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sher
2020-04-21T16:20:06+00:00
上次终于看到我潭有老哥讨论钓鱼的事了,因为xxx不可描述之事没敢当天开帖,今日补上[s:ac:瞎](第一次发这类科普帖,可能很多地方会有纰漏,请各位大佬轻喷,我慢慢补充)
入坑一年多了,接触了路亚和台钓和传统谷麦逗钓,算个半壶水吧[s:ac:瞎]
可以为准备入坑学习的兄弟答疑解惑,或者与大佬讨论学习[s:ac:瞎]
白夜班倒班,可能回复不是很及时见谅[s:ac:瞎]
可能有很多准备入坑的新手看完我这杂乱无章的顺序更乱了。。。我是想起啥就更了。。。具体观看顺序可以为:
台钓介绍→线组介绍→子线鱼钩→调漂→鱼种
----------------------------
先更到这里吧,有兄弟需要了解更多的有关钓鱼的东西我再根据所需更新吧[s:ac:喘] -----------------荤哥线-----------------
本想把我所知道的钓鱼知识都一股脑写出来,发现想得太简单,网页版一直打不开只能全程手机码字,因此删除路亚类解说改日单开再讲。。。。至此钓鱼(台钓)篇完结,还有些细节可能没有讲到,有需要的兄弟可以私我加微信或者QQ交流嗷[s:ac:blink] 可能会有很多错别字 有不足之处望18CM大手子不吝赐教,慢慢修改[s:ac:羡慕]
入坑一年多了,接触了路亚和台钓和传统谷麦逗钓,算个半壶水吧[s:ac:瞎]
可以为准备入坑学习的兄弟答疑解惑,或者与大佬讨论学习[s:ac:瞎]
白夜班倒班,可能回复不是很及时见谅[s:ac:瞎]
可能有很多准备入坑的新手看完我这杂乱无章的顺序更乱了。。。我是想起啥就更了。。。具体观看顺序可以为:
台钓介绍→线组介绍→子线鱼钩→调漂→鱼种
----------------------------
台钓 ...
台钓,即台湾钓鱼技法,是20世纪80年代从台湾传到大陆的。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体育比赛活动也逐渐增多,钓鱼比赛活动更加活跃。台湾钓手在许多次比赛中连连获胜,使大陆的钓手刮目相看。
我对台钓的理解为:背着各种饵料各种鱼竿以及钓椅/钓台使用长度齐竿的线组并配合带脚鱼漂的钓法(更适合于静水平底)
目前大多数台钓使用的饵料多为模仿日本丸九饵料开发的综合饵料。饵料成分多为风干藻类/虾肉/鱼肉/麸类/薯类并配合拉丝粉混合而成,稍加水打揉成团就可使用。方便快捷
台钓鱼竿有调性与硬度的区分,接下来作大致的介绍:
调性:鱼竿的调性本意是指碳竿本身的含碳吨位在承受整体拉力所能达到的整体弯度即为调性,也就是说相同的竿,含碳吨位不一样,就有了调性的区别。如:28调,19调,37调等。
硬度:H 表示鱼竿的硬度,一般用于战斗竿的硬度标识,H越大则越硬。
通常情况下相同品牌系列、相同长度的鱼竿,如2H、4H。2H的会比4H的轻,以及2H会比4H的细,但是2H的会比4H的调性硬一些。
调性越软的竿的柔韧性越好。那么就需要强度更大的材料。所以通常H值更大。同时H是表示软硬度,而调性也是用软硬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H就是表示调性的感觉。
长度:台钓竿根据使用环境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常见的有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7.2米等
2.7-4.5常用于黑坑(也就是平常说的赌塘,给多少钱在多少时间内随便钓)
3.6-5.4常用于小河沟或者水库作钓鲫鱼或者小型鲤鱼
4.5-7.2常用于稍大型河流钓鲫鱼或鲤鱼
