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rdia
2021-01-04T16:44:41+00:00
没有暗示谁是诺基亚谁是苹果的意思[s:a2:doge]一点想法不一定对
1.汽车的扩展性很差,装一个行车记录仪都比较麻烦,甚至有的电源口都不够,一般都需要把线埋进壳子里;更不用说360,不仅麻烦而且还有质保的扯皮;hud、用来辅助驾驶的各种雷达就更不用说了,技术发展得很快但是老车or现在买到的车基本上没有后续升级的可能;预装的行车记录仪or导航等等要么很差,要么是阉割的,要么是魔改
像不像当初的前智能手机,需要鼓捣半天才能装一个软件,一些内置的软件也是客户端的阉割版,有一定扩展性但是跟真正的操作系统千差万别
2.为了车机而车机,主机厂好像很重视车机的样子,屏幕够大、宣传够足,但实际用起来卡得很or很不人性化,想得到的功能实现得很差,但是却又没有赋予车机独一无二的功能or开发出它的潜力,比如语音控制,可操作的功能有限,而操作起来又需要“按键唤起or语音唤起、等它说“我在”、说命令、等它理解、再执行”(这是最笨的)这么多繁琐的过程,如果干脆简单那确实可以取代人工,但实际上各有各的局限;
L2亦如是,大家都在宣传那我也要有,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用户不敢用,不敢用也是因为其实并不够成熟or实用,不成熟就更不敢用了;新势力的L2的具体项目之间都有差距,一些项目的低分选手完全是不能用的水平,而有的项目甚至最好的选手能满足的条件也极其有限;那更不用说那些传统势力了
一句话,没有用户思维
当初一些前智能手机我印象中,屏幕很大、电阻屏、舍不得实体按键,甚至有那种全键盘翻盖手机然后搬上Windows系统,但是都没有后续的操作系统来让它们真正利用好这个大屏幕,很多功能也是为了有而有,实用性并没有完全跟之前的非智能手机区分开
3.各类技术五花八门,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方向,比如补能思路,有快充、换电跟大电池等,虽然有互补,但是每个思路的投入都是巨大的,我很怀疑后期会有一个方向找到核心技术然后成本急剧下降,其他方式等不到曙光就被成本压垮;像储能电池介质、辅助驾驶硬件选择等,思路也不止一条
当初非智能手机外观也是五花八门,当然有人觉得很有意思,但最终他们都不是操作系统的最佳载体,后续的大屏幕虽然千篇一律,但无疑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选择(当然现在的“未来”可能又要交给新的技术了)
4.关键技术处在或即将进入成本快速下降的时期,如储能电池、激光雷达、车机芯片、ar-hud,很多今年已经是顶配的东西到明年就成了标配甚至有些落后
当初手机内存、处理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摩尔定律”期,对应着手机的算力跟体验的飞速发展,当然也伴随着屏幕越来越大,最近几年尺寸才基本稳定or形成了细分市场;摄像头像素也是如此,每次iPhone升级,不变的800w像素往往成为一个新闻,侧面反映出其他厂商的发展与激进
5.“车就是开的”的传统思路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不可否认的是厂商在“堆叠各种老司机眼里毫无卵用的功能”这条路上越走越远,autohold、电子驻车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但是依旧有老司机表示“不信任”or“没必要”,当然这跟大部分厂商做得实际效果很垃圾有关(类似2,有但是没有真正思考用户体验)
如果说那些只是辅助功能的话,那acc、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各种功能开始逐渐向驾驶员控制权最核心的部分开始“侵蚀”,“老司机”们受到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职业or产品的边缘化
智能手机当初也需要挑战一个观点:“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为什么我要支付双倍的价格、7天续航变成1天,但是却只多了我明明可以用电脑来实现的qq聊天?”,但是诸位的老爸老妈甚至爷爷奶奶如今也大多抱着手机乐呵乐呵了,像录音笔、相机甚至电脑,都在逐步变得专业化而失去了大部分市场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友善交流[s:ac:闪光]
