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olf48
2021-10-12T07:00:19+00:00
利益相关:应该是尺寸比较大的大型绿色藤壶。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第一次在大时代发帖真紧张。
一个赚钱速度堪比印冥币的企业为什么股价会在有利好的时候一路狂泻,这之中必然有一些反直觉的东西。最近做了一些研究,今天分享一下。本文尝试去分析海狗脱离夹头框架的原因,并且对影响海狗股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没有什么模型和数据,我认为在这里讲模型数据,对多数非相关专业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
首先,明确几个比较重要的“假设”,我认为这几点内容都是存在的,但我拿不出证据 也不想拿出证据 。如果有人来怼我的话,怼就是您全对。
假设1:主流观点认为海狗仍旧在周期股框架内。
海狗是否会脱离周期股的框架,这点恐怕只有未来说的算。我只分析我的调查:首先,业内的人对这个行业,以及海狗运营情况的态度平均来说会比专业的金融从业者和散户要乐观很多。 其次,多数机构的研报依旧是用周期股的框架去分析海狗的。
所以这时候有类似“10倍了该跌了”的言论,扣掉那些不是本专业的朋友,那些本专业的朋友如果这么说,大多就是基于海控是周期股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下,海控的盈利非但不可持续,还可能会转为未来的亏损,毕竟现在买的东西,运价下跌的时候,通通得亏损,买越多亏越多。
Anyway,“海狗是不是周期股” 这件事儿的事实可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多数机构认为它是周期股” 这个事实。
PS:个人看法,海狗这回还真有可能脱离周期,我采访了一些马士基的员工还有做相关行业的朋友,意见相对一致,就是整个行业的格局出现了变化,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船东的议价能力上来了,运价回不到以前那么离谱的地位了。其实集运行业的格局,大家多听几个相关企业或者券商的路演就明白了,信的自然信,不信也无妨。
假设2:海狗确实存在空方,而且空方资金规模不小。
如果有听1018投资者交流会的朋友应该会明白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如果没听过的,看看10月20海狗上陆股通流出榜也应该能猜到个大概,6个亿的流出和玩一样,空军没有个几十亿是干不出这个事儿的。
假设3:海狗的利润不难算,但是大家对海狗利润的预期和预测并不一致。
三季度盈利300e左右,大家基本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未来能赚多少,大家其实没数。这既有这个行业大家不熟悉的原因,也有消息不灵通的原因。前者表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会用BDI指数来关联海狗的业绩,后者的话,有听海狗路演的朋友应该知道海狗起码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利润是会拉满的,然而没听的人的预期就是五花八门了。
造成预期不一致很正常,就算所有消息都是公开的,同时对疫情,公共政策,经济,金融,海运,国际贸易都了解得人本来就没几个……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一定拿捏得准。
假设4:截至当前,海狗的管理层对股价不敏感。
写到这我就想骂人……但是忍住了。实际情况是海狗对对外发布信息不管从质还是量上都少得可怜,即使是在它赚钱的时候,它也不对外做过多的披露,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从某些劣根性的问题去思考的。
假设5:夹头始终存在,但夹头不是构成股价走势的唯一因素,甚至多数时候不是主要因素。
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上述假设不存在很大偏误的情况下的话,实际上对于机构,尤其是那些外资机构来说,不难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海狗是一支非常适合做空的标的。
