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有必要的,但要科学,建议有孩子老哥都重视这一点。

el gato123-avatar

el gato123

2024-04-17T08:05:56+00:00

挫折教育换句话说应该叫心理疫苗。
类似病毒疫苗,可以增强免疫。
不打疫苗,如果突然遇到病毒(挫折),无法应对,可能会造成很大伤害。
但是,如果这个疫苗没打好,可能人就没了呆

人一辈子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太过于保护,那注定温室花朵,经不起风浪,毕竟我们不能护他们一辈子。
再有,很多孩子从小就吃定了父母没我不行,会做出一些事情逼迫父母的,我见过太多。

培养对抗挫折的能力和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怎么培养,国内外很多书都有详细的教程。
虽然当父母不需要考试,但是我们还是得自学的。

同意的就谢谢老哥,如果不同意的那看看就好,不必跟我嘴犟。

最后,叠个甲,我是心理学博士,某国家重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毕业的。算是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的。
Pico-avatar

Pico

老哥说的在理,也没过分或者过头的话。所以不用在最后又打预防针又叠甲,这样反而让人觉得你太在意一些负面反馈。
须知泥潭不全是理性的人,既然发言了,就要做好挨轰的准备。
el gato123-avatar

el gato123

+ by [九九] (undefined)

老哥说的在理,也没过分或者过头的话。所以不用在最后又打预防针又叠甲,这样反而让人觉得你太在意一些负面反馈。
须知泥潭不全是理性的人,既然发言了,就要做好挨轰的准备。

纯粹就是想那些真正希望孩子好的人进来一起交流,讨论怎么带娃更好。
叠加啥的是防止前几楼带节奏乱了风向哭笑
ML Sinister-avatar

ML Sinister

请问楼主有哪些这方面的书 推荐一下吧
BrokeSkate-avatar

BrokeSkate

是这样的,挫折教育重点在于家长要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孩子在受到挫折之后还能从家长这里找到后路,逐渐缓和情绪,长期下来也相当于一种CBT。
但是问题是大部分家长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很差,别说托底,不打骂都不错了。
꧁𝕠𝕣𝕒𝕟𝕘𝕖꧂-avatar

꧁𝕠𝕣𝕒𝕟𝕘𝕖꧂

挫折教育的度是最难把握的吧...力度小了没什么用反而可能让孩子产生轻视心理,力度大了搞不好就变成精神打压和心理摧残
另外还有性质问题,怎么样的才能算是正常的挫折教育而不是心理或肉体的虐待
marK-avatar

marK

多打游戏 敢输想赢即可
Nexas-avatar

Nexas

生活中已经有那么多挫折了,还需要挫折教育吗?
好奇说要挫折教育的,是多么的顺风顺水啊
ZanFreezy-avatar

ZanFreezy

+ by [灭之眼] (undefined)

多打游戏 敢输想赢即可
他骄傲了就给他玩魂
Wallflower-avatar

Wallflower

+ by [后的四月] (undefined)

生活中已经有那么多挫折了,还需要挫折教育吗?
好奇说要挫折教育的,是多么的顺风顺水啊

那遇到挫折直接跳楼自杀的怎么办?我大学就见过被扣了德育分就跳楼了,不是哥们这至于吗
BushidoCola-avatar

BushidoCola

马一下,有了娃后看了一些教育和培养类的书,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孩子的区别。大多书中讲的过于全面,覆盖的多数情况都不适用于自己忧伤
Nad3kawadown-avatar

Nad3kawadown

道理我都懂
能不能列几个实际操作出来参考一下
kilo11-avatar

kilo11

你有孩子吗?
ShizuNara-avatar

ShizuNara

+ by [尼迪克一转] (undefined)

道理我都懂
能不能列几个实际操作出来参考一下
+1
Snowy_on_30Hz-avatar

Snowy_on_30Hz

你这么大一段话说了等于白说,信息量比GPT车轱辘话还低
marK-avatar

marK

+ by [莉莉] (undefined)

他骄傲了就给他玩魂

不至于 小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焦点过于集中信息录入率低下
主要环境外添加大量额外细节信息即可 例如HIFIRUSH 说起来是割草 但是跟着节奏更好
再往上可以鬼泣或者饥荒 用魂系太过分了。。
Edna-avatar

Edna

理论容易实操难啊!这跟屠龙术差不多!
Snowdrop-avatar

Snowdrop

打游戏玩hc模式
Broso94-avatar

Broso94

呆众所周知,做父母是不用考试的,挫折教育的度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的
el gato123-avatar

el gato123

+ by [尼迪克一转] (undefined)

道理我都懂
能不能列几个实际操作出来参考一下

父母做到自我情绪控制,就大概率成功了一半。
所以先推荐一本gross的情绪调节手册。
再比如佩里的《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抛砖引玉,只要想看,微信阅读有很多,多看看不会坏。
这些是我看过部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