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dlyn
2020-03-26T18:05:35+00:00
老美关税不降反升,明显的报复行为。
今后再无全球化不是空说,
抓紧一带一路全面建设,提出升级版一带一路也是必要的。不拘泥基建,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最关键。
全球化所谓的最优分配过时了,
每个国家才是最小单位,而不是跨国公司。
每个国家有自我特点,更有自我尊严。
我认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完全可以拿着数字化人民币
进行无忧网购,消除贸易壁垒,提高各国产业利润,提高工人工资,降低服务业利润。让中心从虚转实 做空发达国家利润。
在我看来快速复工才是上策,趁着欧美工业减速需求衰减,逐步倾销蚕食市场。趁欧美工业虚要了他们的命。就像现在的口罩一样,爆发出一波产能,等到需求来了就只能买你中国的了。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海外市场是个逐步回复的过程,提前拉起来产能会过剩,毕竟不会像口罩这样需求衔接的这么顺畅,所以就需要国家出台刺激政策,发券贷款,先用内需保住产业回复和就业稳定,待欧美需求增加(疫情过去或者生产秩序彻底崩溃),就一勺一勺给他喂满。等他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开始回复,就已经彻底失去竞争优势了(包括产能和成本)。 等他们本土工业重创之后,一带一路不推自成。
有一个问题,中国几亿的产业工人可以吃掉全球全产业链全部,一路带一路也不过是市场和本地基础产业而已
拿头去所谓提升外国产业利润率,产业转移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广大的中西部和低级产业工人嗷嗷待哺,谁都清楚和中国合作最后的下场
不是我说,最后韩日如果靠过来,恐怕经济上给不出足够的筹码,你是准备放弃某个省的产业转移给韩日?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服务业利润的大头是吃住和金融,市场就那么大,多余的钱投实业也不一定有产出,市场化博弈资本的情况下才有金融的高利润率,这是现实,除非高资本高回报率的星辰大海,否则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下资本的强势,无法改变.
no usd,just barter for goods with masks.then we issus of currency mount to masks and name it M.D. short for Mask Dollar .
美元需要消费才能割韭菜。
他给中国加关税,不消费中国的货物,短期来说会造成损失,长期来看实际上是他放弃了个割中国的韭菜。
只要资本管制还在,人民币国际化就是空谈,超市购物券能当货币用吗?想想就明白了。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管制又是必要的,这些宏观基本面的因素不会因为一场几个月的疾病发生改变,认清现实,任重道远。
然而主要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大量的资源供销国外,国内消费很低
[quote][pid=408317503,21003257,1]Reply[/pid] Post by [uid=32483331]胖来如山倒胖去如抽丝[/uid] (2020-03-27 02:38):
在我看来快速复工才是上策,趁着欧美工业减速需求衰减,逐步倾销蚕食市场。趁欧美工业虚要了他们的命。就像现在的口罩一样,爆发出一波产能,等到需求来了就只能买你中国的了。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海外市场是个逐步回复的过程,提前拉起来产能会过剩,毕竟不会像口罩这样需求衔接的这么顺畅,所以就需要国家出台刺激政策,发券贷款,先用内需保住产业回复和就业稳定,待欧美需求增加(疫情过去或者生产秩序彻底崩溃),就一勺一勺给他喂满。等他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开始回复,就已经彻底失去竞争优势了(包括产能和成本)。 等他们本土工业重创[/quote]从口罩上看,对方招就不止关税一条,可以不让你进去。
一句不符合它的标准,怀疑你质量不行,硬就给否了就是。
连救命的东西都能卡一头,更别说别的了。
不要脸真的是天下无敌啊
并不能说是再无全球化,只是这个时期的特殊情况,未来由中国而非英美领导的新全球化还是值得期待的[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80140e3.png[/img]
[quote][pid=408317503,21003257,1]Reply[/pid] Post by [uid=32483331]胖来如山倒胖去如抽丝[/uid] (2020-03-27 02:38):
在我看来快速复工才是上策,趁着欧美工业减速需求衰减,逐步倾销蚕食市场。趁欧美工业虚要了他们的命。就像现在的口罩一样,爆发出一波产能,等到需求来了就只能买你中国的了。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海外市场是个逐步回复的过程,提前拉起来产能会过剩,毕竟不会像口罩这样需求衔接的这么顺畅,所以就需要国家出台刺激政策,发券贷款,先用内需保住产业回复和就业稳定,待欧美需求增加(疫情过去或者生产秩序彻底崩溃),就一勺一勺给他喂满。等他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开始回复,就已经彻底失去竞争优势了(包括产能和成本)。 等他们本土工业重创[/quote]反倾销,途径配额采购,关税,本国补贴。
自由市场这套,都是拿来忽悠新兴市场的,真搞起政府干预,他们有的是花活。
中国只是不喜欢有个盟主压一头,并不是打算自己当盟主。
中国外贸必不能少
内需因为贫富差距过大,房价高已经很难回头了
说是产业工人,能分到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