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tila
2022-01-20T00:10:17+00:00
4点多起床到现在还是睡不着,省考的结果比预想中的要差,当吐槽也好,当发泄也罢,忍不住还是来娘家求一下指点交流。
先说下本人情况吧,92年生人,今年刚好而立之年,某二本预防医学专业,广州本地人。15年进入当地疾控中心当合同工参加工作,月薪2k6[s:ac:晕]当时工作成就感较强,上下级相处融洽(直到现在还会偶尔找他们吃饭聊天),但是低收入和年轻不甘心躺平的思想让我决定跳出体制,又因为高薪的诱惑加入了泥潭人所不齿的医药代表行当。16年底加入某外企后,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医药代表。
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同行。当时的医药行业,刚开始吹着合规的风,但是传统的销售模式还是影响着大部分人的思想,所以当时老一辈的销售代表,尤其是民企的销售代表,还是走传统的带金模式。而外企由于合规等等相关的因素,逐渐走向合规+客情的“两条腿走路”,对于当时还作为新人的我,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模式并在业绩上体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三年调动了三个区域,但是依然能连续三年成为top sales,既赚到一点钱的同时也让我风光十足,三年内我也从代表升到了区域经理(也是销售,属于title到头了)的级别,当时说实话真的让我有点得意忘形,只觉得未来一片美好。[s:a2:哭]
19年底出现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滑铁卢,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19年下半年,由于重病住院了一个多月,刚好卡在两个季度中间,公司新管理层以未及时进行公司内部培训为由,扣除了我足足本年的奖金,在一开始的据理力争,后来的撕破脸皮,再到最后走到法律途径,由于跟多名律师沟通,均不保证通过法律途径能追回这半年的奖金(具体细节就不谈了),因此决定裸辞。但年轻嘛,就是资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找到了下一份工作,是医美行业,跟之前的入职公司不同,这一份工作是代理商模式,就是需要压货垫资,最后通过终端销售回款,相比之前的公司,合规制度宽松太多,那时候摩拳擦掌,打算再做出一番事业。
20年初的一场疫情过后,彻底把一切毁掉,从19年底到20年的5月份,整整半年时间,我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原本谈好的代理商合同,也由于这个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而作废,重新签订的合同垫资压力太大而且各方面条件和我都不匹配,最终选择放弃。我开始静下心来想,我到底适不适合在这行发展,做这份工作我又得到了什么。回望过去四年时间,虽然也赚到点钱,但钱来的容易花得也快,房子的装修、婚礼等等的大笔消费让我只有10来万的存款;既往的人情冷暖,每天的笑脸迎人,对客户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上下级之间的勾心斗角,应酬中的推杯换盏,这些都开始让我感到厌倦了。我想起在疾控期间的工作,我本心意识到,其实人生除了钱,每天多陪伴家人,职业成就感的体现,这些其实并不比钱的重要性更低。
于是接下来的半年,在太太的鼓励和家里人的支持下,我几乎脱产了半年学习(期间加入了一个互联网医疗公司做闲职,混了三个月跑路了),一边准备省考一边准备执业医师的考试。由于大学时候没好好学习,而且几年纸醉金迷的生活也让我很难沉下心来,所以这半年时间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往往一天下来,只能专注学习5.6小时,跟读书时候没法比较,但是意外的是,20年的省考,我过了笔试,报的狱医岗位,虽然最终由于体测被刷下来了(本人200斤肥宅),但是这也给了当时事业转型期的我一丝希望。
20年底,供房供车的压力让我还是选择在职继续考试,但这次我心里面有明确的目标了,所以对于日后的发展并不看重,更多是希望找一个收入尚可的情况下相对轻松的工作,这个时候刚好前公司的某位领导邀请我加入到他现在公司所在的医药团队,通过初步的沟通和结合既往对他的了解,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加入公司后不久,这个领导的实际为人,与以往的风评跟初时沟通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任何工作都需要细化体现过程且从不背锅,导致工作量不少并且工作压力不小;其次当时我应聘的是商务工作岗位,但公司后期由于架构调整,整个部分的性质包括后续招聘的内容也变成了销售+商务模式,对于既往在外企有明确分工的我感到非常不适应,而且我当时初步面谈的时候,我也清晰表达了,我是不希望继续做销售工作才过来的,结果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变成了销售工作;同时公司的各项补贴,由于未写在合同上,因此与当时的口头承诺足足少了5k(所以更加加深了我离开企业的决心)[s:ac:愁]这一年我参加了一次省考,一次执业医考试,进来这个公司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完成其中一项,但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执业医考试差10分,省考的成绩也比第一次明显下降,因此在今年的省考公告发布后,综合到上面说的我在这个公司的情况,我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公司。