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带量采购药品频繁断供,政策重制定轻评估,缺乏公信力难成效

誰在三點吃蟹堡-avatar

誰在三點吃蟹堡

2021-01-15T00:44:01+00:00

(文章转自某医生)

2020年1月17日,第二批带量采购招标现场,拜耳公司生产的糖尿病常用药阿卡波糖(拜糖平)报出了震惊同行的低价,规格为50mg的拜糖平报价为5.42元/盒,降幅超过90%,该品种最低价中标,导致竞争对手华东医药(卡博平)直接出局。
然而好景并没有出现,随后拜耳的半年报数据显示,拜糖平的销售额下降超过70%,原因是降价幅度过大,无法为销量增长所抵消。

于是,就出现了普遍性的拜糖平“断货”,理由是“产能不足”。在我们整个马鞍山地区,各级公立医院都已断供长达2个多月。

奇怪的是,药房却可以正常供货,50mg规格20几元一盒。而且负责配送的医药公司明确说,如果医院愿意按药房价格线下采购,可以正常供货,但这明显违背政策。

拜糖平并不是孤例,还有不少集采药品市场反应同样良好,厂家却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故意断供引流至药房。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带量采购药品因为医患不愿用而完不成协议采购量,不得不给各级公立医院下达用药量指标。

最难的是医生,想用的药用不上,不想用的药却要领指标强制用;最苦的是患者,到医院看病将健康托付医生,却不知道医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药受各种限制,根本做不到因病施治。


各级部门都很重视政策制定,但是却忽略政策效果评估,而好的政策要取得实效离不开动态的评估与修正。

带量采购的出发点很好,以量压价,达到降低药品价格返利于患者。在其配套政策中,也明确指出“因使用集采药品而结余的医保资金要给医疗机构留用作为激励”。在冠脉支架集采配套文件中,甚至直接提到“各地医保部门应指导医疗机构完善内部考核办法,将激励政策传导至医务人员,鼓励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但是具体如何激励则没了下文。长此以往,政策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医务人员对这样的画饼充饥也只能哈哈一笑。失去公信力,是很多好政策难以落地的根本原因。

就带量采购而言,市场上低价集采药与高价回扣药并存,如果配套政策不能真正落地,没有真金白银的激励,医生肯定还是倾向后者,导致中标产品用量上不去,最后不得不靠行政命令来执行,招致医患的抵触,好心极有可能办成了坏事。

同样,对于厂家断供引流至药房的行为,也要相应督促其履行供货义务,否则对于患者以及被其打压竞标失败出局的企业都不公平。

这一切,都离不开政策实施后的动态评估与修正,而不接地气的政策结局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BenNike-avatar

BenNike

插眼zsbd
鐵板麵-avatar

鐵板麵

不给供货当初接什么单
Ivan Rebroff-avatar

Ivan Rebroff

这还不简单,医院和医生不能完成带量采购目标任务的,扣他们的奖金;厂家不能完成合同中的供货数量,拉入供应商黑名单禁止参加以后的带量采购。
᲼(-avatar

᲼(

转自某医生

这不就是骗屁股文么
wannabebatman-avatar

wannabebatman

所以并非药厂产量不够?只是不想履行定下的合同!如果真的无利可图,为什么报价的时候不中断报价?只不过想通过低价压死同行,然后再跟官方谈条件而已,不早说研发成本。成本是在价格里面提现,而不是再断供药品里面提现。所以这篇报道只用一个地方的现象去指责质疑全国推行的政策,是否有失偏颇?
razzlog-avatar

razzlog

这铁拳砸下来直接把拜耳中国砸出去吧[s:ac:哭笑]外资企业敢不干人事[s:ac:黑枪]
1dass-avatar

1dass

说断供就断供,毫无风险?有关部门在干嘛
SavBrooke96-avatar

SavBrooke96

这不就是制造舆论导向,从而否定带量采购吗?我看后续就应该出无法按时按量提供货物,导致公司重罚的新闻让这帮资本家清醒清醒。
CyruxSpark-avatar

CyruxSpark

之前国家的砍价看似牛逼,实则违背市场价值规律。以量还价方案正确,但1盒药砍到都不如1瓶稍微贵点的饮料,还不如先找相关业内人士从原料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方便测算一个区间,最接近此区间的中标,也避免了恶意低价。
誰在三點吃蟹堡-avatar

