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sf
2021-01-29T08:20:30+00:00
下为中国华夏证券前董事长邵淳先生,分享他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不得不说的故事,有节选和删改:
这个瓦良格号呢,现在都认为是个好东西,因为已经建成了,而且现在配属军舰,飞机也能在上面起降了,但是当初可不是,当初这个东西都认为是个坏东西,都认为是不好的事儿。在咱们部分是军方也好,还是高层也好,原来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就是说这种东西是好的,因为美国人一有了事儿,都说,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但另一种观点呢,是接受了赫鲁晓夫的观点,就说航母没有用,它是个活棺材,海上活棺材。
所以咱们中国一直没有上航母,就跟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得出结果一样,争论了几十年。
那么就在1998年的时候,也是个而偶然的机遇,这条船就跟我们发生了关系。
因为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时候呢,当时苏联的那个黑海造船厂,尼古拉夫黑海造船厂,它那个厂里面有三条航母。第一条就是库兹涅左夫号,它完工率已经达到了98%,还有剩2%没有完成。第二条是瓦良格号,它的完工率是67.3%,就是船已经建好了,作为一个船,包括它的动力系统,这个船体,这个都造好了,但是他的设备没有按,就是电子设备啊,火控设备啊,飞机起降设备都没有装。
另外,电缆还没有完全完成,电缆还差10几百分之没完成。第三条叫无量洛夫斯基号,这是俄罗斯的第10条航母,是个核动力的航母。
当时的完成率只有17%,就船体刚合同合拢,机器没装。这一条船,后来有不同的命运。第一条,库兹涅左夫号,就在苏联解体的前期,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它能开了。
那么俄罗斯海军就强行把它开回了俄罗斯,没有任何手续,强行就开走了,这就落到俄罗斯了。第二条船和第三条船,因为开不动,就留在乌克兰。然后呢,这个当时乌克兰的经济非常的差,非常非常的差。差到我们现在想不出的那个地步。那么也是这个通货膨胀得非常厉害,原来一个卢布值1.6美元,到苏联解体以后,3千个卢布、3千5百个卢布才合1美元。
所以当时呢,就说,买一张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票,1美元就够了,还是软卧。那么这种情况下,乌克兰那个就很惨了,就忽然冒出来一个挪威的公司。挪威的公司说,我要我要在这个订4条油轮,订4条大吨位油轮。
因为他的船台都是满的,你得给我船台。然后定金也交了,交了一点定金。乌克兰赶紧就说,那我这个船呢,我就得把它卖了,把这个船台腾出来。结果后来人交定金了,他说我买了吧,就把这个无量罗夫斯克号,一条核动力的航母,当然没完成的,就在船台上解体了。就拿那个电焊的把它隔开,一块一块的钢,堆在码头上。然后这家呢,挪威的公司拿走了一块钢,就消失了。
实际后来知道,这是美国人在背后策划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就消灭了这个前苏联的,就一个战略资源。
那么说的瓦良格号,苏联一解体,咱们军方,咱们国家的军方,就注意到这条船。
因为这条船留在乌克兰,乌克兰就是黑海沿岸的国家,基本上用不着什么海军,更用不着什么航母母舰。当时咱们的军方一直想把它弄过来,从91年开始做调研,然后从92年底,开始派人,就是做乌克兰方方面面的工作,到96年的时候,终于工作做下来了,因为乌克兰用不着,它可以把这船卖给中国,就同意了。
过去中国从来不曾拥有过航母这类大型军舰,见都难得一见, 更谈不上设计制造经验——除了已经报废的,人家连看都不让你上去仔细看,引进技术更是想都别想。怎么中国造舰能力突然之间如此突飞猛进,一下子就从只能造几千吨级的驱逐舰飞跃到能造六万吨级的航母,而且造的速度如此之快?
