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微信禁令被华人团体怼回去了。之前说张一鸣跪的没问题的看一下什么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

47 Rogen-avatar

47 Rogen

2020-09-15T11:38:39+00:00

9 月 20 日,位于美国加州的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劳瑞尔·比勒签发禁制令,搁置了美国商务部针对 WeChat 在美国地区运营的禁令。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美国政府无法禁止在美国下载并使用微信了。

在美国的地盘上起诉美国政府,还取得阶段性胜利,为什么呢?

原告这次做对了一件事情:将美国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用于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起诉状第二段,就对案件性质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概括: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问题。在美国,有 1900 万人通过微信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们所爱的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特别的时刻、主张自己的理念、获取实时资讯、参与政治讨论。


紧接着,起诉状点出了微信对于公共安全的价值:在美国,警察局用微信通知新冠病毒检测场所的位置,志愿者通过微信组织医疗用品的分发。这也暗中给法院提供了一个签发临时禁制令的理由:如果不及时叫停对微信的禁令,美国的公共安全也会因此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起诉状提到了平等问题:在美国存在大量不会说英语的华裔,他们依赖微信与社会保持联系。对微信的禁止,相当于对这一群体的歧视。

这一说法,背后是宪法关于平等的要求:不得因种族差异剥夺法律对人们的平等保护。如果政府禁止了一项特定种族赖以生存的事物,这种行为可被视为违反十四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例如,在上古判例 Yick Wo v. Hopkins 中,旧金山市对木质房屋的限制,在实质上影响了当地华人的生存状况(当时旧金山华人主要住在木质建筑中),因此被认为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而无效。

仔细阅读起诉状,就会发现,对宪法原则的精准踩点无处不在。相比于 TikTok 的诉讼,微信用户发起的起诉更加着眼于个人权利,整体的叙事基调,强调的是 WeChat 禁令如何导致个人基本权利受到践踏。

面对这一诉讼,法院在决定是否签发临时禁制令时,要考虑几个因素:

1、原告的胜诉可能性;

2、原告是否会因不签发禁制令而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

3、被告因禁制令所受到的损害;

4、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可以看到,起诉状对 1、2、4 点都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用过硬的专业能力给了法院充分理由做出判决。

这一场诉讼,也让时常被诟病'一盘散沙'的在美华人展现出了团结。旁听庭审的 zoom 会议室名额在几分钟间一抢而空,各种华人社群都能见到为诉讼捐款的消息,优秀的业界人士,也证明了黄皮肤律师不单只会处理税务问
也证明了黄皮肤律师不单只会处理税务问题,也能在历史的关口参与解读并重塑美国宪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22/-7Q5-8qohKy.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22/-7Q5-f2aKs.jpg.medium.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22/-7Q5-2bmpKj.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