卐
2020-12-20T03:54:24+00:00
你知道你身边有多少塑料制品吗?作为高端大专论坛,相信在坐的各位都能举出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但要把这些塑料制品的成分说出个人一二三来,非专业人士就比较困难了。这行也我浅显的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聊一下,有不对的地方也可以指正,但我实在懒得回复。先说些常见的塑料材质吧,电器外壳,玩具等用的ABS(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各种水管管道PPR(无规共聚聚丙烯),PVC(聚氯乙烯),人造革,鞋底,保温材料,泡沫塑料用的PU(聚氨酯),食品餐盒,瓶盖用的PP(聚丙烯,汽车内部件也大量用到价格便宜),透明的镜片,灯罩,冰箱等内置盒用的PC(聚碳酸酯,有些厂商节约成本可能会使用相似性的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机械性能要差些),各种饮料瓶子PET(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餐馆常用的塑料合金筷子PBT(聚对苯二甲酸四次甲基酯),各种保护膜保鲜膜PE(聚乙烯),自润滑性能良好做齿轮的POM(聚甲醛),高机械性能的尼龙(PA6或者PA66),PPS(含有苯硫基的热塑性工程塑料),PEEK(聚醚醚酮),覆盖面最广的应该是PCB电路板吧,世界上用电的地方都得有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些材料还会根据用途添加各种颜色和各种改性材料(比如阻燃材料),甚至混合使用,比如ABS+PC,PP+PE,PA66+玻璃纤维等等。除了这些塑料制品,还有两类高分子聚合材料,一类是化纤(除了天然的棉麻丝绸之外常见的纺织品,比如窗帘,沙发面料),一类是橡胶(除了天然橡胶,需要硫化定型的人造橡胶,比如轮胎)。经过这么些年的探索,前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些材料我也不知道怎么分类,比如TPR--以热塑性丁苯橡胶(如SBS,SEBS)为基础原材料,添加树脂(如PP,PS),填料,增塑油剂以及其他材料,无需硫化,可热塑定型,具有橡胶的特性。还有硅胶,看着像橡胶,但貌似不应算是高分子聚合物。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知道你身边有多少塑料制品吗?我们把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放在一起,开始你一天的生活,清晨你关掉闹钟(ABS,PP),打开卧室灯的开关(ABS),电流随着PVC,PE包裹的铜线传递过来,你起床(化纤),穿衣(化纤),打开窗帘(化纤),来到卫生间刷牙,把牙膏挤上牙刷(PA,PE,TPU)开始刷牙,水沿着PPR管道流进来,然后你还要洗个澡,各种瓶瓶罐罐(PE,ABS,PC)都要用到。收拾完出门,穿上鞋子(TPR,PU,化纤)出门,打开车门坐到车上(PP,ABS,PC,PE,PA,POM等等)去上班。还好轮胎(橡胶)胎压正常,顺利来到公司。你坐到工位的座椅上(PU,化纤),打开电脑,打开显示器,使用键盘和鼠标(ABS,PC,PE)。午饭,你点了份外卖,一次性餐具(PP,PE)必不可少。下午还收了个包装严密的包裹(PE,PU),整理下文件筐和办公用品(PP,PC,PE,ABS)。晚上下班,路上买了瓶饮料(PP,PET),到家了打开空调(ABS,PC,PE,POM,PA),打开电视(ABS,PC,PE,PA),冰箱(ABS,PC,PE,PA)里食物还不少,饮水机(ABS,PP)上的桶(PC,PET)也是满的,你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拼乐高(ABS,PC),然后你告诉你老婆,今天没有用一次性塑料袋(PE),环保了一天。
别的都不多说了,最后说下价格,一般常用的PP一吨大概八千。其他常用的大概一两万一吨,高机械性能要求的五六万一吨。对于塑料产品生产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就是材料价格加注塑费,高量产的塑料制品这些价格都是死的,注塑费几分钱到几块钱一件不等,单件塑料产品重量在一千克以上的价格另算,会稍微贵些,但不会差太多。还有小批量定制的价格也会高一些,因为生产这些塑料制品的模具费用要靠塑料产品均摊,模具的价格抵一部汽车(档次从老头乐到法拉利)。所以理论上,大批量生产的塑料制品可以论斤卖,成本核算合理的话,汽车家电也可以论斤卖,因为实际成本就在那里,除了生产设备,人工费和物流费用,剩下的都是专利费,设计费,营销费,品牌溢价,管理支出等等。一个一次性打火机有好几个零件,需要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小配件,还要组装和灌注压缩气体,但是只卖一块钱,厂商还有不菲的利润,这简直是把工业化的水准发挥到了极致。
最后,塑料颗粒已经存在于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注定了这个悲观的结果,想要改变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非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塑料制品相对于金属制品太容易生产了,很多金属制品都在寻求塑料制品的替代,因此而产生的对化石能源的强烈需求,无法改变。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知道你身边有多少塑料制品吗?我们把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放在一起,开始你一天的生活,清晨你关掉闹钟(ABS,PP),打开卧室灯的开关(ABS),电流随着PVC,PE包裹的铜线传递过来,你起床(化纤),穿衣(化纤),打开窗帘(化纤),来到卫生间刷牙,把牙膏挤上牙刷(PA,PE,TPU)开始刷牙,水沿着PPR管道流进来,然后你还要洗个澡,各种瓶瓶罐罐(PE,ABS,PC)都要用到。收拾完出门,穿上鞋子(TPR,PU,化纤)出门,打开车门坐到车上(PP,ABS,PC,PE,PA,POM等等)去上班。还好轮胎(橡胶)胎压正常,顺利来到公司。你坐到工位的座椅上(PU,化纤),打开电脑,打开显示器,使用键盘和鼠标(ABS,PC,PE)。午饭,你点了份外卖,一次性餐具(PP,PE)必不可少。下午还收了个包装严密的包裹(PE,PU),整理下文件筐和办公用品(PP,PC,PE,ABS)。晚上下班,路上买了瓶饮料(PP,PET),到家了打开空调(ABS,PC,PE,POM,PA),打开电视(ABS,PC,PE,PA),冰箱(ABS,PC,PE,PA)里食物还不少,饮水机(ABS,PP)上的桶(PC,PET)也是满的,你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拼乐高(ABS,PC),然后你告诉你老婆,今天没有用一次性塑料袋(PE),环保了一天。
别的都不多说了,最后说下价格,一般常用的PP一吨大概八千。其他常用的大概一两万一吨,高机械性能要求的五六万一吨。对于塑料产品生产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就是材料价格加注塑费,高量产的塑料制品这些价格都是死的,注塑费几分钱到几块钱一件不等,单件塑料产品重量在一千克以上的价格另算,会稍微贵些,但不会差太多。还有小批量定制的价格也会高一些,因为生产这些塑料制品的模具费用要靠塑料产品均摊,模具的价格抵一部汽车(档次从老头乐到法拉利)。所以理论上,大批量生产的塑料制品可以论斤卖,成本核算合理的话,汽车家电也可以论斤卖,因为实际成本就在那里,除了生产设备,人工费和物流费用,剩下的都是专利费,设计费,营销费,品牌溢价,管理支出等等。一个一次性打火机有好几个零件,需要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小配件,还要组装和灌注压缩气体,但是只卖一块钱,厂商还有不菲的利润,这简直是把工业化的水准发挥到了极致。
最后,塑料颗粒已经存在于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注定了这个悲观的结果,想要改变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非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塑料制品相对于金属制品太容易生产了,很多金属制品都在寻求塑料制品的替代,因此而产生的对化石能源的强烈需求,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