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 😑
2025-04-19T06:33:57+00:00

书院高赞是这种回答在我看来是真的没救了
开头关于牢秦百姓倒欠爵位的,我问过好几个发这暴论的要史料证据,到现在一个没给我过正式回复。我也没在专业性的秦汉军功爵制研究里看到过类似的观点,纯纯的网络暴论。
还有秦国的军功爵上限问题,按照朱绍侯的《军功爵制研究》里的说法,秦国爵位对平民爵位没有制度上的上限,也就是没有规定平民的爵位上限在哪,至于平民拿到上限的难度就是另一个问题,确实很难,几乎没可能,但至少比早早定死上限的汉朝强。
商鞅变法规定爵位时说的只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没有任何规定限制平民的爵位上限。
真正限制平民爵位上限的正是从汉朝开始的,《汉官仪》中明确写了“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贳与子若同产。然则公乘者,军吏爵之最高者也。”
关于秦王的舅舅能直接当彻侯也是纯粹的拿汉朝制度硬说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历任秦王的舅舅就没有因为单凭舅舅身份封侯的。
历任秦王后大多都是六国公主,所谓的秦王舅舅大多数也是六王或者六国的近亲宗室,本身在六国中就有高等爵位,秦国承认六国的原有爵位,不需要秦王给他的舅舅们封侯。
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算是比较血脉比较偏远的楚国宗室,昭襄王的舅舅大名鼎鼎的魏然也是等到他攻打楚国,夺下宛邑和叶邑以后凭军功才封的侯。可以说秦王的舅舅因为身份原因可以有更多的立功机会,封侯更容易,但是没军功一样是封不了侯的,所谓一出生就是彻侯就是纯粹的胡扯。
秦汉外戚无功直接封侯的例子就是汉文帝开的头,“后父据《春秋》褒纪之义,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引经据典来给关系户封侯,完全违背了邦邦“非功不得封侯”的白马之盟,所以我觉得白马之盟另一部分的“非刘氏不王”也是挺好笑,挺双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