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ngDemon
2020-10-30T15:49:42+00:00
今天到的U,换主板同时顺便给机器做一次清洁,花了大半天时间。。晚上终于可以开测了。
cpu:5900x
主板:x570 unify
内存:4*8G 开xmp 3200c14
散热:分体水冷,水温约27度
bios全默认,即pbo关闭。
频率、温度、功耗参考ryzen master,电压参考hwinfo64。
跑cinebench r20,选择不同的线程数量,模拟各种N核优化游戏的负载,观测对应的频率。1线程,频率4.9G-4.95G,电压1.44v,温度60度,功耗约35瓦
2线程,频率4.85G-4.9G,电压1.46v,温度65度,功耗约50瓦
4线程,频率4.75G,电压1.41v,温度70度,功耗约70瓦
6线程,频率4.725G,电压1.40v,温度70-75度,功耗约90瓦
这里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线程数量低于6个,线程将全部被win10自动分配到5900x的第一个ccx中,这样就避免了跨ccx开销。
8线程,频率4.65G,电压1.39v,温度70-75度,功耗约105瓦
10线程,频率4.6G,电压1.37v,温度68-72度,功耗约120瓦
12线程,开始撞功耗墙,频率4.55G,电压1.33v,温度66-68度,功耗约125瓦
24线程满载,撞电流墙,频率4.275G,电压1.18v,温度60-62度,功耗约125瓦
可以发现,即使是用到10线程,不开pbo时也没有撞到墙。而10线程时的5900x的多核算力已经相当于满载的10700k或3800x了。没有几个游戏能让5900x跑到这个程度的负载。
也就是说,5900x不开pbo,玩游戏的频率是不会因为撞功耗墙而降低的,即游戏性能不会降低。
此外,5900x在10线程以下时的频率和电压都非常激进。频率能保持在4.6G以上,4线程以下时甚至能稳在4.8G以上。
代价就是激进的1.4v的电压会让热密度非常大,即使功耗不大,温度也很高,分体水压在75度,风冷可能就要80度以上了。
应当在主板调整风扇/温度曲线,以免玩游戏的时候风扇呼呼呼的吵,因为此时cpu的功耗实际并不大。
12线程以上,会撞功耗墙或电流墙,电压大幅度降低,热密度变小,功耗大了,温度反而很好看。
接下来测一下其他负载。
aida64 FPU撞电流墙,频率4.2G,电压1.16v,温度64度,功耗约115瓦
P95 29.8 small ffts撞电流墙,频率3.7G,电压1.00v,温度56度,功耗约100瓦
这个负载应该就是对应了基频和TDP
接下来测试PBO
在主板bios中仅把PBO选项从[自动]变更为[允许],其他设置不变。
粗略地过了一下上面的cinebench R20项目,结果有点奇怪,开启PBO反而在不撞墙时,出现了性能劣化现象。
同样没有撞墙,4-10线程开启PBO比不开PBO,频率普遍低了约0.05G-0.075G。
比如,4线程不开PBO 4.75G,开启PBO 4.7G;8线程不开PBO 4.65G,开启PBO 4.575G。10线程不开PBO 4.6G,开启PBO 4.525G。
电压、温度和功耗则没什么区别。
24线程满载,开启PBO后依然撞了电流墙,但限制已经放松了很多。频率4.4G,电压1.30v,温度77度,功耗约160瓦。
与不开相比,频率仅高了0.2G(5%),温度高了15度,功耗高了35瓦(30%)。
我觉得这个PBO是有点问题的,轻负载时性能劣化,放松限制后重负载时性能提升小而代价大,个人建议不要开启PBO。
看到这个表现,我已经不想测PBO的其他项目了。真的刚需重负载时的多核性能时,我宁愿手动超频。
补充,我还尝试了一下MSI主板的[PBO enhanced mode1],测一半直接黑屏了[s:ac:吓]
这个模式在ryzen master中是被定义为超频的。可能bios还需要好好打磨一下。。
接下来测试手动超频
先测测电压/频率曲线,判断这代的电压拐点。
使用的验证项目是p95 29.8 small ffts non-avx(disable avx),5分钟不出现掉线程或者黑屏重启现象,认为稳定。p95 small ffts non-avx功耗发热和难度都大于aida64 FPU或cinebench r20。可以稳定运行FPU或cinebench r20 15分钟以上的电压设置,跑p95 small ffts non-avx 1秒黑屏重启。
参考buildzoid的测试,选择使用x570 unify的防掉压等级6级以获得较好的transient response,掉压较大。故下面的电压不以bios设置电压,而以实时vcore(应该是socket sense)为标准。
4.0G,电压0.915v,温度49度,功耗69瓦
4.1G,电压0.950v,温度51度,功耗75瓦
4.2G,电压0.970v,温度53度,功耗82瓦
4.3G,电压1.015v,温度56度,功耗93瓦
4.4G,电压1.055v,温度59度,功耗105瓦
4.5G,电压1.110v,温度66度,功耗123瓦
4.6G,电压1.175v,温度72度,功耗146瓦
4.7G,电压1.330v,温度95度,1分钟黑屏,放弃尝试
可以发现,第一个电压拐点在4.3G 1.00v附近,第二个电压拐点在4.6G 1.20v附近。在第一个拐点前,可0.03v换0.1G。在第一个拐点和第二个拐点之间,可0.05v换0.1G。在第二个拐点之后,加电压几乎没有用了。
因此5900x个人推荐的日常使用手动超频电压为1.20v附近,不要超过1.30v。
对于itx散热受限用户,或者对低温低功耗有特别喜好用户,推荐的日常使用手动超频电压为1.00v附近。
接下来摸一下跑分和频率的上限。(不建议日常使用!)
