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ashafta
2020-05-11T02:39:48+00:00
大有这个趋势。同一天首页三个翻唱。前段时间也都是同样的翻唱
TV歌唱类节目 也全是翻唱。比如最近的天赐的声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ckdtKuT1kShp-7d.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5325KqT3cShw-6b.jpg[/img]
看来大家都盯上了 夏天 哈哈哈哈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isjiKuT3cSi2-5w.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g65qK7ToS4z-6t.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k27K7ToS58-70.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63nfK8ToS5h-6s.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a5d7KgT1kSbi-5r.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2/-cckxQ5-gfweKgT1kSbe-61.jpg[/img]
听众的问题,天天喊华语乐坛完蛋了,不如以前了,以前多经典,根本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有一点理解不了的东西就开始批判,公司培养个新人不容易,翻唱多好啊
创作能力的匮乏+对于国内热点走向的无法把控+流量热度标准操作手法=翻唱出道赚热度再做打算。
与其说是听众的错,不如说是碎片快销娱乐的资本困局。
耐心认真的创作的产品远不及资本用流量生钱快,所以大肆造势的大部分是流量的操作的类型(除非这个歌手早就经得起考验,资本不需要承担等待的风险,而宣传稳赚不亏,比如周杰伦)。
于是,你我听到的头条的,多半是流量歌,反正工业快销品,质量?重要么?
独立歌手或者唱作人,如果本身资本不够,不能自带流量,多半就会被遗忘,虽然他们可能安之若素,但他们的作品确实会被流量抢夺眼球。
慢慢的他们会越来越边缘化。
而大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没有时间去追求真正的音乐,他们要的只是方便获得的音乐,虽然不排除有追求有余力的人,但大部分人还是资本帮他们做了选择。
这种选择会进一步降低听众对于音乐的后续期待以及要求。
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没有创造能力的歌手只能靠公司去找人写歌或者翻唱.
在互联网时代 模仿成功作品是比新作品容易吸引流量的.
这些酷爱翻唱的大部分走的是网红套路 而不是歌手路线
[quote][pid=421162870,21709787,1]Reply[/pid] Post by [uid=12468736]wdwbd[/uid] (2020-05-12 10:48):
听众的问题,天天喊华语乐坛完蛋了,不如以前了,以前多经典,根本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有一点理解不了的东西就开始批判,公司培养个新人不容易,翻唱多好啊[/quote]这也能把锅扣到听众身上?你创新真的新么?玩人家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玩的东西,还赶不上人家玩的好,然后还怪听众不喜欢听听不懂,怎么脸皮这么厚呢?把什么红烧胖大海,麻辣鱼鳞,冰糖肥肠,酒酿萝卜皮往桌上端,然后还怪食客不下筷可还行。
[quote][pid=421162870,21709787,1]Reply[/pid] Post by [uid=12468736]wdwbd[/uid] (2020-05-12 10:48):
听众的问题,天天喊华语乐坛完蛋了,不如以前了,以前多经典,根本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有一点理解不了的东西就开始批判,公司培养个新人不容易,翻唱多好啊[/quote]确实是听众的问题,培养一些跟他妈邪教一样的粉丝组织,不买个上百张开除粉籍,就是放打屁的声音也一群人去买。
老歌有群众基础啊,歌这个东西很多都是听得多了才觉得好听,选个好的老歌自带流量加成,自己写的歌谁想听都没咋听过
Reply to [pid=421266242,21709787,1]Reply[/pid] Post by [uid=18402304]y564675817[/uid] (2020-05-12 17:00)
音乐这玩意还不是循环往复,每个时代都有代表的音乐类型,不停翻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合,只有掌握了前人的东西你才能谈创新,现在就是流行trap,慢慢在往旋律说唱方向走,欧美的流行(狭义的pop)已经开始大量融合trap元素了,上个时代就是舞曲(lady gaga代表),这是人家的大环境,你可能不喜欢尼哥念经,但是这个类型是在往前发展的,而且是英国、美国、西语一起都在往前走
我们的大环境就是怀旧,听众守旧不接受新的东西,知名歌手几乎很难改变自己的风格,连尝试都不太敢,哪怕是新歌一定要保持给听众留有原有印象,歌手都有创作欲望,表达欲望也是往前走的,结果就是不停的在真人秀里面做所谓的大胆改编,一定要让观众有能抓住的旧有点才行,观众一旦听到作品无法勾起记忆就立马选择不听,周杰伦尝试过电音吧,没少被喷吧,现在还不老实的做回“自己”
中国音乐不是没有进取者,但都是年轻人,现在渠道又被资本控制,根本没出头之日,现在好歹有个台湾金曲奖,算是非常好的平台,也很开放不论资历只凭作品,可是粉丝们只关注自己的偶像获没获奖,实际上自己偶像的专辑都不见得听过一遍。。。。。。
国外也是流量当道,但即使是流量作品也是过硬的,b榜最大流量的Drake,也大大的推进了流行和rap的融合,一直走在前列
国内的听众现在就是不给创新的机会,创新只能在翻唱上动动心,这是事实
Reply to [tid=21709787]Topic[/tid] Post by [uid=33816441]JINXXXX[/uid] (2020-05-12 10:43)
就是唱口水歌的,翻唱简直是抬举他们了
自己私下唱或KTV唱没什么问题,公开这样唱很掉价很low
简单来说,经典老歌自带流量
新人+新歌,基本无人问津,需要时间积累,资本广告投入才能有市场反馈
新人+老歌,有喜欢这首歌的人会去尝试听一听,推广起来也便宜。无论是唱的好还是模仿的好,都会给人留下些印象
这就是很现实的市场问题。资本想赚快钱,明星想快点出名
[quote][pid=421306189,21709787,1]Reply[/pid] Post by [uid=590666]蔚莲倩影[/uid] (2020-05-12 19:39):
中岛美雪笑而不语[/quote][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那个十年也是翻唱啊。填词罢了。
我寻思你现在耳熟能详的一大波歌手都是翻唱啊,而且有的还不是出道靠翻唱,是成名作就是翻唱,而且有一部分还能靠一首翻唱的老本吃一辈子。(而且他们还先上车后补票,这些新生代起码还争得版权方同意才唱)
看来不光是游戏,现在唱歌也开始文艺复兴了[s:ac:喷]
简弘亦不是新人啊,原来是歌曲制作人,毛不易唱的不染是他谱曲[s:ac:哭笑]
80/90后给周杰伦刷数据和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就是很经典的老偶像重新炒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