intel开始被称作挤牙膏大厂。
Amd自推土机一役的惨败,颓废了很久,intel霸占桌面平台的那些年可以说毫无进取心可言。
自从ryzen展现出amd应有的实力,6核酷睿才让性能提升曲线有所上升,但是ipc提升幅度依然很小。
虽然摩尔定律非常的理想化,但是相比目前75倍于奔腾3,距离320倍的推算结果而言,差距实在太大。
实际上,并不是m1违反了半导体的发展规律,不如说是x86摸鱼了整整6年,才使得x86现在的性能功耗比甚至中高端性能距离aarch64架构的m1差距如此之大。
想想看2013到2017年amd一款cpu当旗舰用了4年,牙膏厂能不挤嘛
记得当年苹果要搞arm cpu,一群人还嘲笑arm只配玩手机
个人觉得摩尔定律大概04年左右就终结了
之前几十年来一直是通过制程的进步带来频率提升以提高性能 后来频率卡在3-4G一直上不去 IPC提升又微乎其微 只能走堆核路线了
如果只看单核性能 现在的U比起20年前也就快了几倍
Reply to [pid=470577958,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1698382]死寂天空[/uid] (2020-11-23 16:14)
AMD这个构架的堆核心极限到了吗?64就是极限
还是可以无限堆上去?只要有需要
这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一件事,只要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形成垄断,必定处心积虑的把重心放在打击潜在威胁和榨取最大利益上,只有竞争才能带来创新。
Reply to [pid=470601375,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38610780]item1[/uid] (2020-11-23 17:26)
我感觉如果不考虑面积和通信延迟 是可以无限堆下去的
2代算是良心大发了,后面都在挤,不过牙膏厂的精神控制厉害,上次在b站还看到四代用户拼命吹四代提升大的
[quote][pid=470601375,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38610780]item1[/uid] (2020-11-23 17:26):
AMD这个构架的堆核心极限到了吗?64就是极限
还是可以无限堆上去?只要有需要[/quote]可以堆,但有什么用呢,决定最终能力的是单核性能,堆核心数不仅对桌面端毫无意义,而且还会把自己玩死。
只有苹果才有能力把软件全重做一次,软硬件彻底结合、优化。毕竟苹果主场在图像、视屏、office 办公之类的,配合IOS的沉淀,能转头。微软之前也想努力一下搞arm版windows,结果完全没有用。
[quote][pid=470575191,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1401080]winopham[/uid] (2020-11-23 16:06):
想想看2013到2017年amd一款cpu当旗舰用了4年,牙膏厂能不挤嘛
记得当年苹果要搞arm cpu,一群人还嘲笑arm只配玩手机[/quote]你以为现在就没人嘲笑吗[s:ac:哭笑]
第一天:跑分高算什么,有本事放开台式机CPU功率打
第二天:打过台式机cpu算什么,能跑wow吗
第三天:跑wow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四年前的机器就能跑,你卖那么贵还不是跟我神舟破本子一个档次
第四天:剪片快有什么用,根本不是主流生产力
反正想喷总有角度的[s:ac:茶]
[quote][pid=470575191,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1401080]winopham[/uid] (2020-11-23 16:06):
想想看2013到2017年amd一款cpu当旗舰用了4年,牙膏厂能不挤嘛
记得当年苹果要搞arm cpu,一群人还嘲笑arm只配玩手机[/quote]超算第一早就换arm了 一群人等m1出来才后知后觉
[quote][pid=470609823,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62515202]剑圣头子欣欣[/uid] (2020-11-23 17:53):
超算第一早就换arm了 一群人等m1出来才后知后觉[/quote]确实如此,骂苹果抠门啥的倒是无所谓,一群人喷arm 不行的,也是醉了
摩尔定律说的是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每18个月翻倍而不是性能翻倍啊
而从Skylake开始Intel卡工艺节点,AMD架构长期走了弯路,自己的工厂不给力后来也卖掉了,也没有钱去用TSMC最好的工艺,所以X86的芯片自然就止步不前了
但是ARM的公版设计到了5nm的Cortex-X1也才用了和X86同规格的微架构宽度
Intel 10nm ESF和TSMC N7P算是同代的,TigerLake-U在15W上的性能还是高出A12Z/8CX的
“自从ryzen展现出amd应有的实力,6核酷睿才让性能提升曲线有所上升,但是ipc提升幅度依然很小”
r20 单核
1700x 3.4ghz 344
5600x 3.7ghz 599
Reply to [pid=470609823,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62515202]剑圣头子欣欣[/uid] (2020-11-23 17:53)
直到今年6月才有ARM核心的超算登顶,而苹果发布A7芯片是在2013年,你是穿越来的时间观念模糊了?
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国产早日崛起,搞死这群黑心商人???
[quote][pid=470601375,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38610780]item1[/uid] (2020-11-23 17:26):
AMD这个构架的堆核心极限到了吗?64就是极限
还是可以无限堆上去?只要有需要[/quote]越堆收益越小,和你搞多台机器没区别了
AMD这个架构,跨CCX不共享L3,有共享的缓存要通过IF总线广播缓存变更,进行一致性的同步,核多了性能会下降
多路CPU同理,多路CPU不共享内存控制器,跨节点访问内存性能很差
搞多台机器就是要解决节点错误,引入分布式一致性协议
[quote][pid=470613615,24306314,1]Reply[/pid] Post by [uid=655958]easytolose[/uid] (2020-11-23 18:06):
越堆收益越小,和你搞多台机器没区别了
AMD这个架构,跨CCX不共享L3,有共享的缓存要通过IF总线广播缓存变更,进行一致性的同步,核多了性能会下降
多路CPU同理,多路CPU不共享内存控制器,跨节点访问内存性能很差
搞多台机器就是要解决节点错误,引入分布式一致性协议[/quote]把CPU做大就是了,共享L3,看看AMD的服务器U
只是到时候看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