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cannon
2021-12-26T17:06:13+00:00
半夜突发奇想——我是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可能——
实际上哪怕像北上广深杭这样的地方,当前仍有相当的空地和荒地,只不过就是不拿来盖住宅。
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众多的已经存在的如此高容积率的住宅楼,其实没有必要盖那么多层,没有必要那么高的容积率,因为地其实有的是。
可是为什么呢?
看看广州咯,但是资源就集中在那几个去
偏远的地方商场都没
让子弹飞:“这事谁问谁死”。
就算没地,也会开辟新地区圈地,比如:高新、开发、滨湖 之类
突然想到小约翰可汗的一句名言: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s:a2:goodjob]
高尔夫球场?[img]http://img4.nga.cn/ngabbs/post/smile/pg05.png[/img][img]http://img4.nga.cn/ngabbs/post/smile/pg05.png[/img]
这事谁问谁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30/-7Q2p-mcpZkT3cSsg-lc.jpeg[/img]
[quote][pid=577451182,30060839,1]Reply[/pid] Post by [uid=61916713]大人冤枉啊[/uid] (2021-12-30 01:16):
除了深圳是真的没地 全国真就是捂地等涨[/quote]深圳空地多了去了
北京市中心这么点地方走几公里就是一片高尔夫球场,每年维护草坪需要巨量淡水资源,但偏偏可以顶绿化指标
你有没有考虑过开发一块1平方公里的商圈需要建造多少软硬件资源?
城镇化的发展和人的集中,可以使基础配套设施的成本降低。
即便是高层住宅,也分有50平的两居和200平3居来区分不同阶层。
即便平原面积充裕可以建造更多房子,但用于农业,工业岂不是更好?
毕竟土地也是生产资料
地确实有的是,但铺开了住,如果是北京,目前的人口数量估计得住到20环了,通勤单程6小时[s:ac:茶]
太分散了的话很多公共设施的成本指数级上涨,不说医院学校这类,就是电线水管这些都需要更高成本
我家周边是真没地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30/-7Q2p-dhdoZhT3cSsg-lc.jpe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