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tz
2022-01-04T15:21:44+00:00
注意,以下讨论只针对“注重游戏性的玩家”,因为价值观的差异,所以不适用于“老婆党/老公党/XP党”
正向论证
1.衡量标准:
现在steam上的3A大作普遍是248-298,折合成原神的小月卡/大小月卡,游玩时长可达8-10个月/2.5-3个月,即使考虑到现在绝大多数steam用户都有“晚买享折扣”的习惯,即使把3A大作等到50off再买,折合成原神里的月卡,游玩时长也可达到4-5个月/1.25-1.5个月。跟3A大作的一周目主线游玩时长很接近(30-60小时),介于绝大多数3A大作二周目往后的内容重复度较高,所以不做考虑。
2.沉没成本问题:
如果以1为基准去讨论原神这个游戏本身,你会发现许多人口中所谓的的“沉没成本”,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再介于原神在手游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同质量手游找不出替代品。所以想要玩到质量更好的游戏,基本只能往单机那边看,换言之,月卡党的钱即使不投给原神,也理应给质量更高的单机游戏。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原神策划某天恶心的玩家想退坑,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捏鼻人,因为相比于大多数只会去玩一周目就搁置的传统3A大作而言,月卡党的沉没成本极低,因此我认为原神的游玩性价比跟3A大作是很接近的。
当然有人会说:“你原神一个氪金手游能跟3A大作比质量?我玩高质量3A大作非常开心,但是原神这种低质量的游戏我玩了几个小时就不想玩了。“意在表明“3A游戏性价比中的“性”比原神的“性”更高,以此承托出传统3A游戏的性价比比原神高得多。但是这反而衬托出原神“免费”属性的优越性,因为原神的免费,意味着你在认为值得为他投入金钱之前,他永远是免费的,玩腻了就可以挥挥手就走,初入游戏的沉没成本为0。而steam广受赞誉的“14天&2小时无条件退款机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玩家“买买买”的沉没成本。但显然许多steam用户即使买了不玩并不觉得亏,因为他们觉得“买了的游戏就是我自己的,即使不玩,他也永远会在那里。“
有时我觉得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赘述,因为steam库存上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买了游戏不玩"/”买了玩了发现不喜欢但是退不了款“的情况(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不玩那为什么要买?因为它们在打折。很简单的道理,跟原神的限定角色/武器一样,”现在不买就亏了“的思想促进了玩家的消费,从而间接造成了沉没成本,无论是单机游戏和氪金手游都没有区别。
月卡用户才是原神的最大的目标用户,因为月卡党本身拮据的原石状况,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上头抽卡的情况。
3.养成时长问题
我是开服玩家,小月卡没断过,充了6个月的大月卡(因为想拿完那5把武器)。我是个不太追求强度的玩家,虽然很喜欢逛NGA,但只相信自己的游戏理解。对游戏的追求也只局限于深渊满星就行,主C角色圣遗物18-20词条就满足了。但自我断掉大月卡已经过去了约8个月,在最近才发觉相比起抽卡的原石,树脂消耗才开始跟不上了,我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我小保底歪了而逐渐改善,从而达到原石抽角色和角色培养的动态平衡。
反向论证
自从我原神的第一次满星之后,游戏目标基本都是朝着满星去的。但是作为一个不那么热衷于凹深渊的玩家,我也是到了去年6月之后才基本达成“能较为轻松的满星深渊的程度”。(那个33星是2.0深渊第一期,12层海乱鬼和剑鬼的DPS check把我霜华矢合计2.8w的甘雨和带钟离减抗蒸发只有4w的胡桃给爆了,当然,那之后的下一期深渊,我用临时拉起来的香菱组成公子双火把这群B崽子给爆回去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13/bwQ7i87-2yydZcT3cSsg-i7.jpg[/img]
且自2.0之前期期勉强压线满星,到2.0深渊凹到头皮发麻,又到现在的初见深渊不看攻略30次内通关,现在深渊对我而言只是“有点挑战性”的活动了。
