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jpnhalfidk
2022-02-03T11:36:57+00:00
并不是什么日记之类的,只是因为想不到标题,前阵子看王朔的《致女儿书》,里面每个小篇章的日记标题印象很深,那种想起来就写的感觉也挺好的,像大师学习一下,也是随手记录一下自己零散的想法或生活。
     2020-2021,生活和工作像停摆了一样,疫情,工作的不确定性,生活的一成不变,思维的混乱,不停的出差,不停的见客户,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每天都在思考,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东西。不停的否定自己,又不停的跟自己和解;不停的跟自己争执,又不停的安慰自己;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情,虽然以前也这样,但是这两年尤其严重,严重到以为自己的抑郁症又犯了。好像我这种疯癫性格的人不可能会得抑郁症,其实抑郁症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现代社会的国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抑郁,发展到抑郁症的也并不在少数,只不过轻重程度不一样。但是国人比较会忍耐,极少做出一些过激的或者令人费解的行为,更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向外人展示,所有的主流思想、教育、媒体、劝慰,都会告诉你:不必为外人道,因为说了根本没用。于是压久了,与这种东西共存了,就习惯了。
      资讯社会,接触到了以前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没上过高中,但是凭着时不时看的一些书刊、杂志、媒体,以及身边不高思想层次人的言传身教,加之所谓的阅历,也丰富了一些内心,思想层次倒是没有怎么提高,所谓的有时候有些有情商的表现,或者有思想的表象,也只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一些认知方面的能力。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和提高,对这个世界的许多法则仍然是一无所知,无法理解。
      以前在公司进行的一些培训,老板总是鼓励大家不能甘于平庸,要活得不平凡,要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前几天看了一期节目,一位研究基因的教授的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在分析了人类的31.6亿个基因后,可以说,人类并不能创造时代,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只是时代的产物,只是你以为你创造了某个时代。然后就突然想到了《道德经》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其实《道德经》我并没有看过,因为看不懂。但有时候看到一些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里面讲的一些科学验证,放到道理上,跟中国古人的智慧不谋而合,实际上目前现代科学得到的很多结论,从中国的古籍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证据。扯到这儿,其实就想说一句,芮老板估计看了不少中国的古藉,而且也看了不少成功学的东西,毕竟花了大价钱各种学习,虽然他不见得知道所有客户的痛点在哪儿,但是他起码知道全公司绝大多数销售员的痛点在哪儿,实现了精准营销,让一天电气从0变成了1。嗯,也许可能我把脑子放在研究精准营销上了,不用来想这些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帮助的事情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从0到1。
     有时候想吐槽一下生活中的琐碎,但是发现每次一说到生活中的琐碎,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异常低落,周身都会产生特别恐怖的负因子。早上洗脸的时候想,其实我身边的这些不停的劝我这种大龄女青年把结婚生子当作首要任务的人,她们的婚姻家庭不见得有多幸福,一样是一地鸡毛,子女不见得有多成功或者多孝顺,多的是小时候当成宝贝,长大结婚生子后跟父母形同陌路或者依然吸附在父母身上吸取营养的家庭。但是她们为什么还这么热衷于劝慰别的女性步入婚姻生活?依然把女人没结婚没生子当作这个女性的一种不完整,父母的一种不作为。以前我觉得是自己过得不信,自己没得选,也想别人跟她们一样。但是现在想想,这是一种偏颇的偏见,除了以前的女性经济很难自主以外,其实每个人都害怕孤单和孤独,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孑然一身可以与孤独共生共存的,如果自己消化不了这种孤单和孤独,哪怕是鸡零狗碎,头破血流,她们也义无反顾的要步入这团火焰中,被火焰炙烤,痛并快乐着。