(其实还有很多,行业相关就不说了[s:ac:愁])
在公告后,我在权衡再三后选择了报名我们本地街道办的岗位,然后报了班后,就是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听课、刷题,一年忙碌的工作让我的行测基本上回归到了之前没学习的水平,但是后来多次模考行测的第一也让我有了点信心。结果昨天成绩出来后,我一下子有点崩溃了,申论只有60分,花了很多时间去学的行政执法只有75分,我朋友在职+带娃一天都没上过执法课都有74。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开始出现自我怀疑,于是我请教了我当时刚出来工作的老板,跟她说了基本的情况,问她我到底该继续考试,还是选择做回医药代表。他跟我说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我已经30岁了,且两年医药代表的空白经历也让我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我明白了,和太太沟通过后,她也还是继续支持我的选择,我还是决定继续坚持考试,选择了不后悔了。(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我太太)。[s:a2:哭]
碎碎念了一大堆,让娘家人见笑了,最后想各位看官帮忙分析一个问题。我是应该找个工作,一边混着一边考试呢(但就怕像之前的公司一样身不由己的忙,那就没办法备考了),还是直接脱产半年考执业医师证。目前家里有车贷房贷的压力,家里两台车,如果真的要脱产半年,那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卖掉一台去还房贷车贷,但卖掉的是我太太很喜欢的车,虽然我和我太太都认为大概率能考上,但万一考不上了,我真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了[s:a2:哭]请问各位看官,我应该怎么选择呢[s:ac:愁]
先说下本人情况吧,92年生人,今年刚好而立之年,某二本预防医学专业,广州本地人。15年进入当地疾控中心当合同工参加工作,月薪2k6[s:ac:晕]当时工作成就感较强,上下级相处融洽(直到现在还会偶尔找他们吃饭聊天),但是低收入和年轻不甘心躺平的思想让我决定跳出体制,又因为高薪的诱惑加入了泥潭人所不齿的医药代表行当。16年底加入某外企后,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医药代表。
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同行。当时的医药行业,刚开始吹着合规的风,但是传统的销售模式还是影响着大部分人的思想,所以当时老一辈的销售代表,尤其是民企的销售代表,还是走传统的带金模式。而外企由于合规等等相关的因素,逐渐走向合规+客情的“两条腿走路”,对于当时还作为新人的我,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模式并在业绩上体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三年调动了三个区域,但是依然能连续三年成为top sales,既赚到一点钱的同时也让我风光十足,三年内我也从代表升到了区域经理(也是销售,属于title到头了)的级别,当时说实话真的让我有点得意忘形,只觉得未来一片美好。[s:a2:哭]
19年底出现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滑铁卢,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19年下半年,由于重病住院了一个多月,刚好卡在两个季度中间,公司新管理层以未及时进行公司内部培训为由,扣除了我足足本年的奖金,在一开始的据理力争,后来的撕破脸皮,再到最后走到法律途径,由于跟多名律师沟通,均不保证通过法律途径能追回这半年的奖金(具体细节就不谈了),因此决定裸辞。但年轻嘛,就是资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找到了下一份工作,是医美行业,跟之前的入职公司不同,这一份工作是代理商模式,就是需要压货垫资,最后通过终端销售回款,相比之前的公司,合规制度宽松太多,那时候摩拳擦掌,打算再做出一番事业。
