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gar
2021-11-17T04:50:38+00:00
一、整体剧情缺乏主轴,导致剧情结构出现问题。
首先,剧中很明显,可以分为两条剧情线。
一条是皮尔特沃夫剧情线,这条线可以参考超级英雄电影,比如蜘蛛侠:
两位少年天才携手做出惊世发明。
一位功成名就走上巅峰
一位穷困潦倒苦苦挣扎
后来,因为理念不合,两人分道扬镳。
(在这部剧里,杰斯站在道德立场上暂缓推行,而维克托身患重病时日无多)
最后经过一系列悲剧后,两人一个变身超级英雄,一个变身超级反派,开始相爱相杀一二三部前传后传……
一条是祖安剧情线,这条线可以参考经典黑帮片:
黑帮老大范德尔经历风雨,准备洗白上岸,还收养了一对姐妹金克斯和薇。
然后,以前被范德尔背叛的老兄弟希尔科前来复仇,不光杀了范德尔全家,还接了范德尔的地盘生意,建立了毒品帝国。
金克斯和薇这一对姐妹一个被希尔科收养,一个被捕入狱。
几年后,新人菜鸟缉毒警凯瑟琳欲抓捕大毒枭希尔科,于是携手想要复仇的薇开始调查。
正遇上已成为希尔科手下杀手的金克斯,开始相爱相杀……
中间还夹着一个野火帮的艾克。有良心的黑人小混混,经典配角了。
真按照剧情线写下去,皮城线故事中期,梅尔就会因为阴差阳错死在维克托手上(实验事故什么的,老桥段了),然后杰斯一怒之下变身未来守护者开始大战机械先驱。
祖安线最后,希尔科先死,凯瑟琳估计得死在金克斯手上,然后金克斯在薇怀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薇大仇得报,开车远走他乡。
但是,按这样行吗?这样不行。
因为LOL有原作啊,金克斯是又美又强的小疯子,杰斯和凯瑟琳是伟光正的正义警察,维克托是血肉苦弱机械飞升。
最关键的是,这两帮人得打起来啊。
你要分开拍也就罢了,你都拍在一起了,那就得是祖安大战皮城,金克斯和凯瑟琳下路对点,杰斯和维克托中路单挑。
所以,就必须有一个点,将两条剧情线联系在一起,将庸俗的、个人情感上的矛盾,升华为更加宏大的,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祖安英雄和皮城英雄之间的矛盾。
这个点,就是剧情的核心,整部剧的剧情张力所在,也是整部剧的中心主轴。
你不能简单的就直接写,祖安英雄就是长的奇形怪状,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超级反派(参考企鹅人急冻人万磁王那一帮手下什么的);皮城英雄就是高富帅白富美伟大光明正义的超级英雄(参考复仇者联盟)。
哪怕加上再多超级反派的悲惨过去和超级英雄的挣扎迷茫,观众也是不买账的。
而在这一点上,片方给出的答案令人失望。
整部剧的剧情主轴,撑不起9集每集40分钟的庞大体量,也顶不住横跨皮城祖安十数个英雄的漫长故事。从而导致了很多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在看剧的时候总感觉有些奇怪。
二、片名、剧情和人物塑造。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事实。
本片的中文译名,叫做《双城之战》。
意味着译者认为,本片的剧情核心就在于皮城和祖安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本片的英文原名,叫《Arcane》。
这个词在游戏里一般译为“奥术”,比如技能奥术飞弹奥术跃迁都是这个词。
而片中和奥术相关的有一个半,一个是海克斯科技宝石,半个是“微光”。
这说明,原作者认为本片中最重要的剧情是海克斯科技宝石的发明,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在剧情中我们也看到,海克斯科技宝石确实是贯穿了全剧的重要道具。
一开始金克斯和小伙伴们偷宝石引发爆炸。
杰斯、维克托和黑默丁格,从携手合作到引发矛盾,也全都围绕着海克斯科技宝石。
希尔科因海克斯科技宝石而死(金克斯是祖安研发宝石武器的,杰斯要求希尔科交出金克斯,不从。)
最后也是金克斯拿着海克斯科技宝石一炮轰爆皮城议会。
这个足够承担起整个故事吗?
