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zarph
2021-03-17T09:46:19+00:00
由于宋代推崇理学,加上唐末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不仅是经济重心,就连文化重心也开始南移,因此,从宋代科举就有了南北之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长期打压南方学子,甚至在宰相的政事堂树立一块石碑,上面写道“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一直到宋真宗提拔江西人王钦若做宰相之后才算是打破了这一传统。
[quote][tid=26039824]Topic[/tid] Post by [uid=14337119]JLUKSGF[/uid] (2021-03-24 17:55):
由于宋代推崇理学,加上唐末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不仅是经济重心,就连文化重心也开始南移,因此,从宋代科举就有了南北之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长期打压南方学子,甚至在宰相的政事堂树立一块石碑,上面写道“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一直到宋真宗提拔江西人王钦若做宰相之后才算是打破了这一传统。[/quote]搞平衡罢了,朱皇帝也一个样。就是新中国,建国之初也是疯狂提拔北方干部。
明朝皇帝都知道不能全国统一分数线,所以现在高考不统一录取其实很有道理
真统一分数线,类似云贵地区,拿什么和江浙比
到了洪熙元年(1425年),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杨士奇提出了“南北卷”的设想,建议科举按南北不同的录取比例来选拔进士,之后再统一进行殿试,得到了明仁宗的采纳,他下令“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意思是进士人数南卷录取十分之六,北卷录取十分之六。到了宣德、正统年间,为了照顾四川、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区,又增设中卷,分为南卷、中卷、北卷,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
根据记载和考证:
南卷的范围
包括浙江、湖广(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江西、福建和广东五个省,以及南直隶(相当于现在的安徽、江苏)的应天、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池州、太平、淮安、扬州等州府;
北卷的范围
主要有、山东、山西、陕西和河南四个省,还有北直隶(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北京和天津)的大部分和辽东、大宁等地;中卷的范围则是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和南直隶的庐州、凤阳、安庆、徐州、滁州、和州等地,。虽然后世有所调整,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