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配置讨论] 家庭环境下NAS的硬件搭建,从入坑到丢入垃圾桶,心得和一些体会(Vol1.1)

TheDrM7-avatar

TheDrM7

2019-12-16T18:47:59+00:00

写在最最前面的话:首先首先这里不做任何NAS系统的推荐。其次本文以家用环境作为实际搭建的环境但是没有在题目里具体写明,若给人带来疑惑敬请谅解,现已写明。最后感谢各位提醒文中的不足![s:ac:blink]
搭建起因
先上登录界面图:[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4bm4XrZ7hT3cS1fj-jr.png[/img]
(我晕,又忘记登舟游了)
人就是贪心,有了大奶就会想着二奶,有了二奶三奶也不会落下,等全都齐活 小妾野花 就都想碰一碰了。
LZ原本只是个兢兢业业的垃圾佬,但是随着某圈的崩盘,低价矿渣硬件成为了垃圾佬们继洋垃圾战场后的第二战场。另外随着个人存储需求的日益增大,NAS这种原本高价的产品也随着矿渣大潮流入了穷人们的家。今年林林总总捡出了3台nas。这段时间看到有人讨论,故LZ开个贴来说一下自己捡nas的心得体会。
NAS这种东西,说实话喜欢玩硬件的应该都会接触,说好听叫做网络存储器,要我说就是 低配置超大储存电脑 (附带网络功能)。
这年头,虽然NAS可以捡但是还是主要分成4类:
XX蜗牛以及XX云XX圈以及矿潮崩盘之后的产物,价格低量大集成化高但是质量堪忧推荐:3星
自己手工组建主要利用二手的退市的CPU和主板,性能强劲够用扩展性良好,但是折腾推荐:4星
家里被淘汰的硬件产品不花钱,物尽其用,性能合格但是年代久远可能支持不佳推荐:2星
品牌NAS什么都好就是费钱,不做讨论有钱的话推荐:5星 没钱的话:0星
LZ今年前前后后搞了3个NAS,系统也安了3种。硬件把上面的路都走了一圈,系统把linux系和win10以及win server玩了个遍。但是说实话,弄来弄去感觉还是自己手工搭建才是坠吼的,毕竟矿渣真的够脏,洁净程度都不如我珍藏的 鞋盒 干净,其次主板真的很差,就算有背板但是背板的供电非常坑爹,在一个2T硬盘顶一个矿渣的时代,我还是不愿意冒这险的。
所以我现在主力用的就是手工搭的两台
先上图我的成品图[s:ac:上]: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au27K2oT3cSsg-lc.jpg.thumb_s.jpg[/img]

抱歉不是上面的,应该是这个[s:ac:哭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kyzqK21T3cSsg-lc.jpg.thumb_s.jpg[/img]和[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ioaeK24T1kSg0-sg.jpg.thumb_s.jpg[/img]

另外,
(1)LZ这篇东西其实也算作是对自己一个交代,毕竟玩了那么多NAS,总想写一些什么留作纪念,所以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并友善指出,另外如果觉得废话太多的话,看[color=blue]蓝字
的结论就好。[/color]

(2)用的语言会异常简洁明了,能解释的简单解释,但是很多并不会做过多解释,一因为用不着二是百度大家都会摘抄一大行和念经一样非常无聊。有需求的盆友完全可以自行搜索。
(3)本篇暂时不讨论软件,但是LZ这里还是大致说一句,软件OS层面基本还是请以群还有U-NAS以及freeNAS作为主力。win10和server级的系统也能作为NAS但是不简洁。(当然win家能用exe足够锤爆一大堆其他系统)
(4)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查阅资料,比如intel的CPU就可以通过给出的官网链接,依照自己的需求按照上市年份,主频,功率来决定自己所想要的是什么。

