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x
2021-03-27T10:16:07+00:00
虽然我还在亏,但是要像小鱼哥一样坚持学习,以下是我这几天的总结,请各位大佬提出意见:
以下筛选基金的前提是:我们是普通人,工资不高,平时还要忙于工作和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专业理财知识、钱少、也没有多少精力来研究理财,想通过简单的比较几个指标来选择基金,可能通过以下指标选出来的基金不是最好的,但起码不是最差的,重要的是更贴近自己实际需求:
一、基金指标的选择
1.首先最重要的是定投收益率,为什么不是许多大佬说的年化收益率?因为我本身是用工资来定投的,而不是每年一把梭哈,看定投收益率更符合实际。其实这个收益率不用很高,每年26%的收益率,10年之后就能产生10倍的收益(1.26的10次方是10.0857),那我们把定投收益率定在26%吧。如果碰到特别喜欢或者以下其他指标都很好的基金,降低下标准20%也行(1.2的15次方是15.4070)。
2.定投收益率不能只看一年的,最起码连续看三年,不要以总收益或某个年度收益率高低来衡量基金经理。如某一年业绩特别高,平均值也会虚高,但某一年业绩特别好,超越大盘特别多的话,肯定是存在偶然性,如持有重组股或热门题材股等等,这种业绩是否有持久不好判断。连续三年定投收益率平稳为佳,忽高忽低的暂不考虑。比如连续三年分别是30%、70%、100%比60%、70%、100%就要好。
3.选择近三年最大回撤在20%以内的基金。其实某些基金可能放5年、10年长期来看收益率极高,比如一年涨100%,第二年回撤50%,利润就归零了,持有体验特别差,不利于长期持有,根本拿不住,也挣不到钱,这个最大回撤依据个人承受能力而定,但我还是建议选择涨幅稳健且回撤不大的基金。
4.基金业绩与沪深300指数做对比,一定要每年的业绩都比当年指数强,选择近几年都超越沪深300指数5%以上的基金经理。如指数当年上涨10%,基金上涨15%以上,指数跌20%,基金只跌15%以内。这样可以判断基金经理选股水平是否具有超越指数能力,这是保证持久盈利的基础,熊市的表现最关键,熊市保住胜利果实,牛市就是盈利多少问题。
二、基金经理的选择
1.基金经理方面要起码独立管理该基金或者是主要负责人三年,这样我们前两条说的收益率才有意义,才能反映这个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和择股能力。另外还存在有些基金经理管理多个基金、业绩有高有低的情况,如果该基金经理几个基金的业绩都还算可以,可以选择该基金经理业绩好的基金;如果基金业绩差距较大,直接放弃:因为谁都不能保证你选的基金将来业绩不是最差的,还可能存在某个基金给其他基金“抬轿子”的问题。
2.暂时不考虑因业绩好或者行情好发行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发行新基金势必分散基金经理精力,造成选股成功率下降影响业绩,也不确定基金经理能否适应基金规模突然变大带来的变化。人员变动频繁的也不考虑,无法判断业绩持久性。
三、基金主题的选择
1.另外还涉及到买哪个主题基金的问题,我个人更倾向于买涉及多个主题的混合基金,不买指数基金或者某个具体主题的基金。指数基金或者说某个具体主题基金,行情好的时候自然涨得好,但是行业不行的时候,无论基金经理怎么调仓都是跌的,除非基金经理换其他主题。买混合基金个人更偏向于消费、食品、白酒、医药、互联网和科技等非周期性行业的基金,像钢铁、地产等周期性行业,我觉得长期来说不看好。
非周期行业属于人类刚需会长期增长,基金也是跟随行业增长水涨船高,加上优秀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基金超越指数涨幅,长期稳定增长有保证,有望实现复利目标。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水泥、机械制造等等,景气周期股价涨上天,不景气长期低迷。投资这类行业的基金不太容易获得稳健回报。
2.获奖加分,金牛奖与晨星奖,尤其是多次入选或者是同时入选过金牛奖和晨星奖的,绝对的加分项,但要注意基金获奖时的基金经理与现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
四、买卖基金的选择
1.如何买?务必记住闲钱理财,买基金只是调剂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千万不要拿买房买车看病甚至是套现来买基金。确定好自己每个月投入的资金后,最省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定投,每周或者每月固定时间买。我自己更倾向于“不跌不买、小跌小买、大跌大买”,每天下午2:50看一下所买的基金,连着跌再等到开始涨两三天的时候,就买点儿。在这里也不建议一把梭哈,想投资也最少分6个月把钱投进去。
2.什么时候卖?时间是最大的杠杆,前面说的几个指标都适合以年为单位来衡量某个基金,用闲钱投资应该长期持有,除非遇见大盘下跌如2021年开年这一波要及时止盈,如果是亏的就放在那里就行,只要我不卖就永远不会亏。
