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U.JEDI
2022-05-22T11:30:34+00:00
对于一件事情来说,存不存在可以和不可以同时成立或者同时不成立的情况[s:ac:哭笑]
先来说一下我认为的答案,我觉得不存在这种情况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就是因果的叠加态[s:ac:上]
从逻辑学上可以和不可以是互斥的,但现实生活中的语义往往没有那么绝对
可以和不可以本质就是两个不同的状态,那就可以是个量子力学问题,薛定谔的猫。[s:a2:doge]
表面上看不行,实际上有正反合辩证逻辑。
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对立与统一。
比如说鸡蛋是鸡蛋,不是鸡,但是鸡蛋包含了变成鸡的条件和内在动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在变成鸡的可能。当变成鸡了,如果是母鸡,又存在下蛋,自身消亡的过程,这里可以看成鸡又变成了鸡蛋。鸡和鸡蛋在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对立且统一的过程。
这大概就是正题反题合题的过程,当然我也是初学者,可能不准确。
薛定谔的猫,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猫,则必须在打开容器后才知道结果 [1] 。该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quote][pid=614757501,32131823,1]Reply[/pid] Post by [uid=1882621]布兰特暗语[/uid] (2022-05-31 19:38):
(部分)女人:不要。
那她是不要还是要?[/quote]雅蠛蝶,雅蠛蝶?
女生说你真坏
那么是真坏,还是假坏?[s:ac:咦]
个人认为是存在…
主要是看你是从客观角度还是主观角度去看…
“同时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本身是一个二象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它是关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你可以把它追溯到毕达哥拉斯的十对上
有定和无定则衍生出了高尔吉亚、艾莉亚、巴门尼德,这二者的延伸在现代哲学是康德的二律背反
而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的现代延伸则是黑格尔,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辩证法
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悖论,
“同时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的存在(可以)和不存在(不可以)"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给了答案
换个问法:
可不可以存在一个“同时存在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可不可以存在
非要举个现实的例子的话:
人可不可以吃屎……
可以是可以,但是不可以,而不可以的情况下如果有人给两个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31/-4qiozQnz91-bx85K7ToS7f-5e.jpg[/img]
一个老问题,上帝能不能创造一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
我的回答是,上帝可以创造化身。一个举的起,一个举不起。
打个比方你容易理解,如果你右手残疾,那么,你的右手举不起一块石头,但你的的左手可以。那么“你”这时举的起。
但如果你已经机械飞升了呢,两具义体分布式计算,需要实时通信构建完整数据包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意识。这时一具义体举的起,一具举不起,那么你到底能不能举?
那回到哲学最初的问题,“你“是谁?是你的大脑吗?还是你的手?还是全身这个完整肉体?那么少了一只手少了一根头发还是“你”吗?
你又如何判定你的意识来自于你的大脑?而不是藏在你身体里的一条寄生虫?或许你的意识只是一组病毒序列
两条路:
1.辩证法是对立着的统一
2、听说逻辑学已经发展到了只有同一律需要严格遵守的地步,矛盾律的效力已经不那么强了
[quote][pid=614806030,32131823,1]Reply[/pid] Post by [uid=9690109]稻草人神明[/uid] (2022-05-31 23:29):
“同时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本身是一个二象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它是关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你可以把它追溯到毕达哥拉斯的十对上
有定和无定则衍生出了高尔吉亚、艾莉亚、巴门尼德,这二者的延伸在现代哲学是康德的二律背反
而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的现代延伸则是黑格尔,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辩证法
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悖论,
“同时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的存在(可以)和不存在(不可以)"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给了答案
换个问法:
可不可以存在一个“同时存在可以和不可以的事物”,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可不可以[/quote]谢谢大佬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有点复杂,但是对于一般事物来讲如果认为同时存在或者同时不存在本质上应该属于双标[s:ac:哭笑](从微博得出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