7.2以上就多为大型河流或者大型水库钓远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潭友要问为什么钓河流要分远近,为什么不能一根杆子钓完。这就要看当地实际鱼情及水情来选择作钓的长度了。
比如四川有些河流宽度比较窄,整个河流一共只有五米宽。那么你拿一根六米三的杆子。就完全超过了长度。
或者有的地方经常有车来往,鱼不爱靠边就愿意往深水的区域走。那么你用一根短杆子就钓不到鱼所处的位置。
所以鱼竿的实际使用情况需要根据所处的地方以及所钓的鱼的种类来使用。
台钓调漂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了鱼竿和鱼线还有鱼饵就可以钓鱼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如何判断是否有鱼在下面吃饵,就需要我们用鱼漂来体现鱼的吃饵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加上鱼漂就可以钓鱼了呢?也不对。我们需要调整漂在线组的位置。来体现整个钓组的灵敏度,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鱼的吃饵情况。
漂的目数:鱼漂的目数是指浮漂尾部的彩色格段,一个颜色为一目,中间有黑色分隔,彩色格有多少就是多少目的漂。
调漂,也叫调钓,就是调几目钓几目,调几目无伤大体,但是钓几目却是举足轻重的。调漂,其实调整的并非浮漂本身,而是通过调整浮漂钓目的变化,调整钩饵在水下的姿态。
调漂是有灵敏度的。越灵越能清晰地体现出鱼的吃口情况,反之亦然。在此我个人建议使用化老师(化绍新,绰号填湖真人)所使用的方法(调少钓多):
调漂法1、粗找底:在铅皮座缠绕上一块,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当你抛入水中,浮漂会没入水下,这时开始把浮漂向上移动,不断的抛入你选择的钓点,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更多就说明底已经找到。(此时最上面那颗太空豆最好保持不动)
2、调漂:调漂下移你的浮漂,2-3倍子线的长度开始用剪刀修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你需要的调目。(需要多次抛竿检查是否会有变化)
3、再找底:在底钩挂小铅皮或实战中使用的手食。挫一个玉米粒大小的饵料,挂在底钩上,抛入钓点,这时浮漂肯定又会再次没入水下,开始上移浮漂,直到浮漂出水一目,再找底就完成了。
4、钓目的选择:例如刚才调漂你调的是5目,当你搓不同大小的饵,不同比重的饵,当你第一次抛入钓点,钓目都是不一样的。初始钓目不是你来决定的,而是由饵来决定的。最后你可以选择调5钓1或2或3或4或5 甚至更高的钓目从钓1到钓5,不同的是你的子线弯曲程度,钓目越高,弯曲的越厉害。化老师的钓法为调3钓2或者调3钓1。此类调漂法稍微有一点顿,但是可以规避很多小鱼在水下触碰你饵料的信息,让你避开大部分对作钓无用的信息。
我对台钓的理解为:背着各种饵料各种鱼竿以及钓椅/钓台使用长度齐竿的线组并配合带脚鱼漂的钓法(更适合于静水平底)
目前大多数台钓使用的饵料多为模仿日本丸九饵料开发的综合饵料。饵料成分多为风干藻类/虾肉/鱼肉/麸类/薯类并配合拉丝粉混合而成,稍加水打揉成团就可使用。方便快捷
台钓鱼竿有调性与硬度的区分,接下来作大致的介绍:
调性:鱼竿的调性本意是指碳竿本身的含碳吨位在承受整体拉力所能达到的整体弯度即为调性,也就是说相同的竿,含碳吨位不一样,就有了调性的区别。如:28调,19调,37调等。
硬度:H 表示鱼竿的硬度,一般用于战斗竿的硬度标识,H越大则越硬。
通常情况下相同品牌系列、相同长度的鱼竿,如2H、4H。2H的会比4H的轻,以及2H会比4H的细,但是2H的会比4H的调性硬一些。
