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pid=578286730,30102754,1]Reply[/pid] Post by [uid=1305779]victorina[/uid] (2022-01-02 09:12):
为什么不是宁王没了?[/quote]汽车整车啊,宁王是电池
[quote][pid=578287064,30102754,1]Reply[/pid] Post by [uid=62538950]zkll1688888[/uid] (2022-01-02 09:15):
汽车整车啊,宁王是电池[/quote]汽车整车都没了,宁王还会有吗?[s:ac:哭笑]
[quote][pid=578287064,30102754,1]Reply[/pid] Post by [uid=62538950]zkll1688888[/uid] (2022-01-02 09:15):
汽车整车啊,宁王是电池[/quote]逻辑感人。电车销量上不去,电池卖给你吗?
这一个帖子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市场投资者间的“信息差”
怎么不说取消补贴车辆上限呢,一天到晚就知道咋咋乎乎的,22年绝对是新能源车继续爆发的一年,车企抢装欲望打满。
退补是好事。现在几乎可以确定年后会有一波新能车行情,1.目前抢先发财报的几个都是做新能车上游的,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都赚翻了,而且2223年的订单都拿到手软,比如上周的中科三环,直接带起一波稀土永磁的节奏。
2.乘用车从下半年起发的数据,新能车渗透率一直在超预期,从个人身边实际感受来看,上海最好的商场里一楼除了化妆品,手机,就是小鹏蔚来特斯拉的商铺,街上新能车也是肉眼可见的增多。朋友,同事,特别是年纪轻的换车现在首选的都是新能车。
3.退补,你要站在你是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个退补增加的成本,最后肯定是上游承担一部分,商家承担一部分,消费者承担一部分的,你作为消费者,如果未来一两年想买新能车,肯定是会赶在退补前动手的。所以从短期看,叠加新能车的销售数据,这肯定是一个偏利好的,你就等着卖方在涨上去后跟你吹,“退补刺激潜在消费者提前购买”吧。至于最后是不是这么回事,证伪都要下半年的事了。
所以这个逻辑环,销量和增长是基础,退补只会是一道点火的风。其实你如果认真研究过这几年的a股,排除白酒类不说,真正能走长坡的产业,都存在一个以电子消费品为终端导向,构筑整个产业链的逻辑。因为这个逻辑可以因销售数据的持续向好带来持续的买盘。立讯因为苹果走了将近2年半的长牛,新能车的立讯还只是在路上。这个模式在中国最行得通,原因有很多,但你只要知道结论就行了。中国说到底始终是一个工程师红利比较凸出的制造大国。在大家起跑线比较一致的行业里,这个优势会特别明显。
所以说散户买基金算了 获取信息的能力散户和散户区别都如此大,更别说机构了[s:ac:哭1][s:ac:哭1]
[s:ac:偷笑]我记得很早以前有个关于BYD的帖子就说这事儿了。。。
不会有人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吧
[quote][pid=578287491,30102754,1]Reply[/pid] Post by [uid=525116]变节者[/uid] (2022-01-02 09:17):
逻辑感人。电车销量上不去,电池卖给你吗?[/quote]孩子能吃饭了才会断奶,因为判断不会影响电车的增长势头才会退坡。难道国家是差这点钱吗,配套设施的建设比这花钱多了。
回看两年前,退坡后就是一波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