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的这五层隔热膜,算什么级别的科技

Snowiie-avatar

Snowiie

2021-12-26T02:39:33+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28/-7Q2p-22ggZbT1kShs-92.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28/-7Q2p-8zimZeT1kShs-bv.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28/-7Q2p-fnipZdT1kShs-bu.jpg.medium.jpg[/img]

在轨道上,詹姆斯韦伯的隔热罩将作为一把伞遮住望远镜反射镜和仪器,使其免受更温暖的航天器电子设备和太阳的影响。这些隔热罩每一层都涂有铝,最热的两层(也就是第1层和第2层)和面向太阳的一面有一层合成硅材料涂层,这两层可以将太阳的热量反射回太空。隔热罩是韦伯望远镜的关键部分,因为船上的红外相机和仪器必须保持非常低的温度才能正常工作。
Kapton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它可以在零下269摄氏度到零上400摄氏度范围内可以保持温度的绝对稳定,就算在最高温度下Kapton也不会熔化或燃烧。在地球上,卡普顿聚酰亚胺薄膜可用于各种电气和电子绝缘应用。

为了正常运行,望远镜的暗面需要在负225摄氏度以下。如果没有办法阻挡来自太阳和地球的热量,望远镜将在83摄氏度下烧焦,这几乎可以等同于烧开水。为此,韦伯望远镜就像乌龟一样背上一个巨大的盾牌。“而制造这样的设备,是一个非常非常棘手的问题。”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系统工程师迈克门泽尔说。“我们必须绘制每个热流图,以确保不会让任何热量泄漏到冷侧。热面承受了大约200,000瓦功率的阳光,我们只希望其中不到1瓦的能量通过望远镜,其余能量被动冷却。”正如迈克所说,防止热传递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s:ac:晕]看了一下科普,面向太阳一面有80多度,然后隔了5层膜后,就只有负200多度了。
这算不算目前人类材料学里的T0级别。
Snowiie-avatar

Snowiie

[s:ac:呆]审核过了吗
Piggums-avatar

Piggums

韦伯基本一身橙装。
LIIN TANG-avatar

LIIN TANG

看起来很玄幻,反正我不懂
Kiritaetae-avatar

Kiritaetae

我看不懂,但我觉得这玩意应该很厉害。
inox-avatar

inox

一会就有人告诉你义乌随便做的水平
jilu0_0-avatar

jilu0_0

第一时间去搜了下1688,看了下指标,感觉材料应该国产也可以做到,主要难点是对于场景的应用设计吧
Phantoccini-avatar

Phantoccini

那就是老夫滴专业领域了.jpg

空间导热算是每个航天器必需的组件了,他这里并没有说太明白几层导热/隔热层是怎么做的,但结构上挺简单。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最服气的散热系统是东方红一号的电器冷却系统,那么差的加工条件搞出那种设计来[s:ac:哭笑]
Yuki-Ai-avatar

Yuki-Ai

可以看看泛亚微透能不能做
TurtlemanJP/TaTay-avatar

TurtlemanJP/TaTay

难点是设计和展开,材料本身并不难做
bon-avatar

bon

在哪看到说这膜是杜邦60年代的产品,不是最新的

上天的科技是成熟稳定优先,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jilu0_0-avatar

jilu0_0

[quote][pid=576983015,30036848,1]Reply[/pid] Post by [uid=8626077]狂战凋零者[/uid] (2021-12-28 10:50):

一会就有人告诉你义乌随便做的水平[/quote]义务做个鸡儿,义务做轻工业的,这种东西一般都是在珠三角和苏沪的工厂,台州么五金机械类的
SirIntsalot-avatar

SirIntsalot

能上天工作再说吧,一个预算加码20倍的项目,至少说明项目管理做得一塌糊涂,不觉得能保证任何质量
Toxic1-avatar

Toxic1

Kapton是很常见的材料了
我们大学社团当年做立方体卫星也用了kapton
Dorohedoro-avatar

Dorohedoro

[quote][pid=576984507,30036848,1]Reply[/pid] Post by [uid=63177086]北林晨风起[/uid] (2021-12-28 10:55):

能上天工作再说吧,一个预算加码20倍的项目,至少说明项目管理做得一塌糊涂,不觉得能保证任何质量[/quote]我直接疑惑[s:ac:喷]
ChasePres-avatar

ChasePres

不算黑科技,太空散热是老大难了,没有热对流隔五层降低温度400材料上不是特别困难
说真的,把这个膜完整送上太空不被损坏以及再展开不被扯破都比这个材料本身难
1998 Subaru Impreza 22B STI-avatar

1998 Subaru Impreza 22B STI

空间里面绝大部分的热传递应该是靠辐射

想办法把辐射反射回去,温度就会大幅降低

太空里面本来就挺冷的
小蛇蛇-avatar

小蛇蛇

材料看着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难度在于和其他部件协同的收纳和展开机制
tonik2x-avatar

tonik2x

1.肯定厉害:技术厉害,花的钱也厉害
2.我想说现在咋的了,美国射个航天器一群人各个角度吹,中国弄个啥一群人阴阳怪气。
3.我最想看的是星链把这个撞了,可惜没有[s:ac:哭笑]
4.我最恶心的是前几天一群人吹科学无国界。别扯了,是哪个傻叉国家不让咱们科学家参加科学会议的。
科学无国界是理想状态,妈的美国不想给中国的时候就是限制,想要中国东西的时候就是无国界,扯呢[s:ac:哭笑]

科学家们在现有情况下想离开政治?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