20年初的一场疫情过后,彻底把一切毁掉,从19年底到20年的5月份,整整半年时间,我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原本谈好的代理商合同,也由于这个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而作废,重新签订的合同垫资压力太大而且各方面条件和我都不匹配,最终选择放弃。我开始静下心来想,我到底适不适合在这行发展,做这份工作我又得到了什么。回望过去四年时间,虽然也赚到点钱,但钱来的容易花得也快,房子的装修、婚礼等等的大笔消费让我只有10来万的存款;既往的人情冷暖,每天的笑脸迎人,对客户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上下级之间的勾心斗角,应酬中的推杯换盏,这些都开始让我感到厌倦了。我想起在疾控期间的工作,我本心意识到,其实人生除了钱,每天多陪伴家人,职业成就感的体现,这些其实并不比钱的重要性更低。
于是接下来的半年,在太太的鼓励和家里人的支持下,我几乎脱产了半年学习(期间加入了一个互联网医疗公司做闲职,混了三个月跑路了),一边准备省考一边准备执业医师的考试。由于大学时候没好好学习,而且几年纸醉金迷的生活也让我很难沉下心来,所以这半年时间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往往一天下来,只能专注学习5.6小时,跟读书时候没法比较,但是意外的是,20年的省考,我过了笔试,报的狱医岗位,虽然最终由于体测被刷下来了(本人200斤肥宅),但是这也给了当时事业转型期的我一丝希望。
20年底,供房供车的压力让我还是选择在职继续考试,但这次我心里面有明确的目标了,所以对于日后的发展并不看重,更多是希望找一个收入尚可的情况下相对轻松的工作,这个时候刚好前公司的某位领导邀请我加入到他现在公司所在的医药团队,通过初步的沟通和结合既往对他的了解,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加入公司后不久,这个领导的实际为人,与以往的风评跟初时沟通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任何工作都需要细化体现过程且从不背锅,导致工作量不少并且工作压力不小;其次当时我应聘的是商务工作岗位,但公司后期由于架构调整,整个部分的性质包括后续招聘的内容也变成了销售+商务模式,对于既往在外企有明确分工的我感到非常不适应,而且我当时初步面谈的时候,我也清晰表达了,我是不希望继续做销售工作才过来的,结果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变成了销售工作;同时公司的各项补贴,由于未写在合同上,因此与当时的口头承诺足足少了5k(所以更加加深了我离开企业的决心)[s:ac:愁]这一年我参加了一次省考,一次执业医考试,进来这个公司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完成其中一项,但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执业医考试差10分,省考的成绩也比第一次明显下降,因此在今年的省考公告发布后,综合到上面说的我在这个公司的情况,我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公司。(其实还有很多,行业相关就不说了[s:ac:愁])
在公告后,我在权衡再三后选择了报名我们本地街道办的岗位,然后报了班后,就是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听课、刷题,一年忙碌的工作让我的行测基本上回归到了之前没学习的水平,但是后来多次模考行测的第一也让我有了点信心。结果昨天成绩出来后,我一下子有点崩溃了,申论只有60分,花了很多时间去学的行政执法只有75分,我朋友在职+带娃一天都没上过执法课都有74。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开始出现自我怀疑,于是我请教了我当时刚出来工作的老板,跟她说了基本的情况,问她我到底该继续考试,还是选择做回医药代表。他跟我说了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我已经30岁了,且两年医药代表的空白经历也让我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我明白了,和太太沟通过后,她也还是继续支持我的选择,我还是决定继续坚持考试,选择了不后悔了。(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我太太)。[s:a2:哭]
碎碎念了一大堆,让娘家人见笑了,最后想各位看官帮忙分析一个问题。我是应该找个工作,一边混着一边考试呢(但就怕像之前的公司一样身不由己的忙,那就没办法备考了),还是直接脱产半年考执业医师证。目前家里有车贷房贷的压力,家里两台车,如果真的要脱产半年,那就意味着我必须要卖掉一台去还房贷车贷,但卖掉的是我太太很喜欢的车,虽然我和我太太都认为大概率能考上,但万一考不上了,我真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了[s:a2:哭]请问各位看官,我应该怎么选择呢[s:ac: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