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通过几个指标筛选基金可行吗

relax-avatar

relax

2021-03-27T10:16:07+00:00

虽然我还在亏,但是要像小鱼哥一样坚持学习,以下是我这几天的总结,请各位大佬提出意见:

以下筛选基金的前提是:我们是普通人,工资不高,平时还要忙于工作和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专业理财知识、钱少、也没有多少精力来研究理财,想通过简单的比较几个指标来选择基金,可能通过以下指标选出来的基金不是最好的,但起码不是最差的,重要的是更贴近自己实际需求:
一、基金指标的选择
1.首先最重要的是定投收益率,为什么不是许多大佬说的年化收益率?因为我本身是用工资来定投的,而不是每年一把梭哈,看定投收益率更符合实际。其实这个收益率不用很高,每年26%的收益率,10年之后就能产生10倍的收益(1.26的10次方是10.0857),那我们把定投收益率定在26%吧。如果碰到特别喜欢或者以下其他指标都很好的基金,降低下标准20%也行(1.2的15次方是15.4070)。
2.定投收益率不能只看一年的,最起码连续看三年,不要以总收益或某个年度收益率高低来衡量基金经理。如某一年业绩特别高,平均值也会虚高,但某一年业绩特别好,超越大盘特别多的话,肯定是存在偶然性,如持有重组股或热门题材股等等,这种业绩是否有持久不好判断。连续三年定投收益率平稳为佳,忽高忽低的暂不考虑。比如连续三年分别是30%、70%、100%比60%、70%、100%就要好。
3.选择近三年最大回撤在20%以内的基金。其实某些基金可能放5年、10年长期来看收益率极高,比如一年涨100%,第二年回撤50%,利润就归零了,持有体验特别差,不利于长期持有,根本拿不住,也挣不到钱,这个最大回撤依据个人承受能力而定,但我还是建议选择涨幅稳健且回撤不大的基金。
4.基金业绩与沪深300指数做对比,一定要每年的业绩都比当年指数强,选择近几年都超越沪深300指数5%以上的基金经理。如指数当年上涨10%,基金上涨15%以上,指数跌20%,基金只跌15%以内。这样可以判断基金经理选股水平是否具有超越指数能力,这是保证持久盈利的基础,熊市的表现最关键,熊市保住胜利果实,牛市就是盈利多少问题。
二、基金经理的选择
1.基金经理方面要起码独立管理该基金或者是主要负责人三年,这样我们前两条说的收益率才有意义,才能反映这个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和择股能力。另外还存在有些基金经理管理多个基金、业绩有高有低的情况,如果该基金经理几个基金的业绩都还算可以,可以选择该基金经理业绩好的基金;如果基金业绩差距较大,直接放弃:因为谁都不能保证你选的基金将来业绩不是最差的,还可能存在某个基金给其他基金“抬轿子”的问题。
2.暂时不考虑因业绩好或者行情好发行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发行新基金势必分散基金经理精力,造成选股成功率下降影响业绩,也不确定基金经理能否适应基金规模突然变大带来的变化。人员变动频繁的也不考虑,无法判断业绩持久性。
三、基金主题的选择
1.另外还涉及到买哪个主题基金的问题,我个人更倾向于买涉及多个主题的混合基金,不买指数基金或者某个具体主题的基金。指数基金或者说某个具体主题基金,行情好的时候自然涨得好,但是行业不行的时候,无论基金经理怎么调仓都是跌的,除非基金经理换其他主题。买混合基金个人更偏向于消费、食品、白酒、医药、互联网和科技等非周期性行业的基金,像钢铁、地产等周期性行业,我觉得长期来说不看好。
非周期行业属于人类刚需会长期增长,基金也是跟随行业增长水涨船高,加上优秀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基金超越指数涨幅,长期稳定增长有保证,有望实现复利目标。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水泥、机械制造等等,景气周期股价涨上天,不景气长期低迷。投资这类行业的基金不太容易获得稳健回报。
2.获奖加分,金牛奖与晨星奖,尤其是多次入选或者是同时入选过金牛奖和晨星奖的,绝对的加分项,但要注意基金获奖时的基金经理与现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
四、买卖基金的选择
1.如何买?务必记住闲钱理财,买基金只是调剂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千万不要拿买房买车看病甚至是套现来买基金。确定好自己每个月投入的资金后,最省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定投,每周或者每月固定时间买。我自己更倾向于“不跌不买、小跌小买、大跌大买”,每天下午2:50看一下所买的基金,连着跌再等到开始涨两三天的时候,就买点儿。在这里也不建议一把梭哈,想投资也最少分6个月把钱投进去。
2.什么时候卖?时间是最大的杠杆,前面说的几个指标都适合以年为单位来衡量某个基金,用闲钱投资应该长期持有,除非遇见大盘下跌如2021年开年这一波要及时止盈,如果是亏的就放在那里就行,只要我不卖就永远不会亏。