=​=​=​=​=​=​=​=​=​=​=​=​=​=​=​=​=​=​=​=​=​=​=​=​=​=​=​=​=​=​=​=​=​=​=​=​=​=​=​=​=​=​=​=​=​=​=​=​=​=​=​=​=​=​=​=​=​=​=​=​=​=​=​=​=​=​=​=​=​=​=​=​=​=​=​=​=​=​=​=​=​=​=​=​=​=​=​=​=​=​=​=​=​=​=​=​=​=​=​=​=​=​=​=​=​=​=​=​=​=​=​=​=​=​=​=​=​=​=​=​=​=​=
CPU
既然要用于NAS,那么CPU肯定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作为核心他肩负着下载,管理文件,和看护 小姐姐 ,以及虚拟机的作用,所以一款轻量级的CPU是必须的,LZ攒NAS的过程中大致遇到了五类CPU,分别是
1:赛扬的J/N系列(嵌入式为主,移动端的赛扬也可以充当)J1900 J1800 N3150 N3160这几款处理器都是NAS的常客吧,尤其蜗牛这种垃圾更是让J1900发光发热,较低的TDP让它能够长时间低热度的运行同时不必担心散热问题,传统的被动散热足够。
J系列的缺点 ...
1,嵌入式带来的是主板面积的小型化,在无法客制化的情况下原生sata数量少制约了赛扬的扩展能力,毕竟多盘位组raid是NAS的一个常态。
2,这些主板可能会或多或少只带一根PCI插槽,,如果使用sata转接卡那就会影响了NAS的组网性能,后面会提到
2:奔腾G系列(消费级CPU)从G3220T到G4620T这些都比较合适 性价比比较高。但是注意必须是带T的低功耗版。另外还需选购主板所以有一定的扩展你能力,多盘位不是梦。
G系列的缺点 ...
1,牙膏厂的CPU型号太多,CPU同质化特别严重很影响选购而且很多买不到。
2,非嵌入式的原因,需要安装风扇,原则上任何风扇都能压住这些U,LZ收了一个3220T和一个3240T,说实话大冬天的话就算普通的被动散热也是可以压制的但是夏天我不敢想。
3,虽然扩展性足够,但是raid的硬件支持性需要自己斟酌。
4,功耗会比嵌入式大
3:酷睿2以及奔腾双核(家里有的话可以利用不建议二手)
先上一个楼主的老家伙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1cf3K1bT1kSg0-sg.jpg.thumb_s.jpg[/img](775依旧闪耀[s:ac:计划通])