关键的原因之一:中国不仅买到了“瓦良格”(“辽宁号”的前身),而且拿到了“瓦良格”的40吨全套设计图纸,一下子就使中国获得了前苏联用了26年(1962—1988)、历经了三个级别(“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建造了八艘航母才取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检验“瓦良格”号的中方技术人员说,这是条新船,一切材料都是新的,动力系统完好无损,航母甲板钢的屈服度和耐腐蚀度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不仅坚固而且绝磁,从建造到运回中国经历了17年,但检测其磁力依然为零。)
如果当年印度插一手跟中国抢“瓦良格号”,结果如何还真难料。
然而虽然印度航母梦一直不断,虽然如果印度插手抢购“瓦良格号”的话有利条件比中国多得多,却楞是没见印度有啥动静,硬是眼睁睁把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拱手让给了中国。
1998年1月底,徐增平带齐所有证明文件以及50多瓶62度的二锅头,和两名助手飞往乌克兰开始他难忘的航母谈判之旅。凭着每顿饭喝2到3公斤二锅头建立的友情,乌克兰政府和船厂答应以2000万美元连船和40吨重的图纸一起卖给他。
“当时讲要把(航母)建成最大的海上赌场酒店,不做军事用途”,徐增平说,即使航母于2012年正式服役于中国海军,也不代表违约,“因为凭我个人能力,根本没能力去把它变成军事用途。合同没有说不能转让,后来把它搞成军事用途的人不是我”。
徐增平在采访中也提到,中国海军将“瓦良格”号改建为辽宁舰不易。他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辽宁舰舷号是16吗?那是因为我们用了16年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从达成购买协定到重建它”
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继而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然而,这一次,瓦良格号并没有像它的前任明斯克号那样老实地停在南海,而是直接穿越了东海黄海,最终停靠在渤海之滨的大连港口中。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国际观察家们惊愕的嘴脸:什么?当初不是说好停在澳门的吗?但这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再也不用听任外人摆布了。
我们也可以想象当瓦良格号驶入南海后,有多少人在幕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注定是个低调而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看上去,既然这艘航母并不会如之前所说那样成为澳门的海上赌场,那么必然会有其他的计划。但事实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航母形单影只地停泊在大连港51区码头,一晃便是三年。
在这三年间,瓦良格号仿佛无人问津,也疏于管理。任何游客都可以轻易接近它,并合影留恋。见此情景,之前那些心惊胆战的国际观察家们又似乎略微松了一口气。
然而,时间到了2005年4月26日的早晨,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大连港轮驳公司的六艘大马力拖轮全部出动,大连港航道全部封锁,大连造船厂也加强了保卫措施。
至此,瓦良格号改头换面,变成了壮我军威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我比较感叹的是,毛子以前家底子是真的肥啊。。。可惜了。。。
这个瓦良格号呢,现在都认为是个好东西,因为已经建成了,而且现在配属军舰,飞机也能在上面起降了,但是当初可不是,当初这个东西都认为是个坏东西,都认为是不好的事儿。在咱们部分是军方也好,还是高层也好,原来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就是说这种东西是好的,因为美国人一有了事儿,都说,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但另一种观点呢,是接受了赫鲁晓夫的观点,就说航母没有用,它是个活棺材,海上活棺材。
所以咱们中国一直没有上航母,就跟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得出结果一样,争论了几十年。
那么就在1998年的时候,也是个而偶然的机遇,这条船就跟我们发生了关系。
因为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时候呢,当时苏联的那个黑海造船厂,尼古拉夫黑海造船厂,它那个厂里面有三条航母。第一条就是库兹涅左夫号,它完工率已经达到了98%,还有剩2%没有完成。第二条是瓦良格号,它的完工率是67.3%,就是船已经建好了,作为一个船,包括它的动力系统,这个船体,这个都造好了,但是他的设备没有按,就是电子设备啊,火控设备啊,飞机起降设备都没有装。
另外,电缆还没有完全完成,电缆还差10几百分之没完成。第三条叫无量洛夫斯基号,这是俄罗斯的第10条航母,是个核动力的航母。
当时的完成率只有17%,就船体刚合同合拢,机器没装。这一条船,后来有不同的命运。第一条,库兹涅左夫号,就在苏联解体的前期,还没有完全完工,但是它能开了。
那么俄罗斯海军就强行把它开回了俄罗斯,没有任何手续,强行就开走了,这就落到俄罗斯了。第二条船和第三条船,因为开不动,就留在乌克兰。然后呢,这个当时乌克兰的经济非常的差,非常非常的差。差到我们现在想不出的那个地步。那么也是这个通货膨胀得非常厉害,原来一个卢布值1.6美元,到苏联解体以后,3千个卢布、3千5百个卢布才合1美元。
所以当时呢,就说,买一张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票,1美元就够了,还是软卧。那么这种情况下,乌克兰那个就很惨了,就忽然冒出来一个挪威的公司。挪威的公司说,我要我要在这个订4条油轮,订4条大吨位油轮。
因为他的船台都是满的,你得给我船台。然后定金也交了,交了一点定金。乌克兰赶紧就说,那我这个船呢,我就得把它卖了,把这个船台腾出来。结果后来人交定金了,他说我买了吧,就把这个无量罗夫斯克号,一条核动力的航母,当然没完成的,就在船台上解体了。就拿那个电焊的把它隔开,一块一块的钢,堆在码头上。然后这家呢,挪威的公司拿走了一块钢,就消失了。
实际后来知道,这是美国人在背后策划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就消灭了这个前苏联的,就一个战略资源。
那么说的瓦良格号,苏联一解体,咱们军方,咱们国家的军方,就注意到这条船。
因为这条船留在乌克兰,乌克兰就是黑海沿岸的国家,基本上用不着什么海军,更用不着什么航母母舰。当时咱们的军方一直想把它弄过来,从91年开始做调研,然后从92年底,开始派人,就是做乌克兰方方面面的工作,到96年的时候,终于工作做下来了,因为乌克兰用不着,它可以把这船卖给中国,就同意了。
过去中国从来不曾拥有过航母这类大型军舰,见都难得一见, 更谈不上设计制造经验——除了已经报废的,人家连看都不让你上去仔细看,引进技术更是想都别想。怎么中国造舰能力突然之间如此突飞猛进,一下子就从只能造几千吨级的驱逐舰飞跃到能造六万吨级的航母,而且造的速度如此之快?