1.35v 4.8Gcinebench r20 9507分cinebench r15 4122分cpu-z跑分多核 10411分
11.09编辑补充:发现了SVM对性能的影响,开启SVM重跑了上面的项目并修正分数。关于SVM详细见[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4093860[/url]
关闭超线程,ccx超频1.35v 4.95G+4.90G,开机和cpuz跑分1.37v 4.975G+4.925G,仅开机,无法稳定cpuz跑分
关于ccx超频:这代5900x只有2个ccx,与全核超频相比,也就是把体质好的那1个ccx(一般是第1个)超多0.05G-0.075G而已,用来尝试摸极限可以,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就手动超频而言,这颗u在4.6G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1.17v的电压下温度和功耗都非常不错。但全核4.7G和以上,电压高代价大,且稳定性无保证。
总的来说,我还是会选择5900x默认(不开启pbo)使用,毕竟游戏等轻负载能经常见到4.8、4.9G呢。GN等频道的测试也确认了这点,不少游戏默频比全核4.7、4.8G帧数更高。
对cpu核心的测试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之后就得等微星的bios更新把这个fclk稳定性解决了,再去玩fclk和内存超频
cpu:5900x
主板:x570 unify
内存:4*8G 开xmp 3200c14
散热:分体水冷,水温约27度
bios全默认,即pbo关闭。
频率、温度、功耗参考ryzen master,电压参考hwinfo64。
跑cinebench r20,选择不同的线程数量,模拟各种N核优化游戏的负载,观测对应的频率。
r20 1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elmvZ2m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2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2cn8Z2n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4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44wXdZ3j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6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n04Z2p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这里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线程数量低于6个,线程将全部被win10自动分配到5900x的第一个ccx中,这样就避免了跨ccx开销。
r20 8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gyx5XbZ35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10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7d4pZ2m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12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jhuoXcZ38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r20 24线程满载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58huXfZ47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可以发现,即使是用到10线程,不开pbo时也没有撞到墙。而10线程时的5900x的多核算力已经相当于满载的10700k或3800x了。没有几个游戏能让5900x跑到这个程度的负载。
也就是说,5900x不开pbo,玩游戏的频率是不会因为撞功耗墙而降低的,即游戏性能不会降低。
此外,5900x在10线程以下时的频率和电压都非常激进。频率能保持在4.6G以上,4线程以下时甚至能稳在4.8G以上。
代价就是激进的1.4v的电压会让热密度非常大,即使功耗不大,温度也很高,分体水压在75度,风冷可能就要80度以上了。
应当在主板调整风扇/温度曲线,以免玩游戏的时候风扇呼呼呼的吵,因为此时cpu的功耗实际并不大。
12线程以上,会撞功耗墙或电流墙,电压大幅度降低,热密度变小,功耗大了,温度反而很好看。
接下来测一下其他负载。
aida64 FPU
FPU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303cZ1i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P95 29.8 small ffts
p95sfft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35a5Z1z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这个负载应该就是对应了基频和TDP
接下来测试PBO
在主板bios中仅把PBO选项从[自动]变更为[允许],其他设置不变。
粗略地过了一下上面的cinebench R20项目,结果有点奇怪,开启PBO反而在不撞墙时,出现了性能劣化现象。
