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wizard
2021-05-28T11:16:43+00:00
是像朱八八那样把前朝统治者杀光赶走算“正” 还是像曹丕那样假模假样的让前朝统治者效仿尧舜之道禅让给自己算“正”?
不靠背叛以及权谋上位的吧,朱重八这种白手起家一直杀到皇位上的可太正了[s:ac:哭笑]
把敢说得国不正的全杀光就正了
为了防止被人说是抖机灵多说几句
其实得国不正是个非常宽泛的定义,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政权得国是否正的理论实在是而且复杂,从早期的五行学说(指每个朝代有一个属性,得按着五行表来才算得国正了)道德学说乃至于后来的儒家大同学说人种学说,可以说是多到了假如你对当朝有不满那么总有一款适合你扣帽子的程度
而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政权真的做到了百分百绝对忠诚,要是人民和政权之间有利益纷争还好说甚至有些人就是单纯想要杠那么一杠,所以……有人想扣帽子总是能扣的,当权者能做的其实就是“你们随便说我就当你们放屁”[s:ac:哭笑]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e7cf096.png[/img]看看大汉,看看大明,看看我朝,知道什么叫正了吗?
明和唐这种终结乱世建国都算很正的,曹丕那个伪正,司马家最不正
最简单的就是带军打败所有对手,生死不论,但不能是赵大这种篡位的
[quote][pid=521706686,27052672,1]Reply[/pid] Post by [uid=41121241]另一个结局[/uid] (2021-06-04 19:25):
不靠背叛以及权谋上位的吧,朱重八这种白手起家一直杀到皇位上的可太正了[s:ac:哭笑][/quote]老朱只符合你后半句,要不然韩林儿够冤的了
[quote][pid=521706994,27052672,1]Reply[/pid] Post by [uid=41204417]小猫盒[/uid] (2021-06-04 19:26):
明肯定是最正的,驱逐蒙元[/quote]最正的是当朝
朱重八就是得国最正的那个,详细参照他自己搞的殿兴有福论,把正不正都给你安排明白了
朱元璋的新理论首先重塑了天命观。从前中国人的观念中都认为“有德者有天命”,所以才能统治天下万民,而无德者就失去了“天命”,自然就要被推翻了。可是朱元璋的天命观却告诉大家,上天安排皇帝(天子)来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全天下人的都应该对皇帝感恩戴德。皇帝是大家的君父,无论有道还是无道,百姓都不应该反对自己的君父。
这个新理论虽然冠冕堂皇,可是和朱元璋过去的经历明显不相符。因为他本身是元朝人,却积极投身于起义工作,将君父(元顺帝)赶到了蒙古草原。他自己干出了无父无君的事情,现在却要劝诫百姓们不得效仿,这该如何解释呢?于是,朱元璋又抛出了第二套理论。首先,朱元璋要为自己当初参加起义工作给出个合理的说法,因此他解释道:“朕本淮右布衣,暴兵忽至,误入其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当初只是个普通百姓,结果却被暴兵(农民起义军)强拉入伙,不得已“误入”其中。把帮自己打江山的农民起义军将士形容为“暴兵”,朱元璋这脸翻的可真是比翻书还快。
光这样解释还不够有力,于是朱元璋又进一步说道:“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在参加起义工作的时候,天下已经大乱,群雄四起。他的江山主要是从群雄手中夺过来的,而不是从元朝手中夺过来的,所以元朝灭亡这笔账不应该算在他头上,他本人并没有反对自己的君父。
朱元璋又在编写《大诰》时加入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将起义者分为“首乱”和“殿兴”两部分。首乱是带头造反起义的那批人,殿兴是像他这样中途参加起义的人。朱元璋解释说,首乱者都是忘恩负义的暴徒,他们引发战乱,造成生灵涂炭,上天会惩罚这些人,所以历史上的首乱者都没有好下场,比如秦末陈胜、吴广,隋末杨玄感,唐末裘甫等人,结局都是被杀。而殿兴者参加起义工作的时候,天下已经大乱,所以造成生灵涂炭的责任就和他们无关了。殿兴者如果能成功结束乱世,那么他就是那个受命于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