LZ我前后使用了E5400和E7200,性能上其实完全足够,775平台也是垃圾佬一直玩弄的平台,各方面支持都足够,和上面的奔腾G构建思路基本异曲同工。
老U的缺点 ...
1,功耗不合算。毕竟老架构,相同的压力其功耗远超之前提到的CPU。
2,775平台家里有可以继续卖命的老主板自然合适,但是若要掏二手,说实话从各方面考虑都不如上面提到的。
3,主板组raid不方便且没大概率没有千兆端口。
4,AMD平台,现阶段速龙200GE当之无愧吧。还拥有高清解码能力,很香。PS:LZ只用过HP上拆下来的闪龙3000+配合SIS的老主板搭建过,答案是失败[s:ac:汗]。
200GE的缺点 ...
1,价格
2,价格
3,价格
5,关于E系列U。这是一个很暧昧的话题,可以上但是家用环境若是存存照片那我觉得没啥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发展生产力或者和LZ一样想着折腾服务器以及无盘化,那么可以准备上车了[s:a2:干杯]
E系CPU的缺点 ...
1,价格
2,功耗
3,好好考虑自己的需求吧!X3
总结:自己手工组nas,cpu的选择范围是很广的,要求也只要符合,2核2线程以上,低功耗,主频不难堪的,14年之后生产的消费级CPU就好。但是主要思路有3个:1,单纯下载,捡一个便宜的(20-60rmb)牙膏厂G系列U。2,玩骚活 虚拟机 附带一丢丢生产力,AMD200GE走起。3,嵌入式,一次成型,Intel为主。另外有人会提到整体功耗的问题,其实LZ一开始也纠结,单看TDP嵌入式大多10W而低功耗则是35W,但是TDP真的属于看个乐。日常情况下35W的低功耗U实际功耗也就8-10W。整机耗电的话也只比嵌入式的多10W。可以接受!
=​=​=​=​=​=​=​=​=​=​=​=​=​=​=​=​=​=​=​=​=​=​=​=​=​=​=​=​=​=​=​=​=​=​=​=​=​=​=​=​=​=​=​=​=​=​=​=​=​=​=​=​=​=​=​=​=​=​=​=​=​=​=​=​=​=​=​=​=​=​=​=​=​=​=​=​=​=​=​=​=​=​=​=​=​=​=​=​=​=​=​=​=​=​=​=​=​=​=​=​=​=​=​=​=​=​=​=​=​=​=​=​=​=​=​=​=​=​=​=​=​=​=
主板
CPU型号决定好了,那么主板也是可以很顺利的决定的。LZ这里插入A家和I家的链接,诸位可以根据选定的CPU查询其各自的性能,不但有个了解,也可以选择对应的主板。 (查询这方面牙膏厂比A家舒服好多爽爆![s:ac:羞])
AMD ...
[url]https://www.amd.com/zh-hans/products/processors-desktop[/url]
INTEL ...
[url]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cn/zh/ark.html[/url]
相比CPU,主板比较讲究硬指标:
1:插槽(别买了个E上了个消费级板子)
2:sata,尤其原生sata3接口的数量,一般不低于2个。当然sata2也是足够的毕竟作为存储用品,我们对NAS并没有高速读写要求,而sata3接口则可以拓展NAS的用处,让他不但可以存储还能来看高清 小姐姐 片。
3:pci接口。作为拓展一把手,pci真的可以扩展许许多多。比如阵列卡,sata转接卡,千兆网口以及未来的万兆网口。所以PCI-E16X+PCI-E比较推荐,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基本的拓展不受影响。
4:显示接口也是异常重要的,虽然NAS本体不输出画面,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在有问题发生的时候接上显示器对NAS主机进行一定的维护和配置,所以主板上的视频接口无论如何得有一个,强烈建议VGA端口。当然若自带亮机卡(比如有LZ亮机卡)那就无所谓主板显示接口的问题。
5:USB接口。作为引导使用,当然把引导写入本体的磁盘内也是可行的,但是一个高速的3.0可以节约我们很多时间。最好有原生2个。
总结:LZ还是拿出一个自己使用的主板作为模板:H81。(价格实惠,配套U性能足够,接口现代化)
=​=​=​=​=​=​=​=​=​=​=​=​=​=​=​=​=​=​=​=​=​=​=​=​=​=​=​=​=​=​=​=​=​=​=​=​=​=​=​=​=​=​=​=​=​=​=​=​=​=​=​=​=​=​=​=​=​=​=​=​=​=​=​=​=​=​=​=​=​=​=​=​=​=​=​=​=​=​=​=​=​=​=​=​=​=​=​=​=​=​=​=​=​=​=​=​=​=​=​=​=​=​=​=​=​=​=​=​=​=​=​=​=​=​=​=​=​=​=​=​=​=​=
内存
内存不算一个大项目,因为家庭NAS并不需要很高的要求,当然如果想改装为服务器,ECC内存还是得上车的 (比如LZ最近就在搞) 。但是本贴主要讨论家庭NAS的选择,所以主要还是以消费级市场作为主要探讨对象。因为配置的选择,我们能选择的内存多DDR3为主。所以务必注意一下几点。
1,频率其实800-2133真的没啥区别,NAS这种东西难道拿来跑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就好,这方面量大的1066or1333频率最合算。
2,容量:2G-8G。推荐4G。前提是不玩虚拟机。
3,ddr3的内存二手大概率会遇到2个牌子:威X和金X顿,LZ我前前后后买了差不多6条内存,基本都是假的。但是可以用!没翻车过。但是作为一个24小时开机,对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的话还是去捡拆机内存或者老设备退役才是王道。(PS:这里不探讨颗粒和真假,因为家庭NAS使用环境真的不严格)当然会利用eBay,亚马逊和乐天的话再合适不过。LZ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出差得去日本。所以去秋叶原各自捡了一条金士顿和三星的内存(价格比国内高一点,只可惜是真的,[s:ac:哭笑])
4,
插槽问题:无脑单内存使用 ...
这方面问题其实不想单单拿出来讲,所以折叠一下。
这里的插槽不是指代DDR2或3。单纯想表达因为部分主板的自身原因,双内存可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兼容性或者内存槽1不使用的时候内存槽2也无法使用,这种问题工控主板尤其多)所以一般选择无脑单内存就好
5,兼容性,工控主板的兼容性确实会有发生,LZ这里没发生过不代表没有,所以提醒一下。
总结:其实只要不是太烂,拿的出手的2G,4Gor8G内存都能使用,毕竟家用NAS的使用强度不大。但是LZ还是建议想自己手工NAS的盆友能够入手那些拆机正品内存
TheDrM7-avatar

