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o
2025-03-01T16:16:55+00:00
开头先放上最后选择的配置
其实去年看完su7 发布会后,犹豫了几天,最终锁单了max,等了4个半月,终于在八月中旬提车。不得不说su7 Max是一辆非常不错的车,作为一个7月刚拿驾照的新手,开着新手模式,借助360、自动泊车、代客泊车等各种智能辅助功能,可以非常轻松的上手。虽然是一辆非常大的车(5*2),但是实际开起来却会觉得这是一个很迷你的车。
下单时其实决定这车开到报废为止,从新手模式、舒适模式、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一路开上去,先开个一年的新手模式锻炼车技,然后再一点点随着驾驶技能提升来换更高级的模式。

谁知去年7月19号的雷军年度演讲上突然宣布了su7 ultra这款新车型,不过当时看这车的介绍,我的第一想法这是小米秀肌肉的一款产品,价格绝对会非常高,不可能会走量。即使如此,后面几个月还是一直观望着ultra的相关资讯,比如在纽北的各种故事。
10月29日的预发布会上进一步介绍了各种配置,基本上是max上因为预算而妥协的一些小东西,基本都给加上了,比如说双层玻璃、更舒适的座椅、防眩目左右后视镜等,基本上可以说是su7 max的全面升级款。当时给了一个预售价格81.49万,有点贵。不过相对于我本来预期上百万的猜测来说,已经便宜不少了。而且当时我预估这应该是大满配的价格,基础应该是60多万,到时候选配一些想要的配置,70多万应该可以拿下。由于工作了很多年了,攒了些钱,完全可以全款拿下了。由于单身一人,几年内也没买房的准备,所以相对而言,购买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当时犹豫了很多天,考虑是否应该五年后再考虑ultra,那段时间基本隔一段时间就决定买,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决定不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了解更多资讯后,购买的想法越来越深了。最终在发布会定档2月下旬的时候,基本决定购买了,那时做好最终选配完接近80万,购置税5万左右,保险每年2-3万,做好接近90万落地的准备了。
最终到了2.28发布会那天,最终揭露价格时,52.99起步,这样算下来,最终选配完,比我最初预算一下子少了二十多万,这下不得不买了。决定购买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选配了,几个颜色中在太空银和鹦鹉绿中纠结,轮毂则在锻造轮毂的石墨黑和金属铷中纠结,前舱盖则纠结如果选绿色,碳纤维原色是否会与绿色不搭?由于有max的前车之鉴,我知道app里的渲染图跟实际观感可能会差别很大。最终周五晚上先去珠海交付中心试乘了下,实际体验了下。不过珠海太小了,只分配了一辆黄色的,最终周末两天去了趟广州,一个个门店跑过来,最终看到了白色、绿色的实车,白天和晚上的效果都看完后,基本就确定是选择绿色了。周末两天没看到银色的实车,不过后面有公司同事提了银色实车,去看了眼,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亮,有点暗淡,最终就决定选鹦鹉绿了。
(13u拍出来不知道为啥会偏蓝,实际肉眼看就是碧绿色的,很好看)


由于各种配置还有可能调整,因此尽管发布会后几分钟就从小定转成大定了,但最终决定让他自然到7天犹豫期结束再自动锁单。这样既可以保留小定转大定的优先交付权,又可以在7天内随便修改配置而不影响太多交付时间,因为发布会后才大定的订单必定会排在我后面。
终于在今天十点,最终自动锁单了,接下来就是跟max一样,等个四五个月交车咯。
下面是个人感想,跟车可能关系不大,提前说一声~
说起来有一点点感慨,在小米发布小米手机1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拿着1000的诺基亚C502,看到隔壁寝室的同学拿着小米1,非常羡慕,但是说实在真的买不起。当时家境比较穷,1999当时我来说也是完全超出预算了。后面大学时,通过做家教、发传单、做心理实验被试等各种兼职,赚够生活费的同时,买了一台小米2A,作为我最初从塞班系统转为接触安卓系统的设备,当时爱不释手。
后面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小米冲高端的小米note大降价,从2999降价为1999,当时觉得捡到便宜了,从攒的钱里面拿出了1999入手了一台。不得不说这机器手感很好,但是性能真的拉胯,怪不得会大降价。
直到大学毕业,带着不到五位数的全部身家来到了广东工作。由于幸运地选择了时代娇子的it行业,收入相对其他行业较高,个人消费水平也不高,慢慢地也是攒了一些钱,入手了小米MIX2、小米11Ultra、小米13Ultra,但是也都是几千块的小东西,更贵的米家的东西也没买过。对我而言,小米最大的价值是,他能在我有限的预算内,给我体验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我是真的觉得小米做到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至少是对我个人而言。

