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y
2022-02-07T00:21:59+00:00
第一个节奏是谷家很富,这个节奏从谷妈妈80年代带着800万美元来中国投资就开始了,我看那帖子后面的讨论都是在算800万美金在80年代是什么概念=谷家在80年代就拥有至少800万美金,很少有人说800万美元的实际出资人问题。
那800万美元谷妈妈的角色是投资管理人,不是实际出资人,那个新闻里全程也没提到谷妈妈自己在800万美元里占多少份额,反倒是谷妈妈强调美国有钱人很多,可以把美国钱吸引到中国来投资搞发展。她妈妈应该是给人做理财赚佣金的生意模式,也就是风投基金管理人,有钱肯定是比一般工薪家庭有钱的,但也不是希尔顿王思聪那种级别的,甚至跟我国这些年二三线四城市发家致富的各路开厂子、挖矿、盖房子的企业家相比,也未必强到哪里去,这种层次的富人我们国家其实有的是,身家上亿?有可能,但也未必。
第二个节奏就是冰雪运动的金钱门槛,有人爆料谷妈妈总共花了几百万美元培养谷爱凌,这个节奏逐渐变成了玩冰雪运动的门槛了,其实这些钱主要还是鸡娃学各种东西的钱吧,又不是全投在冰雪运动上。单就这个运动来说,北上广深三套房的家庭卖掉一套房,供养孩子不上班去玩这个,玩得起,不是特别高的门槛,问题是有多少富裕家庭敢让孩子玩这个?又有多少富裕家庭的孩子敢玩这个?冰雪运动在我看来最大的门槛是你得承受随时失去孩子的风险,而不是你花不花得起买设备的钱。
第三个节奏就是谷妈妈规划得当左右逢源。
谷爱凌这个项目通过各路大神的科普,以及观看比赛视频,我也看明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滑雪,有点像街头滑板的雪场版,我们经常看的那种骑着滑板上蹿下跳最后卡裆撞头的搞笑视频,这就是变成了滑雪场版本,她这个项目等于是秋名山车神、高空跑酷那种需要极高技巧但必须敢玩命才更能赢的,跟传统体育运动有本质上的区别。
大多数传统项目拼的是技术+身体素质,不需要拼命,有些项目中高端但容易造成运动员伤残的动作也逐渐被规则限制了,比如格斗里的小关节+人体弱点,高低杠的单臂大回环、马燕红下,比赛限制了这类动作的得分收益,让运动员主动放弃朝这个容易致残的方向去竞争,这就是体育运动为了防止竞争逐渐走向废掉运动员趋势的一种保护机制,但自由式滑雪似乎还没设置这层保护性限制,仍然处于拼命能出更多效益的竞争模式。
谷爱凌选这个运动项目,恐怕就不是她妈妈精准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也不是大多数精英家庭的理性人生规划,谁会砸了几百万培养精英孩子但又面对着孩子随时会摔死摔残的风险呢?她这个项目本身就是穷人玩不起+富人不敢玩,没什么吸金效应,纯粹是为爱发电,烧钱搏命去创造人类身体的极限动作。她是赶上冬奥+中国崛起的机会了才赚大了,否则大多数时候可能是入不敷出的(单就这个运动的投入产出),我感觉她更像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持着结果生逢其时走出了自己人生的那种有才华的年轻人,并不是常规社会精英阶层的发育路线。这甚至有点像打游戏打成了电竞冠军的网络小说主角……
总的来说现在仔细想想,对谷爱凌其实没有那么多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天才少女的敬仰之情了,其他富裕家庭+精英教育也复制不出这么个人来,我更觉得她是个乔丹科比那种对胜利极端执着的人,外加年轻冲动不怕死,而且运动天赋太好了。别酸什么她家里多有钱了,也别酸穷人玩不起了,设身处地想想,工薪阶层的家庭,国家出钱培养你孩子玩这个运动,摔残了国家出钱养着,唯一的debuff是你上着班的时候有可能突然接到电话你孩子摔脑震荡失忆了,有多少人愿意送孩子去拼这个命?
