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举重这个项目要是某个级别棋逢对手了,可以说是最具观赏性的竞技体育项目

TommyTAI-avatar

TommyTAI

2024-08-01T17:33:57+00:00

虽然刘国正、女排、唐功红逆转,博尔特破纪录、阿根廷夺世界杯这些也是十分精彩,但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三场男子举重比赛:

第一场是2021东京谌利军,里约抽筋导致没成绩,东京前夕大伤手术,一大堆debuff,比赛最后时刻哥伦比亚选手领先他11kg,他直接要187kg比开把高12kg,然后几乎毫不费力的就举起来了,感觉那一刻他根本没有觉得那杠铃重,举重若轻。

第二场是龙清泉2016年里约,和朝鲜选手从抓到挺血拼到最后一刻,朝鲜选手奇迹般地挺起169kg,由于朝鲜人体重轻,龙清泉必须多举1kg,最后纪录全破夺金,朝鲜选手也值得尊敬。这场比赛我在空调之下看的大汗淋漓,实在过于经典,极度推荐没看过的朋友去搜一搜。

最后一场也是最经典一场,2000年悉尼占旭刚,70公斤级王者项目被改没,被迫参加77。抓举发挥失常落后一二名7.5和5公斤,挺举比赛希腊选手米特鲁202.5kg平纪录,领先占旭刚5kg,希腊团队都开始庆祝了,结果占旭刚挺起207.5kg,这是他在训练中都没尝试过的重量,他那经典下蹲挺就硬生生起来了,可以说这是举重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力王名不虚传。这个207.5给幼小的我极大的心灵震撼,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这个重量有多恐怖,军神吕小军参加77公斤级比赛的时候也才挺202,后来改81公斤级最高207。占旭刚真是永远的神
el mono-avatar

el mono

之前看剪辑,有一个保持举起来了特别久的是哪场比赛
NRF-PROXY-avatar

NRF-PROXY

+ by [baolongrtt] (undefined)

虽然刘国正、女排、唐功红逆转,博尔特破纪录、阿根廷夺世界杯这些也是十分精彩,但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三场男子举重比赛:

第一场是2021东京谌利军,里约抽筋导致没成绩,东京前夕大伤手术,一大堆debuff,比赛最后时刻哥伦比亚选手领先他11kg,他直接要187kg比开把高12kg,然后几乎毫不费力的就举起来了,感觉那一刻他根本没有觉得那杠铃重,举重若轻。

第二场是龙清泉2016年里约,和朝鲜选手从抓到挺血拼到最后一刻,朝鲜选手奇迹般地挺起169kg,由于朝鲜人体重轻,龙清泉必须多举1kg,最后纪

我一直不明白咱国家许多运动员挺举都用下蹲式的方法,感觉比一般的跨步式的要难啊,前几天丢的那个金牌感觉要是用跨步没准就起来了,最后那一下的行程要长不少呢,有懂行的解释解释么
ibobaba31-avatar

ibobaba31

+ by [宇朋朋] (undefined)

之前看剪辑,有一个保持举起来了特别久的是哪场比赛

96年唐灵生?他也没想到居然举起来了,教练上去才放下杠。
relax-avatar

relax

龙清泉不是因为体重原因要比朝鲜选手多举1kg(虽然确实体重劣势),而是因为重量只能加不能减,龙清泉挺举只需要167就能夺冠,但严润哲已经举起169了,龙清泉没办法再回去举167了。
再往前追溯,龙清泉第二次举了166成功,严润哲抓举落后3kg,要想夺冠必须直接举到169,然后严举169失败,龙清泉要170,是为了逼严润哲连续举169,赌他举不起来,结果严润哲居然举起来了,反把龙清泉逼到绝境,更没想到龙清泉也举起了170完成反杀。
Spitze-avatar

Spitze

下蹲挺貌似外国人一直没学去,一直是中国举重的看家绝技
Pluto!-avatar

Pluto!

铅球链球这种看着比较爽。
尤其是链球。
建议铅球也像举重一样分开,滑步算一个成绩,旋转算一个成绩,再来个总成绩。。。
Spitze-avatar

Spitze

占旭刚在悉尼挺举举起207.5的时候,貌似81公斤级的挺举世界纪录才195
アル-avatar

アル

+ by [尔达拉] (undefined)

我一直不明白咱国家许多运动员挺举都用下蹲式的方法,感觉比一般的跨步式的要难啊,前几天丢的那个金牌感觉要是用跨步没准就起来了,最后那一下的行程要长不少呢,有懂行的解释解释么

下蹲挺对腰背要求更高,更容易出上线,怎么说呢,这个姿态更适合年轻运动员出成绩,但是年纪大的运动员用这个姿势一旦腰背有伤,就很容易成绩维持不住,但是分步的话年纪大也不太怕,因为分步的话,腰背有点伤,也不太会直接坚持不住。
BorisJankson-avatar

BorisJankson

+ by [尔达拉] (undefined)

我一直不明白咱国家许多运动员挺举都用下蹲式的方法,感觉比一般的跨步式的要难啊,前几天丢的那个金牌感觉要是用跨步没准就起来了,最后那一下的行程要长不少呢,有懂行的解释解释么

我个人觉得下蹲式起来是双腿同样发力,跨步可能双腿受力不均?赛场上两种都有只能说各有优劣,我们这边全是下蹲式我觉得更像是因为早期都是下蹲,一代代传下来就全是下蹲式了,也没证据证明跨步式就比下蹲式更好那自然也没改的必要,而且你可以找军神的举重侧边视角的视频看下,下蹲式的观感是很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