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squid112
2025-04-22T02:07:52+00:00
又一个被冻醒的晚上,诅咒所有计划报废,价格歧视,重噱头不重体验的公司去屎,还有搞评测春秋笔法的大v也去屎
这机子制冷制热那些硬参数都没问题,但是使用中感受比较差。主要是温控摆烂(是真的故意摆烂,在程序里恶心你),然后冷热外壳响声很烦。
但是外壳响声睡着了其实听不见,而且环境温度变化小了以后响得也没那么频繁,所以最严重的就是温控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温控有多烂呢,设定28度,床头温度计测到24.5度还在使劲制冷。
为什么说他摆烂,因为他自己的app里是能看见识别到房间温度已经24度了,但是就是还要继续降温,ctmd。
为什么说他摆烂2,既然他自己温控不行,那通过智能家居通过床头的温度计联动行不行,比如低于26.5就降低制冷,高于27.5就继续制冷来实现温度恒定。
答案是不行又可以。
说他不行是无法在变频的条件下实现温度恒定。
还是上面的例子。对于变频的空调,我希望他在环境低于26.5的时候是降低制冷量来实现环境温度缓慢上升或者恒定,但是我设置一个联动 低于26.5将温度设置成28度,这智障空调还是会制冷到24度,设置成29度、30度也一样,就好像内置了一个时间限制,一旦开始制冷我至少运转上半小时,不然决不停机。
那怎么样能实现相对的稳定的温度控制呢,答案就是强行当定频空调用,低于设定的温度模式直接切成送风,高于设定的温度再改成制冷。
然后上面的问题是不是最低制冷量过大,导致环境温度不可避免的下降呢。个人觉得不是,而且就算是,当影响到用户体验是不是应该停止制冷,而不是低了3度了还使劲吹。
再者当时看某up主评测,这个型号最低可以测到100w输入功率的,这还是那个up主diss某另一个知名品牌的理由,我这边24度持续制冷的时候功率计看还是300w,远没有到最低制冷量。
推测是为了能效好看,毕竟最低制冷量时能效肯定比较难看,工科的人能理解这个逻辑,但是对于一般消费者,要去跟“晚上只需1度电”的牌子比就不怎么行了。
最后,当年买这个空调室其实有个大up的评测已经隐晦提出了温控不准问题。同样设定的温度,它就是制冷比别人低一两度。但是当时的弹幕一窝蜂都是神机制冷果然猛,然后以稍微多耗了一点电但是温度低好多来吹能效好,我也是被各种神机称号蒙了眼,现在想想真弱智。
再最后,最近租的房子有一台可能已经20多年的海信空调,定频的,这空调有个功能是遥控器是传感器,遥控器每10分钟无感的给主机发自己测到的环境温度,所以空调可以根据遥控器所在的位置精准控温。
精确识别温度就是多配两个传感器的事,小米温度计商品售价一个才20块,光算成本的话给一个房间哪怕布5个能多多少成本。2025年了3k的空调还要靠算法去估算,然后上万的空调来个红外识别人体温度,这都是什么解决办法,真jb无语。
这机子制冷制热那些硬参数都没问题,但是使用中感受比较差。主要是温控摆烂(是真的故意摆烂,在程序里恶心你),然后冷热外壳响声很烦。
但是外壳响声睡着了其实听不见,而且环境温度变化小了以后响得也没那么频繁,所以最严重的就是温控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温控有多烂呢,设定28度,床头温度计测到24.5度还在使劲制冷。
为什么说他摆烂,因为他自己的app里是能看见识别到房间温度已经24度了,但是就是还要继续降温,ctmd。
为什么说他摆烂2,既然他自己温控不行,那通过智能家居通过床头的温度计联动行不行,比如低于26.5就降低制冷,高于27.5就继续制冷来实现温度恒定。
答案是不行又可以。
说他不行是无法在变频的条件下实现温度恒定。
还是上面的例子。对于变频的空调,我希望他在环境低于26.5的时候是降低制冷量来实现环境温度缓慢上升或者恒定,但是我设置一个联动 低于26.5将温度设置成28度,这智障空调还是会制冷到24度,设置成29度、30度也一样,就好像内置了一个时间限制,一旦开始制冷我至少运转上半小时,不然决不停机。
那怎么样能实现相对的稳定的温度控制呢,答案就是强行当定频空调用,低于设定的温度模式直接切成送风,高于设定的温度再改成制冷。
然后上面的问题是不是最低制冷量过大,导致环境温度不可避免的下降呢。个人觉得不是,而且就算是,当影响到用户体验是不是应该停止制冷,而不是低了3度了还使劲吹。
再者当时看某up主评测,这个型号最低可以测到100w输入功率的,这还是那个up主diss某另一个知名品牌的理由,我这边24度持续制冷的时候功率计看还是300w,远没有到最低制冷量。
推测是为了能效好看,毕竟最低制冷量时能效肯定比较难看,工科的人能理解这个逻辑,但是对于一般消费者,要去跟“晚上只需1度电”的牌子比就不怎么行了。
最后,当年买这个空调室其实有个大up的评测已经隐晦提出了温控不准问题。同样设定的温度,它就是制冷比别人低一两度。但是当时的弹幕一窝蜂都是神机制冷果然猛,然后以稍微多耗了一点电但是温度低好多来吹能效好,我也是被各种神机称号蒙了眼,现在想想真弱智。
再最后,最近租的房子有一台可能已经20多年的海信空调,定频的,这空调有个功能是遥控器是传感器,遥控器每10分钟无感的给主机发自己测到的环境温度,所以空调可以根据遥控器所在的位置精准控温。
精确识别温度就是多配两个传感器的事,小米温度计商品售价一个才20块,光算成本的话给一个房间哪怕布5个能多多少成本。2025年了3k的空调还要靠算法去估算,然后上万的空调来个红外识别人体温度,这都是什么解决办法,真jb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