2021年,雷军宣布小米要进军汽车行业。说实在的,虽然我一直在用小米的各种东西,但是对一个手机公司,进军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是完全不抱信心的。但是三年后,小米su7 ultra的技术发布会和正式发布会后,我发现小米好像还真的做出了个东西。部分米粉长大了,也慢慢有点钱了。当时最终决定购入一台,即使当时还在学科目三,仍未拿到驾照。
又是接近一年后,su7的完全体ultra发布了,在考虑几个月后,我最终也决定下单了,不过不出意外的话,这车应该十年内不会再换了。他应该是完全满足了我从一个一年不到的新手司机(使用新手模式)到小有几年经验的初级司机(标准模式),再到拥有相对丰富经验的中高级司机(运动模式)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他的上下限完全可以满足。
有些人总说小米是靠营销才有各种成绩,但我跟它一同这十五年成长过来,伴随我的高中、大学、工作阶段,我是真的觉得小米是一家很酷的公司,也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不是价格高才有面子,在同样的价格下,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配置,更好的体验,这才是一个科技公司应该做的。感动人心,价格公道。
打开小米社区看了眼,正好是注册小米账号第3888天,在这一天锁单ultra,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就此碎碎念几句
其实去年看完su7 发布会后,犹豫了几天,最终锁单了max,等了4个半月,终于在八月中旬提车。不得不说su7 Max是一辆非常不错的车,作为一个7月刚拿驾照的新手,开着新手模式,借助360、自动泊车、代客泊车等各种智能辅助功能,可以非常轻松的上手。虽然是一辆非常大的车(5*2),但是实际开起来却会觉得这是一个很迷你的车。
下单时其实决定这车开到报废为止,从新手模式、舒适模式、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一路开上去,先开个一年的新手模式锻炼车技,然后再一点点随着驾驶技能提升来换更高级的模式。

谁知去年7月19号的雷军年度演讲上突然宣布了su7 ultra这款新车型,不过当时看这车的介绍,我的第一想法这是小米秀肌肉的一款产品,价格绝对会非常高,不可能会走量。即使如此,后面几个月还是一直观望着ultra的相关资讯,比如在纽北的各种故事。
10月29日的预发布会上进一步介绍了各种配置,基本上是max上因为预算而妥协的一些小东西,基本都给加上了,比如说双层玻璃、更舒适的座椅、防眩目左右后视镜等,基本上可以说是su7 max的全面升级款。当时给了一个预售价格81.49万,有点贵。不过相对于我本来预期上百万的猜测来说,已经便宜不少了。而且当时我预估这应该是大满配的价格,基础应该是60多万,到时候选配一些想要的配置,70多万应该可以拿下。由于工作了很多年了,攒了些钱,完全可以全款拿下了。由于单身一人,几年内也没买房的准备,所以相对而言,购买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当时犹豫了很多天,考虑是否应该五年后再考虑ultra,那段时间基本隔一段时间就决定买,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决定不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了解更多资讯后,购买的想法越来越深了。最终在发布会定档2月下旬的时候,基本决定购买了,那时做好最终选配完接近80万,购置税5万左右,保险每年2-3万,做好接近90万落地的准备了。
最终到了2.28发布会那天,最终揭露价格时,52.99起步,这样算下来,最终选配完,比我最初预算一下子少了二十多万,这下不得不买了。决定购买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选配了,几个颜色中在太空银和鹦鹉绿中纠结,轮毂则在锻造轮毂的石墨黑和金属铷中纠结,前舱盖则纠结如果选绿色,碳纤维原色是否会与绿色不搭?由于有max的前车之鉴,我知道app里的渲染图跟实际观感可能会差别很大。最终周五晚上先去珠海交付中心试乘了下,实际体验了下。不过珠海太小了,只分配了一辆黄色的,最终周末两天去了趟广州,一个个门店跑过来,最终看到了白色、绿色的实车,白天和晚上的效果都看完后,基本就确定是选择绿色了。周末两天没看到银色的实车,不过后面有公司同事提了银色实车,去看了眼,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亮,有点暗淡,最终就决定选鹦鹉绿了。
(13u拍出来不知道为啥会偏蓝,实际肉眼看就是碧绿色的,很好看)