同时我觉得她国籍不国籍的都不是事了,她是真拼了命给中国拿了这块金牌(当然对她来说可能是自我挑战的实现,不是为国捐躯的情怀),她是赚了钱,但这是比辛苦钱还难赚的赌命钱,泥潭经常有弱智帖子问给你一个亿去按10%几率会死的按钮你敢不敢,然后下面回帖你先给我一个亿,她这就是现实版。还是祈祷这个妹子能一直健康平安吧。
那800万美元谷妈妈的角色是投资管理人,不是实际出资人,那个新闻里全程也没提到谷妈妈自己在800万美元里占多少份额,反倒是谷妈妈强调美国有钱人很多,可以把美国钱吸引到中国来投资搞发展。她妈妈应该是给人做理财赚佣金的生意模式,也就是风投基金管理人,有钱肯定是比一般工薪家庭有钱的,但也不是希尔顿王思聪那种级别的,甚至跟我国这些年二三线四城市发家致富的各路开厂子、挖矿、盖房子的企业家相比,也未必强到哪里去,这种层次的富人我们国家其实有的是,身家上亿?有可能,但也未必。
第二个节奏就是冰雪运动的金钱门槛,有人爆料谷妈妈总共花了几百万美元培养谷爱凌,这个节奏逐渐变成了玩冰雪运动的门槛了,其实这些钱主要还是鸡娃学各种东西的钱吧,又不是全投在冰雪运动上。单就这个运动来说,北上广深三套房的家庭卖掉一套房,供养孩子不上班去玩这个,玩得起,不是特别高的门槛,问题是有多少富裕家庭敢让孩子玩这个?又有多少富裕家庭的孩子敢玩这个?冰雪运动在我看来最大的门槛是你得承受随时失去孩子的风险,而不是你花不花得起买设备的钱。
第三个节奏就是谷妈妈规划得当左右逢源。
谷爱凌这个项目通过各路大神的科普,以及观看比赛视频,我也看明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滑雪,有点像街头滑板的雪场版,我们经常看的那种骑着滑板上蹿下跳最后卡裆撞头的搞笑视频,这就是变成了滑雪场版本,她这个项目等于是秋名山车神、高空跑酷那种需要极高技巧但必须敢玩命才更能赢的,跟传统体育运动有本质上的区别。
大多数传统项目拼的是技术+身体素质,不需要拼命,有些项目中高端但容易造成运动员伤残的动作也逐渐被规则限制了,比如格斗里的小关节+人体弱点,高低杠的单臂大回环、马燕红下,比赛限制了这类动作的得分收益,让运动员主动放弃朝这个容易致残的方向去竞争,这就是体育运动为了防止竞争逐渐走向废掉运动员趋势的一种保护机制,但自由式滑雪似乎还没设置这层保护性限制,仍然处于拼命能出更多效益的竞争模式。
谷爱凌选这个运动项目,恐怕就不是她妈妈精准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也不是大多数精英家庭的理性人生规划,谁会砸了几百万培养精英孩子但又面对着孩子随时会摔死摔残的风险呢?她这个项目本身就是穷人玩不起+富人不敢玩,没什么吸金效应,纯粹是为爱发电,烧钱搏命去创造人类身体的极限动作。她是赶上冬奥+中国崛起的机会了才赚大了,否则大多数时候可能是入不敷出的(单就这个运动的投入产出),我感觉她更像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持着结果生逢其时走出了自己人生的那种有才华的年轻人,并不是常规社会精英阶层的发育路线。这甚至有点像打游戏打成了电竞冠军的网络小说主角……
总的来说现在仔细想想,对谷爱凌其实没有那么多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天才少女的敬仰之情了,其他富裕家庭+精英教育也复制不出这么个人来,我更觉得她是个乔丹科比那种对胜利极端执着的人,外加年轻冲动不怕死,而且运动天赋太好了。别酸什么她家里多有钱了,也别酸穷人玩不起了,设身处地想想,工薪阶层的家庭,国家出钱培养你孩子玩这个运动,摔残了国家出钱养着,唯一的debuff是你上着班的时候有可能突然接到电话你孩子摔脑震荡失忆了,有多少人愿意送孩子去拼这个命?
同时我觉得她国籍不国籍的都不是事了,她是真拼了命给中国拿了这块金牌(当然对她来说可能是自我挑战的实现,不是为国捐躯的情怀),她是赚了钱,但这是比辛苦钱还难赚的赌命钱,泥潭经常有弱智帖子问给你一个亿去按10%几率会死的按钮你敢不敢,然后下面回帖你先给我一个亿,她这就是现实版。还是祈祷这个妹子能一直健康平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