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粤语相声为什么不找黄俊英先生呢

chaewon lover-avatar

chaewon lover

2022-01-29T15:40:27+00:00

[人文广东]86岁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坚持在演出一线:今生无悔 绝不“封喉”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广州学习平台

2022-01-28

已订阅

作者:莫斯其格 苏俊杰

“我16岁登台,今年是我从艺70周年。”2022年新年伊始,国家一级演员、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在荔湾区西关逢源耀华大街的黄俊英艺术馆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作为粤语相声的开山鼻祖,黄俊英从艺迄今已有70载。

尽管已经86岁高龄,但黄俊英仍然坚持活跃在演出第一线,他身姿矫健、精神矍铄,即使接受采访也是“笑料”不断,“包袱”张嘴就来。黄俊英说:“我很自豪,到这个年纪,依然有这么多观众喜欢我。”为了回报观众,黄俊英创作、表演不间断,他透露,自己心态一直年轻,他会学习网络语言、玩短视频,“不管是题材还是表演风格,我们粤语相声都要适应时代、跟上时代”。

?

黄俊英艺术馆。(来源:广州日报)

其人

“一生痴爱是相声”

在粤语方言地区,只要一提起黄俊英,人们就忍俊不禁,皆因他诙谐、搞笑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他是粤语相声的拓荒者、实践者,也是孜孜不倦的研究者、推广者。作为粤语相声代表人物,黄俊英出生在广州,成名在广州,是土生土长的广州西关人。

“一生痴爱是相声”,黄俊英说相声的开端,要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学习了北方相声中一个5分钟的‘返场小段’,后起名为《文化水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包袱’虽然浅白,却能让观众笑声不绝,我第一次讲相声就过了一把‘笑星’瘾”。

黄俊英下决心继续做相声。他通过研究、改编,把北方相声这一艺术形式移植到南粤大地,并先后创作、主演过上百个粤语相声作品,如《关公大战方世玉》《一对一》《省港澳大比拼》《广州话趣》等,深受观众欢迎。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生前曾感慨:“在广东说相声,我说不过黄俊英。”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也曾说:“在广州,相声能够受欢迎,黄俊英功不可没。”

粤语相声最“火”的时候,黄俊英一天演四场,场场爆满,把笑声洒遍城乡千家万户。有一次在四会演出,突然遇上停电,观众安安静静等了几个小时,演出结束已经是翌日凌晨3时,黄俊英说:“差不多40年过去了,这个场面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谈到依然坚持在舞台第一线的原因,黄俊英说:“观众这么喜欢本土文化、本土演员,我很自豪。黄俊英离不开粤语相声小品,粤语相声小品也离不开黄俊英。所以我曾多次表态,只要观众还喜欢我,我就会为这个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今生无悔,绝不‘封喉’——这样才对得起喜欢我的观众。”

?

黄俊英作品。(来源:广州日报)

其言

把市井生活融入相声里

广州日报:粤语相声和北方相声在结构、包袱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黄俊英:其实粤语相声和北方相声的结构、包袱差不多,都是讲究“三翻四抖”“说学逗唱”。最大的不同就是语言。起初,我们还没有水平和条件创作相声,多数是改编、移植北方相声。当然,这也是二度创作的过程,如果完全照搬就没有“包袱”了。后来我们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经过积累、创作,《广州话趣》《一对一》《打破常规》《借电话》等作品跟观众见面,我可以用粤语方言来抖包袱。广州话歇后语、俚语都很丰富、很有特色,能起到让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的效果。

广州日报:在表演中,您是如何牢牢把握住广州人“笑点”的呢?

黄俊英:广州话“好得意”、很活泼、很丰富。比如《一对一》,我把跟“一”字有关的成语全部串起来,一团和气、一帆风顺、一掷千金、一落千丈、一泻千里……观众都懂的成语,代入感很强。把市井生活融入相声里,大家会觉得很亲切,笑声不断。

广州日报:在广州讲相声和在其他地方讲相声,内容上、观众的反响方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黄俊英:同样的内容,在广州讲,比在其他地方讲,气氛会更热烈一些。有些粤语俚语,用别的语言没有办法“翻译”出它的意味。只要充分发挥粤语的优势,就能引出很多笑点。

广州日报:除了讲相声,您还参演《外来媳妇本地郎》《七十二家房客》等影视及舞台作品。您演的“369”一登场,观众就爆笑连连。您的表演秘诀是什么?

黄俊英:《七十二家房客》的“369”是我“心水”的角色。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看了我演的“369”后跟我说,黄老师,“369”这个人物只有您能演得这么好笑,因为您懂得用相声语言、相声包袱来演绎这个人物,其他演员没有办法演出这个味道。确实,我是用相声演员的特点来表演的,通过相声语言、相声包袱,给观众增加“笑料”。比如“369拔牙”片段,“369”被金医生拔去好牙而留下坏牙,大铁钳又夹到舌头,我就运用戏曲程式动作,滚下牙科椅子,连连呼痛,加上愤怒、痛苦、无奈等复杂表情……每每演到这里,观众“笑到肚痛”。

广州日报:您觉得年轻人对相声的态度是怎样的?

黄俊英:“现在的观众不听相声”是个误会。现在粤语相声肯定不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受欢迎,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市场。2021年12月我们在中山纪念堂演了一场,观众爆棚,气氛非常热烈,散场的时候大家都涌到台前要跟我们合影。为什么大家反响这么好?就是因为大家都热爱本土文化。当然,我们的节目一定要接地气,要适应时代要求,才能争取到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支持。一门艺术,有年轻的观众才有未来。现在的观众其实是很难争取的——大家每天都能通过手机接收到大量信息,打开手机都会戳半天,包括我本人在内,看手机、通过手机网购等,这些都是时代的变化。所以,演员要适应时代、跟上时代。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单位: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孟星 殷如筠

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

阅读

362,241

点赞

17,603
chaewon lover-avatar

chaewon lover

做学习强国刷到的,老先生德艺双馨在广东一带也颇有民望
Scooba-avatar

Scooba

黄俊英好搞笑的[s:ac:羡慕]
DrugsBunny-420-avatar

DrugsBunny-420

[quote][pid=585787437,30510720,1]Reply[/pid] Post by [uid=43260501]永恒神裂[/uid] (2022-02-01 00:14):

做学习强国刷到的,老先生德艺双馨在广东一带也颇有民望[/quote]你也会说在广东一带。。。
xXLOCXx27-avatar

xXLOCXx27

今年的相声本质上还是个普通话节目,请黄俊英真就只有粤语区人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