TheDrM7

硬盘
硬盘的部分貌似大家有些异议故做修改
不论是企业级NAS还是家庭级NAS,硬盘都是一台NAS的根本,相较于电脑,硬盘才是NAS最重要的部件。所以单开一楼好好说说硬盘的问题
硬盘千千万万,我们该怎么选择呢?其实简单,NAS的硬盘主要有3个功效:1,作为内置引导(可有可无,看是否觉得U盘插着麻烦)2,存 老师和小姐姐 东西[s:a2:那个…] 3,下载缓存(这需要软件方面的配合,暂时不展开说)
介于LZ走过的坑,我大致觉得家庭自组NAS的硬盘应该有那么几点:
1,容量:2T为主,有钱无脑4T 6T 8T 往上走。
2,转速:5400转优先考虑,毕竟NAS作为一款24小时使用的设备,噪音是十分重要的标志。当然有淘汰的7200转硬盘也是无问题的,冰箱后面一丢世界就安静了(LZ就是这样,噪音融化在了冰箱的压缩机噪音之中)
3,HDD和SSD。NAS的功效就是存,SSD当然也可以存,但是相比数据的安全性而言HDD强到爆,所以无脑HDD。当然作为一块内置的,代替的U盘引导盘的话SSD也是可以胜任。另外高网速下载,家庭千兆乃至万兆的普及,以及BT PT平台较为频繁的随机读写终会导致HDD捉襟见肘。所以拿一块中等容量的SSD作为下载盘或者缓存盘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4,品牌: WD的红盘,希X的酷狼是优先 。但是蓝盘和酷鱼也是可以用的,毕竟家用环境并没有企业严格。东X的2T也是很香,当然现阶段有钱上P300吧。LZ本人认为,普通家用环境没啥大压力而且嫌麻烦不折腾的话无脑东X吧,另外现在企业盘确实价格不错,可以的话上企业盘。
5,
SMR和CMR之争 ...
感谢部分回答的指正,这里进行修改。看了一下相关文档,其实我们得用磁记录技术来区别世面的硬盘,所以对比的双方应该设置为SMR和CMR。因为WD和希X不学好 罪大滔天 ,偏偏把SMR偷偷列入到贩卖名单并且和原贩卖的硬盘混卖导致垃圾佬怨声载道。这里LZ不展开讨论两者的区别和知识,因为1,篇幅有限 2,网上知识一搜一大把比我这个半吊子牛多了。可是LZ这里还是要说一句,虽然WD和希X有错在先,但是作为仓储盘,尤其家用的仓储盘叠瓦也是可以使用的(虽然不推荐)。这里就一句话买了SMR就好好用,单纯作为一个文件存储盘还是可以的。但是有别于学坏的两家,东X现在还没有SMR流入市场所以无脑买东X吧。至少家用环境是这样。
6,
SMR使用环境 ...
对于SMR的讨论虽然声音很响,但是可用的技术文章不多,但是部分楼层贴出了较为详细的答案,利用其中的语句可以搜索到更详细的文档,建议查阅。另外有部分文档为英语文档,LZ的垃圾4级水平说实话够吃力,当然有人愿意提供日文技术文档的话(东X看你了),LZ还是没问题的。总的而言smr使用环境大致以下几点1)存储盘,写入擦除不频繁2)一次性地,大容量的顺序读写。3)非频繁随机读写的环境。以上的情况其实SMR也是可以用用的但是不支持,最后LZ还是老生常谈:无脑东X吧
7,raid的组建:
basic:和我们日常的硬盘使用无异 raid:无脑raid0,数据火葬场。raid1:空间吃瘪,主盘活动附盘备份 raid5:较为折中 。这里对于raid5进行删除,因为确实不安全,LZ完全依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了描述,有失公允。因为数据无价,任何人对于数据都有着自己的分寸,所以不做推荐!如果对raid有兴趣的话请务必花费时间看下各类科普。(PS.其实家庭环境raid使用与否是十分微妙的选择,这里LZ不做过多评论,数据多地备份才是上上策。)
结论:LZ自己没设置下载专用SSD。NAS的盘位是raid5+basic组成(PS:别学我)。用的是东X2T。仅从娱乐环境参考:在现今的环境下(比较极端的)HDD的读取速度是完全能胜任一部4K电影播放的。什么60FPS?HDR?真4K?理论上没问题,实际操作上,等LZ中彩票有钱组杜比7.1+200寸4K投影+室内隔音装置再来研究。