调性越软的竿的柔韧性越好。那么就需要强度更大的材料。所以通常H值更大。同时H是表示软硬度,而调性也是用软硬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H就是表示调性的感觉。
长度:台钓竿根据使用环境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常见的有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7.2米等
2.7-4.5常用于黑坑(也就是平常说的赌塘,给多少钱在多少时间内随便钓)
3.6-5.4常用于小河沟或者水库作钓鲫鱼或者小型鲤鱼
4.5-7.2常用于稍大型河流钓鲫鱼或鲤鱼
7.2以上就多为大型河流或者大型水库钓远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潭友要问为什么钓河流要分远近,为什么不能一根杆子钓完。这就要看当地实际鱼情及水情来选择作钓的长度了。
比如四川有些河流宽度比较窄,整个河流一共只有五米宽。那么你拿一根六米三的杆子。就完全超过了长度。
或者有的地方经常有车来往,鱼不爱靠边就愿意往深水的区域走。那么你用一根短杆子就钓不到鱼所处的位置。
所以鱼竿的实际使用情况需要根据所处的地方以及所钓的鱼的种类来使用。
台钓调漂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了鱼竿和鱼线还有鱼饵就可以钓鱼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如何判断是否有鱼在下面吃饵,就需要我们用鱼漂来体现鱼的吃饵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加上鱼漂就可以钓鱼了呢?也不对。我们需要调整漂在线组的位置。来体现整个钓组的灵敏度,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鱼的吃饵情况。
漂的目数:鱼漂的目数是指浮漂尾部的彩色格段,一个颜色为一目,中间有黑色分隔,彩色格有多少就是多少目的漂。
调漂,也叫调钓,就是调几目钓几目,调几目无伤大体,但是钓几目却是举足轻重的。调漂,其实调整的并非浮漂本身,而是通过调整浮漂钓目的变化,调整钩饵在水下的姿态。
调漂是有灵敏度的。越灵越能清晰地体现出鱼的吃口情况,反之亦然。在此我个人建议使用化老师(化绍新,绰号填湖真人)所使用的方法(调少钓多):
调漂法1、粗找底:在铅皮座缠绕上一块,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当你抛入水中,浮漂会没入水下,这时开始把浮漂向上移动,不断的抛入你选择的钓点,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更多就说明底已经找到。(此时最上面那颗太空豆最好保持不动)
2、调漂:调漂下移你的浮漂,2-3倍子线的长度开始用剪刀修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你需要的调目。(需要多次抛竿检查是否会有变化)
3、再找底:在底钩挂小铅皮或实战中使用的手食。挫一个玉米粒大小的饵料,挂在底钩上,抛入钓点,这时浮漂肯定又会再次没入水下,开始上移浮漂,直到浮漂出水一目,再找底就完成了。
4、钓目的选择:例如刚才调漂你调的是5目,当你搓不同大小的饵,不同比重的饵,当你第一次抛入钓点,钓目都是不一样的。初始钓目不是你来决定的,而是由饵来决定的。最后你可以选择调5钓1或2或3或4或5 甚至更高的钓目从钓1到钓5,不同的是你的子线弯曲程度,钓目越高,弯曲的越厉害。化老师的钓法为调3钓2或者调3钓1。此类调漂法稍微有一点顿,但是可以规避很多小鱼在水下触碰你饵料的信息,让你避开大部分对作钓无用的信息。
鱼的种类 ...