首先由假设1推知机构的入场意愿不强,并且机构更倾向于去相信该框架下推导出的市场行为。在这个框架下的海狗,利润终究是要回归以往的,所以机构主动进场的意愿不强,这意味着参与海狗交易的多头,资金量最大可能就是部分柚子。而由于柚子大多做短线,并且资金量干不过机构。所以在没有成规模的机构进场的情况下,空头作为唯一大资金是可以一直左右股价走势的。
其次,假设3造成的事实(假设3不一定对,但是管理层极少市场沟通是事实),使得空方有机会在一定时间内做空这支股票,多数人都是瞎子的时候,引导舆论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假新闻都不用,一个万手空单一砸,就会有人来帮你编故事,反正公司不会做任何解释……这种故事你们在这个版块还有雪球可以看到很多,甚至你可以认为本文也是这样的故事之一。
最后,夹头的有效性,正是空头可以盈利的基础。空头要砸盘,一定有人会买,对于散户和柚子而言,会买的理由大致上基于两点:1. 技术面上,股价可以做短线,2. 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看好,认为当前股价不能反映公司的价值,持有一波等公司的价值被市场承认,也就是所谓的藤壶。我们主要考虑第二类人,当空头进行砸盘的时候,股价下跌,理论上藤壶应该是不为所动的,但实际情况则是有些亏损的人会依照投资自己设置的纪律进行止损,有些人会因为资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发现了其他更好的机会选择放弃海狗,两融抵押物不够杠杆炸了,再亏贷款就交不上了,再亏下去老婆要和自己闹离婚了,再亏下去都没心情上班了等等)选择平仓,这部分钱就进入了空头的口袋里。而认为海狗会涨的藤壶,会因为相信夹头,进行加仓。其中那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割肉止损的,就又成为了新的韭菜。
因此,空头就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利用夹头有效性进行盈利的标的:海狗离谱的业绩使得入场的人会强化自身对夹投的信仰,而淡忘定价权的归属入场。使得从价格走势看是个绝对的妖股的海狗源源不断有资金进入。而海狗管理层离谱的沟通水平和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该股因为无机构入场,因此空方可以很轻松的占有定价权。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对于有股票定价权的空方来说,在股票释放利好,或者散户多头建仓得差不多得情况下开始砸盘敲船底,总会有那么一部分藤壶会因为各种理由被收割。也就是说,空头只要利用大家对价投的信仰,不断利用定价权制造背离价投规律的下跌,收割那些被震下来的投资者就行了。
海狗不是没有庄,而是庄是空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喜欢说庄的人会觉得海狗的庄不会操盘,总想把其他机构or柚子挤走。因为它是空头啊,无论来哪个无法一致行动多头,它的定价权都会被折损,而定价权正是是它盈利的核心,因此对于空头来说,能赶走的一定要尽可能赶走。
空头不是不信价投,而是利用了大众对价投的信仰,结合拥有定价权的事实,对无法长期持有海狗的人进行了一波收割,同时对价投进行了一波骑脸输出。也因此,那些了解航运未来但没有及早入场的人,反而现在成了被收割的对象。
海狗其实一直不缺利好,比如近期海狗的大股东母公司增持,比如大家对海狗三季报分红的预期,还有一些不那么靠谱的,比如美线还在上涨的运价,比如海狗签的长协的情况。但是只要空方有定价权,这些利好就没有办法改变海狗的定价逻辑,也没有办法对股价产生有效的,长期的影响。因此,我更关心的是空方的定价权何时可以被打破。
能打破空方定价权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大股东自己进行进一步的增持,迫使空头离场。或者国内机构开始一起加仓海狗,使得空头做空成本增加,失去定价权。但是基于上述的假设和推论,在当下机构不了解,也难以主动了解海狗运营情况的背景下,不管空头以什么方式失去定价权,基本都需要海狗的管理层或大股东主动的去针对海狗的市值做些什么。 也因此,我建议藤壶们把目光转向海狗的管理层,去分析他们有没有动机对公司的市值负责,去分析他们接下来是否针对他们运营情况有进行更多的有效的沟通和宣传。 如果海狗的管理层继续无动于衷,那么空头将继续掌握定价权,价投在海狗身上也会一直失效。