         同学说她现在有社恐了,而且是越来越社恐,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不久的之前,我在吐槽相亲遇到的奇葩事件以及低气压的负能量的时候,她还说人需要慢慢的跟自己和解,想通了就没什么了,所以她一直极少甚至从来不去说生活中的不公或者自己心情不好之类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在我们这些同学面前倾吐。确实有道理,但是如果长期不跟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的琐事,烦恼,等于跟人没有了什么联结,自然的也就会越来越跟人少了交往交流,长期的不跟人交流,会越来越害怕见人,因为你不知道、不愿意、不想跟他们聊天。因为都只是自己跟自己聊天,寺里的和尚尼姑能够长时间的忍受这种青灯古佛的这种生活,基本上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出世,更多的就是想通了,世间万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不去纠结一时的失意与得意,情感纠葛,每天诵读佛经的过程,也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香火再鼎盛的寺庙,也极少有里面的师傅主动去跟那些进香的人去沟通交流,偶尔遇到一些大师给你指点,大多数是世人去开智求知,受到的点拔,也不过是自己想不通的某个点被打通了。
        老妈以前从来不会在我们面前说要多挣钱,从我最早接受催婚到最后一次相亲,她都从来没有说要求过对方的经济。自小家里兄弟姐妹那么多,十几岁就上山砍柴,嫁入夫家也是操劳一生,买一斤一块钱的白菜都要讨价还价半天,但是却从来没有跟我们说你们要多挣钱,每年要给家里多少钱。不过最近在城里待久了,看的事物多了,跟外界的交流多了,也开始改变想法了,改变的就是说人还是要有钱,来路不明的钱不挣,要努力,靠双手多挣些钱,腰杆子才硬气。你们几个也没好好学习,花那么多精力念也没念出来,我跟你爸那个时候也不懂,我也不识字,也教不了你们,早知道不是念书的料,不如早早出去打工,做不锈钢啊,刷油漆啊,不都能挣到钱么,慢慢的生活不都变好了么。虽然是脑子里有挣钱这个概念了,想的还是基本的靠双手做体力活,传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老妈真的是一个特别善良特别简单的女性。
今年老妈还有一点变化,以前是几乎的三天两头的催我结婚,今年嘛也就催了两三头,到春节这几天,几乎是从来没催过,从回家到现在,包括吃年夜饭,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而已。有时候想想,虽然父母不是大富大贵,普通人家,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许多鸡狗碎的事情,但是我的父母为了遮拦了这世俗许多加在我身上的诸多压力,比如往家交钱,比如一家要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比如一定要孩子结婚生子等等这些。可能很多人会这会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没做到位之类的。我只是想知道什么叫有出息?什么叫父母没做到位?我精神正常,四肢健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三观还行,没有做奸犯科,不会钻牛角尖,没什么钱,也想挣钱,也没想过说躺平啃老,我觉得我的父母把我们几个孩子都教育得还可以,成不成长要靠个人自身的成长,可能是抗压能力弱了一些,挣钱的能力也弱了一些,但是这个跟父母没关系啊,这是学校、社会这些环境的产物。我们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就这方面而言,我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成功且伟大的。
新的一年,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融入,尽快的找到节奏,也希望尽快的摒弃以前的固有思维,学着跟上现代社会的节奏,理解,接受,并学习新的市场规则,机会并不会关照一个人两次,前一次的机会没抓住,甚至是没意识到他的到来。既然有了这么久的积淀,总归脑子要长进一些。不要还是那么愤世嫉俗,更不要去纠结与背后的因素,非要跟规则较劲是没意义的。就像温铁军教授说的,你需要先接受这套规则,让自己一步步的上升到某个高度,等你到了那个高度,有了话语权的时候,你可以反思,也可以尝试发声。而当你不接受这套规则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出局,那么就没有然后了。
尹烨教授说人类每七年,全身的细胞就会全部更换一遍,相当于每七年你就会是一个全新的人类,但是你的大脑拓扑结构不会更换,所以你还是你,你又不是七年前的那个你。再过两年我相当于更新了6次了,虽然大脑拓扑结构不会更换,细胞在更换,我也可以认为我是一个全新的人,两年后的我,再回头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不管是事业或是生活,哪怕读的书,比现在的多出6本,也挺不错的。
所以,姑娘,新年快乐!
