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潮又没影响到文人,工人下岗管我文人吊事,上山下乡重点对象那可就是知识青年[s:ac:茶]
因为没有掌握话语权呗。
以前那些下乡的是知识青年,回城了以后有文化可以写出来,有渠道可以发出来。
Reply to [pid=567996506,29547131,1]Reply[/pid] Post by [uid=3102263]5852011951[/uid] (2021-11-22 18:58)正想说呢,被你抢先了[s:a2:不明觉厉]
下岗工人没有人发声啊。只是让某些知识分子过了一段普通农民的日子,在人家眼里好像受了多大罪,受了多少迫害似的,人家写出来了。
因为文人没下岗 反而活的更滋润了
伤痕文化很大部分(我就不说全部了)
充斥着对农村农民的诋毁和污蔑
这群文化人,回到城市里可是食利阶级。
工人得靠生活,活下去。
因为没几个工人会写书吧
很多人说,这是历史的进程,没毛病,我也认同
只不过历史的车轮压过时,希望他们永远在车上
[quote][pid=567997056,29547131,1]Reply[/pid] Post by [uid=63575801]微辣玩家[/uid] (2021-11-22 19:00):
你怎么知道没有[s:ac:哭笑]我记得还挺多的啊[/quote]哈?哪儿多了?
主流文艺界不是“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吗?
伤痕文学主体不都是地主和买办后代吗[s:ac:茶]
所谓的伤痕文学,大部分都是公知搞出来的,也就是50万
没有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话语权 不过还是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种作品
[quote][pid=567997020,29547131,1]Reply[/pid] Post by [uid=42905841]孑wolf[/uid] (2021-11-22 19:00):
因为文人没下岗 反而活的更滋润了
伤痕文化很大部分(我就不说全部了)
充斥着对农村农民的诋毁和污蔑[/quote]傻逼都梁笔下的八路军,都特么快写成土匪了。还有人把亮剑小说当历史带入。亮剑电视剧可以说无限拔高了都梁的水平,虽然还是离八路军远了去了。
"纵兵抢粮,私自调兵,张国焘都得毙了李云龙"[s:ac:哭笑]
我爹下岗的时候,新领导来了装B写了封告全体职工书,当时最流行的畅销书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引用了这本书里的话
我爹和工友聊天的时候解读为“我看他一上来先给自己买了辆帕萨特,还想着吃奶酪?”
当然,后来我大了才知道,那不是帕萨特,是辉腾
魔鬼经济学有条定理:失%%……业**&&……率每上涨1%,口红的销量就会上涨3%。
看懂的明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