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
2021-05-11T12:18:05+00:00
“骑马冲向大风车”感觉大家更多的是用来形容“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英雄”,而不是“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滑稽佬”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觉得没有比堂吉诃德更适合这句话的作品了。
作者写唐吉诃德就是要表达这种情感吧,或许[s:ac:晕]。
[quote][pid=517326275,26822245,1]Reply[/pid] Post by [uid=40785484]狮子挽歌bnet[/uid] (2021-05-19 20:27):
因为傻逼到处都是,很廉价;另一个意象更稀有[/quote]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了骑士精神的骑士精神小说。
[quote][pid=517326726,26822245,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9029]天上的流云地下的你[/uid] (2021-05-19 20:29):
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了骑士精神的骑士精神小说。[/quote]所以?[s:ac:咦]
作者开始写堂吉诃德是为了讽刺现实中根本没有的骑士精神
作者后来写堂吉诃德是为了宣传现实中根本没有的骑士精神
因为这部小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嘲讽骑士精神。
可以说,作者用一个虚假的骑士贯彻不存在的骑士精神,嘲讽了没有歧视精神的世界。
他在第二层。
一开始《唐吉诃德》是讽刺旧骑士小说的小说,那个年代冬天大量饿死人都很正常,哪有什么诗与远方。
现在都工业革命了,大家早就吃穿不愁了,也可以讨论讨论诗和远方了。
寻梦人在道路上被撞的头破血流,遭遇失败和被批评幼稚时,这个时候人们想起了唐吉诃德,作为一个失败者自嘲的偶像鼓励自己。
有点类似那种咸鱼自嘲表情包。
最开始以为他是个看不清现实的小丑
后来现实看多了发现看不清现实的小丑也很可爱
追梦人不好吗
因为很多人一开始嘲笑小丑,经历生活后才发现小丑竟然是自己
拿物质经济背景出来太粗略了。事实是浪漫主义出来以后唐吉诃德的形象变化就来了一个大转弯,且看屠格涅夫评唐吉诃德的名篇。而且在第二部里,塞万提斯写作的笔锋的确有了非常非常大的主动转向。可以尤其注意第二部里唐吉诃德和别人的互动和对比。
第二部里父子,公爵夫妇都很强调堂吉柯德的理智与疯狂并存,桑乔的忠诚朴实,第一部的神父,理发师和店主都是强调堂吉柯德疯了,桑乔很蠢。
说起来我看完堂吉诃德,总感觉清醒结局太突兀了[s:a2:偷吃]还有就是滑稽是挺滑稽的,但是一个作品不可能只能从一个方面解读吧,不过我也没看出什么悲壮色彩就是了[s:a2:中枪]
[quote][pid=517329988,26822245,1]Reply[/pid] Post by [uid=3389572]沙耶在唱歌[/uid] (2021-05-19 20:44):
一开始《唐吉诃德》是讽刺旧骑士小说的小说,那个年代冬天大量饿死人都很正常,哪有什么诗与远方。
现在都工业革命了,大家早就吃穿不愁了,也可以讨论讨论诗和远方了。
寻梦人在道路上被撞的头破血流,遭遇失败和被批评幼稚时,这个时候人们想起了唐吉诃德,作为一个失败者自嘲的偶像鼓励自己。
有点类似那种咸鱼自嘲表情包。[/quote]塞万提斯年轻时候跑去地中海打异教徒去了,人家那才是真的被撞的头破血流
按你这说法塞万提斯本人就是个“小丑”,他跟着奥地利的唐胡安去打了场“保卫基督教世界的海战”(此处应有布罗代尔无情嘲讽.jpg)还丢了一只手[s:ac:哭笑]
[quote][pid=517342362,26822245,1]Reply[/pid] Post by [uid=60617372]四维旅者[/uid] (2021-05-19 21:45):
塞万提斯年轻时候跑去地中海打异教徒去了,人家那才是真的被撞的头破血流[/quote]很明显作者自己的故事影响力不如他笔下的角色。
就好像看书大部分书读者能记住主要角色的名字,能记住书名,但是记不住作者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