=​=​=​=​=​=​=​=​=​=​=​=​=​=​=​=​=​=​=​=​=​=​=​=​=​=​=​=​=​=​=​=​=​=​=​=​=​=​=​=​=​=​=​=​=​=​=​=​=​=​=​=​=​=​=​=​=​=​=​=​=​=​=​=​=​=​=​=​=​=​=​=​=​=​=​=​=​=​=​=​=​=​=​=​=​=​=​=​=​=​=​=​=​=​=​=​=​=​=​=​=​=​=​=​=​=​=​=​=​=​=​=​=​=​=​=​=​=​=​=​=​=​=
机箱
电源和机箱因为有一定的配套性
1,嵌入式的主板因为足够小,所以我们可以靠X牛或者群X或者威联X或者万X的专用NAS空机箱来解决。一方面足够小,另一方面sata背板的存在可以让我们随时按需要添加或者卸下硬盘。
专用机箱的缺点 ...
1,这些机箱尺寸或多或少会和我们的主板尺寸有所出入。选配时略折腾死握主板17X17的底线吧
2,能塞下的大多数场合都是mini的嵌入板
3,普通的ITX小型机箱, 成品价格优惠,扩展性强,硬盘可装自定义支架。而且不论主板的通用性还是电源的通用性都可以满足。
普通小机箱缺点 ...
1,丑
2,丑
3,丑
4,一丢丢不专业
垃圾佬的内心:鞋盒,无脑鞋盒,没有鞋盒就用亚克力
2,自制机箱(亚克力),LZ因为大学学过CAD。所以在这方面动过歪脑筋,总体而言花费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很容易进泥潭,另外马云家的亚克力定制厂商技术参差不齐,一般家用的话还是走成品比较合算。
自制的缺点 ...
1,折腾公差
2,折腾尺寸
3,其实就是啥都折腾
4,来自马云家定制商家的折腾
LZ的好习惯,啥电脑都装cad:[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12/25/9aQ5-bisK4T8S2g-2w.jpg[/img]
结论,相较于之前的配置,机箱算比较多选择的,但是LZ还是觉得既然家用那么专业性的花费和需求可以剔除,所以ITX小机箱足够。当然追求帅气用专用NAS空机箱也可以,但是花费嘛,便宜的要折腾背板。不要折腾背板的好机箱嘛,价格也不低。而且还得看主板尺寸的脸色
=​=​=​=​=​=​=​=​=​=​=​=​=​=​=​=​=​=​=​=​=​=​=​=​=​=​=​=​=​=​=​=​=​=​=​=​=​=​=​=​=​=​=​=​=​=​=​=​=​=​=​=​=​=​=​=​=​=​=​=​=​=​=​=​=​=​=​=​=​=​=​=​=​=​=​=​=​=​=​=​=​=​=​=​=​=​=​=​=​=​=​=​=​=​=​=​=​=​=​=​=​=​=​=​=​=​=​=​=​=​=​=​=​=​=​=​=​=​=​=​=​=​=
电源
先说一下NAS的功率计算,大致估算的话就CPU15W+硬盘数X6W+内存X2W。当然这个计算式极度不严格。只能图个乐,但是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告诉大家,NAS的耗电真的不巨大。大致200W以下的电源就足够了。
1,1U电源。其实1U还可以区分,所以严格上来说我们这里所说的1U是小1U。功率80-160W都有,作为NAS完全足够。但是1U的使用环境一般是在之前提到的专用NAS空机箱之中,所以务必配套购买。另外能买到全新正品小1U,或者二手小1U也是极好的,不过假的小1U也很多了,小心翻车,当然某些专业NAS厂商会发售电源+机箱的捆绑套装,那也不错。
2,普通ATX电源,一般二手的电源足够了,毕竟看过诸多大佬的测试,垃圾电源在低负载的情况下电压的偏移并不会很大。当然万事无绝对,大佬的测试一般使用500W+电源,其低负载和200W的低负载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作为推荐还是一手的比较好的低功率电源作为选择。
3,品牌:NAS作为存储,虽然是电子器件 ,但是其特性导致对电源不怎么敏感,所以不需要遵循装机时买电源的选择。稍微选择一些是个牌子的就好,LZ这里不做推荐,因为是个牌子的电源就那么几个。
结论:无论如何NAS是一台小电脑,其电源决定了硬盘可以使用多久。所以做推荐的话肯定是推荐大品牌的优秀200W电源,但是一般家用LZ个人认为好的二手电源以及一个有牌子的电源(不是杂牌X3)也是不错的选择。
TheDrM7-avatar