作者认为可以,译者认为不行。
这其中的微妙差别,实际上就反应了整体剧情上的扭曲。
而剧情上的扭曲,就集中体现在了人物塑造上的扭曲。
尤其以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角:金克斯为甚。
金克斯,拳头亲女儿,又美又强的小疯子,能力足够承担起整部剧的主角。
金克斯的最大魅力就是她是一个小疯子,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
疯子是当不了主角的,哪怕是金克斯也不行。
疯子顶多当反派,比如小丑。
如果真要把小丑提到主角位置,那就得写小丑不是疯子时候的故事。
所以,剧情处理在这一点上,就陷入了困境:
1、除了金克斯,数遍皮城祖安英雄,没人顶的上主角位。
2、真要让金克斯当主角,你就得解释她乐于破坏的人物性格,和炮轰皮城的恐怖分子行为。这两点都是在人设里固定死了的。
而要处理第2点,又有两种方式:
2.1、金克斯只是行为上疯疯癫癫,思想上很正常,背后有其符合逻辑的合理因素驱动。
2.2、“加一点悲惨的过去”,以解释金克斯的行为逻辑。这一条参见《蝙蝠侠:致命玩笑》。
制作组很明显想往2.2的方向走,但是因为剧情核心的缺失,导致金克斯的整个人物塑造出了严重问题。
以至于观众看下来,感觉金克斯天生就是精神病。
三、金克斯、希尔科和微光。
纵观金克斯整个人物的轨迹,就会发现很多被刻意扭曲的地方。
没办法,金克斯必须疯。金克斯不疯,就不会变成恐怖分子,就不会炸了凯瑟琳,薇会一直坐牢。金克斯不疯,就不会研究海克斯科技武器,杰斯就会老老实实当他的议员。金克斯不疯,就不会炮打皮城议会,开启祖安皮城大战。
但金克斯又不能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神精病。
所以编辑想方设法的把金克斯写疯(效果还不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范德尔和希尔科基地大战那一场戏。
希尔科抓了范德尔,设下陷阱守株待兔。
然后被人关在门外无能狂怒?
几个小屁孩,在别人的核心基地的看守严密的牢房里。
先不说小孩子怎么在墙上挖洞的问题。
在别人基地核心,墙上挖了个洞就能逃出去了?
这是在拍喜剧片吗?
守株待兔反被关在门外无能狂怒,墙上挖洞逃脱,这真的不是喜剧片剧情吗?
但是没办法,如果不这么拍,金克斯就变成英雄了。
想一想,小伙伴送人头,和老爹一起被堵在绝路,这个时候一颗炸弹救场。
不是英雄是什么?
金克斯能是英雄吗?不能。
所以金克斯的炸弹必须是自作多情,画蛇添足。
薇被抓的剧情也一样。
一个正好出现在基地老巢核心位置的皮城警察。
身上正好就带了迷药。
把薇拖走抓进牢里关了五年。给金克斯变疯一个合理的解释。
再仔细想一想,剧情中的微光。
第一次出场,一种紫色药水,喝了就狂暴。不错,希尔科要的就是这个。
后面还能拿来驱动机械臂?也行吧。
再后面,还能拿来当毒品?!你在搞笑?
没办法,剧情上希尔科必须是个坏蛋,顶多算有一点点良心的坏蛋。
那哪里能显现出希尔科的坏呢?
