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T
2021-08-10T01:39:09+00:00
不说100%,至少90%是靠天赋。我自己985,交友圈基本没有低于985的。同时自己也做过很久的教育,也在学而思做过。
无数的例子下来,结论就是:学习一靠天赋,二靠学校,最不靠的就是补课。从没见过一个小孩是靠补课补起来的。
中学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在十几岁这个年龄段,说懂就懂说不懂怎么都懂不了。我自己也有内容怎么都理解不了,但是过段时间或者上了大学突然就豁然开朗,但在当时问老师整整一节课,也不能理解。这就是“天赋”,补课无非是心理作用和焦虑的发泄口罢了。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输入——输出”的机器。是人就代表着会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成绩的波动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天赋、心情、身体健康甚至所考所学的内容都会影响,比如楼主电路部分就怎么都学不好。培训机构最擅长的就是把归因简单化,考得好就是补课有用,考得不好就是孩子不努力。家长也愿意相信这种说辞,因为他们想有一种提高成绩的“通解”,想只要补课,就能提高成绩。
实际上,就我认识的同学们而言,无一不是高中心情愉快,也不怎么补课的,指望补课甚至不如想办法多陪陪孩子
你看,还是有无数人把孩子当输出机器。觉得我说的天赋就单指智商,甚至不能理解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量,天赋也是这多种能力的综合,可悲
编辑:我再把话说明白一点。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阅历也没吃过什么苦,在青春期都爱玩,能有多大意志力和学习动力(尤其是被逼着学习的话会更逆反)。为什么学习好的学生不说以学习为乐,至少都是不讨厌学习或者有意志力能坚持得下来的吧。那凭什么有的人就能自己学习有的人就不能,要么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要么是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正反馈(楼主高中就喜欢攀比成绩以此为乐)总有原因,再往上即使同样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人注意力就能集中三小时以上,有人甚至坚持不完一场考试。都不说能不能学会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种能力了,就上面那两条自主学习和注意力专注,多少人能做到?都是十几岁的小孩,能做到的就不是天赋?
无数的例子下来,结论就是:学习一靠天赋,二靠学校,最不靠的就是补课。从没见过一个小孩是靠补课补起来的。
中学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在十几岁这个年龄段,说懂就懂说不懂怎么都懂不了。我自己也有内容怎么都理解不了,但是过段时间或者上了大学突然就豁然开朗,但在当时问老师整整一节课,也不能理解。这就是“天赋”,补课无非是心理作用和焦虑的发泄口罢了。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输入——输出”的机器。是人就代表着会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成绩的波动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天赋、心情、身体健康甚至所考所学的内容都会影响,比如楼主电路部分就怎么都学不好。培训机构最擅长的就是把归因简单化,考得好就是补课有用,考得不好就是孩子不努力。家长也愿意相信这种说辞,因为他们想有一种提高成绩的“通解”,想只要补课,就能提高成绩。
实际上,就我认识的同学们而言,无一不是高中心情愉快,也不怎么补课的,指望补课甚至不如想办法多陪陪孩子
你看,还是有无数人把孩子当输出机器。觉得我说的天赋就单指智商,甚至不能理解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量,天赋也是这多种能力的综合,可悲
编辑:我再把话说明白一点。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阅历也没吃过什么苦,在青春期都爱玩,能有多大意志力和学习动力(尤其是被逼着学习的话会更逆反)。为什么学习好的学生不说以学习为乐,至少都是不讨厌学习或者有意志力能坚持得下来的吧。那凭什么有的人就能自己学习有的人就不能,要么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要么是自己找到了学习的正反馈(楼主高中就喜欢攀比成绩以此为乐)总有原因,再往上即使同样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人注意力就能集中三小时以上,有人甚至坚持不完一场考试。都不说能不能学会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种能力了,就上面那两条自主学习和注意力专注,多少人能做到?都是十几岁的小孩,能做到的就不是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