TheDrM7

网卡部分
想了下还是把网卡写作一个重要设备。首先明确一点NAS联网是需要家庭局域网的,所以网络端口对于其运作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环。这里LZ不探讨什么链路聚合,什么监控网口。因为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家用在享受高速的情况下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
现在网口分三大类:
百兆网口:不讨论,已经过时。
千兆网卡:1Gbps的带宽。实际速度除以8就好。一般在110M左右,价格便宜集成度高,大多主板支持,不支持的也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刷bios和跳线强制支持。实在不行千兆pci的独立网卡也是不错的选择。
千兆缺点 ...
1,和万兆比起来速度慢了很多。
2,对于soho办公而言,千兆速度其实并不算很快。
万兆网卡:10Gbps的带宽。实际速度除以8就好。一般在900M-1GB左右。速度快的代价是价格高昂,光口电口都有但是建议光口。网上有很多攻略会说怎么剪线和布线。但是说实话万能马云在,许多卖网卡的店家都会送那么几根跳线。
万兆缺点 ...
1,贵
2,麻烦
3,发热
4,配套路由+跳线也得万兆
5,HDD无法跟上万兆的速度,故得全盘更换企业级SSD,这花费我还是等着中彩票吧[s:a2:病娇]
说实话,LZ认为,家庭NAS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家庭数据和音影中心那么千兆110M的速度是完全够了,因为万兆现阶段属于能玩但是纯家庭应用不如千兆的存在。另外LZ不是不推荐万兆,只是觉得现阶段可以暂时不上。但万全的准备还是得有的,比如走线通道?LZ本人就买了一堆光纤跳线备着以后派上用场。
结论:千兆路由器+超5类网线+集成的千兆网卡完全足够家庭使用。如果主板网口不行,那就马云家淘一个千兆独立网卡就好(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主板要有PCI-E+PCI16X的原因)