     2020-2021,生活和工作像停摆了一样,疫情,工作的不确定性,生活的一成不变,思维的混乱,不停的出差,不停的见客户,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每天都在思考,却不知道在思考什么东西。不停的否定自己,又不停的跟自己和解;不停的跟自己争执,又不停的安慰自己;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情,虽然以前也这样,但是这两年尤其严重,严重到以为自己的抑郁症又犯了。好像我这种疯癫性格的人不可能会得抑郁症,其实抑郁症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现代社会的国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抑郁,发展到抑郁症的也并不在少数,只不过轻重程度不一样。但是国人比较会忍耐,极少做出一些过激的或者令人费解的行为,更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向外人展示,所有的主流思想、教育、媒体、劝慰,都会告诉你:不必为外人道,因为说了根本没用。于是压久了,与这种东西共存了,就习惯了。
      资讯社会,接触到了以前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没上过高中,但是凭着时不时看的一些书刊、杂志、媒体,以及身边不高思想层次人的言传身教,加之所谓的阅历,也丰富了一些内心,思想层次倒是没有怎么提高,所谓的有时候有些有情商的表现,或者有思想的表象,也只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一些认知方面的能力。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和提高,对这个世界的许多法则仍然是一无所知,无法理解。
      以前在公司进行的一些培训,老板总是鼓励大家不能甘于平庸,要活得不平凡,要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前几天看了一期节目,一位研究基因的教授的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在分析了人类的31.6亿个基因后,可以说,人类并不能创造时代,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只是时代的产物,只是你以为你创造了某个时代。然后就突然想到了《道德经》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其实《道德经》我并没有看过,因为看不懂。但有时候看到一些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里面讲的一些科学验证,放到道理上,跟中国古人的智慧不谋而合,实际上目前现代科学得到的很多结论,从中国的古籍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证据。扯到这儿,其实就想说一句,芮老板估计看了不少中国的古藉,而且也看了不少成功学的东西,毕竟花了大价钱各种学习,虽然他不见得知道所有客户的痛点在哪儿,但是他起码知道全公司绝大多数销售员的痛点在哪儿,实现了精准营销,让一天电气从0变成了1。嗯,也许可能我把脑子放在研究精准营销上了,不用来想这些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帮助的事情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从0到1。
     有时候想吐槽一下生活中的琐碎,但是发现每次一说到生活中的琐碎,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异常低落,周身都会产生特别恐怖的负因子。早上洗脸的时候想,其实我身边的这些不停的劝我这种大龄女青年把结婚生子当作首要任务的人,她们的婚姻家庭不见得有多幸福,一样是一地鸡毛,子女不见得有多成功或者多孝顺,多的是小时候当成宝贝,长大结婚生子后跟父母形同陌路或者依然吸附在父母身上吸取营养的家庭。但是她们为什么还这么热衷于劝慰别的女性步入婚姻生活?依然把女人没结婚没生子当作这个女性的一种不完整,父母的一种不作为。以前我觉得是自己过得不信,自己没得选,也想别人跟她们一样。但是现在想想,这是一种偏颇的偏见,除了以前的女性经济很难自主以外,其实每个人都害怕孤单和孤独,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孑然一身可以与孤独共生共存的,如果自己消化不了这种孤单和孤独,哪怕是鸡零狗碎,头破血流,她们也义无反顾的要步入这团火焰中,被火焰炙烤,痛并快乐着。