鱼按照吃食的种类可以分为素食性鱼类,食肉性鱼类及杂食性鱼类,按照所生活的水层可分为上层鱼中层鱼及底层鱼。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各类鱼类:
鲫鱼: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底层鱼。
鲤鱼:同鲫鱼
草鱼:同鲤鱼
鲢鱼:又称胖头鱼(枫哥别打我,我也是小僵尸)上层鱼,主要以各类浮游生物及草鱼等鱼类粪便为食,不在上面所提到的食性内。
鳊鱼:也称武昌鱼,中下层鱼,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青鱼:中下层鱼,主食螺类。成年青鱼非常大。
翘嘴:四川称翘壳,学名翘嘴红鲌。中上层鱼。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可路亚
翘嘴红鲌:同翘嘴
鲈鱼:栖息于清澈流水的底层,日间潜伏,夜晚活动,捕食虾类和小鱼。可路亚
鳜鱼:我们这叫煤气罐(2333)底层鱼,大多栖息于水中的石洞里或水闸 、乱石丛中 , 吞食过往的其他鱼类 。可路亚
鲶鱼:底层鱼,肉食性鱼类可路亚
乌鱼:中层水鱼,肉食性鱼(个人觉得最好吃的淡水鱼)可路亚
当然并不是介绍中所有的鱼都必须是在所说的水层活动。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周围环境不同都有可能不在所栖息水层。应当视情况而定。
鲫鱼: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底层鱼。
鲤鱼:同鲫鱼
草鱼:同鲤鱼
鲢鱼:又称胖头鱼(枫哥别打我,我也是小僵尸)上层鱼,主要以各类浮游生物及草鱼等鱼类粪便为食,不在上面所提到的食性内。
鳊鱼:也称武昌鱼,中下层鱼,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青鱼:中下层鱼,主食螺类。成年青鱼非常大。
翘嘴:四川称翘壳,学名翘嘴红鲌。中上层鱼。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可路亚
翘嘴红鲌:同翘嘴
鲈鱼:栖息于清澈流水的底层,日间潜伏,夜晚活动,捕食虾类和小鱼。可路亚
鳜鱼:我们这叫煤气罐(2333)底层鱼,大多栖息于水中的石洞里或水闸 、乱石丛中 , 吞食过往的其他鱼类 。可路亚
鲶鱼:底层鱼,肉食性鱼类可路亚
乌鱼:中层水鱼,肉食性鱼(个人觉得最好吃的淡水鱼)可路亚
当然并不是介绍中所有的鱼都必须是在所说的水层活动。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周围环境不同都有可能不在所栖息水层。应当视情况而定。
台钓的线组 ...
既然有很多坛友希望我做成科普帖那我就翘个班来继续写[s:ac:瞎]
线组的介绍:
台钓使用的线组大多为与鱼竿等长的钓线,粗细从0.3开始上不封顶,根据所钓目标鱼的大小而定。越细的线越轻,灵敏度越高,但是所能承受的拉力及重量也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必须视情况选择钓线。
线组的组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5/-7Q5-7seoKtT3cSsg-d4.jpg.medium.jpg[/img]如图所示:
1号右边是我们绑的一个小环,目的是套在鱼竿竿尖,固定整个线组不脱落,一号的作用则为锁紧鱼线,不让其在作钓过程中脱落。
8号为插鱼漂的漂座,漂座底部是空的,能在线组上左右横移以让钓鱼能够钓各种水深。
3.4号为固定8号的太空豆,让其在3.4号中间,不在线组上随便动,一般3.4号中间间隔多为1-2毫米左右,不卡紧的原因是怕在作钓过程中鱼漂缠线,人使劲崩断鱼漂。有一点间隔可大幅度避免此情况出现。