由于各种配置还有可能调整,因此尽管发布会后几分钟就从小定转成大定了,但最终决定让他自然到7天犹豫期结束再自动锁单。这样既可以保留小定转大定的优先交付权,又可以在7天内随便修改配置而不影响太多交付时间,因为发布会后才大定的订单必定会排在我后面。
终于在今天十点,最终自动锁单了,接下来就是跟max一样,等个四五个月交车咯。
下面是个人感想,跟车可能关系不大,提前说一声~
说起来有一点点感慨,在小米发布小米手机1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拿着1000的诺基亚C502,看到隔壁寝室的同学拿着小米1,非常羡慕,但是说实在真的买不起。当时家境比较穷,1999当时我来说也是完全超出预算了。后面大学时,通过做家教、发传单、做心理实验被试等各种兼职,赚够生活费的同时,买了一台小米2A,作为我最初从塞班系统转为接触安卓系统的设备,当时爱不释手。
后面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小米冲高端的小米note大降价,从2999降价为1999,当时觉得捡到便宜了,从攒的钱里面拿出了1999入手了一台。不得不说这机器手感很好,但是性能真的拉胯,怪不得会大降价。
直到大学毕业,带着不到五位数的全部身家来到了广东工作。由于幸运地选择了时代娇子的it行业,收入相对其他行业较高,个人消费水平也不高,慢慢地也是攒了一些钱,入手了小米MIX2、小米11Ultra、小米13Ultra,但是也都是几千块的小东西,更贵的米家的东西也没买过。对我而言,小米最大的价值是,他能在我有限的预算内,给我体验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我是真的觉得小米做到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至少是对我个人而言。

2021年,雷军宣布小米要进军汽车行业。说实在的,虽然我一直在用小米的各种东西,但是对一个手机公司,进军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是完全不抱信心的。但是三年后,小米su7 ultra的技术发布会和正式发布会后,我发现小米好像还真的做出了个东西。部分米粉长大了,也慢慢有点钱了。当时最终决定购入一台,即使当时还在学科目三,仍未拿到驾照。
又是接近一年后,su7的完全体ultra发布了,在考虑几个月后,我最终也决定下单了,不过不出意外的话,这车应该十年内不会再换了。他应该是完全满足了我从一个一年不到的新手司机(使用新手模式)到小有几年经验的初级司机(标准模式),再到拥有相对丰富经验的中高级司机(运动模式)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他的上下限完全可以满足。
有些人总说小米是靠营销才有各种成绩,但我跟它一同这十五年成长过来,伴随我的高中、大学、工作阶段,我是真的觉得小米是一家很酷的公司,也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不是价格高才有面子,在同样的价格下,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配置,更好的体验,这才是一个科技公司应该做的。感动人心,价格公道。
打开小米社区看了眼,正好是注册小米账号第3888天,在这一天锁单ultra,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就此碎碎念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