关键的原因之一:中国不仅买到了“瓦良格”(“辽宁号”的前身),而且拿到了“瓦良格”的40吨全套设计图纸,一下子就使中国获得了前苏联用了26年(1962—1988)、历经了三个级别(“莫斯科”级、“基辅”级、“库兹涅佐夫”级)、建造了八艘航母才取得的经验和技术积累。
(检验“瓦良格”号的中方技术人员说,这是条新船,一切材料都是新的,动力系统完好无损,航母甲板钢的屈服度和耐腐蚀度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不仅坚固而且绝磁,从建造到运回中国经历了17年,但检测其磁力依然为零。)
如果当年印度插一手跟中国抢“瓦良格号”,结果如何还真难料。
然而虽然印度航母梦一直不断,虽然如果印度插手抢购“瓦良格号”的话有利条件比中国多得多,却楞是没见印度有啥动静,硬是眼睁睁把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拱手让给了中国。
1998年1月底,徐增平带齐所有证明文件以及50多瓶62度的二锅头,和两名助手飞往乌克兰开始他难忘的航母谈判之旅。凭着每顿饭喝2到3公斤二锅头建立的友情,乌克兰政府和船厂答应以2000万美元连船和40吨重的图纸一起卖给他。
“当时讲要把(航母)建成最大的海上赌场酒店,不做军事用途”,徐增平说,即使航母于2012年正式服役于中国海军,也不代表违约,“因为凭我个人能力,根本没能力去把它变成军事用途。合同没有说不能转让,后来把它搞成军事用途的人不是我”。
徐增平在采访中也提到,中国海军将“瓦良格”号改建为辽宁舰不易。他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辽宁舰舷号是16吗?那是因为我们用了16年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从达成购买协定到重建它”
2001年12月11日,瓦良格号航母驶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继而穿越整个印度洋。2002年2月5日,瓦良格号驶入马六甲海峡,随后进入中国的南海。然而,这一次,瓦良格号并没有像它的前任明斯克号那样老实地停在南海,而是直接穿越了东海黄海,最终停靠在渤海之滨的大连港口中。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国际观察家们惊愕的嘴脸:什么?当初不是说好停在澳门的吗?但这是咱们自己的地盘,再也不用听任外人摆布了。
我们也可以想象当瓦良格号驶入南海后,有多少人在幕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经过627个昼夜,2002年3月4日注定是个低调而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口。为使瓦良格号完成这次不平凡的航程,中国共计大约花费了3000万美元。
看上去,既然这艘航母并不会如之前所说那样成为澳门的海上赌场,那么必然会有其他的计划。但事实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锈迹斑驳的瓦良格号航母形单影只地停泊在大连港51区码头,一晃便是三年。
在这三年间,瓦良格号仿佛无人问津,也疏于管理。任何游客都可以轻易接近它,并合影留恋。见此情景,之前那些心惊胆战的国际观察家们又似乎略微松了一口气。
然而,时间到了2005年4月26日的早晨,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整个过程约3个小时。大连港轮驳公司的六艘大马力拖轮全部出动,大连港航道全部封锁,大连造船厂也加强了保卫措施。
至此,瓦良格号改头换面,变成了壮我军威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我比较感叹的是,毛子以前家底子是真的肥啊。。。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