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
2025-06-27T03:32:13+00:00
先声明,这个话题绝非引战,只是蹭热点谈谈个人个感受,想和大家理性讨论一下。
自我介绍:本人驾龄将近15年了,油车拥有过福克斯、高尔夫、途观、马自达CX5,长期驾驶奥迪A3、Q5,目前家里两辆新能源车蔚来EC6、理想L6,长期驾驶特斯拉Model Y,短时间内开过极氪001。写这么多用车经历,是想把接下来的一些买车用车感受分享一下给大家,毕竟小米一直宣传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年轻人主要就是用车经验比较少,容易冲动消费。
这一波小米流量真的太大了,我每次关注马桶车版、B站、微博相关购车信息都是准备换车的时候才会关注到相关信息,只要买了车以后就会自动屏蔽相关新车、改款等等消息了,但小米很明显的会破圈,打破互联网信息茧房,让你多多少少都会接收到相关新车信息,总之,这一波什么1小时大定20w+的数据真是吓死个人了,完全突破常人的认知和理解,完全陷入了一场“数据狂欢”。
为什么说这是数据狂欢,因为这是手机圈、互联网圈带来的营销快感,手机要跑分,买车要跑圈,在发布会上,电机转速多少,车漆刷了几遍,一体成型的压铸是多少吨,今年还多了24小时跑了多少公里,这一切都是披着理性数据的情绪烘托,不得不说这就是一场营销陷进,但雷总就是有这个本事把行业里很正常的事讲成了小米的功劳,你不得不服。
在这场狂欢之中,有线上专门对线的狂热粉丝(黑粉也算粉),有买了小米股票跟着起哄炒作的,有靠转卖订单捞一笔的黄牛,也有买车拍车吸粉赚流量的自媒体,最后才是真正有用车需求掏出真金白银买车的用户。所以你是哪一类人呢,有没有被这场狂欢裹挟情绪上头下定的呢?以下是我了解下来有争议或者值得自己看车试驾中值得好好关注的点,大家探讨一下。
1、轮胎,yu7在标准、PRO、MAX所有车型中都是标配245/55 R19的轮胎,相应的所有CLTC数据都是这个尺寸的轮胎跑出来的数据,问题a不去讨论这个轮胎是不是“面条胎”,但你要清楚在2025年,差不多车重、差不多马力、差不多车型的电车之中,绝大多数的车厂配置的都是255/55起步的轮胎,甚至有些会到265/45的规格,而yu7只有加钱上20寸245/50,上21寸的才会有前245/50后275/40的配置,问题b宣传页上所有CLTC的续航数据也会随着你升级轮毂、轮胎而续航继续打折,你要有这个心理预期;
2、空间,拿yu7对标的model Y对比,后排空间中和model Y差不多,但后备箱空间确实差很多,如果非要把前备箱空间拿出来比,那纯属是找补,可以说yu7虽然是5m长,2m宽,3m轴距的车,但这个外部尺寸很多是为了造型做了牺牲,实际得房率并不高;当然,空间需求每个人都不一样,请大家一定要看车试车;
3、小配置差异,标准pro没有电动方向盘调节,冰箱是半导体冰箱,标准pro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倍率没有max三元锂麒麟电池倍率高;
4、24小时挑战,这个挑战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a测试车是一辆工程车b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比竞品牛逼c维持210km/h速度,其实电机并不是满载荷运行;所以这个测试感觉就是为了第一而第一,实际意义可能比不上自媒体做的10w公里耐力测试;
5、8gen3芯片上车机,这是一个小争议点,不用目前市场上的8295P而用8gen3,唯一原因只是省钱,而可靠性只有通过时间去慢慢验证。
以上是我这几天了解到一些关注的点,再结合现在买车变成买期车等等一些离谱操作,要知道你现在锁单买的车,对比竞品不应该是此时此刻的车了,应该是一年后发布的新车了,所以大家理性消费,最近发现冒出个新词,情绪车,希望小米不仅仅是停留在情绪车之上。