这部分主要说一点拓展的,家庭环境下不怎么重要的存在,但是用了就爽到的东西

背板or硬盘支架
人说要存文件,神创造了硬盘;人说要想存文件方便,神创造了热插拔;人说不但方便还得美观,神创造了硬盘背板。(开玩笑[s:ac:哭笑])
1,背板的话一般配合2种环境,1)X圈垃圾2)专用NAS机箱(大几率自带)
背板相当于主板和硬盘之间加装的一个设备。可用来缓解多硬盘位带来的sata线杂乱,多电源线所造成的空间浪费(机箱扎带走得好,火车也能往里靠[s:ac:闪光])。以马云家为例,多数的背板都是4个sata位+1个大4P供电当然复数sata位+6pin甚至24pin的LZ有见过。利用背板硬盘物理上就是排排坐的状态了。
背板缺点 ...
1,要专用机箱配套,价格不便宜
2,小作坊出品的背板或多或少会在供电模块发生漏焊或者少焊的情况,所以LZ推荐还是买正品的硬盘背板为好(贵?没说买1手啊2手拆机 钱多戴良心想 走起~),即使买了也请好好研究下背板上的焊点情况。以免供电问题导致硬盘损坏。
2,硬盘支架的使用环境就很简单了——面向小机箱的一种支架。它可以让硬盘以叠放的形式放在机箱内部,并且用螺丝稳定。说白了就是利用CPU下面那块显卡的空间or多风扇空位放硬盘,反正NAS要啥侧透。关键这玩意还便宜!这样某些垃圾itx机箱原本只有1盘位瞬间升级成了6盘位甚至8盘位。有伙伴提出垃圾支架的震动问题,这里LZ仔细想了一下确实有这个可能性,LZ又按照自己的使用环境做了缺乏考虑的推荐,确实不合理,故把此缺点也一并加入。
支架的缺点 ...
1,增减硬盘麻烦
2,内部散热空间更狭窄
3,线,都是线,怎么全是线!!!
4,有小伙伴提出支架震动可能导致硬盘损坏

阵列卡
待续

后记
待续
Zσmb-avatar

Zσmb

赶上施工了?前几年一直觉得没必要弄这个玩意儿,但是看着两个8T也开始捉襟见肘了真的是也想组一个了,老铁加油,我的家用nas就靠你了[s:ac:blink]
TheDrM7-avatar

TheDrM7

Reply to [pid=386423090,19772156,1]Reply[/pid] Post by [uid=1033653]kuto310[/uid] (2019-12-25 19:19)空间还好,就是为了下个东西存个资料要专程开电脑+显示器非常大材小用。
twoogeez-avatar

twoogeez

看看大佬的,回头抄作业
henpen-avatar

henpen

行动力不错,我上个月组了一台,一直想分享又懒的写[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T0DYBOX-avatar

T0DYBOX

我的WHS2011 NAS用了8年了,从G1610+4GB内存升级到e3 1260L+8GB。

机箱是Lianli的ITX机箱Q25,带热插拔背板。平时就是用来挂PT,一开始是机械盘,7个机械盘后箱子装满了就改用移动盘了,毕竟这货便宜太多。

目前是一片750GB的SSD做下载盘,移动盘装满就换……

WHS提供一个xxxxxx.homeserver.com模式的域名可以外网访问,这样不论在哪儿,都可以用远程桌面非常方便的使用这台机器,window的高扩展性使得这台机器几乎可以提供任何功能。
Dj_FreeZ01-avatar

