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
2021-05-12T17:36:04+00:00
本人14年国考上岸广州税务,面试94。
之前半年时间在项目组里,最小的领导是chu,和si级领导交流过,回答过bu级的提问。知道领导的思路和逻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面试,或者公务员道路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需求分析
1.领导什么都不知道
高层的管理者在收到下面人的汇报时,他们对于你给出的信息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你需要把你的想法,你做的工作一点一点条理清楚的摆在领导面前。书面的话,一是二是三是请加粗,口头的时候第一点第二点请重音。用你的提示帮助领导知道你的思路是什么。
2.领导什么都知道
高层的领导者可能业务不纯熟,但是逻辑一定清洗。三个小点,第一个讲颜色,第二个讲大小,第三个讲绿色的东西很小。这种情况下领导一定会狠狠批你,说你逻辑不清。
第一个红色,第二个绿色,第三个蓝色,分别大小如何。这种信息领导才会听进去。
3.领导在不断的吸收你的信息
可能领导让你交材料,第一次让你用颜色描写三个箱子,第二次用材料,第三次用大小,第四次用方位。通过对你给出的信息进行整理,领导可以明确的知道这三个箱子的特征和属性。
4.领导没有时间
我亲眼见过某位不能说的大人每天批阅的文件厚度,大概有50cm。所以领导一定会只看你给的标题结构,不会看你到底是僧推还是僧敲,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所以领导需要的是调理通顺,逻辑自洽的材料,而不是你推敲的我这个段落把奥巴马写在了特郎普前面,那个地方把特郎普写在了奥巴马前面这种细节。
同理,面试中,面试官真正想要的是你的逻辑结构。公务员最需要的也是逻辑清晰的人。面试时逻辑清晰的面试者,只要屁股不出问题,成绩一般不会差。
实现方式
1.分析态度
首先你要确定你说话的对象是谁,现实中对于chu还是si还是bu。不同人站在的高度,角度不一样。你的逻辑切入点就完全不同。
2.逻辑细分
逻辑调理切割时,一定要一杆秤端平,全部要用用一个标准切分你的条理。
用颜色分,就全部用颜色,哪怕还有未知颜色的,那也用颜色未知来表达。
3.控制语速语气
书面语注意语气,对内部,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对上级部门,请示,请批阅。对下级,要求,必须。
口语中,不要急着说,一定要三思再说出口。
汇报小结
当你汇报完了,唯一比较有发挥空间的就是小结。小结一般参照两部分分开。
第一部分是事实。我们做了12项工作,用时3个月,集中8个人等。
第二部分是道理。我们在xx的领导下,我们考虑到建议,我们申请,我们需要xx的协助。
基本上越是高层的领导,越喜欢这种逻辑结构的内容,因为十分便于理解,可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本文的写法本质上也是这个内容的一种表现。
需求分析,逻辑框架,段落小结的三段式多层重叠,再加上前面的基本介绍,即可堆叠出一份领导满意的文章,或者面试答案。
之前半年时间在项目组里,最小的领导是chu,和si级领导交流过,回答过bu级的提问。知道领导的思路和逻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面试,或者公务员道路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需求分析
1.领导什么都不知道
高层的管理者在收到下面人的汇报时,他们对于你给出的信息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你需要把你的想法,你做的工作一点一点条理清楚的摆在领导面前。书面的话,一是二是三是请加粗,口头的时候第一点第二点请重音。用你的提示帮助领导知道你的思路是什么。
2.领导什么都知道
高层的领导者可能业务不纯熟,但是逻辑一定清洗。三个小点,第一个讲颜色,第二个讲大小,第三个讲绿色的东西很小。这种情况下领导一定会狠狠批你,说你逻辑不清。
第一个红色,第二个绿色,第三个蓝色,分别大小如何。这种信息领导才会听进去。
3.领导在不断的吸收你的信息
可能领导让你交材料,第一次让你用颜色描写三个箱子,第二次用材料,第三次用大小,第四次用方位。通过对你给出的信息进行整理,领导可以明确的知道这三个箱子的特征和属性。
4.领导没有时间
我亲眼见过某位不能说的大人每天批阅的文件厚度,大概有50cm。所以领导一定会只看你给的标题结构,不会看你到底是僧推还是僧敲,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所以领导需要的是调理通顺,逻辑自洽的材料,而不是你推敲的我这个段落把奥巴马写在了特郎普前面,那个地方把特郎普写在了奥巴马前面这种细节。
同理,面试中,面试官真正想要的是你的逻辑结构。公务员最需要的也是逻辑清晰的人。面试时逻辑清晰的面试者,只要屁股不出问题,成绩一般不会差。
实现方式
1.分析态度
首先你要确定你说话的对象是谁,现实中对于chu还是si还是bu。不同人站在的高度,角度不一样。你的逻辑切入点就完全不同。
2.逻辑细分
逻辑调理切割时,一定要一杆秤端平,全部要用用一个标准切分你的条理。
用颜色分,就全部用颜色,哪怕还有未知颜色的,那也用颜色未知来表达。
3.控制语速语气
书面语注意语气,对内部,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对上级部门,请示,请批阅。对下级,要求,必须。
口语中,不要急着说,一定要三思再说出口。
汇报小结
当你汇报完了,唯一比较有发挥空间的就是小结。小结一般参照两部分分开。
第一部分是事实。我们做了12项工作,用时3个月,集中8个人等。
第二部分是道理。我们在xx的领导下,我们考虑到建议,我们申请,我们需要xx的协助。
基本上越是高层的领导,越喜欢这种逻辑结构的内容,因为十分便于理解,可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本文的写法本质上也是这个内容的一种表现。
需求分析,逻辑框架,段落小结的三段式多层重叠,再加上前面的基本介绍,即可堆叠出一份领导满意的文章,或者面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