自我介绍:本人驾龄将近15年了,油车拥有过福克斯、高尔夫、途观、马自达CX5,长期驾驶奥迪A3、Q5,目前家里两辆新能源车蔚来EC6、理想L6,长期驾驶特斯拉Model Y,短时间内开过极氪001。写这么多用车经历,是想把接下来的一些买车用车感受分享一下给大家,毕竟小米一直宣传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年轻人主要就是用车经验比较少,容易冲动消费。
这一波小米流量真的太大了,我每次关注马桶车版、B站、微博相关购车信息都是准备换车的时候才会关注到相关信息,只要买了车以后就会自动屏蔽相关新车、改款等等消息了,但小米很明显的会破圈,打破互联网信息茧房,让你多多少少都会接收到相关新车信息,总之,这一波什么1小时大定20w+的数据真是吓死个人了,完全突破常人的认知和理解,完全陷入了一场“数据狂欢”。
为什么说这是数据狂欢,因为这是手机圈、互联网圈带来的营销快感,手机要跑分,买车要跑圈,在发布会上,电机转速多少,车漆刷了几遍,一体成型的压铸是多少吨,今年还多了24小时跑了多少公里,这一切都是披着理性数据的情绪烘托,不得不说这就是一场营销陷进,但雷总就是有这个本事把行业里很正常的事讲成了小米的功劳,你不得不服。
在这场狂欢之中,有线上专门对线的狂热粉丝(黑粉也算粉),有买了小米股票跟着起哄炒作的,有靠转卖订单捞一笔的黄牛,也有买车拍车吸粉赚流量的自媒体,最后才是真正有用车需求掏出真金白银买车的用户。所以你是哪一类人呢,有没有被这场狂欢裹挟情绪上头下定的呢?以下是我了解下来有争议或者值得自己看车试驾中值得好好关注的点,大家探讨一下。
1、轮胎,yu7在标准、PRO、MAX所有车型中都是标配245/55 R19的轮胎,相应的所有CLTC数据都是这个尺寸的轮胎跑出来的数据,问题a不去讨论这个轮胎是不是“面条胎”,但你要清楚在2025年,差不多车重、差不多马力、差不多车型的电车之中,绝大多数的车厂配置的都是255/55起步的轮胎,甚至有些会到265/45的规格,而yu7只有加钱上20寸245/50,上21寸的才会有前245/50后275/40的配置,问题b宣传页上所有CLTC的续航数据也会随着你升级轮毂、轮胎而续航继续打折,你要有这个心理预期;
2、空间,拿yu7对标的model Y对比,后排空间中和model Y差不多,但后备箱空间确实差很多,如果非要把前备箱空间拿出来比,那纯属是找补,可以说yu7虽然是5m长,2m宽,3m轴距的车,但这个外部尺寸很多是为了造型做了牺牲,实际得房率并不高;当然,空间需求每个人都不一样,请大家一定要看车试车;
3、小配置差异,标准pro没有电动方向盘调节,冰箱是半导体冰箱,标准pro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倍率没有max三元锂麒麟电池倍率高;
4、24小时挑战,这个挑战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a测试车是一辆工程车b宁德时代电池技术比竞品牛逼c维持210km/h速度,其实电机并不是满载荷运行;所以这个测试感觉就是为了第一而第一,实际意义可能比不上自媒体做的10w公里耐力测试;
5、8gen3芯片上车机,这是一个小争议点,不用目前市场上的8295P而用8gen3,唯一原因只是省钱,而可靠性只有通过时间去慢慢验证。
以上是我这几天了解到一些关注的点,再结合现在买车变成买期车等等一些离谱操作,要知道你现在锁单买的车,对比竞品不应该是此时此刻的车了,应该是一年后发布的新车了,所以大家理性消费,最近发现冒出个新词,情绪车,希望小米不仅仅是停留在情绪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