首先希尔科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黑帮头子,否则解释不了金克斯为什么要去打皮城。
而一旦把希尔科摆在皮城的对立面,立马就会发现,希尔科坏不下去了。
希尔科所做的所有事情,在皮城和祖安的矛盾面前,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次要矛盾天然的会让位于主要矛盾,希尔科也就从一个坏蛋变成了祖安的英雄——至少是个枭雄。
所以为了维持希尔科的坏蛋身份,编辑大手一挥,给希尔科扣了个“大毒枭”的帽子。
炼金术士辛吉德摇身一变,变成了绝命毒师辛吉德。
艾克也从抢地盘的小混混变成了维护街区的义警
还花费了很大篇幅去强调希尔科的坏蛋身份。
比如小酒馆和夜总会的对比。
比如小酒馆里眼镜男,和后面薇遇到的滚身脓包的自身的对比。
同理,促使杰斯转变的那个小男孩的死,也不能因为皮城和祖安间的矛盾而死。
所以那个小男孩不能是家中穷苦前来养家糊口的孩子,得是毒品工厂老板的孩子。
还得做出实际行动阻碍杰斯执行正义。
四、文化的隔阂才是真正的隔阂。
讲到这一步,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本剧的剧情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编剧自始至终没有讲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
促使金克斯打破皮城和祖安间的局势,在金克斯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其根源究竟在何处呢?
讲不明白这个问题,就让金克斯看起来像天生的反社会疯子。
讲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让金克斯成为悲情的末路黑暗英雄。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中国的观众心里都有数。
为什么皮城富,祖安穷?祖安的孩子要去皮城偷窃?
为什么祖安要被污染?人民艰难挣扎求生?
为什么皮城统治,而祖安追求自治?
只要忽视了皮城和祖安之间的矛盾,这部剧的剧情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区别只在于问题的大小罢了。
只能说,就和香港导演拍不出红色电影一样。
文化的隔阂才是真正的隔阂。
实际上,从译名和原名间的差别,就体现出这一点。
如果要让起点写手来编剧情的话,在最开始小酒馆里,面对范德尔的质问的时候,他就会让黑妹这么回答:
“你就是软弱,范德尔。妥协和退让是不会带来和平的,只有斗争,才会带来和平。”
在中国观众看来,金克斯为此扛起大炮,总好过她是一个反社会疯子。
首先,剧中很明显,可以分为两条剧情线。
一条是皮尔特沃夫剧情线,这条线可以参考超级英雄电影,比如蜘蛛侠:
两位少年天才携手做出惊世发明。
一位功成名就走上巅峰
一位穷困潦倒苦苦挣扎
后来,因为理念不合,两人分道扬镳。
(在这部剧里,杰斯站在道德立场上暂缓推行,而维克托身患重病时日无多)
最后经过一系列悲剧后,两人一个变身超级英雄,一个变身超级反派,开始相爱相杀一二三部前传后传……
一条是祖安剧情线,这条线可以参考经典黑帮片:
黑帮老大范德尔经历风雨,准备洗白上岸,还收养了一对姐妹金克斯和薇。
然后,以前被范德尔背叛的老兄弟希尔科前来复仇,不光杀了范德尔全家,还接了范德尔的地盘生意,建立了毒品帝国。
金克斯和薇这一对姐妹一个被希尔科收养,一个被捕入狱。
几年后,新人菜鸟缉毒警凯瑟琳欲抓捕大毒枭希尔科,于是携手想要复仇的薇开始调查。
正遇上已成为希尔科手下杀手的金克斯,开始相爱相杀……
中间还夹着一个野火帮的艾克。有良心的黑人小混混,经典配角了。
真按照剧情线写下去,皮城线故事中期,梅尔就会因为阴差阳错死在维克托手上(实验事故什么的,老桥段了),然后杰斯一怒之下变身未来守护者开始大战机械先驱。
祖安线最后,希尔科先死,凯瑟琳估计得死在金克斯手上,然后金克斯在薇怀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薇大仇得报,开车远走他乡。
但是,按这样行吗?这样不行。
因为LOL有原作啊,金克斯是又美又强的小疯子,杰斯和凯瑟琳是伟光正的正义警察,维克托是血肉苦弱机械飞升。
