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ctac
2021-08-26T18:25:53+00:00
伟光正的正面人物何勇完爆侯亮平,纯粹反派(比如孙兴和赵瑞龙)给的压迫感都很足五五开吧,其他对应的角色处理方面也都半斤八两。
亦正亦邪的真正主角上,祁同伟真是比李成阳优秀太多了,有演员演绎的原因,也有剧本的原因。大众很容易在畅快于祁同伟终究走投无路的同时,另一方面却能与之产生共情;李成阳这个人物很难让人共情。
你这个分类也太搞笑了,我想问问祁同伟是怎么亦正亦邪的。
[quote][pid=545191813,2825549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49589]紅緒[/uid] (2021-08-28 02:39):
你这个分类也太搞笑了,我想问问祁同伟是怎么亦正亦邪的。[/quote]认同,厅长值得同情,但是完全是个邪的角色,这压强奸案和胡所有啥分别。
对不起。《扫》起码在专业性上比《人》强。
就冲《人》里面的镜头语言
这个剧的工作人员素质很低,专业性很差
举个例子:
经常有谜一样的特写镜头,不限于拿杯子,手指头敲桌子,手拧把手开门等等。
这些镜头毫无意义,对叙事,情绪烘托没有任何帮助。
这种镜头唯一功能性就是补丁。
假设A素材前半段陆毅演的好,后半段节奏不对要用B素材衔接。
那么最后观众看到的是,A前半段,补丁,B后半段,来组成一个流畅的一套镜头。
然而怎么处理这个补丁是有很多种方式的。
比如:
拿杯子,镜头跟到演员脸上,演员反应。
这也是一个很差的处理方式,然而这总比单独静止的拿杯子特写要更强。因为这个镜头已不单单是一个杯子的信息量,而是拿杯子+演员反应。
更别说《人》里经常出现,远景dolly move,特写手指敲桌子,远景dolly move这种可笑的剪辑方式。
导致补丁过多,情绪不流畅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年看的时候还挺震惊的,因为这个片子的份量还挺重的。但制作团队水平真是令人啧啧称奇。
我觉得人民的名义里黄毛和他爹的剧情比流量明星还恶心,严重影响观看。
胜天半子谈不上亦正亦邪啊,就是个单纯的反派,可以同情他,但是跟正挨不上边
感觉剧本都很好,就是扫拍的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感觉太假了,人就显得比较真实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