誰在三點吃蟹堡

[quote][pid=487490799,25235602,1]Reply[/pid] Post by [uid=41320784]牙丸牙丸牙丸[/uid] (2021-01-23 08:50):

不给供货当初接什么单[/quote]超低价中标的一般有几种心态 一种是之前的份额占比就很大 不想轻易让给别人 “我吃不到的你也别想吃” 但是后面发现中标价成本有点撑不住 像拜耳这种就是 还有种相反是之前基本没什么量 光脚不怕穿鞋的 反正之前也没赚到 低价中标后控制下成本搞不好还能小赚一点
Akin-avatar

Akin

[s:ac:哭笑]找死啊搞这种小心思,真就活腻味了
誰在三點吃蟹堡-avatar

誰在三點吃蟹堡

[quote][pid=487491778,25235602,1]Reply[/pid] Post by [uid=382024]ggzhjclock[/uid] (2021-01-23 08:56):

这不就是制造舆论导向,从而否定带量采购吗?我看后续就应该出无法按时按量提供货物,导致公司重罚的新闻让这帮资本家清醒清醒。[/quote]人家也没有全盘否定 都说了初衷和整体思路是没问题的 只是执行细节层面确实有些问题 事实也是这样
Stray-avatar

Stray

[quote][pid=487491809,25235602,1]Reply[/pid] Post by [uid=60474729]Breeze1912[/uid] (2021-01-23 08:56):

之前国家的砍价看似牛逼,实则违背市场价值规律。以量还价方案正确,但1盒药砍到都不如1瓶稍微贵点的饮料,还不如先找相关业内人士从原料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方便测算一个区间,最接近此区间的中标,也避免了恶意低价。[/quote]我不信在国家发展这么多年,这么高规格的采购,会没人能想不到药企会玩这些幺蛾子。原因不得而知。
Allanker-avatar

Allanker

医生的洗地文啦

还是药品回扣拿起来舒服。这还要拉病人一起为他们站台。

签合同以后不供货?直接黑名单+罚款啊?国家机器什么时候这么仁慈了?
CB-avatar

CB

所谓的撑不住理论能站住脚吗?医药大头是研发成本,高价卖了这么多年,成本早回来了。现在低价不是赔本,是赚的少了,资本家心里难受啊。
SxyAtheNa.-avatar

SxyAtheNa.

其实这问题主要还真不一定厂家,
配送方问题更大,有配送资质的就那么几家
也算半个垄断行业了,比如以前按价格百分比收配送费
假讥100块收5块,现在降到10块,只能收5毛了
所以变着法子不配送了
本质还是另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以民众利益对抗改革而已
再补充下,这文章也是春秋比法
写到价格下降90%以上,销售额下降70%,
用小学三年级数学算了下,
这是销售数量是原来的3倍多了?
Crisxd-avatar

Crisxd

以自己吃止痛药为例,我会选择原研药昔乐葆,而不是吃国产塞来昔布。我自己吃都这么选,然后给患者吃国产药?
誰在三點吃蟹堡-avatar

誰在三點吃蟹堡

[quote][pid=487492529,25235602,1]Reply[/pid] Post by [uid=1269569]乌鸦z[/uid] (2021-01-23 09:01):

医生的洗地文啦

还是药品回扣拿起来舒服。这还要拉病人一起为他们站台。

签合同以后不供货?直接黑名单+罚款啊?国家机器什么时候这么仁慈了?[/quote]你看没看全文? 别人也说了对药企供货应该有相应督促
cosmicbrownie49-avatar

cosmicbrownie49

集中采购我不知道什么情况,不过商业合同中一般都有非因不可抗力断货、供货不足不及时不按要求等相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