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u
2020-10-03T21:04:46+00:00
历史上真实的尧舜禹其实是这样的,尧的时代,因为神州大地遍地洪荒,大水泛滥,尧在位时,因舜治水有功,将两位女儿娥皇女英嫁于舜。后来尧沉迷于修仙,而将摄政权交与舜,舜在此时开始剪除尧的势力,而真正掌握权力,等到尧老的时候,想将王位传于其子,发现舜已经把握权力多年,无法撼动。舜囚禁了尧和太子丹朱,先是摄政,然后授意群臣促请他登上帝位,以禅让之法夺得权力。
舜即位后,将尧的几个重要官员全部流放,或杀掉。《尚书.尧典》中在尧禅位给舜后还有一段叙述: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他把忠于尧的四位大臣共工流放到幽州,欢兜流放到崇山,三苗驱逐到三危,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又找个藉口杀了他,四罪而天下服,从此地位稳如泰山。这一计。便是以亲而近,以亲而隐,最终达到了目的。
后来大水更加严重,舜迫不得已启 用当时属于治水世家的禹,禹的父亲是鲧,鲧被舜给杀掉了,所以禹在治水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舜加害于他,在舜左右时,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他怀疑身边随时都有舜的人在监视者他,所以才有了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不想回家,而是不敢。 水患太大,人民几成鱼鳖,治水成为舜朝第一要务,舜虽防着禹,可是要治水又不能不授予他必要的权力。于是一连多年,所有地财力、物力、人力都投到治水上去了。 禹便利用这天授的莫大机会,掌控了舜朝的人财物各项大权,待他党羽渐众,又诛杀防风氏(这是神话中大禹杀的防风氏巨人)以立威,使得各部族俯身听命,等到一切成熟,就效仿舜帝对付尧帝的办法,软禁了舜帝的太子商均,授意天下诸侯向他请命,禅得天子位。
然后他把舜帝流放到苍梧之野,美其名曰巡狩,可笑舜帝年迈,又已逊位,还寻得哪门子狩?舜帝机关算尽,最后却有家难归,死在了蛮荒瘴厉之地,只有娥皇、女英泣涕于他的灵前。
复制于[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4e3506fa0102wt1j.html[/url]
另外[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A7%E8%88%9C%E7%A6%B9/2507[/url]该链接中也有提到。
真的假的[s:ac:喷]这就离谱
舜即位后,将尧的几个重要官员全部流放,或杀掉。《尚书.尧典》中在尧禅位给舜后还有一段叙述: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他把忠于尧的四位大臣共工流放到幽州,欢兜流放到崇山,三苗驱逐到三危,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又找个藉口杀了他,四罪而天下服,从此地位稳如泰山。这一计。便是以亲而近,以亲而隐,最终达到了目的。
后来大水更加严重,舜迫不得已启 用当时属于治水世家的禹,禹的父亲是鲧,鲧被舜给杀掉了,所以禹在治水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舜加害于他,在舜左右时,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他怀疑身边随时都有舜的人在监视者他,所以才有了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不想回家,而是不敢。 水患太大,人民几成鱼鳖,治水成为舜朝第一要务,舜虽防着禹,可是要治水又不能不授予他必要的权力。于是一连多年,所有地财力、物力、人力都投到治水上去了。 禹便利用这天授的莫大机会,掌控了舜朝的人财物各项大权,待他党羽渐众,又诛杀防风氏(这是神话中大禹杀的防风氏巨人)以立威,使得各部族俯身听命,等到一切成熟,就效仿舜帝对付尧帝的办法,软禁了舜帝的太子商均,授意天下诸侯向他请命,禅得天子位。
然后他把舜帝流放到苍梧之野,美其名曰巡狩,可笑舜帝年迈,又已逊位,还寻得哪门子狩?舜帝机关算尽,最后却有家难归,死在了蛮荒瘴厉之地,只有娥皇、女英泣涕于他的灵前。
复制于[url]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4e3506fa0102wt1j.html[/url]
另外[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A7%E8%88%9C%E7%A6%B9/2507[/url]该链接中也有提到。
真的假的[s:ac:喷]这就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