先喝酒去了,大家请轻喷
以下筛选基金的前提是:我们是普通人,工资不高,平时还要忙于工作和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专业理财知识、钱少、也没有多少精力来研究理财,想通过简单的比较几个指标来选择基金,可能通过以下指标选出来的基金不是最好的,但起码不是最差的,重要的是更贴近自己实际需求:
一、基金指标的选择
1.首先最重要的是定投收益率,为什么不是许多大佬说的年化收益率?因为我本身是用工资来定投的,而不是每年一把梭哈,看定投收益率更符合实际。其实这个收益率不用很高,每年26%的收益率,10年之后就能产生10倍的收益(1.26的10次方是10.0857),那我们把定投收益率定在26%吧。如果碰到特别喜欢或者以下其他指标都很好的基金,降低下标准20%也行(1.2的15次方是15.4070)。
2.定投收益率不能只看一年的,最起码连续看三年,不要以总收益或某个年度收益率高低来衡量基金经理。如某一年业绩特别高,平均值也会虚高,但某一年业绩特别好,超越大盘特别多的话,肯定是存在偶然性,如持有重组股或热门题材股等等,这种业绩是否有持久不好判断。连续三年定投收益率平稳为佳,忽高忽低的暂不考虑。比如连续三年分别是30%、70%、100%比60%、70%、100%就要好。
3.选择近三年最大回撤在20%以内的基金。其实某些基金可能放5年、10年长期来看收益率极高,比如一年涨100%,第二年回撤50%,利润就归零了,持有体验特别差,不利于长期持有,根本拿不住,也挣不到钱,这个最大回撤依据个人承受能力而定,但我还是建议选择涨幅稳健且回撤不大的基金。
4.基金业绩与沪深300指数做对比,一定要每年的业绩都比当年指数强,选择近几年都超越沪深300指数5%以上的基金经理。如指数当年上涨10%,基金上涨15%以上,指数跌20%,基金只跌15%以内。这样可以判断基金经理选股水平是否具有超越指数能力,这是保证持久盈利的基础,熊市的表现最关键,熊市保住胜利果实,牛市就是盈利多少问题。
二、基金经理的选择
1.基金经理方面要起码独立管理该基金或者是主要负责人三年,这样我们前两条说的收益率才有意义,才能反映这个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和择股能力。另外还存在有些基金经理管理多个基金、业绩有高有低的情况,如果该基金经理几个基金的业绩都还算可以,可以选择该基金经理业绩好的基金;如果基金业绩差距较大,直接放弃:因为谁都不能保证你选的基金将来业绩不是最差的,还可能存在某个基金给其他基金“抬轿子”的问题。
2.暂时不考虑因业绩好或者行情好发行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发行新基金势必分散基金经理精力,造成选股成功率下降影响业绩,也不确定基金经理能否适应基金规模突然变大带来的变化。人员变动频繁的也不考虑,无法判断业绩持久性。
三、基金主题的选择
1.另外还涉及到买哪个主题基金的问题,我个人更倾向于买涉及多个主题的混合基金,不买指数基金或者某个具体主题的基金。指数基金或者说某个具体主题基金,行情好的时候自然涨得好,但是行业不行的时候,无论基金经理怎么调仓都是跌的,除非基金经理换其他主题。买混合基金个人更偏向于消费、食品、白酒、医药、互联网和科技等非周期性行业的基金,像钢铁、地产等周期性行业,我觉得长期来说不看好。
非周期行业属于人类刚需会长期增长,基金也是跟随行业增长水涨船高,加上优秀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基金超越指数涨幅,长期稳定增长有保证,有望实现复利目标。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水泥、机械制造等等,景气周期股价涨上天,不景气长期低迷。投资这类行业的基金不太容易获得稳健回报。
2.获奖加分,金牛奖与晨星奖,尤其是多次入选或者是同时入选过金牛奖和晨星奖的,绝对的加分项,但要注意基金获奖时的基金经理与现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
四、买卖基金的选择
1.如何买?务必记住闲钱理财,买基金只是调剂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千万不要拿买房买车看病甚至是套现来买基金。确定好自己每个月投入的资金后,最省事最简单的办法是定投,每周或者每月固定时间买。我自己更倾向于“不跌不买、小跌小买、大跌大买”,每天下午2:50看一下所买的基金,连着跌再等到开始涨两三天的时候,就买点儿。在这里也不建议一把梭哈,想投资也最少分6个月把钱投进去。
2.什么时候卖?时间是最大的杠杆,前面说的几个指标都适合以年为单位来衡量某个基金,用闲钱投资应该长期持有,除非遇见大盘下跌如2021年开年这一波要及时止盈,如果是亏的就放在那里就行,只要我不卖就永远不会亏。
先喝酒去了,大家请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