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这么一比,感觉《敦刻尔克》的水平确实很高

mAMasHendE-avatar

mAMasHendE

2020-10-26T06:57:25+00:00

《金刚川》炸了三次桥,《敦刻尔克》沉了三次船,但很明显《敦刻尔克》每次沉船给的观众的感觉是不同的。我觉得关键在于诺兰把每个视角的信息量控制的特别好,使得悬念可以一直使得紧张程度上升。
举个简单例子,在影片的第43分钟,在空中线视角,汤老师的同伴被击中迫降海面,从空中视角看迫降的很成功,飞机没有啥损害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6/-cckxQ5-1tynZtT3cSzk-k0.jpg[/img]
但是影片的62分钟,从船的视角才发现,事情并不顺利,迫降导致机舱打不开,差点被淹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6/-cckxQ5-g68aZdT3cSzk-k0.jpg[/img]
虽然这是我们20分钟前就已经知道的事情,但是虽然视角的不同我们看事物的感受会发生变化。
影片第48分钟,空中线视角我们看到一个正在沉没的渔船,但是下一个画面却是陆地的士兵正在把船往海滩上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6/-cckxQ5-am2sZuT3cSzk-k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6/-cckxQ5-5in4K2dT3cSzk-k0.jpg[/img]
10分钟之后我们才看到士兵发现渔船,这个时候悬念就被建立了。就像希区柯克说的,同一个故事“两个人走进一个屋子,坐下来谈话,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弹爆炸了”和“在走进屋子前,观众首先看到一个凶手进屋子将炸弹藏在桌子下,接着两个人走进屋子却没有发现炸弹,仍然坐下来谈话。”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6/-cckxQ5-1m4kK2cT3cSzk-k0.jpg[/img]

所以当敦刻尔克的三条线相聚的时刻,即使船被第三次炸,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在加上前两次观众对其他线视角信息的收集,这个时候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