2.5号为加强3.4号太空豆的锁止能力,因为偶尔会遇到稍大体型鱼类,在与鱼的较劲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鱼漂的浮力导致3.4号太空豆产生位移,因此使用2.5号加固。
9号为铅皮座,上裹铅皮,主要作用为调整漂在水中露出来的长短,并起加快鱼饵落底的速度,快去到达作钓目标鱼的水层,加快省去中间小鱼抢食的时间。
6.7号为锁止铅皮的太空豆,作用与3.4号相同。6.7号太空豆可锁紧铅皮或者与铅皮拉开距离,可根据实际作钓情况而定。各有优劣。
10号为八字环,是主线最末端,上环连接主线,下环连接子线,中间是活动的,可随意旋转。目的是在钓鱼过程中不至于让线组旋转拉力受损。
线组的介绍:
台钓使用的线组大多为与鱼竿等长的钓线,粗细从0.3开始上不封顶,根据所钓目标鱼的大小而定。越细的线越轻,灵敏度越高,但是所能承受的拉力及重量也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必须视情况选择钓线。
线组的组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5/-7Q5-7seoKtT3cSsg-d4.jpg.medium.jpg[/img]如图所示:
1号右边是我们绑的一个小环,目的是套在鱼竿竿尖,固定整个线组不脱落,一号的作用则为锁紧鱼线,不让其在作钓过程中脱落。
8号为插鱼漂的漂座,漂座底部是空的,能在线组上左右横移以让钓鱼能够钓各种水深。
3.4号为固定8号的太空豆,让其在3.4号中间,不在线组上随便动,一般3.4号中间间隔多为1-2毫米左右,不卡紧的原因是怕在作钓过程中鱼漂缠线,人使劲崩断鱼漂。有一点间隔可大幅度避免此情况出现。
2.5号为加强3.4号太空豆的锁止能力,因为偶尔会遇到稍大体型鱼类,在与鱼的较劲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鱼漂的浮力导致3.4号太空豆产生位移,因此使用2.5号加固。
9号为铅皮座,上裹铅皮,主要作用为调整漂在水中露出来的长短,并起加快鱼饵落底的速度,快去到达作钓目标鱼的水层,加快省去中间小鱼抢食的时间。
6.7号为锁止铅皮的太空豆,作用与3.4号相同。6.7号太空豆可锁紧铅皮或者与铅皮拉开距离,可根据实际作钓情况而定。各有优劣。
10号为八字环,是主线最末端,上环连接主线,下环连接子线,中间是活动的,可随意旋转。目的是在钓鱼过程中不至于让线组旋转拉力受损。
台钓鱼漂的种类及细致调漂法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6/-7Q5-scuK1r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台钓鱼漂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长身漂,还有一类是枣核漂,两类漂各有各的优劣。上部画的小横线每一格在钓鱼术语中便称为“一目”
长身漂:重心低,漂脚短,所以相对的下沉速度更快,抛竿入水后鱼漂翻身更快,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处于中上层水的小鱼直达目标水层。那么到底时间变短后相对来说从漂身入水到位被流水带动的距离也就会更短一些,但是由于表面积想对比枣核漂更大所以在流水情况下移动幅度也就比枣核漂更大。
枣核漂:枣核漂表面积相对来说较小,水流对漂的作用力也就更小,所以相对来说枣核漂抗走水能力更强一些。枣核漂一般来说漂脚比较长,主打行程(鱼饵下降过程中可能会在中途倍鱼接口),并且重心相对来说较高,所以下沉速度更慢,所以入水到位时间稍长,看着可能被水流带动的距离更长,但实际到位后较为稳定。位移小,上下波动小,所以相对来说枣核漂比长身漂抗风浪能力更强。
鱼漂的制作材料:
除了长相的区别外,鱼漂的制作材料也各不一样,有巴尔衫木等,接下来讲一讲鱼漂的材质
巴尔衫木:巴尔衫木质地柔软,浮力大,比重小,材质轻,稳定性好,鱼讯明显,性价比高。但是巴尔衫木通常会有略微吃水的现象,在作钓之前如果不泡水数小时可能会在作钓过程中出现钓目不稳定的情况。
芦苇:通常使用风干一年以上的芦苇,纹理美观,截面圆滑,重量轻,比重合理,灵敏度高,信号准确。芦苇漂是公认的超灵敏浮漂,出口幅度大,可将小口的信号放大。但是缺点为受天气·水温影响非常大。在夏天有可能会出现涨目的情况。
孔雀羽:孔雀羽不易渗水,弹性好,浮力大,硬度和稳定性不错。但是耐撞击性较差,反应不够灵敏。
纳米: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种材质 我自己就用的纳米 其实是高密度发泡复合材料,不渗水不变钓目,与其他材质同体积吃铅更重,稳定,耐用。
钓组的调漂方法
其实如何调漂上面有提到过,但是是个大致的方法,各人调漂的方式各有不同,并且在细节上可能会有出入,因此以我个人的方法来聊一聊如何调漂更好。(以钓鲫鱼为例)
找底:首先来到一个水域作钓我们要知道我们所钓的位置到底有多深,浅了漂在水中无法立起来,深了鱼饵不沉底无法钓到目标鱼,因此第一步需要我们找底。在铅皮座上裹上一层铅皮,铅皮的多少取决于鱼漂的浮力。保证铅皮+鱼钩+浮漂之下的鱼线重力>浮漂的浮力即可。抛竿入水,我们会看到鱼漂会迅速沉入水底直至不见,(水深大于我们浮漂所在高度)上提,将23845(上面有图)依次往上挪动,抛竿,提竿挪动反复数次直至鱼漂尖露出水面1-2毫米。我们会看到鱼漂依旧浮在水面,(水深小于我们浮漂所在高度)将54832依次往下挪动,抛竿,提竿挪动反复数次直至鱼漂露出水面1-2毫米。
在完成或步骤后我们便已成功找到水底,(铅皮到漂尖的距离便为水深。接下来开始调目。
调目:将5483依次往下挪动10公分左右(2号太空豆不动,作为浮漂定位)(挪动距离大于子线的长度)慢慢修剪铅皮,(一定要一点一点修剪,切不可一次性修剪过多导致调目过多)直至鱼漂重新露出水面1-2毫米,此时我们便完成了调“平水”。
钓目:这时候我们再将3845重新挪回2的位置,我们再将23845往上再挪一目的距离,此时我们便可以直接作钓。(鱼饵+鱼钩+铅皮+浮漂之下鱼线重量≥浮漂浮力)
此为“调平钓一”此时水下状态为:下钩躺底,上钩躺底,子线弯曲。
此调漂法相对“调四钓二”“调四钓三”来说灵敏度相对钝一些,是将浮漂可视目数调成零为基准,使浮漂上浮引力降到可视范围内最小值,弯曲的子线更不容易阻挡鱼吃饵,使鱼吃饵吞钩更自然。同时在线组时我们讲过67号中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增加,这时铅皮座在线组中便是活动的了,在鱼吃饵时鱼线可在铅皮座中轻松移动,在我们钓得更钝的同时也尽量的能帮我们过滤掉更多细小轻微的鱼口使我们的提竿上鱼率更大。
半水调漂法
此为我常用的调漂法,适用于水深五米以内水域,过深的水压强不同,此调漂法可能不够精准。
调目:是的,这个我们先调目数,23845挪至6上端20处,调目。标准与全水调漂一样。
找底
在子线上挂上饵料,此时饵料+铅皮+钩+浮漂之下鱼线重量>浮漂浮力,抛竿后我们会看到浮漂快速下沉,提竿,往上挪23845位置,挂饵,抛竿,重复动作至露出鱼漂一目便可直接作钓。在我们找底的时候挂上的鱼饵在我们提竿的同时也会掉落形成小范围窝料,在可以提前帮我们打一点窝,有助于聚鱼。
台钓鱼漂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长身漂,还有一类是枣核漂,两类漂各有各的优劣。上部画的小横线每一格在钓鱼术语中便称为“一目”
长身漂:重心低,漂脚短,所以相对的下沉速度更快,抛竿入水后鱼漂翻身更快,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处于中上层水的小鱼直达目标水层。那么到底时间变短后相对来说从漂身入水到位被流水带动的距离也就会更短一些,但是由于表面积想对比枣核漂更大所以在流水情况下移动幅度也就比枣核漂更大。