最关键的是,这两帮人得打起来啊。
你要分开拍也就罢了,你都拍在一起了,那就得是祖安大战皮城,金克斯和凯瑟琳下路对点,杰斯和维克托中路单挑。
所以,就必须有一个点,将两条剧情线联系在一起,将庸俗的、个人情感上的矛盾,升华为更加宏大的,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祖安英雄和皮城英雄之间的矛盾。
这个点,就是剧情的核心,整部剧的剧情张力所在,也是整部剧的中心主轴。
你不能简单的就直接写,祖安英雄就是长的奇形怪状,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超级反派(参考企鹅人急冻人万磁王那一帮手下什么的);皮城英雄就是高富帅白富美伟大光明正义的超级英雄(参考复仇者联盟)。
哪怕加上再多超级反派的悲惨过去和超级英雄的挣扎迷茫,观众也是不买账的。
而在这一点上,片方给出的答案令人失望。
整部剧的剧情主轴,撑不起9集每集40分钟的庞大体量,也顶不住横跨皮城祖安十数个英雄的漫长故事。从而导致了很多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在看剧的时候总感觉有些奇怪。
二、片名、剧情和人物塑造。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事实。
本片的中文译名,叫做《双城之战》。
意味着译者认为,本片的剧情核心就在于皮城和祖安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本片的英文原名,叫《Arcane》。
这个词在游戏里一般译为“奥术”,比如技能奥术飞弹奥术跃迁都是这个词。
而片中和奥术相关的有一个半,一个是海克斯科技宝石,半个是“微光”。
这说明,原作者认为本片中最重要的剧情是海克斯科技宝石的发明,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在剧情中我们也看到,海克斯科技宝石确实是贯穿了全剧的重要道具。
一开始金克斯和小伙伴们偷宝石引发爆炸。
杰斯、维克托和黑默丁格,从携手合作到引发矛盾,也全都围绕着海克斯科技宝石。
希尔科因海克斯科技宝石而死(金克斯是祖安研发宝石武器的,杰斯要求希尔科交出金克斯,不从。)
最后也是金克斯拿着海克斯科技宝石一炮轰爆皮城议会。
这个足够承担起整个故事吗?
作者认为可以,译者认为不行。
这其中的微妙差别,实际上就反应了整体剧情上的扭曲。
而剧情上的扭曲,就集中体现在了人物塑造上的扭曲。
尤其以贯穿整个故事的主角:金克斯为甚。
金克斯,拳头亲女儿,又美又强的小疯子,能力足够承担起整部剧的主角。
金克斯的最大魅力就是她是一个小疯子,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
疯子是当不了主角的,哪怕是金克斯也不行。
疯子顶多当反派,比如小丑。
如果真要把小丑提到主角位置,那就得写小丑不是疯子时候的故事。
所以,剧情处理在这一点上,就陷入了困境:
1、除了金克斯,数遍皮城祖安英雄,没人顶的上主角位。
2、真要让金克斯当主角,你就得解释她乐于破坏的人物性格,和炮轰皮城的恐怖分子行为。这两点都是在人设里固定死了的。
而要处理第2点,又有两种方式:
2.1、金克斯只是行为上疯疯癫癫,思想上很正常,背后有其符合逻辑的合理因素驱动。
2.2、“加一点悲惨的过去”,以解释金克斯的行为逻辑。这一条参见《蝙蝠侠:致命玩笑》。
制作组很明显想往2.2的方向走,但是因为剧情核心的缺失,导致金克斯的整个人物塑造出了严重问题。
以至于观众看下来,感觉金克斯天生就是精神病。
三、金克斯、希尔科和微光。
纵观金克斯整个人物的轨迹,就会发现很多被刻意扭曲的地方。
没办法,金克斯必须疯。金克斯不疯,就不会变成恐怖分子,就不会炸了凯瑟琳,薇会一直坐牢。金克斯不疯,就不会研究海克斯科技武器,杰斯就会老老实实当他的议员。金克斯不疯,就不会炮打皮城议会,开启祖安皮城大战。
但金克斯又不能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神精病。
所以编辑想方设法的把金克斯写疯(效果还不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范德尔和希尔科基地大战那一场戏。
希尔科抓了范德尔,设下陷阱守株待兔。
然后被人关在门外无能狂怒?