1.汽车的扩展性很差,装一个行车记录仪都比较麻烦,甚至有的电源口都不够,一般都需要把线埋进壳子里;更不用说360,不仅麻烦而且还有质保的扯皮;hud、用来辅助驾驶的各种雷达就更不用说了,技术发展得很快但是老车or现在买到的车基本上没有后续升级的可能;预装的行车记录仪or导航等等要么很差,要么是阉割的,要么是魔改
像不像当初的前智能手机,需要鼓捣半天才能装一个软件,一些内置的软件也是客户端的阉割版,有一定扩展性但是跟真正的操作系统千差万别
2.为了车机而车机,主机厂好像很重视车机的样子,屏幕够大、宣传够足,但实际用起来卡得很or很不人性化,想得到的功能实现得很差,但是却又没有赋予车机独一无二的功能or开发出它的潜力,比如语音控制,可操作的功能有限,而操作起来又需要“按键唤起or语音唤起、等它说“我在”、说命令、等它理解、再执行”(这是最笨的)这么多繁琐的过程,如果干脆简单那确实可以取代人工,但实际上各有各的局限;
L2亦如是,大家都在宣传那我也要有,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用户不敢用,不敢用也是因为其实并不够成熟or实用,不成熟就更不敢用了;新势力的L2的具体项目之间都有差距,一些项目的低分选手完全是不能用的水平,而有的项目甚至最好的选手能满足的条件也极其有限;那更不用说那些传统势力了
一句话,没有用户思维
当初一些前智能手机我印象中,屏幕很大、电阻屏、舍不得实体按键,甚至有那种全键盘翻盖手机然后搬上Windows系统,但是都没有后续的操作系统来让它们真正利用好这个大屏幕,很多功能也是为了有而有,实用性并没有完全跟之前的非智能手机区分开
3.各类技术五花八门,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方向,比如补能思路,有快充、换电跟大电池等,虽然有互补,但是每个思路的投入都是巨大的,我很怀疑后期会有一个方向找到核心技术然后成本急剧下降,其他方式等不到曙光就被成本压垮;像储能电池介质、辅助驾驶硬件选择等,思路也不止一条
当初非智能手机外观也是五花八门,当然有人觉得很有意思,但最终他们都不是操作系统的最佳载体,后续的大屏幕虽然千篇一律,但无疑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选择(当然现在的“未来”可能又要交给新的技术了)
4.关键技术处在或即将进入成本快速下降的时期,如储能电池、激光雷达、车机芯片、ar-hud,很多今年已经是顶配的东西到明年就成了标配甚至有些落后
当初手机内存、处理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摩尔定律”期,对应着手机的算力跟体验的飞速发展,当然也伴随着屏幕越来越大,最近几年尺寸才基本稳定or形成了细分市场;摄像头像素也是如此,每次iPhone升级,不变的800w像素往往成为一个新闻,侧面反映出其他厂商的发展与激进
5.“车就是开的”的传统思路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不可否认的是厂商在“堆叠各种老司机眼里毫无卵用的功能”这条路上越走越远,autohold、电子驻车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但是依旧有老司机表示“不信任”or“没必要”,当然这跟大部分厂商做得实际效果很垃圾有关(类似2,有但是没有真正思考用户体验)
如果说那些只是辅助功能的话,那acc、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各种功能开始逐渐向驾驶员控制权最核心的部分开始“侵蚀”,“老司机”们受到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职业or产品的边缘化
智能手机当初也需要挑战一个观点:“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为什么我要支付双倍的价格、7天续航变成1天,但是却只多了我明明可以用电脑来实现的qq聊天?”,但是诸位的老爸老妈甚至爷爷奶奶如今也大多抱着手机乐呵乐呵了,像录音笔、相机甚至电脑,都在逐步变得专业化而失去了大部分市场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友善交流[s:ac: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