枣核漂:枣核漂表面积相对来说较小,水流对漂的作用力也就更小,所以相对来说枣核漂抗走水能力更强一些。枣核漂一般来说漂脚比较长,主打行程(鱼饵下降过程中可能会在中途倍鱼接口),并且重心相对来说较高,所以下沉速度更慢,所以入水到位时间稍长,看着可能被水流带动的距离更长,但实际到位后较为稳定。位移小,上下波动小,所以相对来说枣核漂比长身漂抗风浪能力更强。
鱼漂的制作材料:
除了长相的区别外,鱼漂的制作材料也各不一样,有巴尔衫木等,接下来讲一讲鱼漂的材质
巴尔衫木:巴尔衫木质地柔软,浮力大,比重小,材质轻,稳定性好,鱼讯明显,性价比高。但是巴尔衫木通常会有略微吃水的现象,在作钓之前如果不泡水数小时可能会在作钓过程中出现钓目不稳定的情况。
芦苇:通常使用风干一年以上的芦苇,纹理美观,截面圆滑,重量轻,比重合理,灵敏度高,信号准确。芦苇漂是公认的超灵敏浮漂,出口幅度大,可将小口的信号放大。但是缺点为受天气·水温影响非常大。在夏天有可能会出现涨目的情况。
孔雀羽:孔雀羽不易渗水,弹性好,浮力大,硬度和稳定性不错。但是耐撞击性较差,反应不够灵敏。
纳米: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种材质
钓组的调漂方法
其实如何调漂上面有提到过,但是是个大致的方法,各人调漂的方式各有不同,并且在细节上可能会有出入,因此以我个人的方法来聊一聊如何调漂更好。(以钓鲫鱼为例)
找底:首先来到一个水域作钓我们要知道我们所钓的位置到底有多深,浅了漂在水中无法立起来,深了鱼饵不沉底无法钓到目标鱼,因此第一步需要我们找底。在铅皮座上裹上一层铅皮,铅皮的多少取决于鱼漂的浮力。保证铅皮+鱼钩+浮漂之下的鱼线重力>浮漂的浮力即可。抛竿入水,我们会看到鱼漂会迅速沉入水底直至不见,(水深大于我们浮漂所在高度)上提,将23845(上面有图)依次往上挪动,抛竿,提竿挪动反复数次直至鱼漂尖露出水面1-2毫米。我们会看到鱼漂依旧浮在水面,(水深小于我们浮漂所在高度)将54832依次往下挪动,抛竿,提竿挪动反复数次直至鱼漂露出水面1-2毫米。
在完成或步骤后我们便已成功找到水底,(铅皮到漂尖的距离便为水深。接下来开始调目。
调目:将5483依次往下挪动10公分左右(2号太空豆不动,作为浮漂定位)(挪动距离大于子线的长度)慢慢修剪铅皮,(一定要一点一点修剪,切不可一次性修剪过多导致调目过多)直至鱼漂重新露出水面1-2毫米,此时我们便完成了调“平水”。
钓目:这时候我们再将3845重新挪回2的位置,我们再将23845往上再挪一目的距离,此时我们便可以直接作钓。(鱼饵+鱼钩+铅皮+浮漂之下鱼线重量≥浮漂浮力)
此为“调平钓一”此时水下状态为:下钩躺底,上钩躺底,子线弯曲。
此调漂法相对“调四钓二”“调四钓三”来说灵敏度相对钝一些,是将浮漂可视目数调成零为基准,使浮漂上浮引力降到可视范围内最小值,弯曲的子线更不容易阻挡鱼吃饵,使鱼吃饵吞钩更自然。同时在线组时我们讲过67号中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增加,这时铅皮座在线组中便是活动的了,在鱼吃饵时鱼线可在铅皮座中轻松移动,在我们钓得更钝的同时也尽量的能帮我们过滤掉更多细小轻微的鱼口使我们的提竿上鱼率更大。
半水调漂法
此为我常用的调漂法,适用于水深五米以内水域,过深的水压强不同,此调漂法可能不够精准。
调目:是的,这个我们先调目数,23845挪至6上端20处,调目。标准与全水调漂一样。
找底
在子线上挂上饵料,此时饵料+铅皮+钩+浮漂之下鱼线重量>浮漂浮力,抛竿后我们会看到浮漂快速下沉,提竿,往上挪23845位置,挂饵,抛竿,重复动作至露出鱼漂一目便可直接作钓。在我们找底的时候挂上的鱼饵在我们提竿的同时也会掉落形成小范围窝料,在可以提前帮我们打一点窝,有助于聚鱼。
台钓的子线与鱼钩 ...