Dj_FreeZ01

楼主有心了...我也是在先入群晖DS216+II的情况下,考虑到下载和大容量需求,自己又组装了一个NAS,研究了一段时间,目标是小体积、低功耗、性能无瓶颈,本来想入200GE的(主板+PCIE支持的硬盘数多),最后用的银欣DS380机箱 + 华擎J3455主板 + 8G内存, J3455性能还是足够的,之前考虑过笔记本平台的U还有台式G系列的,但是不好买也不好自己装,最后选的这款嵌入式,感觉不错. DS380 因为散热风道有问题,容易出现硬盘过热,根据网上一篇指导文章,自己弄了个3D打印件,引导进风先过硬盘再过主板再出风,散热效果很不错,而且这个机箱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提供 8个 3.5硬盘 + 4个 2.5硬盘位的设计也很不错,3.5寸的装大容量硬盘, 2.5寸的可以放两块SSD来做系统盘和下载缓存盘 , 主板只有4个SATA口, PCIE也只有一个 X1 还是X2的..不过买的PCIE转SATA目前来看还是够用的,下次再组如果机箱空间允许考虑入200GE~
roman-avatar

roman

好文章前段时间搞了一个牛 不知道该用来干嘛 现在看了你的又痒痒了
TheDrM7-avatar

TheDrM7

Reply to [pid=386428681,19772156,1]Reply[/pid] Post by [uid=139513]finzaghi9[/uid] (2019-12-25 19:50)我都玩了一遍觉得其实还是很好装的,无非就是大了点,但是配合那种3.5X3+2.5X2的硬盘架子空间利用还是异常合理。
MOON ☪09ARTS-avatar

MOON ☪09ARTS

先马住一下 等搬家的时候试着弄弄看 不行再群晖..
Aiiiiiii-avatar

Aiiiiiii

[quote][pid=386425833,19772156,1]Reply[/pid] Post by [uid=23176673]花生融[/uid] (2019-12-25 19:34):
看看大佬的,回头抄作业[/quote]NAS其实还是在有家用监控以后价值才提升
Itz_Blizzy_Official-avatar

Itz_Blizzy_Official

想玩虚拟化平台的话lz可以考虑下E5带L的U和x79寨板,装个ESXi把亮机显卡拔掉也一样能开机,还节省功耗
MrDukki-avatar

MrDukki

战略性马克,我也有多余的机器,但一直不会弄nas
HarveyFreeman-avatar

HarveyFreeman

说的我心里痒,我想要4个 3.5+2个2.5的 性能不错的NAS,全部1000左右的(不算硬盘),品牌的还是太贵,性能还不行~
TheDrM7-avatar

TheDrM7

Reply to [pid=386436984,19772156,1]Reply[/pid] Post by [uid=247416]qlchunchun[/uid] (2019-12-25 20:41)淘淘的话,马云家350左右就可以搞齐了,关键你要慢慢攒。
xxxTentalong-avatar

xxxTentalong

我用蜗牛机箱,某宝买了个静音小电源,自己买了个j3455-itx,挂了两块硬盘,一块1T的笔记本硬盘当系统盘,一块8T的数据盘。
目前装了个ubuntu server,挂上transmission,装上plex media server,目前稳定跑了三个来月了,感觉良好。
当然,是建立在我折腾了将近20年linux的基础上……
HarveyFreeman-avatar

HarveyFreeman

[quote][pid=386437433,19772156,1]Reply[/pid] Post by [uid=39064459]Masamune1202[/uid] (2019-12-25 20:43):

淘淘的话,马云家350左右就可以搞齐了,关键你要慢慢攒。[/quote]你说的都是矿渣吧? E3 L的CPU还是 奔腾带T,这类CPU吧,加板子 机箱,品牌电源(硬盘出问题,大部分都是电源的祸),硬盘支架,我,觉的怎么也得1000,ECC内存我老工作站上有,然后把工作站换成大 容量RECC的,还便宜,16G的也就100多点!
Happyghost457-avatar

Happyghost457

学习了,感谢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