         同学说她现在有社恐了,而且是越来越社恐,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不久的之前,我在吐槽相亲遇到的奇葩事件以及低气压的负能量的时候,她还说人需要慢慢的跟自己和解,想通了就没什么了,所以她一直极少甚至从来不去说生活中的不公或者自己心情不好之类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在我们这些同学面前倾吐。确实有道理,但是如果长期不跟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的琐事,烦恼,等于跟人没有了什么联结,自然的也就会越来越跟人少了交往交流,长期的不跟人交流,会越来越害怕见人,因为你不知道、不愿意、不想跟他们聊天。因为都只是自己跟自己聊天,寺里的和尚尼姑能够长时间的忍受这种青灯古佛的这种生活,基本上也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出世,更多的就是想通了,世间万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不去纠结一时的失意与得意,情感纠葛,每天诵读佛经的过程,也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香火再鼎盛的寺庙,也极少有里面的师傅主动去跟那些进香的人去沟通交流,偶尔遇到一些大师给你指点,大多数是世人去开智求知,受到的点拔,也不过是自己想不通的某个点被打通了。
        老妈以前从来不会在我们面前说要多挣钱,从我最早接受催婚到最后一次相亲,她都从来没有说要求过对方的经济。自小家里兄弟姐妹那么多,十几岁就上山砍柴,嫁入夫家也是操劳一生,买一斤一块钱的白菜都要讨价还价半天,但是却从来没有跟我们说你们要多挣钱,每年要给家里多少钱。不过最近在城里待久了,看的事物多了,跟外界的交流多了,也开始改变想法了,改变的就是说人还是要有钱,来路不明的钱不挣,要努力,靠双手多挣些钱,腰杆子才硬气。你们几个也没好好学习,花那么多精力念也没念出来,我跟你爸那个时候也不懂,我也不识字,也教不了你们,早知道不是念书的料,不如早早出去打工,做不锈钢啊,刷油漆啊,不都能挣到钱么,慢慢的生活不都变好了么。虽然是脑子里有挣钱这个概念了,想的还是基本的靠双手做体力活,传统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老妈真的是一个特别善良特别简单的女性。
今年老妈还有一点变化,以前是几乎的三天两头的催我结婚,今年嘛也就催了两三头,到春节这几天,几乎是从来没催过,从回家到现在,包括吃年夜饭,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而已。有时候想想,虽然父母不是大富大贵,普通人家,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许多鸡狗碎的事情,但是我的父母为了遮拦了这世俗许多加在我身上的诸多压力,比如往家交钱,比如一家要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比如一定要孩子结婚生子等等这些。可能很多人会这会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没做到位之类的。我只是想知道什么叫有出息?什么叫父母没做到位?我精神正常,四肢健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三观还行,没有做奸犯科,不会钻牛角尖,没什么钱,也想挣钱,也没想过说躺平啃老,我觉得我的父母把我们几个孩子都教育得还可以,成不成长要靠个人自身的成长,可能是抗压能力弱了一些,挣钱的能力也弱了一些,但是这个跟父母没关系啊,这是学校、社会这些环境的产物。我们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就这方面而言,我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成功且伟大的。
新的一年,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融入,尽快的找到节奏,也希望尽快的摒弃以前的固有思维,学着跟上现代社会的节奏,理解,接受,并学习新的市场规则,机会并不会关照一个人两次,前一次的机会没抓住,甚至是没意识到他的到来。既然有了这么久的积淀,总归脑子要长进一些。不要还是那么愤世嫉俗,更不要去纠结与背后的因素,非要跟规则较劲是没意义的。就像温铁军教授说的,你需要先接受这套规则,让自己一步步的上升到某个高度,等你到了那个高度,有了话语权的时候,你可以反思,也可以尝试发声。而当你不接受这套规则的时候,你会很快的出局,那么就没有然后了。
尹烨教授说人类每七年,全身的细胞就会全部更换一遍,相当于每七年你就会是一个全新的人类,但是你的大脑拓扑结构不会更换,所以你还是你,你又不是七年前的那个你。再过两年我相当于更新了6次了,虽然大脑拓扑结构不会更换,细胞在更换,我也可以认为我是一个全新的人,两年后的我,再回头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不管是事业或是生活,哪怕读的书,比现在的多出6本,也挺不错的。
所以,姑娘,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