对于空头来说,它们也必然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去保护自己的定价权,比如利用反常识的下跌赶走小规模的柚子和落单的机构,比如在有高分红比率的时候可以选择暂时平仓以避免定价过低引起大机构资金的关注。 同时它们也会设法不让价投的信仰完全崩塌,因为如果信仰真的崩了,股价过低,大资金就进来了。哪怕大资金不进来,也没交易对手去平他们的头寸了。最后,当它们判断会失去定价权的时候,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赚最后的一波钱。
我看好海狗的未来,不过我得承认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海狗管理层在未来持续发扬某些大家不那么喜闻乐见的品质,让空方骑脸骑到这波运价行情结束……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第一次在大时代发帖真紧张。
一个赚钱速度堪比印冥币的企业为什么股价会在有利好的时候一路狂泻,这之中必然有一些反直觉的东西。最近做了一些研究,今天分享一下。本文尝试去分析海狗脱离夹头框架的原因,并且对影响海狗股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没有什么模型和数据,我认为在这里讲模型数据,对多数非相关专业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
Part 1 基于现实做的一些假设
首先,明确几个比较重要的“假设”,我认为这几点内容都是存在的,但我拿不出证据
假设1:主流观点认为海狗仍旧在周期股框架内。
海狗是否会脱离周期股的框架,这点恐怕只有未来说的算。我只分析我的调查:首先,业内的人对这个行业,以及海狗运营情况的态度平均来说会比专业的金融从业者和散户要乐观很多。 其次,多数机构的研报依旧是用周期股的框架去分析海狗的。
所以这时候有类似“10倍了该跌了”的言论,扣掉那些不是本专业的朋友,那些本专业的朋友如果这么说,大多就是基于海控是周期股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下,海控的盈利非但不可持续,还可能会转为未来的亏损,毕竟现在买的东西,运价下跌的时候,通通得亏损,买越多亏越多。
Anyway,“海狗是不是周期股” 这件事儿的事实可能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多数机构认为它是周期股” 这个事实。
PS:个人看法,海狗这回还真有可能脱离周期,我采访了一些马士基的员工还有做相关行业的朋友,意见相对一致,就是整个行业的格局出现了变化,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船东的议价能力上来了,运价回不到以前那么离谱的地位了。其实集运行业的格局,大家多听几个相关企业或者券商的路演就明白了,信的自然信,不信也无妨。
假设2:海狗确实存在空方,而且空方资金规模不小。
如果有听1018投资者交流会的朋友应该会明白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如果没听过的,看看10月20海狗上陆股通流出榜也应该能猜到个大概,6个亿的流出和玩一样,空军没有个几十亿是干不出这个事儿的。
假设3:海狗的利润不难算,但是大家对海狗利润的预期和预测并不一致。
三季度盈利300e左右,大家基本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未来能赚多少,大家其实没数。这既有这个行业大家不熟悉的原因,也有消息不灵通的原因。前者表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会用BDI指数来关联海狗的业绩,后者的话,有听海狗路演的朋友应该知道海狗起码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利润是会拉满的,然而没听的人的预期就是五花八门了。
造成预期不一致很正常,就算所有消息都是公开的,同时对疫情,公共政策,经济,金融,海运,国际贸易都了解得人本来就没几个……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一定拿捏得准。
假设4:截至当前,海狗的管理层对股价不敏感。
写到这我就想骂人……但是忍住了。实际情况是海狗对对外发布信息不管从质还是量上都少得可怜,即使是在它赚钱的时候,它也不对外做过多的披露,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从某些劣根性的问题去思考的。
假设5:夹头始终存在,但夹头不是构成股价走势的唯一因素,甚至多数时候不是主要因素。
没什么好说的。
Part 2 海狗的庄在哪儿?
