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疑问

toastingCereal-avatar

toastingCereal

2022-06-01T05:41:03+00:00

我看了这部剧的前面部分,大家都说好,但是我为什么觉得有点问题呢?

首先我承认这部剧里的情节,非常精彩,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很过瘾,但是我觉得这部剧有些东西,在一开始的设定上就有问题

这部剧开篇围绕改稻为桑,第一集由严嵩提出,嘉靖赞同然后实行。可问题是,讲浙江全省三分之一的稻田改为桑田,必然出现粮食短缺问题,第一集里嘉靖问,严嵩居然回答,桑田收入高,农民可以买粮。这个说法,也就糊弄糊弄书呆子吧。我的疑问是,为什么不在一开始指定国策时,预备措施防止粮食短缺,例如责令其他产粮大省,定点支援浙江,填补缺少的粮食空缺。这样首先不妨碍嘉靖和严党捞钱,也可以防止浙江出现造反。这一层,我都能想到,为什么剧里不这么做,这是不是编剧强行给浙江创造的困境?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困境,后续的好多剧情是不成立的


我是真心有这个疑问,因为我觉得,我只是个普通人,也许想的不对,想的不全面,所以我想问问大家。
sykosekki-avatar

sykosekki

如果我大明能有这个调动能力,随时都能掏出富余的粮食交给粮食消耗省份的话,那首辅的位子上坐的是严嵩还是徐阶就不重要了[s:ac:哭笑]
KinK-avatar

KinK

严阁老哪怕有这想法,底下人也贪到指挥不动了
你看会做媳妇两头瞒的胡宗宪要到粮了吗
Kent-avatar

Kent

有这个指挥能力的只能是,只该是那嘉靖。[s:ac:哭笑]你一个大臣嫌活久了
Rastishka[Сане4ка]-avatar

Rastishka[Сане4ка]

不,他们想到了调粮,只是没想到调粮过程阻碍重重,或许是脱离基层,也或许是不在乎。
JakeHenderson-avatar

JakeHenderson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指定国策时,预备措施防止粮食短缺,例如责令其他产粮大省,定点支援浙江,填补缺少的粮食空缺。”

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这时候的大明就没这个能力知道吧,王朝中后期为什么会衰败,原因就在于中央控制力的衰弱,政令不出国都,地方阳奉阴违。远的不说,清末东南互保还不够说明情况吗。
darthblaise-avatar

darthblaise

那这样好处不全让浙江占了
又能赚钱,粮食还有别人保障
谁肯啊
人家想的是,国库缺钱改桑
农民缺粮再用粮去剥削一把
桑厂正缺包身工
大家都赚,农民只要别死得太惨就行了
[s:ac:哭笑]
NCT-avatar

NCT

粮食有保障了,就没办法低价收田了。
Smurda-avatar

Smurda

可能是做不到

有道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可能当时的情况并不存在什么粮食大省 大家伙都是收不上粮的一个状态 也许浙江已经是最富的了

强行压迫别的省 那出问题的可能就是别的地方

仅仅提供一个说法可能性 我没有考证过
Destindj YT-avatar

Destindj YT

改稻为桑就是为了一个想象中的目标而想出来的方案,嘉靖听着是合理的,至于具体怎么实施,他怎么会操心
ky0-avatar

ky0

朝局是你们的事,我不管
AnthonyS117-avatar

AnthonyS117

因为严嵩的初衷是靠改稻为桑贪墨公款,同时还能在外贸方面收银子,无论如何都是严党大赚。至于粮食调动,皇帝或许是真心问,他也就是拿这个回答搪塞皇帝,你问他能不能调动、从哪里调动、怎么平抑粮价根本不会有答案的。

一个敢在暴雨天炸堤坝的人,还会担心粮食能不能调动过来这些事吗?[s:ac:哭笑]
danny9000-avatar

danny9000

南直隶赵贞吉,徐阶的弟子,浙江毁堤淹田后胡宗宪亲自上门借粮都没给,最后按军需名义借到的。

说白了就是党争,为了倒严罢了。按你说的,结果是浙江不反,严党还有钱赚,所谓的清流们啥也没捞到,凭啥帮忙。
Tangerine👌-avatar

Tangerine👌

这部剧写的很明白啊,苦一苦百姓说了好多遍,清流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改稻为桑做不好的,他们的目的是扶持海瑞这样的官员,把火点起来,烧严党。
严党的目的是满足嘉靖帝修仙的经济需求,并顺便自己捞钱。
一开始这里面就没百姓啥事,纯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