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汽油机油的价格为什么比国外高的一些原因,顺便聊聊汽机油其他方便的(7月9日增加OEM规格内容,78楼)

indred-avatar

indred

2020-06-27T12:10:03+00:00

我是负责国内某家润滑油渠道管理的区域经理,做了8年了。销售润滑油也有20年了。一直都在一家公司,没挪窝过。虽然不是负责技术这块的,但是长期接触,加上又是
厂家,所以对于润滑油还是比较熟悉的。

一、所谓的“全合成”,其实欧标、美标、日标、国标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因此“全合成”广义上来说基础油是III类加氢裂变或使用IV类基础油(PAO)都可以称之为
“全合成”。狭义上的“全合成”仅指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机油。
PAO成本价远超III类加氢裂变的基础油。因此,据我所知,美孚、壳牌、嘉实多、BP这些国际知名品牌,是没有家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用PAO做基础油,目前我了解的
就是福斯和国内一个品牌。而且,只有一款是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不说别的,大约是16年4-5月份,我就看过一份美孚的报告,忘记了向API还是SAE提交的了,大意是
美孚将使用新技术,因此“全合成”产品不再使用PAO作为基础油。

二、产品价格。
在15年的时候,我因为一个大客户需要申请价格(申请的是柴机油的价格),闲的无聊测试了一下当时我们公司使用PAO作基础油的顶级产品,大约成本价是178元/4L装。
当时我们的经销商购进价格为328元/听,建议给二级渠道或修理厂的价格是400多,建议零售价是600多。另外,基本上美孚1号1L装,前几年我可以找经销商要货68元/听,要
知道我们经销商不做美孚代理的。现在:顶级那款油品今年4月开始出厂价格调低到260元/听,还不算任务返利和促销返利。我粗略算了下经销商进价大约210多元/听。不是
PAO基础油的全合成,不到180元/听。这是旗舰产品和次旗舰产品的出厂价。
对于嘉实多、BP、壳牌的汽机油这些产品,我只略微了解壳牌的价格。因为在我所在的这个省,汽机油国外品牌一般是美孚和壳牌,嘉实多、BP很少有卖,经销商来一个死一个。
更不说道达尔、埃索这些了。国内品牌就是两桶油的长城和昆仑。

三、关于零售价
为什么贵那么多?这是厂家推动的结果。当然,这是在网店还没成型之前造成的。更不说4S店,哪个不贵?奔驰的配件组装一辆车,是本身的4倍价格。机油这块,能放过
你们这些用户?要知道,现在很多专营店、4S店这些,已经都是车企重要利润来源。目前不是4S店这种的换油,本省换油人工大约50-60元,机油格20-30元。

四、成本。欧美这方面会比国内同一个品牌低一些,有地利的因素。还有就是关于税这些的原因。

因此,为啥国内汽机油价格那么贵,国外的为啥又便宜,以上几点基本上就涵盖了。

再说说为什么小品牌的机油不能用:
1、配方。这个研制的费用是需要的,费用多少我不大清楚。
2、机油配方做好后,要做台架试验,好几方面的台架试验,每样几万-几十万一次不等。某些台架试验要做几次。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3、行车试验。就是几辆-十来辆各种品牌的车,不断的跑。一般都是十万公里计算的。费用是一方面,关键是耗时。
4、认证。就是润滑油对于发动机的适用性。小厂压根就不鸟你什么鬼认证,吹就完事,要不就是擦边球。大牌要认证,这个费用不低。
5、偷工减料。嗯,其实这个大牌都做,但是有底线。同一个等级,通过降低基础油等级来降低成本。比如说去年,为了抢占商用车高端市场,我们就搞降价,质量
没降低,就是赚少点的意思。当时CI-4级别的油,二级商到手价格壳牌的R4大约是325,美孚特黑大约是340。我们本来是310左右的,当时降价到280。年底我
无意中看,嗯~统一立刻弄了一个CJ-4,二级商到手295~。壳牌更吊,直接R3(原本是CH-4),立刻推出升级版本R3PLUS,275-295这样。美孚去年到今年价格
坚挺一比,一直是340~嗯,基本上市场都丢光了。至于小厂更扯淡,动则10万公里换油,CJ-4,纳米、陶瓷、离子技术,二级商进价200左右,卖400~价格和美孚
壳牌差不多。美孚壳牌换油期也就是3-4万公里。
小厂品牌大致出厂流程:重金挖大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要配方,简单测试就上马生产了。检测起来,大指标都是合格的,小指标基本都是不合格的。

五、OEM规格
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技术发展中,各汽车厂家的技术应用和需求逐渐形成一定的差异。由于机油的性能与发动机机运转、乃至整车使用
均表现出密切联系,为了使机油更好的配合各自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使用,大多数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或汽油机与柴油机制造商,均制定
了各自关于发动机的企业标准。
这些规格通常参考或建立在国际通行规格的基础上,补充了厂家各自特殊的规格要求,甚至是苛刻的台架、行车试验要求。满足汽车制
造商特殊机油规格要求并通过其技术认可的机油才可以使用在该厂商相应的汽油机与柴油机设备上。如大众汽车VW 50200/50500规
格、康明斯CES 20081规格等。

如满足大众汽车VW 50200/50501规格5W-40黏度级别机油需满足以下大众汽车规格要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09/-7da9Q5-aec6ZeT1kSg7-lz.jpg[/img]


参照以上规格要求,大众汽车VW50200/50501 5W-40规格机油产品需在ACEA A3/B4基础上,同时满足表中所述的多项理化性能要求,
同时,产品需通过大众汽车公司多达7项发动机台架试验。按照大众汽车公司规格要求,产品配方,包括基础油、添加剂及黏度指数改进剂
等详细信息需在大众汽车公司进行备案,并接受大众汽车公司随机的市场抽查。
同大众汽车OEM规格类似,其他各汽车公司或汽油机与柴油机厂家的机油规格也一般在国际通行规格的基础上附加了其各
自特殊的试验要求,且通过认证的产品配方需在厂家备案,除非重新进行认证,否则认证产品配方不得变更。
因此,OEM专用油与普通市场油产品有明显不同。经过OEM认证的产品配方不得随意变更。由于OEM规格的特殊要求,并非所有的市场销
售产品能够满足OEM规格。但其性能要求高于常规国际通行规格的情况也使得OEM产品配方通常也能够满足国际通行规格,如满足大众
VW50200/50501 5W-40规格的机油产品同时也满足ACEA A3/B4质量级别要求,根据配方的差异,也可能同时满足API SM或SN质量级别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