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o
2020-12-03T01:36:15+00:00
传统旅游业主要是看看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古迹。但是能吸引人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古迹不多,大部分都是没有人关注的一般货色。并且同类型的看了一个后,就会懒得去看另外一个。古人都知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更主要的是现在的网络时代资讯特别发达,借助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很多人足不出户就已经看遍了山山水水,出门到景点反而会觉得失落感严重,不如网上看的震撼。
接下来的就是人造景点。大的有影视城、海洋馆、游乐场、度假基地、甚至是海花岛,小的有农家乐、休闲山庄。早年各地都不停的修建步行街、度假酒店、游乐场、水乐园,就是这个套路。但是这样的人造景点也越来越不吃香,因为同质化太严重,你有我有大家有,那么凭啥要出门去看那些早就看过,玩那些早就玩过的东西。
现在则是号称网红景点。同样是人造景点,这些网红景点的特色是小。一棵树一滩水一把草,有人拍照片就能成景点。网红景点最大的水平不是景区建设多好,而是拍照技术多高。我但凡去了所谓网红景点的,都觉得还比如在家睡觉。
至于旅游的盈利,早年靠的是门票、服务和卖特产。当年出售特产是旅游的一大收入,但是得益于淘宝的兴起,足不出户就可以买遍天下特产,而景区里边的坑蒙拐骗又多,所以现在谁跑景区买特产谁傻哔,门票收入又有上限,这点钱够景区维护成本就不错了。那么唯一有利可图就只剩下服务。
服务是方方面面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各种。当年出门旅游看山看水,现在出门旅游看大腿。各种xx千古情,xx马戏团到处都是。看一场表演一两个小时,价格不菲。然而这些表演也同样是同质化化严重。
于是就是出现了这样的死胡同,一方面景点同质化严重看完这个就不想看那个;另外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发达,游客根本不需要到景点就能获取想要的东西;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可支配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少,而景点越来越多,想要吸引人出门旅游,以上三个套路都是不够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套路是让大家一次一次的重复到同一个点去消费,且这种消费绝对不会从网上得到呢!答案是有啊。
官方推的某丁乍一看就是这种模式了。你想,如果你要推自己的产品那么肯定是要展示自己产品的优点。你说到杭州马上有人想起西湖,你说到北京马上有人想起故宫,你说到安徽马上有人想起黄山,你说到东阳马上有人想起横店。这就是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优点,区别于别人的旅游资源。理塘的优势旅游资源是啥?除了某丁外,好像大家确实不知道理塘还有啥。而某丁的优点是啥?最大的优点就是帅。假设某丁是官方推出来的旅游产品,那么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民国时期八大胡同里边,各大风月场所里边纷纷推出自己的花魁,招揽达官贵人前去消费。即便是军阀混战的年头,也照样生意兴隆。而那些花魁们各有本事,会写写小诗小词的属于上档次,再不成就弹弹乐器唱个小曲,再不成会背个李杜给客人们助助兴,而靠色相的只是最低那等。
接下来的就是人造景点。大的有影视城、海洋馆、游乐场、度假基地、甚至是海花岛,小的有农家乐、休闲山庄。早年各地都不停的修建步行街、度假酒店、游乐场、水乐园,就是这个套路。但是这样的人造景点也越来越不吃香,因为同质化太严重,你有我有大家有,那么凭啥要出门去看那些早就看过,玩那些早就玩过的东西。
现在则是号称网红景点。同样是人造景点,这些网红景点的特色是小。一棵树一滩水一把草,有人拍照片就能成景点。网红景点最大的水平不是景区建设多好,而是拍照技术多高。我但凡去了所谓网红景点的,都觉得还比如在家睡觉。
至于旅游的盈利,早年靠的是门票、服务和卖特产。当年出售特产是旅游的一大收入,但是得益于淘宝的兴起,足不出户就可以买遍天下特产,而景区里边的坑蒙拐骗又多,所以现在谁跑景区买特产谁傻哔,门票收入又有上限,这点钱够景区维护成本就不错了。那么唯一有利可图就只剩下服务。
服务是方方面面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各种。当年出门旅游看山看水,现在出门旅游看大腿。各种xx千古情,xx马戏团到处都是。看一场表演一两个小时,价格不菲。然而这些表演也同样是同质化化严重。
于是就是出现了这样的死胡同,一方面景点同质化严重看完这个就不想看那个;另外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发达,游客根本不需要到景点就能获取想要的东西;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可支配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少,而景点越来越多,想要吸引人出门旅游,以上三个套路都是不够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套路是让大家一次一次的重复到同一个点去消费,且这种消费绝对不会从网上得到呢!答案是有啊。
官方推的某丁乍一看就是这种模式了。你想,如果你要推自己的产品那么肯定是要展示自己产品的优点。你说到杭州马上有人想起西湖,你说到北京马上有人想起故宫,你说到安徽马上有人想起黄山,你说到东阳马上有人想起横店。这就是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优点,区别于别人的旅游资源。理塘的优势旅游资源是啥?除了某丁外,好像大家确实不知道理塘还有啥。而某丁的优点是啥?最大的优点就是帅。假设某丁是官方推出来的旅游产品,那么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民国时期八大胡同里边,各大风月场所里边纷纷推出自己的花魁,招揽达官贵人前去消费。即便是军阀混战的年头,也照样生意兴隆。而那些花魁们各有本事,会写写小诗小词的属于上档次,再不成就弹弹乐器唱个小曲,再不成会背个李杜给客人们助助兴,而靠色相的只是最低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