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反义词不就是外扩么,意思就是不做大蛋糕而是把蛋糕越分越小,所以才要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
奴隶不干最多的活就分不到饭吃,所以奴隶开始内卷。
奴隶主不压榨奴隶产出更多的东西,自己没法用金子擦屁股,于是奴隶主开始竞争。
某兽世界,就是一款玩家内卷的游戏[s:ac:哭笑]
内卷就是假设所有初中生都学7×24小时,中考全考满分,也还是只有50%能上高中[s:ac:哭笑]
现在内卷和其最初的意义有点偏差。
你当前最好用‘剧院垫脚效应’来理解内卷比较好。
所谓内卷
就是毫无意义的激烈竞争
比如考银行的柜员
初中毕业智力正常的培训下就能胜任
但是呢
上考天文下考地理
考了人文再考哲学
知道的是考个柜员
不知道的还以为选院士呢
是竞争,但是是不合理不正常的竞争,
成本高企,加上成本增长还没有上限标的,
远远超过了收益…
赔钱的买卖不仅不是没人做,你还得花大力气去争去抢,就是迅哥儿讲的做奴隶还不得,这就是内卷[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a2a2f43.png[/img]
网络上的“内卷”的含义已经泛化了
学术上我只知道有一篇研究中国近代为何落后的文章,里面写中国的小农经济社会有一种“内卷化”的倾向,即倾向于用提高效率而非扩张资源的方法解决问题。大体是这个意思,复述有偏差
举个例子,大学一门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写在一张A4纸上下周交上来。
竞争就是大家把一张纸写得满满地还言之有物。
内卷就是有人按论文的形式写了一本几十页的册子交上去,最后所有人都熬夜编册子。
我们一起生产蛋糕吃
技术越来越先进 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同单位的时间人力成本下我们做出的蛋糕越来越大 大家就越来越饱 那是欣欣向荣的时代
但技术和效率也不是无限增长的 终于我们的蛋糕差不多就只能做那么大了
那大家就开始抢面包 抢的多的吃得饱 能力差抢不到的就挨饿
慢慢的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怎么抢面包”这件事情上,抢不过别人就焦虑了 意识到有些面包怎么都不可能抢到 就躺平了
都说分配 但最终打破这个局面还是得进一步做大蛋糕的 但那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了
也就还剩些幻想 幻想人类命运共同体 幻想我们还能见证技术的大突破 生产力的大解放 闪耀新星的横空出世 文明的再一次跃进
全员不努力,清华只招1w人
全员过劳死,清华还是只招1w人
考试的时候 老师把几个差生放在一起互相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