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浒传,我的看法跟泥潭的主流观点不太一样

vulciaqq-avatar

vulciaqq

2020-08-24T05:24:37+00:00

泥潭对水浒传基本上是两种态度,一种是《水浒传》是一本写土匪杀人抢劫的三观不正的垃圾书,李逵滥杀无辜,宋江心狠手辣,看着就来气,就这也配做四大名著;另一种认为,梁山好汉确实坏,但坏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社会和官场,施耐庵写他们是为了用梁山好汉的坏衬托朝廷和官场的黑暗,是对“乱自上作”的讽刺和批判。

第一种看法固然浅显鄙陋,但我认为第二种看法也有失偏颇,或者说更像是过度解读而不是作者施耐庵的本意。施耐庵在描写梁山好汉时,他的褒贬倾向是十分清晰明确的,哪怕是对李逵和后期武松这种杀人不少的煞星,也没有许多坛友认为的“批判讽刺”,而是非常明显的褒大于贬,这样的情感倾向在原著中数不胜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书查阅。

很多泥潭老哥不服气,你梁山好汉滥杀无辜裹挟无辜公务员地方财主上山,都是土匪行径,算什么好人,凭什么为他们著书立传吹捧?要知道,我们能看到的这些杀人放火情节,都来自于施公的秉笔直书。金圣叹将水浒和史记并列六才子书,在我看来,这是绝妙的归类。水浒传作为明清小说的开篇之作,不仅继承了司马迁的龙门笔法,也同样继承了《史记》对人物不隐恶不溢美的立体描写。宋江一伙是什么人?按官方视角,是“戗官拒捕的强盗”,按照革命史观,是“农民起义”。既然是农民起义,那么自然就有著书立传的价值,大家想想学过的历史,农民起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盲目性和局限性。自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到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杀人放火裹挟从军冲州撞府掳掠资财的等等行为,在历朝历代农民起义中绝不少见,甚至是家常便饭。施耐庵身为乱世群雄张士诚的谋士,自然清楚这帮绿林豪杰的真面目。他描绘梁山好汉的时候,如果想塑造一百单八个在道德上毫无瑕疵的圣人,为了反抗贪官污吏上山聚义,这完全没有难度,只需要稍微和谐一下剧情,让鲁智深三拳把镇关西打成残废,让武松不杀妇女丫鬟,让燕顺一伙不杀青州城外百姓,让李逵不砍死朱仝照顾的小孩儿,立即就能过审,泥潭老哥对水浒传的评价也会高很多。但是啊,不能这么写,因为不真实,不符合历史特征和人性。施耐庵在赞扬梁山好汉的同时,也毫不隐讳他们所代表的历代农民起义军犯下的种种罪恶,建立了这种善中有恶先恶后善的人物形象,这种看似矛盾实际追求真实的人物塑造技巧,才成就了水浒传跻身四大名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