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ith
2021-12-03T07:01:29+00:00
喜欢的妹子特别喜欢朦胧派的诗,我书看的少,古诗词我还能看出来好在哪,这种语言平实的现代诗好在哪?
朦胧派讲究一个指东打西,你就搁那猜吧,嗯猜。[s:ac:哭笑]
只能说它是一种新的题材的诗歌,文学史上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如果这个诗歌真的好的话,它就应该经久不衰的延长下,就应该永远的存在于学生的课本里,像李杜的诗歌诗歌那样。
很遗憾,朦胧诗在高中的语文教学标准里不是考点。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紧凑的学习任务中,给同学们图个乐。
诗歌这个东西欣赏不来真的就算了,没必要强行去理解,就跟抽象画一样。
好在有人喜欢
额,我查了一下,说是什么通过意象的堆叠构筑,可以平铺直叙直击心灵,也可以营造荒诞的氛围委婉低语
各花入各眼,实在不行,就和你的女孩讨论讨论古诗和朦胧诗的异同?
在泥潭聊现代诗歌我都觉得是目的不纯[s:ac:汗]
实在不行搜搜知乎也行,至少知乎上又不少靠谱的现代诗歌科普和评论,泥潭对现代诗的态度只有一种
朦胧派这东西,欣赏不来很正常。
他得名也就是来源于当初认为这玩意没嘛意思的批判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嘛。
其实朦胧诗和我们并不是很遥远,比如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不谈文学史意义,咱说说从哪个角度可能欣赏。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朦胧诗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时代背景你懂得,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一批特殊的诗人,不让说话的年代造就了另类的语言艺术。
比如食指《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意象的隐喻,都是走进这些诗的途径。
另外,个人观点,我感觉很多朦胧诗本身就很有冲击力。
再贴一首我很喜欢的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北岛他们写的垃圾不让说,发明出来炒作的概念
不信你看兰波和波德莱尔19世纪写的象征主义诗歌,比《回答》晦涩朦胧个几千倍吧
刚百度了下,竟然有一大半读过,而且还挺喜欢的。。。明明读书的时候最讨厌这玩意的。
她要是真喜欢,你在这问的那点东西不但糊弄不住反倒会被人一眼看穿
她要就是叶公好龙那就更好办了,你就说你喜欢量子力学,大家对着糊弄[s:ac:茶]
小时候我也觉得这tm我上我也行啊
现在我觉得,妙啊
那些诗里面的意象和形容词,那么平凡,但又那么生动,我仿佛身临其境,但是让我自己来说却又说不好
朦胧诗派涉及的内容太多了,那个妹子是喜欢朦胧诗派,还是喜欢这其中的某一类题材?
不知道的话一律按照喜欢那种不知所云的忧愁感处理 [s:ac:哭笑]
[quote][pid=572958589,29818898,1]Reply[/pid] Post by [uid=39988783]大冰环[/uid] (2021-12-12 16:19):
刚百度了下,竟然有一大半读过,而且还挺喜欢的。。。明明读书的时候最讨厌这玩意的。[/quote]变老了
也变骚了
我就想起了舒婷的那首 四月的黄昏
应该也算是朦胧派的吧。
说说个人看法。
我觉得朦胧派最重要的是在意象在情感上的抒发。
(说得有点,不是很准确,大概是这个意思。
楼上举例的顾城的诗,我觉得更有(断章)
那种感觉,不同视角时空间的转换。
楼主可以跟她聊聊海子的诗,他的诗真的很有冲击力。
记得我第一次读(祖国或以梦为马),人直接哭成傻逼。
特别是经过前面的铺垫的最后那句。
“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给当时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不亚于亚空间风暴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