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ru
2021-10-17T16:02:47+00:00
几十年前,当我参加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受到各种谣言的困扰。我本人是非常喜欢计算机的,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度发生过动摇。那时的谣言和现在一样,什么计算机需求饱和等等。但是,某位学者的一篇文章点亮了我的双眼,让我不再迷茫,坚定了信心。从此在事业上获得相对满意的收获。
这篇文章是这样论述的。
首先,按照百年为单位来度量,这位学者推断,在未来的50年内,人类不可能出现重大的技术革命。他定义的重大的技术革命是指的象蒸汽机和电子计算机那样的普遍使用新的生产工具的革命。其实我觉得他估计得还是太保守了一点,我自己认为,未来100年内,不会出现象蒸汽机和计算机那样的断代式的基本生产工具的发明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断代式的技术革命,媒体也不断炒作某某技术革命即将到来。但是,非常遗憾,你我的有生之年虽然无时不刻都能体会到技术革新,但是的的确确看不到断代式的技术革命。因为这是可以预测的。
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蒸汽机技术。蒸汽机发明于1679年,其前置技术是真空泵,发明于1650年。第一次加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机械革命,是从1760年开始的,大约在19世纪结束。从断代式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到带来的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转变,机械工程师的培养,就业市场的变化,持续了近300年,美国的铁锈区上个世纪末才开始衰落。
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其前置技术是真空管,发明于1880年。计算机的大规模的应用要到1980年代以后,距离现在(2021年)还不到50年的时间,而且目前(2021年)人类还没有出现蒸汽机和计算机那样断代式的生产工具。
在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的情况下,人们的主要工作是吃尽现有生产工具带来的红利,将其尽可能的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就是对掌握这种生产工具的人才的需求。
说完前提,我们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要选择读计算机系。当然,掌握计算机这种生产工具也可以读其他专业,然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过去啊。这也是当年我选择专业的时候和我父亲,我侄儿选择专业的时候和他的爷爷辩论过的话题。
这里就需要谈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时间和精力。谈到计算机,很多人外行的第一印象就是编程。其实,编写程序代码是计算机从业人员的一个输出动作,不是唯一技能,并且不是核心技能。就象作家一样,写字是一个输出动作一样。计算机领域的主要工作人员开发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写代码这个体力劳动,而是思考和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种脑力劳动。而这种脑力劳动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其他院系不会开设的,或是不会讲得那么深入的,有:
计算机原理:这门课保证了你雇来的这个人是理解电子计算机这个生产工具的内部结构的,从而不会犯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计算机原理这门课除了计算机系以外,其他系科一般不开。有些计算机相关专业比如自动化,微电子会开一门比较接近的课,叫微机原理,或者单片机原理,也行。其他学科就只能自学了。
算法和数据结构:这门课保证你雇来的这个人写出来的代码运行比别人快,比别人便宜。有时候,就这个人能写出来,别人硬就写不出来。这门课,其他系科一般不开,开了也是阉割版。
群论和离散数学:这门课保证你雇来的这个人能不断学习,快速掌握新的算法,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发明“一些已经存在的东西。这门课,其他系科,除了数学系,肯定不开。
还有一些课程,其他系科也许会开一些,但不会太深入。
我想说的是,计算机系的课程已经很繁重了,大学期间还要吃饭,睡觉,打游戏,泡妞,干嘛要去读个其他专业然后学点计算机混合一把,为什么不直接读计算机系再看哪里能应用混合一点呢?我实在是看不到头一种曲线救国的理由。
后来嘛,说服了我父亲,多年以后也说服了我侄儿的爷爷。还好,我们都没有走错路,都读的计算机。
我自己吗,通信热的时候去的华为,电商热的时候去的亚马逊,现在在另外一家公司,搞一些人工智能。说实话,工作以后就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我侄儿本科毕业进了谷歌,入职工资就是美国其他行业平均的三倍,开局良好。
这篇文章是这样论述的。
首先,按照百年为单位来度量,这位学者推断,在未来的50年内,人类不可能出现重大的技术革命。他定义的重大的技术革命是指的象蒸汽机和电子计算机那样的普遍使用新的生产工具的革命。其实我觉得他估计得还是太保守了一点,我自己认为,未来100年内,不会出现象蒸汽机和计算机那样的断代式的基本生产工具的发明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断代式的技术革命,媒体也不断炒作某某技术革命即将到来。但是,非常遗憾,你我的有生之年虽然无时不刻都能体会到技术革新,但是的的确确看不到断代式的技术革命。因为这是可以预测的。
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蒸汽机技术。蒸汽机发明于1679年,其前置技术是真空泵,发明于1650年。第一次加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机械革命,是从1760年开始的,大约在19世纪结束。从断代式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到带来的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转变,机械工程师的培养,就业市场的变化,持续了近300年,美国的铁锈区上个世纪末才开始衰落。
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发明于1946年,其前置技术是真空管,发明于1880年。计算机的大规模的应用要到1980年代以后,距离现在(2021年)还不到50年的时间,而且目前(2021年)人类还没有出现蒸汽机和计算机那样断代式的生产工具。
在没有新的技术革命的情况下,人们的主要工作是吃尽现有生产工具带来的红利,将其尽可能的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就是对掌握这种生产工具的人才的需求。
说完前提,我们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要选择读计算机系。当然,掌握计算机这种生产工具也可以读其他专业,然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过去啊。这也是当年我选择专业的时候和我父亲,我侄儿选择专业的时候和他的爷爷辩论过的话题。
这里就需要谈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时间和精力。谈到计算机,很多人外行的第一印象就是编程。其实,编写程序代码是计算机从业人员的一个输出动作,不是唯一技能,并且不是核心技能。就象作家一样,写字是一个输出动作一样。计算机领域的主要工作人员开发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写代码这个体力劳动,而是思考和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种脑力劳动。而这种脑力劳动需要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其他院系不会开设的,或是不会讲得那么深入的,有:
计算机原理:这门课保证了你雇来的这个人是理解电子计算机这个生产工具的内部结构的,从而不会犯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错误。计算机原理这门课除了计算机系以外,其他系科一般不开。有些计算机相关专业比如自动化,微电子会开一门比较接近的课,叫微机原理,或者单片机原理,也行。其他学科就只能自学了。
算法和数据结构:这门课保证你雇来的这个人写出来的代码运行比别人快,比别人便宜。有时候,就这个人能写出来,别人硬就写不出来。这门课,其他系科一般不开,开了也是阉割版。
群论和离散数学:这门课保证你雇来的这个人能不断学习,快速掌握新的算法,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发明“一些已经存在的东西。这门课,其他系科,除了数学系,肯定不开。
还有一些课程,其他系科也许会开一些,但不会太深入。
我想说的是,计算机系的课程已经很繁重了,大学期间还要吃饭,睡觉,打游戏,泡妞,干嘛要去读个其他专业然后学点计算机混合一把,为什么不直接读计算机系再看哪里能应用混合一点呢?我实在是看不到头一种曲线救国的理由。
后来嘛,说服了我父亲,多年以后也说服了我侄儿的爷爷。还好,我们都没有走错路,都读的计算机。
我自己吗,通信热的时候去的华为,电商热的时候去的亚马逊,现在在另外一家公司,搞一些人工智能。说实话,工作以后就没有太多的经济压力。我侄儿本科毕业进了谷歌,入职工资就是美国其他行业平均的三倍,开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