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
2022-05-18T12:18:09+00:00
部分新冠患者发生嗅觉异常,导致宜人气味闻起来像是污水或燃烧垃圾,粪便气味却'没那麽令人不悦,甚至像是饼乾味',但相关生物基础仍是个谜。
如今,科学家宣称发现此现象的'触发分子'(trigger molecule),可能是咖啡裡常见的化学物质2-furanmethanethiol。此研究被发表在《通讯医学杂志》上。
根据近期国际调查,与新冠相关的嗅觉丧失者之中,大约10%在疾病发生后立刻经歷嗅觉异常,他们6-7月后再度接受调查,此数字已上升至47%,而最常见的嗅觉异常诱因包括咖啡、巧克力、肉类、洋葱及牙膏。
研究团队好奇,上述物质是否含有特定化合物,试图借此找出改变嗅觉的罪魁祸首。他们招募29名嗅觉异常者,逐一测试咖啡内含的100多种气味化合物,果真发现其中15种引发嗅觉异常,而让受试者觉得闻起来噁心可怕罪魁祸首,可能就是2-furanmethanethiol。
《卫报》报导,鼻子具有超过400种不同类型的嗅觉受器,每一个都对应着不同气味。
2-furanmethanethiol对于嗅觉正常者而言,闻起来像是咖啡或爆米花味,对于嗅觉异常者而言,却是噁心或令人反感的。
此物质被嗅觉受器侦测到的门槛非常低,可能是人们失去嗅觉后,首先回到人体感官雷达上的化学物质之一。
英国雷丁大学教授、研究共同作者帕克(Dr Jane Parker)表示,此实验指出,嗅觉异常的噁心感并非只是胡思乱想,而与特定化学物质有关,
大脑似乎对气味进行错误分类,'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了如何解释它从鼻子接收到的讯号。'
另一名研究共同作者、来自皇家国家耳鼻喉及伊士曼牙科医院(RNTNEH)的甘恩(Simon Gane)坦言,若要深入了解这种情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这是第一个放大检视鼻内机制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这一定与神经及受器有关,因为这是(气味)分子被检测到的方式。'
如今,科学家宣称发现此现象的'触发分子'(trigger molecule),可能是咖啡裡常见的化学物质2-furanmethanethiol。此研究被发表在《通讯医学杂志》上。
根据近期国际调查,与新冠相关的嗅觉丧失者之中,大约10%在疾病发生后立刻经歷嗅觉异常,他们6-7月后再度接受调查,此数字已上升至47%,而最常见的嗅觉异常诱因包括咖啡、巧克力、肉类、洋葱及牙膏。
研究团队好奇,上述物质是否含有特定化合物,试图借此找出改变嗅觉的罪魁祸首。他们招募29名嗅觉异常者,逐一测试咖啡内含的100多种气味化合物,果真发现其中15种引发嗅觉异常,而让受试者觉得闻起来噁心可怕罪魁祸首,可能就是2-furanmethanethiol。
《卫报》报导,鼻子具有超过400种不同类型的嗅觉受器,每一个都对应着不同气味。
2-furanmethanethiol对于嗅觉正常者而言,闻起来像是咖啡或爆米花味,对于嗅觉异常者而言,却是噁心或令人反感的。
此物质被嗅觉受器侦测到的门槛非常低,可能是人们失去嗅觉后,首先回到人体感官雷达上的化学物质之一。
英国雷丁大学教授、研究共同作者帕克(Dr Jane Parker)表示,此实验指出,嗅觉异常的噁心感并非只是胡思乱想,而与特定化学物质有关,
大脑似乎对气味进行错误分类,'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了如何解释它从鼻子接收到的讯号。'
另一名研究共同作者、来自皇家国家耳鼻喉及伊士曼牙科医院(RNTNEH)的甘恩(Simon Gane)坦言,若要深入了解这种情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这是第一个放大检视鼻内机制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这一定与神经及受器有关,因为这是(气味)分子被检测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