如果上述假设不存在很大偏误的情况下的话,实际上对于机构,尤其是那些外资机构来说,不难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海狗是一支非常适合做空的标的。
首先由假设1推知机构的入场意愿不强,并且机构更倾向于去相信该框架下推导出的市场行为。在这个框架下的海狗,利润终究是要回归以往的,所以机构主动进场的意愿不强,这意味着参与海狗交易的多头,资金量最大可能就是部分柚子。而由于柚子大多做短线,并且资金量干不过机构。所以在没有成规模的机构进场的情况下,空头作为唯一大资金是可以一直左右股价走势的。
其次,假设3造成的事实(假设3不一定对,但是管理层极少市场沟通是事实),使得空方有机会在一定时间内做空这支股票,多数人都是瞎子的时候,引导舆论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假新闻都不用,一个万手空单一砸,就会有人来帮你编故事,反正公司不会做任何解释……这种故事你们在这个版块还有雪球可以看到很多,甚至你可以认为本文也是这样的故事之一。
最后,夹头的有效性,正是空头可以盈利的基础。空头要砸盘,一定有人会买,对于散户和柚子而言,会买的理由大致上基于两点:1. 技术面上,股价可以做短线,2. 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看好,认为当前股价不能反映公司的价值,持有一波等公司的价值被市场承认,也就是所谓的藤壶。我们主要考虑第二类人,当空头进行砸盘的时候,股价下跌,理论上藤壶应该是不为所动的,但实际情况则是有些亏损的人会依照投资自己设置的纪律进行止损,有些人会因为资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发现了其他更好的机会选择放弃海狗,两融抵押物不够杠杆炸了,再亏贷款就交不上了,再亏下去老婆要和自己闹离婚了,再亏下去都没心情上班了等等)选择平仓,这部分钱就进入了空头的口袋里。而认为海狗会涨的藤壶,会因为相信夹头,进行加仓。其中那些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割肉止损的,就又成为了新的韭菜。
因此,空头就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利用夹头有效性进行盈利的标的:海狗离谱的业绩使得入场的人会强化自身对夹投的信仰,而淡忘定价权的归属入场。使得从价格走势看是个绝对的妖股的海狗源源不断有资金进入。而海狗管理层离谱的沟通水平和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该股因为无机构入场,因此空方可以很轻松的占有定价权。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对于有股票定价权的空方来说,在股票释放利好,或者散户多头建仓得差不多得情况下开始砸盘敲船底,总会有那么一部分藤壶会因为各种理由被收割。也就是说,空头只要利用大家对价投的信仰,不断利用定价权制造背离价投规律的下跌,收割那些被震下来的投资者就行了。
海狗不是没有庄,而是庄是空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喜欢说庄的人会觉得海狗的庄不会操盘,总想把其他机构or柚子挤走。因为它是空头啊,无论来哪个无法一致行动多头,它的定价权都会被折损,而定价权正是是它盈利的核心,因此对于空头来说,能赶走的一定要尽可能赶走。
空头不是不信价投,而是利用了大众对价投的信仰,结合拥有定价权的事实,对无法长期持有海狗的人进行了一波收割,同时对价投进行了一波骑脸输出。也因此,那些了解航运未来但没有及早入场的人,反而现在成了被收割的对象。
Part 3 对海狗当下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海狗其实一直不缺利好,比如近期海狗的大股东母公司增持,比如大家对海狗三季报分红的预期,还有一些不那么靠谱的,比如美线还在上涨的运价,比如海狗签的长协的情况。但是只要空方有定价权,这些利好就没有办法改变海狗的定价逻辑,也没有办法对股价产生有效的,长期的影响。因此,我更关心的是空方的定价权何时可以被打破。
能打破空方定价权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大股东自己进行进一步的增持,迫使空头离场。或者国内机构开始一起加仓海狗,使得空头做空成本增加,失去定价权。但是基于上述的假设和推论,在当下机构不了解,也难以主动了解海狗运营情况的背景下,不管空头以什么方式失去定价权,基本都需要海狗的管理层或大股东主动的去针对海狗的市值做些什么。 也因此,我建议藤壶们把目光转向海狗的管理层,去分析他们有没有动机对公司的市值负责,去分析他们接下来是否针对他们运营情况有进行更多的有效的沟通和宣传。 如果海狗的管理层继续无动于衷,那么空头将继续掌握定价权,价投在海狗身上也会一直失效。
对于空头来说,它们也必然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去保护自己的定价权,比如利用反常识的下跌赶走小规模的柚子和落单的机构,比如在有高分红比率的时候可以选择暂时平仓以避免定价过低引起大机构资金的关注。 同时它们也会设法不让价投的信仰完全崩塌,因为如果信仰真的崩了,股价过低,大资金就进来了。哪怕大资金不进来,也没交易对手去平他们的头寸了。最后,当它们判断会失去定价权的时候,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赚最后的一波钱。
我看好海狗的未来,不过我得承认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海狗管理层在未来持续发扬某些大家不那么喜闻乐见的品质,让空方骑脸骑到这波运价行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