先喝酒去了,大家请轻喷
dKrazy-avatar

dKrazy

蹲一个大佬[s:ac:茶]
Einsamツ-avatar

Einsamツ

前排学习下[s:ac:blink]
caden.-avatar

caden.

选择很困难,否定就容易了。对小白来说,新基不碰,重复的不买,回撤大的不要,经理更换的慎重,行业的愿赌服输。不要梭哈,不要盯着盈亏,不要频繁操作,不要影响生活。
AnabolicGecko-avatar

AnabolicGecko

你对不是很高有什么误解吗[s:ac:汗]年化26%的经理凤毛麟角,定投再26%的也就去年了
relax-avatar

relax

[quote][pid=504682643,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42701391]尼乌[/uid] (2021-04-01 18:24):
蹲一个大佬[s:ac:茶][/quote]亏钱的能叫大佬?静等大佬来。
relax-avatar

relax

[quote][pid=504682841,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61505407]卐万金油[/uid] (2021-04-01 18:24):
前排学习下[s:ac:blink][/quote]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吧。
relax-avatar

relax

[quote][pid=504685187,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38180183]灼灼悠悠[/uid] (2021-04-01 18:34):
选择很困难,否定就容易了。对小白来说,新基不碰,重复的不买,回撤大的不要,经理更换的慎重,行业的愿赌服输。不要梭哈,不要盯着盈亏,不要频繁操作,不要影响生活。[/quote]对对,再多提几个,我加进去。
relax-avatar

relax

[quote][pid=504687054,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61830818]凭本事输掉[/uid] (2021-04-01 18:42):
你对不是很高有什么误解吗[s:ac:汗]年化26%的经理凤毛麟角,定投再26%的也就去年了[/quote]坤哥的就满足
MRDRACHULA-avatar

MRDRACHULA

[s:a2:大哭]我感觉几个活的比较久的基金经理 在地位买入应该还行吧
nemosan-avatar

nemosan

我就只看持仓 +低换手率
Chris_Dorner-avatar

Chris_Dorner

我和你的情况类似,也说一下我的思路和理解吧。

我在去年的九月份开始投资基金,因为工作的原因,对投资理财有了接触,之前家里的财富都是放在货币基金里,收益少得可怜。工作当中一边接触一边了解,用了三个月时间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产品(基金)和投资规划(定投)。按照行情来说,算是吃了个2020年的鱼尾,但是也挨了春节后的大幅回撤。
2020年9月开始,我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做尝试,开始是按照支付宝推荐的智能定投,后来自己手动定投,到12月31日的时候,手里面一共九只基金,总成本28k,浮盈3k。

2021年开始,增加了投资基金的数量和投资额度,主要是给媳妇也开了投资的基金,避免她担惊受怕,选择了宽指和ikun这种业绩稳定的基金,我则是选择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基金。昨天刚好作了一季度的收益统计,今年新增投资额度45.8k,浮亏4.8k,总的持仓成本7.48k,持仓总浮亏2.1k。

今年春节前,我最高的浮盈9.4k,然后春节后不仅浮盈没了,最多还亏到5k左右,回撤幅度20%+,但是现在依然回来了。我用工具回测过沪深三百的行情,除非买在08年高点,否则按时定投的话,现在都是有得赚,多与少的问题,这也坚定了我定投的决心。

收益率问题:
在我看来,你给自己定的这个收益率有点高,我是用定投计算器,规划了十年的投资计划,我用10-12%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最终的目标是十年翻一倍。按照我的想法,你不能按照牛年的行情来做预估,中国十年十倍的基金一共才几只,你这个预期收益太高了。

定投的问题:
我是每个月结余来做定投,这个结余是满足了日常花销,然后会流出来一些中期会用到的钱,比如每年交一次的保险、网费等等都刨出去,再保证手里有5-8万的资金,剩下的钱来做定投。我定投的基本额度差不多在8k,不过一季度因为有一些奖金,加上之前存款有一些,所以投资的额度比较大,我最后一波的手动建仓节点会在四月中旬,然后就开始坚决执行定投了。