几个小屁孩,在别人的核心基地的看守严密的牢房里。
先不说小孩子怎么在墙上挖洞的问题。
在别人基地核心,墙上挖了个洞就能逃出去了?
这是在拍喜剧片吗?
守株待兔反被关在门外无能狂怒,墙上挖洞逃脱,这真的不是喜剧片剧情吗?
但是没办法,如果不这么拍,金克斯就变成英雄了。
想一想,小伙伴送人头,和老爹一起被堵在绝路,这个时候一颗炸弹救场。
不是英雄是什么?
金克斯能是英雄吗?不能。
所以金克斯的炸弹必须是自作多情,画蛇添足。
薇被抓的剧情也一样。
一个正好出现在基地老巢核心位置的皮城警察。
身上正好就带了迷药。
把薇拖走抓进牢里关了五年。给金克斯变疯一个合理的解释。
再仔细想一想,剧情中的微光。
第一次出场,一种紫色药水,喝了就狂暴。不错,希尔科要的就是这个。
后面还能拿来驱动机械臂?也行吧。
再后面,还能拿来当毒品?!你在搞笑?
没办法,剧情上希尔科必须是个坏蛋,顶多算有一点点良心的坏蛋。
那哪里能显现出希尔科的坏呢?
首先希尔科不能只是一个单纯的黑帮头子,否则解释不了金克斯为什么要去打皮城。
而一旦把希尔科摆在皮城的对立面,立马就会发现,希尔科坏不下去了。
希尔科所做的所有事情,在皮城和祖安的矛盾面前,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次要矛盾天然的会让位于主要矛盾,希尔科也就从一个坏蛋变成了祖安的英雄——至少是个枭雄。
所以为了维持希尔科的坏蛋身份,编辑大手一挥,给希尔科扣了个“大毒枭”的帽子。
炼金术士辛吉德摇身一变,变成了绝命毒师辛吉德。
艾克也从抢地盘的小混混变成了维护街区的义警
还花费了很大篇幅去强调希尔科的坏蛋身份。
比如小酒馆和夜总会的对比。
比如小酒馆里眼镜男,和后面薇遇到的滚身脓包的自身的对比。
同理,促使杰斯转变的那个小男孩的死,也不能因为皮城和祖安间的矛盾而死。
所以那个小男孩不能是家中穷苦前来养家糊口的孩子,得是毒品工厂老板的孩子。
还得做出实际行动阻碍杰斯执行正义。
四、文化的隔阂才是真正的隔阂。
讲到这一步,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本剧的剧情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编剧自始至终没有讲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
促使金克斯打破皮城和祖安间的局势,在金克斯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其根源究竟在何处呢?
讲不明白这个问题,就让金克斯看起来像天生的反社会疯子。
讲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让金克斯成为悲情的末路黑暗英雄。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中国的观众心里都有数。
为什么皮城富,祖安穷?祖安的孩子要去皮城偷窃?
为什么祖安要被污染?人民艰难挣扎求生?
为什么皮城统治,而祖安追求自治?
只要忽视了皮城和祖安之间的矛盾,这部剧的剧情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区别只在于问题的大小罢了。
只能说,就和香港导演拍不出红色电影一样。
文化的隔阂才是真正的隔阂。
实际上,从译名和原名间的差别,就体现出这一点。
如果要让起点写手来编剧情的话,在最开始小酒馆里,面对范德尔的质问的时候,他就会让黑妹这么回答:
“你就是软弱,范德尔。妥协和退让是不会带来和平的,只有斗争,才会带来和平。”
在中国观众看来,金克斯为此扛起大炮,总好过她是一个反社会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