在之前台钓线组我们便讲过处于位置10的是八字环,八字环一端连接主线,另一段连接子线。那么为什么需要子线而不是一根线通用呢,在这个小节我们就讲一讲台钓中的子线。
为何用子线
钓鱼好玩的地方在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是什么鱼,也不知道有多大,如果遇到了大鱼我们用了过小的线组就可能出现断线跑鱼丢漂的情况。并且子线使用寿命也低于主线,偶尔钓到大鱼可能会使子线产生弯曲从而影响漂相或者鱼钩挂底损坏需要更换鱼钩。因此我们在实际作钓中可能会频繁更换子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6/-7Q5-gaa5K1p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子线的选择
子线的粗细通常小于主线,如果大于主线在遇到大鱼断线的时候可能损失的就不是两个鱼钩了。
所以在线组的搭配上我们也需要深思熟虑,太粗没口,太细容易切线(被鱼一使劲拉断)跑鱼。因此不但要考虑线组,同时也要考虑季节,春冬季鱼的力量相对较小,可以用细线,夏秋季反之。
子线用多长合适呢,长子线相对于短子线灵敏度更低,但是鱼钩隐蔽性更好,在经常有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地方相对来说长子线更适合。
鱼钩的选择
鱼钩有非常多的种类,在此我们介绍几类适用性广泛且我随时在用并且容易买到的鱼钩
关东钩:此鱼钩相对较为粗和硬,韧性好,钩门大,摘钩快。属于泛用型鱼钩,绝大多数淡水鱼种都可使用。
海夕:此鱼钩沟底较宽,钩尖稍向内敛,尤其适合钓鲤鱼等鱼类。在鱼吃饵不积极,鱼口较轻时使用容易入口,提升中鱼率。
袖钩:钓小型鱼的首选钩型。细,轻,钩尖直,灵敏度高,刺鱼迅速。所以此钩型非常适合于钓吸入取食的小型鱼种。在钓鲫鱼,黄尾鲴,白条等鱼类中是首选。路亚的瓜子亮片钓组也用袖钩。
千又大鱼首选,钩尖内弯,与钩柄不平行,且有一定倾斜角度(俗称歪嘴钩)此钩在鱼吞入后不易吐出,也就不易造成跑鱼。
为何用子线
钓鱼好玩的地方在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是什么鱼,也不知道有多大,如果遇到了大鱼我们用了过小的线组就可能出现断线跑鱼丢漂的情况。并且子线使用寿命也低于主线,偶尔钓到大鱼可能会使子线产生弯曲从而影响漂相或者鱼钩挂底损坏需要更换鱼钩。因此我们在实际作钓中可能会频繁更换子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6/-7Q5-gaa5K1p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子线的选择
子线的粗细通常小于主线,如果大于主线在遇到大鱼断线的时候可能损失的就不是两个鱼钩了。
所以在线组的搭配上我们也需要深思熟虑,太粗没口,太细容易切线(被鱼一使劲拉断)跑鱼。因此不但要考虑线组,同时也要考虑季节,春冬季鱼的力量相对较小,可以用细线,夏秋季反之。
子线用多长合适呢,长子线相对于短子线灵敏度更低,但是鱼钩隐蔽性更好,在经常有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地方相对来说长子线更适合。
鱼钩的选择
鱼钩有非常多的种类,在此我们介绍几类适用性广泛且我随时在用并且容易买到的鱼钩
关东钩:此鱼钩相对较为粗和硬,韧性好,钩门大,摘钩快。属于泛用型鱼钩,绝大多数淡水鱼种都可使用。
海夕:此鱼钩沟底较宽,钩尖稍向内敛,尤其适合钓鲤鱼等鱼类。在鱼吃饵不积极,鱼口较轻时使用容易入口,提升中鱼率。
袖钩:钓小型鱼的首选钩型。细,轻,钩尖直,灵敏度高,刺鱼迅速。所以此钩型非常适合于钓吸入取食的小型鱼种。在钓鲫鱼,黄尾鲴,白条等鱼类中是首选。路亚的瓜子亮片钓组也用袖钩。
千又大鱼首选,钩尖内弯,与钩柄不平行,且有一定倾斜角度(俗称歪嘴钩)此钩在鱼吞入后不易吐出,也就不易造成跑鱼。
本想把我所知道的钓鱼知识都一股脑写出来,发现想得太简单,网页版一直打不开只能全程手机码字,因此删除路亚类解说改日单开再讲。。。。至此钓鱼(台钓)篇完结,还有些细节可能没有讲到,有需要的兄弟可以私我加微信或者QQ交流嗷[s:ac:b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