过去这一段时间里,我是每天都会看大盘走势,然后看一些资讯文章和复盘视频,然后培养自己的投资感觉。有收获也有失败的地方,春季前没跑路,但是当时一共也就三万多的持仓,觉得回撤幅度不大的话,懒得折腾了,但是没想到一波跌穿,从浮盈跌到了浮亏。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么盲目补仓,苗头不对的时候,我及时暂停了补仓,在三月底开始企稳反弹的时候,比较精准的踩到了点上,顺势回了一大波血。

在我看来,定投更偏重于强制储蓄的投资方式,适合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能够稳定投资的人。

关于基金选择:
去年抱团的风气太重,能吃肉,但是回撤也不含糊,我从最开始到现在,筛选基金的过程从看经理,到基金经理业绩再到现在看持仓,也算是有些许的进步吧,总归是指标越来越健全,但是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现在这个市场里面,抱团还没有瓦解,所以后续的行情怎么走,不好说。我倒是期待着不同领域都能起来。

我目前选择的基金里面,含酒量过高,所以在逐步缩减对应基金的投资,增加一些其他品类的投资,布局的还是那几样,消费、医疗、科技、新能源。目前看,持仓的基金数量还是有点多,准备逐渐缩减数量,提升质量。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基金定投永远不是一个人能暴富的投资渠道,你的投资成本,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均衡,永远不会是在山顶,也永远不会是在山底,所以时间才是关键。
MickvZetten-avatar

MickvZetten

收益高但是不调仓意味着风险高,年前有一个段子就是你不敢买的十只股票打个包你反而买了。
过去的收益不能代表未来。
最好看至少五年的平均收益,越长越好
持仓一定要看,自己不愿意买的股票被重仓的一定不要买,比如我是长期看跌白酒、爱尔、通策的,有大额持仓这些的基金我就直接排除了。
基金经理的思路和你越接近越适合购买,这样才能长期持有。认可基金经理的思路是第一标准。
notakiwi-avatar

notakiwi

[quote][pid=504709113,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61724564]沐光之城[/uid] (2021-04-01 20:20):

收益高但是不调仓意味着风险高,年前有一个段子就是你不敢买的十只股票打个包你反而买了。
过去的收益不能代表未来。
最好看至少五年的平均收益,越长越好
持仓一定要看,自己不愿意买的股票被重仓的一定不要买,比如我是长期看跌白酒、爱尔、通策的,有大额持仓这些的基金我就直接排除了。
基金经理的思路和你越接近越适合购买,这样才能长期持有。认可基金经理的思路是第一标准。[/quote]就医疗来说吧,抱团就那几个,不在前10里。大概率也隐藏在11-20里
krim-avatar

krim

26%也太高了[s:ac:晕]
coolluigi11-avatar

coolluigi11

请将收益率期望降低至8%-12%
camren21-avatar

camren21

首先财不入急门,做时间的朋友。
在当前震荡行情,且整体估值偏高,的情况下,建议你把最大回撤作为考虑的第一要素,因为大部分人都承受不了30%以上的回撤。当然你也可以配置30~40%的债基来平滑组合的整体回撤。
目前我自己的组合医疗5%,消费5%,周期类5%,均衡混合基金15%,偏债混合基金30%,债基40%,2018最大回撤10%多一点,去年8%,今年约7%,拿着很稳,年化收益率大概15%~20%。
组合一般不择时,除非极低估会把债基转移到主动混合基金,或者是极高估,把主动性基金的比例降低转移到债券。
AlwaysGamingAllDay-avatar

AlwaysGamingAllDay

买基金就是类似在买沪深300,你能看懂沪深300走势,比选基金赌运气更重要。

长期持有,定期量化定投都是看不懂大盘的新手妥协的操作手法。

正确的利益最大化的手法永远是高抛底吸,当然真正能做到的也不会满足于基金这点小收益了。
LabPixel-avatar

LabPixel

穿越牛熊来看26%的年收益率可以比肩巴菲特
relax-avatar

relax

[quote][pid=504693212,26151779,1]Reply[/pid] Post by [uid=63051932]韭菜号[/uid] (2021-04-01 19:08):
[s:a2:大哭]我感觉几个活的比较久的基金经理 在地位买入应该还行吧[/quote]但我觉得还得看年化收益率,活得久的没听说过名字的多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