同样没有撞墙,4-10线程开启PBO比不开PBO,频率普遍低了约0.05G-0.075G。
比如,4线程不开PBO 4.75G,开启PBO 4.7G;
PBO r20 8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74n6XcZ38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PBO r20 10线程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e57qXbZ30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电压、温度和功耗则没什么区别。
24线程满载,开启PBO后依然撞了电流墙,但限制已经放松了很多。
PBO r20 24线程满载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7/9aQ5-5w6oXbZ32T3cS1z4-140.png.medium.jpg[/img]
与不开相比,频率仅高了0.2G(5%),温度高了15度,功耗高了35瓦(30%)。
我觉得这个PBO是有点问题的,轻负载时性能劣化,放松限制后重负载时性能提升小而代价大,个人建议不要开启PBO。
看到这个表现,我已经不想测PBO的其他项目了。真的刚需重负载时的多核性能时,我宁愿手动超频。
补充,我还尝试了一下MSI主板的[PBO enhanced mode1],测一半直接黑屏了[s:ac:吓]
这个模式在ryzen master中是被定义为超频的。可能bios还需要好好打磨一下。。
接下来测试手动超频
先测测电压/频率曲线,判断这代的电压拐点。
使用的验证项目是p95 29.8 small ffts non-avx(disable avx),5分钟不出现掉线程或者黑屏重启现象,认为稳定。
p95 small ffts non-avx设置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8/9aQ5-k1yoK18T3cSie-cy.png.medium.jpg[/img]
参考buildzoid的测试,选择使用x570 unify的防掉压等级6级以获得较好的transient response,掉压较大。故下面的电压不以bios设置电压,而以实时vcore(应该是socket sense)为标准。
4.0G,电压0.915v,温度49度,功耗69瓦
4.1G,电压0.950v,温度51度,功耗75瓦
4.2G,电压0.970v,温度53度,功耗82瓦
4.3G,电压1.015v,温度56度,功耗93瓦
4.4G,电压1.055v,温度59度,功耗105瓦
4.5G,电压1.110v,温度66度,功耗123瓦
4.6G,电压1.175v,温度72度,功耗146瓦
4.7G,电压1.330v,温度95度,1分钟黑屏,放弃尝试
可以发现,第一个电压拐点在4.3G 1.00v附近,第二个电压拐点在4.6G 1.20v附近。在第一个拐点前,可0.03v换0.1G。在第一个拐点和第二个拐点之间,可0.05v换0.1G。在第二个拐点之后,加电压几乎没有用了。
因此5900x个人推荐的日常使用手动超频电压为1.20v附近,不要超过1.30v。
对于itx散热受限用户,或者对低温低功耗有特别喜好用户,推荐的日常使用手动超频电压为1.00v附近。
接下来摸一下跑分和频率的上限。(不建议日常使用!)
1.35v 4.8G
4.8G r20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9/9aQ5-omXoZ6kT3cS1l4-rx.png.medium.jpg[/img]
4.8G r15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9/9aQ5-29xXgZ4dT3cS17i-q1.png.medium.jpg[/img]
4.8G cpuz跑分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9/9aQ5-d3ixK27T1kSdy-dy.png.thumb.jpg[/img]
11.09编辑补充:发现了SVM对性能的影响,开启SVM重跑了上面的项目并修正分数。关于SVM详细见[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4093860[/url]
关闭超线程,ccx超频
ccx 4.95G+4.90G cpuz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8/9aQ5-aah9ZqT3cSs3-e7.png.medium.jpg[/img]
ccx 4.975G+4.925G cpuz 截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08/9aQ5-42yfZiT3cSe7-m0.png.medium.jpg[/img]
关于ccx超频:这代5900x只有2个ccx,与全核超频相比,也就是把体质好的那1个ccx(一般是第1个)超多0.05G-0.075G而已,用来尝试摸极限可以,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就手动超频而言,这颗u在4.6G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1.17v的电压下温度和功耗都非常不错。但全核4.7G和以上,电压高代价大,且稳定性无保证。
总的来说,我还是会选择5900x默认(不开启pbo)使用,毕竟游戏等轻负载能经常见到4.8、4.9G呢。GN等频道的测试也确认了这点,不少游戏默频比全核4.7、4.8G帧数更高。
对cpu核心的测试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之后就得等微星的bios更新把这个fclk稳定性解决了,再去玩fclk和内存超频