可见,即使对于小月卡党而言,深渊膨胀速度还是略微慢于玩家的强度膨胀的。甚至于我觉得策划的深渊就是为月卡党量身打造。
正向论证
1.衡量标准:
现在steam上的3A大作普遍是248-298,折合成原神的小月卡/大小月卡,游玩时长可达8-10个月/2.5-3个月,即使考虑到现在绝大多数steam用户都有“晚买享折扣”的习惯,即使把3A大作等到50off再买,折合成原神里的月卡,游玩时长也可达到4-5个月/1.25-1.5个月。跟3A大作的一周目主线游玩时长很接近(30-60小时),介于绝大多数3A大作二周目往后的内容重复度较高,所以不做考虑。
2.沉没成本问题:
如果以1为基准去讨论原神这个游戏本身,你会发现许多人口中所谓的的“沉没成本”,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再介于原神在手游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同质量手游找不出替代品。所以想要玩到质量更好的游戏,基本只能往单机那边看,换言之,月卡党的钱即使不投给原神,也理应给质量更高的单机游戏。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原神策划某天恶心的玩家想退坑,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捏鼻人,因为相比于大多数只会去玩一周目就搁置的传统3A大作而言,月卡党的沉没成本极低,因此我认为原神的游玩性价比跟3A大作是很接近的。
当然有人会说:“你原神一个氪金手游能跟3A大作比质量?我玩高质量3A大作非常开心,但是原神这种低质量的游戏我玩了几个小时就不想玩了。“意在表明“3A游戏性价比中的“性”比原神的“性”更高,以此承托出传统3A游戏的性价比比原神高得多。但是这反而衬托出原神“免费”属性的优越性,因为原神的免费,意味着你在认为值得为他投入金钱之前,他永远是免费的,玩腻了就可以挥挥手就走,初入游戏的沉没成本为0。而steam广受赞誉的“14天&2小时无条件退款机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玩家“买买买”的沉没成本。但显然许多steam用户即使买了不玩并不觉得亏,因为他们觉得“买了的游戏就是我自己的,即使不玩,他也永远会在那里。“
有时我觉得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赘述,因为steam库存上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买了游戏不玩"/”买了玩了发现不喜欢但是退不了款“的情况(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不玩那为什么要买?因为它们在打折。很简单的道理,跟原神的限定角色/武器一样,”现在不买就亏了“的思想促进了玩家的消费,从而间接造成了沉没成本,无论是单机游戏和氪金手游都没有区别。
月卡用户才是原神的最大的目标用户,因为月卡党本身拮据的原石状况,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上头抽卡的情况。
3.养成时长问题
我是开服玩家,小月卡没断过,充了6个月的大月卡(因为想拿完那5把武器)。我是个不太追求强度的玩家,虽然很喜欢逛NGA,但只相信自己的游戏理解。对游戏的追求也只局限于深渊满星就行,主C角色圣遗物18-20词条就满足了。但自我断掉大月卡已经过去了约8个月,在最近才发觉相比起抽卡的原石,树脂消耗才开始跟不上了,我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我小保底歪了而逐渐改善,从而达到原石抽角色和角色培养的动态平衡。
反向论证
自从我原神的第一次满星之后,游戏目标基本都是朝着满星去的。但是作为一个不那么热衷于凹深渊的玩家,我也是到了去年6月之后才基本达成“能较为轻松的满星深渊的程度”。(那个33星是2.0深渊第一期,12层海乱鬼和剑鬼的DPS check把我霜华矢合计2.8w的甘雨和带钟离减抗蒸发只有4w的胡桃给爆了,当然,那之后的下一期深渊,我用临时拉起来的香菱组成公子双火把这群B崽子给爆回去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13/bwQ7i87-2yydZcT3cSsg-i7.jpg[/img]
且自2.0之前期期勉强压线满星,到2.0深渊凹到头皮发麻,又到现在的初见深渊不看攻略30次内通关,现在深渊对我而言只是“有点挑战性”的活动了。
可见,即使对于小月卡党而言,深渊膨胀速度还是略微慢于玩家的强度膨胀的。甚至于我觉得策划的深渊就是为月卡党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